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呸!老娘会看上你这种小白脸,滚一边去吧!我们已经忍你很久了!”
“什么?”
“啊!”
“哎哟!”
“梅副将,你干嘛摸本官……嗯?钱袋……该死的,还本官钱袋……你们干什么去……回来!回来啊!你们这群可恶的强盗!目无上司,无组织无纪律!”
……
三人合着又把司空大人群殴了一阵,抢了钱袋,昂首挺胸的离开了酒馆,几道身影很快就湮没在暖暖的柔光之中。
司空堇惨兮兮的从地上爬起来,抬起衣袖擦了一把嘴角溢出的血水,叹息道,“这一顿还真是够昂贵的!”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抬起目光看着三人渐渐远去的背影,眼底忽然浮现些许的迷离。
叹息了一声,抬头看向遥远的天际外的蓝天白云,淡淡的阳光透过窗口斜斜的照了进来,落在她的身上,霎那之间,那清瘦的小影看起来居然有些孤独而落寞。
这时候,鼻间忽然隐隐拂来一阵特殊的幽香,司空大人下意识的收回目光,望了过去,酒馆的屋檐下伫立着的一道清丽的月色小影映入了她的眼帘……
方慧雪……
司空堇微微蹙眉,看她一身月色锦裙,长长披肩散下的秀发略显凌乱,明显就是刚刚赶过来的。
她此时正一动不动的站着,目光一直追随着前方渐渐远去的某一个身影。
直到那三道身影渐渐消失在远处,再也寻不到踪迹,她亦是久久没有动,而司空堇的目光却是有些神色复杂的望着她。
不知道过了多久,方慧雪才淡淡的收回了目光,在司空大人那探究而复杂的眼神中缓缓的转过头,淡漠的看了她一眼,那样的眼神不似往日的冰冷严谨,她此时的眼中,除了一道难以察觉的怅然失落之外,更是多出了一抹淡淡的柔和与留恋……
司空堇一怔,居然在她的身上看到一丝隐忍的坚强与忧伤,跟往常那个严肃刻板的上司方慧雪截然不同,而且她今天的装扮……
有一种别样的知性美……
“谢谢你,司空大人!”
许久之后,方慧雪那轻柔的声音忽然传来,脸上也绽放出一道清丽的微笑,不等司空大人反应过来,她便已经转过头,缓缓的往前走了去。
凉风卷起那月色的裙角,空气里忽然莫名的飘荡着一个令人压抑的气息,很快便湮没了那道远去的倩影。
司空堇呆呆的看着已经了无半点踪迹的前方,星眸里忽然浮现出一片迷离,恍惚之间,忽然好像又看到了他们——
司空墨,季无歌,幸拂画,当然,还有帝北尊……
更有阿星……
她心里忽然感觉到有些沉郁,这一刻她心中竟是第一次感觉到孤独的感受居然是这么的清晰刻骨,吸了口气,心里却是默默吟唱着这么一首歌:
不要问,
不要说,
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一刻,
偎着烛光,
让我们静静的度过,
莫回首,
莫回头,
当我唱起这首歌,
怕只怕,
泪水轻轻的滑落……
(选自梅艳芳张学友《祝福》)
恍惚之中,她居然隐隐感觉到双眸有些灼热起来,差点有些抑制不住的抬起头,紧紧闭上双眼,深深的吸了口气,努力的平息着胸口肆意奔腾的狂澜。
她知道,自此之后,大家恐怕相见之日遥遥无期,可能是半年,或者一年,两年,三年……
甚至更久!
而,她也将在这场时代的狂澜之中越挣扎越深。
飞吧,司空堇,你是属于天空的,再大的风雨也阻挡不住的翱翔蓝空的决心。
司空堇,你不是飞鸟,你是风,变幻莫测的风……
------题外话------
第一卷结束了,明天开始进入第二卷,一起崛起吧,姐妹们!
我说过,想带给大家的,不仅仅只是小说里亘久不变的爱情主题,我更想带给大家还有其他的,亲情,友情……
一如我来到520小说将近四年所收获的很多东西,我最好的基友,朋友,还有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都是在这里收获的,看到司空大人,我就好像看到了我自己。
我也永远祝福你们,亲爱的们!
第一章 司空的致富之路
红月历466年盛夏,大雍皇城经历过一场巨大的变动之后,大雍朝廷,中州会花费了巨大的功夫方能将这场波澜压制下去,这次变动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朝中两派对立的局面越发的明显,而迫于在函谷关方面的局势所逼,两派却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其中中州会在其中作为调解的一方,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七届四星全会以后,选取晋升的官员也开始陆续的分配到各个职位上,其中,大多数人是在大雍皇城任职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官员外调。
司空堇作为新晋升的中州会军统部副阁领,没有特殊的指令,便也只能留在皇城里任职。
她刚刚上任,便接到上封的指令,命她协同中州会司法门,以及大理寺督察使对这场变动进行调查,将某些官员离奇被杀的事件查个水落石出,另外,还要对皇城的治安问题进行重新规划,力保今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司空堇足足用了近五个月的时间才将一份详尽的报告交到上封季九成大阁领的手中,而让人出乎意外的是,查到的凶手居然是一些企图挑起暴乱的刁民。
司空堇上交的报告奏折中,写明了详细的作案经过,作案动机,上面还有犯人的自述,所有的细节都很清楚明白的展示在众人面前,就连大雍皇看了也赞不绝口,给司空堇一阵褒奖之后便下令此事到此为止,不需要再查下去。
而此时,整个大雍皇城已经进入了寒冷的严冬时节。
这段时间内,函谷关方面的战局也有了新的情况,因为严冬来临,攻城许久未果的大辽军在缺粮缺御寒衣物的情况下,不得不撤兵,函谷关才得以暂时解除危机,早已经疲惫不堪的函谷望州第二军团所有将士们才得以喘上一口气。
在这次的持久战中,双方的损失都十分的巨大,双方都不敢轻易出手,但是在大辽军撤退之后,大雍统帅并不敢掉以轻心,命全军将函谷关的城墙高厚各加了一丈,戒备比往常更加森严,时刻提防着敌人来战。
红月历466年腊月的某一天清晨,每个月例行的第九次早朝上。
大雍皇端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奏折正在看着,他的脸色非常的奇怪,双手看上去似乎有些沉重,眼色看起来很诡异,下方的众臣脸上却是充满了疑惑,小心翼翼的望着龙椅上的皇上。
“皇上,可是边关有什么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