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糕点甜却不腻,顾知书弯起嘴角,盘子空了。 字条显露了出,娟秀的小楷,书写着那句心悦君兮君不知。 顾知书修长的手指捏着纸条,看了良久。 他似乎有些不敢相信,揉了揉眼,字条上的字未变,他眼眶微红,心猛烈跳着。 原来这些年,谢悠也从不曾忘了他。 顾知书心跳的极快,不顾礼仪去寻了谢悠。 谢悠脸上挂着笑,‘‘看见了?’’ 顾知书装作不解的模样,‘‘看见什么?’’ 谢悠秀眉微皱。 顾知书将那食盒还于谢悠,‘‘今下午来寻谢伯父有要事相谈,顺带将这食盒还于你。’’ 他笑着,‘‘糕点很好吃。’’ 谢悠紧握食盒,直直盯着顾知书,‘‘你当真没看见?’’ 顾知书眼神澄澈,摇着头。 谢悠有些急,她打开那食盒,翻找半天,可却不曾见那纸条。 她垂下眼,有些失落,她明明检查了好些遍,放在里面了。 她心底一沉,心口胀胀的。 难不成顾知书看了,但对她无意,方才装作没看见。 谢悠身形不稳,牵强笑着,‘‘顾侍郎寻爹爹有要事,便先去。’’ 顾知书见谢悠眼眶泛酸的模样,知晓他这玩笑似乎开大了。 他慌乱地拿出帕子擦着谢悠的泪,他语气诚恳,‘‘方才是我的错。’’ ‘‘我瞧见了字条。’’ 谢悠一双玉手急忙贴上的他的唇,她央求道,‘‘再想想。’’ 顾知书拉住谢悠的手,‘‘我从未忘你。’’ 谢悠怔了怔,手也不知何时拉上了顾知书的手,她小脸通红。 顾知书紧盯着女子,一字一句道,‘‘阿悠,你可愿嫁与我?’’ 谢悠垂下头,心像是要跳出来般,口是心非道着,‘‘不愿。’’ 顾知书紧紧拉住谢悠的手,‘‘我已瞧见,不可以不作数的。’’ 谢悠脸颊绯红,‘‘你这登徒子。’’ 两人选个了良辰吉日,成了婚,琴瑟和鸣,白头偕老的扶持了一辈子。 梅王姬篇(不喜欢她的建议不看) 梅王姬本该是名门望族出身的大家闺秀。 幼时家里却遭了祸,男丁皆被斩首,女眷流放奴。 她生了副好皮囊,那流放的官员觉得她这容颜日后定有番作为,便打点了番将她收留府中,好生教养着。 她初入府时,方才八岁。 那时她惊为天人,同她一起入府的姑娘被她衬的姿色平平了。 再大些,她处处拔尖,遭人嫉妒被下了药。 被教习府里的小厮差些玷污,她哭的声嘶力竭,她知道害她之人是谁,向嬷嬷状告。 可却没人愿惩戒那下药之人,只因那下药之人李公公干女儿。 教习嬷嬷厉声指责她惹是生非。 她本该是入宫伺候皇上。 可自打遇那事后,便像丢了魂般,眼里没了纯真的灵气,人也消瘦不少。 虽美可却没了灵气,算不上惊为天人,教习府也只能作罢。 教习府自是不愿白费苦心教养,便想着将她卖给富商苏老爷。 可那苏老爷早已头发花白,是个年过半百的人了。 梅王姬自是不愿,那时柳相被赐了异姓王,王孙贵族纷纷送着美人讨好柳南之。 她们这批及笄之年的姑娘,上面要求入宫选秀的,日后伺候皇上。 她便得了机会,入了晋王府,讨晋王欢心。 那是她第一次见着柳南之,从前只是听京中人道着柳相生的多么俊俏。 直至她瞧见的那刻,便呆了良久,长眉俊目,唇红齿白。 她从未见过这般好看之人,玉树临风,翩翩公子。 那日,她喉咙微动,吞咽着口水。 柳南之笑了笑,“本王有那么好看?” 梅王姬见他注意到自个,羞红了脸,只知呆呆点头。 同她一起入府皆是绝色,她容貌才情算不上拔尖。 可柳南之宠她,他说他最爱她那双眸子,眼里只装的下他。 她羞红了脸,心猛烈跳着,那时便终日盼着他来看自己。 后来上天眷顾,她有孕。 那些日子,她满心欢喜等着孩子的出生。 柳南之也是眉眼间尽是柔情,终日哄着她。 可千防万防,她身边伺候的丫鬟同那恭亲王府郡主勾搭上了,孩子没了。 她终日以泪洗面,没指望柳南之会为她和孩子报仇。 就像从前她在教习府时,没人会替她讨公道。 如今她不过是个身份低微的侍妾,孩子没了,柳南之最多安抚番。 可她未曾想到柳南之勃然大怒,白皙的手给她擦着泪,“哭什么?” 他将郡主挖了眼,逐出柳府。 背叛她的丫鬟更是被千刀万剐扔去喂狼。 那夜知情不报的芝芝,活生生被打死。 三条性命,还了她孩儿的。 他百般安抚着她,同她轻声细语道着,“孩子,还会再有的。” 柳南之更是抬了她侧妃,她眼眶通红,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柳南之那句哭什么足以让她记一辈子。 打那时起她一颗心都栓在了柳南之身上了,人精神不少,处处打探他的喜好,讨他欢心。 可柳南之,对谁都好。 虽封了她侧妃,可却只是愧疚。 他今日欢喜李侧妃,明日便宠幸兰姬,一个月能来她这一次便是不错的。 见不着他时,她便手持笔画着他的画像。 她早已忘记这些年画了多少副他的画像。 只要他在府,她便守在书房,以给他送糕点为名,就想远远瞧他一眼,心里便知足了。 若能这么看一辈子也好,可柳南之遇见了温静怡。 他有了真心欢喜之人,他要为温静怡遣散后宅,出嫁的女子被休弃哪还有活路。 这消息传到她院里时,她是不信的。 柳南之对她终归是有半分情分的,怎会如此残忍。 她想见柳南之一面,可他却不愿见她。 她日日去书房候着,终于撞上柳南之。 他还是从前那般好看,梅王姬有些贪恋地看着他。 她眼眶微红,心底绞痛,“王爷,你当真要撵走妾身?” 柳南之冷着脸,“你怎还在此?” 她有些不敢置信,脸色苍白,“妾身已入了王府,如今无故休弃,妾身没地去。” 柳南之未理会她,待她回院时,只见府兵搬着她行李,要将她请出去。 她没了法子,投江自尽,想给自个留些体面。 梅王姬本以为能看见他后悔,可莫说后悔,男人没什么情绪,只是淡淡道,‘‘知道了。’’ 这话,比冬日的江水还要寒。 男人连她尸首也未打捞,便欢欢喜喜迎娶了温小姐。 梅王姬的心却像被挖出来般,疼的很。 从前她一直觉得,柳南之虽不够喜欢她,但总归是有几分情分在。 直至死后,梅王姬才明白她于柳南之只是无关紧要之人,死了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