看书士 > > 三国之刘备复汉 > 第59部分

第59部分(2 / 2)

得知这个消息,何苗看了看段珪送来的珍奇,安慰了一下段珪,便急匆匆赶到宫中,赶在何进前面来见何太后。

见到何太后,他说道:“太后,大将军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我又听说,他今天又没有什么缘故而欲意要斩杀十常侍。这样下去,恐怕要自取灭亡之道了!”

太后点点头说道:“你所虑甚是!等他来后,我自己会劝导他的!”

何苗遂退出宫去。

果然,何进入宫来见何太后。

“太后,十常侍在民间诽谤为臣,臣欲将他们缉拿归案!”何进说着,将市井传言向太后一一诉说。

何太后已经答应了何苗,又怎么听得进何进所言?

“十常侍统领禁宫诸省,乃是皇家后宫的基础。现在先帝新弃天下,你就打算诛杀旧臣,这可不是重视宗庙的作为呀!”何太后指责他说道。

何进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决断的人,听了太后的话,唯唯诺诺的退了出来。

刚刚出宫,他便碰上了等在宫门外的诸官。

司隶校尉袁绍迎上问道:“大将军,事情进展如何?”

何进叹了口气,说道:“太后不答应呀,这可怎么办呢?”

袁绍献计道:“某有一计,可献给大将军。”

听到他有计谋,何进顿时喜上眉梢,问道:“本初有何计谋?快快讲来。”

袁绍附身倚在何进耳畔,低声说道:“大将军,我们可以召集天下四方的英雄之士,让他们统领大军进入洛阳城,高举诛杀宦官的旗帜。这个时候事情紧急,已经容不得太后不从了!”

何进仔细捉摸,甚感不错,急忙说道:“妙计!此计大妙!”

一拍即合,两人急匆匆赶回大将军府。

回到府中,何进召集百官,宣布召集外兵入京的打算,又命令主簿陈琳撰写檄文。

这个任务,陈琳可没有立刻接下来,反而劝说道:“大将军,此事万万不可呀!俗话说: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更何况这么大的国家大事呢?如今大将军上承天子威仪,手中执掌朝中兵马;行于朝上威摄诸人,行事莫用斟酌再三。不过是打算诛杀几个宦官,就如同用大火炉燎烤毛发一样简单。”

“要做的就是当机立断,速速派发雷霆之兵去将他们斩杀,这才是顺应天意、合乎人情的做法。如今却偏偏想要外檄边臣,引兵进犯京城。到时候天下英雄齐聚,人人胸怀异心;正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面对陈琳如此数落,何进并没有发怒反而笑着指责陈琳:“你这么说,不过是懦夫之见而已!”

一旁有人鼓掌大笑一声,插言说道:“这件事情简直易如反掌,又何必频频议论呢?”

众人赏目观瞧,见是曹操。

正所谓: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

只听那曹操说道:“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是天子行之不当,授之宠权,才使他们发展至此。若是想要置他们的罪,只要安排一名狱卒,便足以除去那罪魁祸首,平息此事,又何必大动干戈召集外兵入京呢?想要把他们一网打尽,恐怕事情一定会暴露。我想此事可能会失败的!”

本来曹操便在何进跟前不吃香,又说出这么一番惹人厌烦的话来。

何进顿时大怒,指责曹操:“曹孟德,莫不是你心怀异志?想要破坏我的计划吧!?”

见何进曲解了自己的意思,曹操拂袖离席而起,言道:“既然大将军如此认为,操也无话可说!告辞了。”

言毕,他转身离去。

走出大将军府,曹操对左右说道:“搅乱天下的人一定是这个屠夫何进!”

再说何进见众臣中多有人反对,只好作罢。

当晚,他与袁绍商议对策。

袁绍建议暗中派遣使者前往各镇,等外兵到时,诸大臣便不得不从了。

何进暗讨别无他法,便同意了袁绍的建议。

他让袁绍草拟了檄文,连夜派遣使者送往凉州、幽州、并州、冀州、徐州、扬州等诸镇牧守一方的州牧手中。

何进此举加剧了汉王朝坠落的速度,正是开启了汉王朝末年最昏暗的时期。

此时,下邳城中,刘备已经从不时派出去的信报探马手中得知朝中的诸多变化。面对董太后的死亡,他十分清楚,这便是当权者对那些失势者们的赶尽杀绝。

当得知为了诛杀内宦,何进和袁绍准备邀请各镇兵马入京朝圣的消息时,刘备大惊失色,急忙召集众将商议。

等诸将到齐,刘备将情况向诸将讲述一遍,接着说道:“外兵入朝,朝廷定然大乱。到时候,诸镇兵马又岂肯受他何进辖制?”

“主公,莫非也想驱兵入朝?”乐隐问道。

刘备摇摇头,说道:“何进宣召,又非天子圣旨?!我等暂且静观其变就是!吾所料不出意外的话,乱天下者定然就是他大将军何进了!”

“何进派遣诸多信使前往各镇,怕是陶使君也会收到。只是不知道陶使君是否会引兵朝圣?”关羽沉声说道。

陈珪捏着山羊胡说道:“依老夫看来,天下诸镇肯出兵朝圣的人不外乎两个半人!”

“哪两个半人?”刘备好奇的问道。

“河南尹丁原,西凉刺史董卓,再就是幽州牧刘虞!只不过,刘虞深受乌桓所困,怕是拍不出兵,也许会派兵,也许不会派兵。所以算半个!”

“这是为何?”刘备不解的问道。

“丁原出兵,是因为他距离洛阳最近。而董卓出兵却是另外一番打算了!”陈珪神秘的说道。

乐隐接言说道:“董卓此人,我倒听说过。此人狼子野心,先前破黄巾并无功劳。朝廷之上,百官意欲治他的罪过。奈何这厮善于钻营,竟然买通了十常侍,不但没有获罪,天子还加了他的官职。后来,他与左将军皇甫嵩平定西凉韩遂叛乱,阴差阳错的获了几场胜利,竟然击败了韩遂。”

关羽、张飞对董卓十分反感,齐声说道:“这厮饶是可恶的很!当初,我们与大哥南征北战,跟随子干将军在广宗破黄巾。便是这厮抢了子干将军的兵马,逼得大哥和我们不得不奔南线,找皇甫将军。”

提起这件事,关张二人便对董卓恨的咬牙切齿的。

陈珪微微一笑,说道:“看来,这次入京朝圣之时,怕是要成为董卓与丁原之争了!董卓有西凉二十万大军在握,丁原麾下不过带去了并州三千铁骑和八万河南兵,相对比来说丁原倒是弱了一些。不过丁原麾下有大将吕布和张辽,倒也为他讨回一些优势!只可惜了何进,好端端做的局,竟然都为他人做了嫁衣!”

刘备向陈珪问计:“老先生,面对这个局面,备当如何应对?”

“正如主公刚刚所言,如今之计,只有等了!等他们分出一个结果!”陈珪说道。

接到何进檄文,天下诸镇各有应对。

单说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统领西凉大军二十余万,在西凉可谓是权势熏天,早有不臣之心。

接到檄文之后,他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且说他当如何入京朝圣,途中又会发生什么事儿?故事又将向哪里发展,请诸位继续收看下一章

第104章 短谋何进终丧命,野心董卓入京都

第104章短谋何进终丧命,野心董卓入京都

上文书中讲到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占据西凉之地,麾下有大军二十余万,早对朝廷暗弱多有不满,常常与其女婿李儒商议谋篡之事。

故,其不臣之心早显。

当接到何进宣召入京的檄文之时,他果然喜出望外,匆匆召集诸将,使女婿牛辅引兵万人守住陇西,遂即引郭汜、张济、樊稠等大将,点起大军二十万,便向洛阳进发。

这董卓身前又两个女儿,招致一文一武两个女婿,人称文武二婿。这牛辅就是那一武女婿;而文女婿,姓李,名儒,字文优,颇具文采,智谋深远,乃是董卓身前的第一谋士。

行伍之中,李儒在董卓面前建议道:“岳丈大人,我们这次出兵虽然是依照檄文奉命出兵,但是这中间也是多了一种暗遣之意,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为何您不派人承表上奏,以正名分呢?到时候,大事可图也!”

闻听此言,董卓大喜:“文优所言即是!你马上拟写奏章,差人即刻送往洛阳!”

李儒领命而去。

那奏章大体内容是这样的:

上承吾皇万岁万万岁亲启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