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国也不解道:“曾国藩用兵素来谨慎,讲究稳扎稳打、步步推进!这种奇兵突出、长途奔袭的战术不像是他的一贯作风啊。”
张大河道:“是啊,格老子曾国藩什么时候也开窍了?学会这种奇兵战术了!校长这回被他打了个措手不及,只怕也跟我们一样满头雾水吧。”
郑建国神色凝重起来,目光落在地图上,沉声道:“新余统帅部只有一个警卫连留守,直属民兵大队怕是济不了什么事,情况……有点悬哪!我看,是不是战场抗命一次,派一到两个营回师新余?”
张大河摇了摇头,说道:“在决定回援新余之前,我们还是先分析一下,校长为何下令我们不得擅自回援?按说,新余的战局已经危如累卵。校长不可能不清楚,王鑫如果不顾一切向新余发起猛攻,新余城顶多只能坚守一天一夜!但校长既然如此严令我们不得擅自回援,必然有他的道理,如果我们吃不透校长的思路,擅自回师,倒反而可能坏了校长的计划也未可知。”
“什么计划?”郑建国皱眉道,“莫非校长还想凭他手里那个警卫连歼灭王鑫集团?”
张大河笑道:“这个当然不可能,不过我听说王鑫此人生性多疑,凡事必预留几条后路,就像兔子预留三窟,久而久之,他的同僚便送他一个绰号叫王三窟。”
“王三窟?”郑建国道,“那又怎样?”
张大河道:“建国兄,如果你是王三窟,你会怎样指挥这场新余战役?”
郑建国凝思片刻,神色倏然一动,沉声道:“添油战术!”
“对喽。”张大河抚掌笑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想来校长也是这般想的,是以才命令我们原地待命,不得擅自回援。”
郑建国马上又皱眉道:“还是不对,王鑫也是沙场老将了,一开始可能还蒙在鼓里,但时间一长,肯定会发现情况不对,到时候,一旦他狗急跳墙,集中全力进攻新余,新余城怕还是坚守不住啊。”
“那就要看是多久之后喽。”张大河若有所思,轻声道,“如果我没有料错,子良兄的独立骑兵团应该已经在回师的路上了,从吉水到新余,快马一夜那即回。樟树战役也已经打了整整一天了,估计最迟明天就会见分晓了,只要骑兵团一到,樟树战役一结束,王鑫集团就在劫难逃了。”
郑建国叹道:“校长这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他以自己的脑袋为赌注在赌博呢。”
张大河笑道:“校长本就是一个赌徒,你看看他起家的那几场战役,哪一场不是赌博式的胜利?有几次是正儿八经拼杀出来的胜利?”
郑建国道:“我看不然,校长这回也是被逼无奈了,所以才出此下策!曾国藩这回用兵可谓大大地出乎统帅部预料,王鑫这一奇兵突出已经彻底打乱了我们的原定作战计划,如果不能将王鑫集团在新余解决掉,这次东征怕就要惨淡收场喽。”
“谁说不是呢。”张大河点头道,“为了配合校长的计划,我看有必要派两个排为疑兵,做出我部主力随时都可能回师新余的迹象,将王鑫集团的大部兵力牵制在东线设防,让他难以全力进攻新余。”
郑建国点头道:“我同意。”
****
傍晚时分,养足了精神的湘军终于开始在新余城外列阵,准备攻城。
急促、尖锐的哨子声在新余城楼上此起彼伏,城内的军民闻讯蜂拥而来,涌上城头准备抵抗湘军的第一次进攻。
秦汉带着两名旗语兵登了新余城的制高点——城南鼓楼。
站在鼓楼上,可以将新余城四周的情况都尽收眼底,王鑫集团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双眼,尤其是,秦汉还有一架望远镜的帮助。这是秦汉从霍华德手里购买的最昂贵的军需,团长职位以上的军官都配备了一部。
借着望远镜的帮助,整个新余城都在秦汉眼皮底下一一展现出来,看着看着,秦汉心头陡然一跳,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新余城是个小城,人口不过几万,方圆不足十里,从城东快跑至城西,还用不了一刻钟。
这样的地形,无疑是利于防守一方的,仅有的一个正规警卫连也就不用分兵把守四门、从而导致火力分散了。
秦汉收起望远镜,沉声道:“出旗语,命令警卫连向南门集结。”
旗语兵坚决地执行了秦汉的命令,双手各举起一面醒目的红旗,转身向南,用力地合拢,如此重复三次,最终将两百红旗平指东方。
第十章 不动
王鑫也发现了城南鼓楼这个制高点,并且发现了鼓楼上的旗语兵。让王鑫不爽的是新余城地处平坦,四周再没有任何制高点可以用来监视城里兵力的调动。这就让湘军在兵力的调动上处于不利的位置。
不过王鑫并不是十分担心这个,以湘军压倒性的优势,要攻占新余这样一座小小的县城还不是手到擒来?
王鑫将主攻的方向选在南门,无疑是正确的,城南鼓楼最靠近南门,从南门进攻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拿下,一旦控制了鼓楼这个制高点,肃清新余城其它三门残敌的顽抗就要简单许多了。
王鑫将两千精锐在新余南门外集结起来,列成了四个方阵,每个方阵五百人。
这是王鑫的一贯作风,每次打仗都是如此,他非常喜欢这种战场上兵力调度的感觉,并且深深地沉迷其中而难以自拔。在和太平军作战时,王鑫也每每采取这套战术,太平军由于不熟悉这套打法,与之交战时总是一窝蜂而上,结果发现湘军总是不断有生力军投入战斗,连番累次之下,士气受到影响,每次皆大败而逃。王鑫便越发笃信这套战术,奉为经典。
这支湘军都是老兵了,从1854年起便已经跟随罗泽南和王鑫师徒了,自然不需要做什么战前动员。王鑫一声令下,第一个方阵五百人便发出排山倒海的呐喊声,疯狂地向新余城的南门冲杀过来。
老兵和新兵的区别在于,他们已经深知战场上的残酷和冷血,他们已经懂得一个道理,你越是怕死,往往死得越快,要想在战场上保存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拼命往前冲,尽量斩杀敌人!
新余城的城墙并不高,而且还有不小的倾角,如果能冲到城墙下,搭两人高的人梯就可以冲上去了!所以湘军压根就没准备什么云梯,一窝峰似地冲了过来。
第一队湘军开始冲锋时,赵球的警卫连便已经登上了南门,三百人在不足一百米的正面摆了开来,正对湘军的进攻梯队。赵球以排为单位,分成三个作战单位,连续循环进行射击,以保证火力的连续性。
王鑫军虽然都是老兵,但终究是支冷兵器军队,他们既没有大规模装备火器,也没有与大规模装备火器的军队交战的经验,和他们一直作战的太平军也和他们一样,是支彻头彻尾的冷兵器军队。所以,冲锋的时候,湘军仍然排着密集的队形,一窝蜂往前冲,试图依靠人多势众一举冲破新余城的防线。
在距离城墙五百米的时候,开始不断有湘军士兵倒下,趴在城墙上的护国军将士根本不需要瞄准,就能保准射杀湘军将士,而且新装备的步枪穿透力极强,经常一枪便能射穿两名湘军士兵的身体,给湘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从五百米到一百米,这短短的不到两分钟的冲锋时间里,湘军投入进攻的第一个方阵便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伤亡了一半多,剩下的不到三百人狼狈后撤,湘军的第一次进攻被轻松瓦解掉了。
看着败退回来的两百多残兵,王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五百人的精锐将士,就这么一个冲锋,便伤亡了一半多!这可是老湘军成军以来最大的伤亡记录!以往和长毛交锋,最惨的时候也才伤亡几十人而已!王鑫的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这怎么可能?
部将李元化见状急道:“大帅,如今看来,秦汉必然是将最精锐的警卫连悉数摆上了南门!这样一来,其它三个方向的防御必然空虚,何不让其它三门的佯攻变成真打?必然能打护国军一个措手不及。”
王鑫点了点头,厉声道:“命令,东、西、北三门同时发起进攻,四面合围,围住猛攻!老子就不信,以老湘军的英勇擅战,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新余悬城。”
三名营官领命而去,各自指挥一个方向的进攻。
王鑫走到队伍前,扯着脖子厉声道:“弟兄们,活捉秦汉者赏白银一万两!”
湘军将士的眸子里顿时露出狂热的灼焰,王鑫的重赏顷刻间就激起了这些大兵的贪婪,一万两白银,那可是一座银山哪!一辈子就不再愁吃愁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