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青木年华之谭书玉 > 第110部分

第110部分(2 / 2)

清帝沉吟半晌,许久才吐出了一个名字:“允礼?”

梅的心脏微微一缩。皇帝总算如她所预料那般,提到了允礼。

若能让八十一部铁骑并这皇帝入了地宫活人坟,由允礼拱卫王朝……

清帝忽而笑了:“朕麾下最勇猛的自然是颐顺王爷。不过,朕却舍不得将他留在王城内。”

梅长睫微敛,盖住了眼底的震颤。

“朕可以安排好所有的后局,亦可让其他将帅拱卫王城。但允礼是绝对不行的。”清帝不疾不徐道,“朕若入了长生道,允礼自然要随侍左右。若百年后朕得以驰骋江山万年,没有允礼做朕的助力,朕心不安。”

清帝从主座上站了起来,撩起长袍,徐徐走下石阶,只三两步便走到了梅的身侧。

美人幽香,若隐若现,最是引人神魂颠倒,江山倾颓。

“赫丽这样青睐我们允礼,朕也觉着自豪。”清帝贴近红衣美人,低头嗅了嗅美人的发香,“我听闻,祭司大人对颐顺王爷,很有好感呢。”

梅掀起长睫,如水的褐眸不躲不闪地望进清帝满是算计的瞳仁。

清帝惊诧于美人眼里的瑰丽:“朕很好奇,允礼如何便能得了你的芳心?他确实长得不错,但奈何榆木脑瓜,不解风情得很,大约最是不懂如何怜惜美人。”

他拈起梅的一缕海藻般的长发:“不如跟了朕罢,荣华富贵任你挑,且朕最是懂得怜香惜玉,定不会叫你委屈了去。”

到底是美人堆里打滚惯了的男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

梅在心底冷笑一声,允礼再是如何不解风情,也比眼前这位让她觉得心动且心安。

“陛下。”梅脑袋一偏,不露痕迹地将发丝从清帝手中甩出,“您好像弄错了一件事。”

清帝挑了挑眉。

“如今将断的是大清的龙脉,非我南域的龙脉。您若不愿采纳我的建议,我自然不会勉强。陛下御下能人奇士众多,还望陛下另请高明。”

清泠泠的嗓音不卑不亢,轻而易举便勾起了帝王心底里的郁卒。

“放肆!”清帝吼道,“信不信朕一纸令下,踏平你们南域蛮夷之地!”

梅却笑了。能被激怒的雄狮非为真正的王者,这色厉内荏的本色只能让他暴露更多弱点。

单定力这一点,这位皇帝是远远比不上允礼的。

“陛下,请您快些做决断。炼制长生蛊须得一些时日,莫要等大清的福祚丧尽在您手里,再来后悔。”梅笑得潋滟而生动,“母蛊能保陛下长生不死,就看陛下愿不愿意在地底等上百年了。”

“至于颐顺王爷,陛下愿意将他安置在何处便安置在何处。大清王朝能否在您入地宫后稳固绵延,这是您考虑的问题,可不是我。”

梅走近面色铁青的帝王,轻轻将怀中的香囊放在了帝王手边:“这是我精心炼制的一味香,安神息怒最是管用。我想陛下此刻最需要此香来冷静一下情绪,阿笃赫丽告退。”

红衣长发的女祭司走到了殿门边,似是又想起了什么时,微微偏头对身后的皇帝道:“若陛下想要长生蛊,总该拿出些诚意来吧。比如,日后我们南域的供奉是不是该免了?”

殿门开启了又合拢,独留压抑着怒气的帝王如困兽般在殿内踱步。

他恨恨地欲将手中的香囊扔掉,却不知怎的,怎么也放不开手。

香囊的香气清新而醉人,不知不觉间攫取了他潜藏的欲念。

香如美人,一旦沾上,戒也戒不掉了。

***

柳絮飘起的时候,颐顺王爷大胜而归,举朝欢庆。

这大概是天降乱象、天灾大难后唯一值得人高兴的事了。

清帝大悦,亲自在大殿内迎颐顺王爷入宫。

开宫大宴三日,算是建朝以来为数不多的盛事了。

梅披着斗篷,等在大殿偏门的月拱门边。

果然如她所料,大殿的偏门开了一条缝,缝里头闪出了一道人影。

那人影见着月拱门下的她,不禁微微一愣。

“你怎么来了?”

梅浅笑着迎向允礼:“来看我的大英雄。”

一向云淡风轻的男人难得地红了脸。

她忽而扑入他怀中,嗅到了他身上浓浓的酒气,不禁低声抱怨:“你这是喝了多少?”

他拉起袖子闻了闻:“也没多少……”

“允礼,跟我回南域吧。”她突然开口道。

他只觉得是个玩笑话:“我跟你走了,我麾下的将士怎么办?满朝军务又如何处理?”

“大清不止你一个将军,皇帝离了你也并非就活不了。”她皱眉。

“我非为皇帝而活,我只守卫我的宗族和王朝。”他笑道。

她状似无意地娇嗔道:“你这样的榆木脑瓜,若皇帝要你死呢?你是不是也心甘情愿去赴死?”

他难得正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她不满:“若皇帝要我呢?你也拱手相让?”

他当即摇头:“那是不能让的。我可以为王朝死而后已,但我的女人不行。皇帝可以要我的命,但不能抢我的女人。”

“若真有那一日,我会将你妥善安置好,定不叫你有后顾之忧。”

她的心底一热,忽而垂下了眼睫:“呸,乌鸦嘴。”

他挠了挠头。女人当真是善变,明明是她挑起了这个话题,如今又数落起他来。

“我不会让这些发生的。”她望着他的眼眸道。

“什么?”他一时没听清。

她吻了吻他的脸颊:“没什么。”

我心爱的人啊,我怎么舍得让你死呢。

第201章 番外·梅花簪(五)

【允礼】

允礼向来自诩千杯不醉,庆功宴上的小酒不过给他提神罢了; 可如今他的脑子却仿佛发了昏; 沉溺在梅的眼里再也找不着自己了。

他已记不清自己是如何回到寝殿的; 半醒半睡间犹记得她温言软语; 细细叨叨絮说着什么。

鼻翼间皆是松栀的淡淡清香。

待他再度醒来,天已微微泛光。美人早已离去,独留床边一盏冒着热气的蜂蜜解酒茶。

他揉了揉酸痛的脖子,正要起身宽衣,便瞥见枕边叠了个方方正正的月白色袍子。

袍子的袖口绣了一朵小巧的红梅。

他忍了忍; 还是没忍住,心底的喜悦溢到了唇边; 勾得嘴角微微上扬。

***

自庆功宴后; 梅再度失去了踪迹。

允礼得了几天休沐小假,孤零零很不是滋味。正要出门去寻梅; 耳边断断续续便听到了些许流言蜚语。

蜚声里的主角是南域阿笃祭司和清帝。清帝迷恋祭司的貌美,日日将其留宿在枕榻,意乱情迷间竟破天荒免了南域部落历年的朝贡; 引得朝内风声四起。

允礼不甚在意。宫里头最不缺的就是闲言碎语; 白的说成黑的; 黑的搅成泥混的; 他早就看惯了的。若不是为了让皇帝安心,他才不会留在宫中形同质子; 忍这宫里头的腌臜事。

为了王朝; 忍一忍也就过去了罢。

只是他对皇帝修缮地宫的事情暗暗留了心。

皇帝一向自视甚高; 以往每次朝臣提议提前修筑皇陵,皇帝都要发怒,大有本皇正当壮年,谁提老子的墓谁死的架势。

怎么忽然就开始大规模地征集匠人和机巧之师建造地底皇城呢?

还未想明白,皇帝一纸召令又将他叫了过去。

感情他的休沐是假的。

允礼踏入正殿,难得见皇帝一脸肃容地看着他。

“陛下?”他忽而觉得心里毛毛的。

皇帝看了他半晌,开口道:“你管辖的那八十一部铁骑如今可安好?”

允礼只觉莫名:“老样子。前些日子招了些新兵,正在操练当中。”

“我昨日收到折子,七霜河附近出了流寇,你带领八十一部铁骑去一趟吧。”皇帝淡道。

允礼心内一顿。脑中迅速回忆出七霜河并太阿山的地势并风土人情。那处山间河地是个蛮荒之地,少有人烟,不像是流寇积聚之地。

纵然真有流寇,哪里用得着八十一部铁骑前去平乱?

他正要开口询问,又听皇帝道:“那伙流寇,据说是平王当年留下的暗党。只你去,我才放心。”

允礼将嗓子里即将滚出的话咽了下去。

平王何人?早八百年被铁骑一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