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这个师兄还真是叶金书一辈子的冤家!每次都会坏在他手上! 自那次后,师兄就有意无意地提防自己,也更不让自己单独接触小师妹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 一日,叶金书像往常一样下山去卖干草药。 这是他们维持生活的来源。 师父将他们所住房子的前后空地都种上了很多的草药。 每日里,他和师兄,小师妹,采集草药,晒干,收起来。 隔三差五,他或师兄下山去镇里卖了草药再买些粮食,日用品。 他们居住在深山中云雾环绕的一处隐地。远离喧嚣,日子过得宁静祥和。 在师父的师父两辈人的开垦下,荒凉的大山中这一片生机勃勃的农家院落。 就是他们几个人温馨的港湾。 叶金书八岁就被父亲送来学医,主要原因是家里没有养活他与弟弟的口粮。 而弟弟从小体弱,万不得已父母只好托人打听才将自己送来学医,也能吃个饱饭。 小师妹十二岁时,师父就去世了。 临终前,他与师兄,小师妹都在师父跟前候着。 看着小师妹哭得撕心裂肺,他很想抱着她,给她安慰。 可是,有那么一双手在他之前就这样做了。 师兄这人真是讨厌到家了! 有他在,自己就别想沾小师妹的边,小师妹也顾不得多看自己一眼! 后来,师父将小师妹托付给他们两,让他俩好好照顾小师妹。 若她长大了愿意跟谁,另一个也要全力支持她,不准因为这事坏了师兄妹之间的情义。 其实,师父早就看出他们两个人都对小师妹的心思了。怕自己走后三个人因为感情之事伤了情分。 在师父床前,三个人流着眼泪,磕了响头,答应了师父的话。 最后师父将那个秘方封在盒子里,交给了师兄。要他妥善保管,万不得已不要用。 若不得已要用的话,也得用在正义之上。实在不行就毁了它。 师父之所以不舍得毁,那可是几代医术前辈们用心血研制而来的精髓呀! 师父去世五年后的一天。 下山卖完草药的叶金书,买了小师妹爱吃的桃花酥,还给小师妹买了盒香香的胭脂。 他在心里想像着,等下抹在小师妹的脸蛋上,该是怎样的风华绝代? 这样想着,叶金书推开了院门。 院子里静悄悄的,师兄没在,正好!先去小师妹房间吧。 推开小师妹的房门,小师妹也没在。 他心里很恼火。俩人一定正在一起翻晒着的药材呢。 这俩人做什么都在一起,画面实在碍眼的很!眼不见心不烦,先做饭吧。 今日买了鱼,小师妹爱吃红烧鱼。 等会给她露一手,保不齐小师妹开心地吃着,还会对自己莞尔一笑。撒娇地用软糯的声音再甜甜地称赞自己一句: “二师兄最好了!” 只有那一刻,他觉得为了她,做一切都值得…… 可就在自己等了很久还不见他们回来,发疯般的四处寻找而无果后,他不得不接受现实,他俩私奔了! 没与他告别,狠狠地玩了他一把!! 后来一年后,在得知他们住处的叶金书赶忙又去找了他们。 当看到小师妹挺着大肚子,正在给师兄擦汗,那刺眼的画面,自己终于没忍住,吐了血!跺跺脚回了京城…… 两年后,自己为了那张秘方又去找了师兄,也顺便看看小师妹。 就见他们的院子里两个很可爱的小孩在玩耍,且长得一模一样。 小师妹还真是卖力,为师兄生了一对孪生兄弟。哼! 再仔细看,那个男孩皮肤白的有点厉害,弱弱的。 自幼学医的叶金书马上看出这孩子有天疾。 出于行医的习惯,他走过去探了探那孩子的脉,如他预料之中。 后来,他好言恳求师兄要那张秘方,可师兄说什么也不肯给自己。自己出钱买,他都不肯卖。 师兄还是那么愚蠢,该死! 如果当时他能好好的拿出秘方交给自己,后来也不会全家为他的固执陪葬…… 两年后,皇宫里。 先皇已经病入膏肓。 一连这几个月都未开过口。任凭众皇子,嫔妃们使出浑身解数,轮番询问都不曾说出一个字。 最后太医院有经验的老太医们会诊结果,就是皇上油尽灯枯,身体早已衰竭。 按理说皇上年纪也不过才五十三岁,储君之位也一直未立。 其实早几年也立过太子。后来太子犯了不可饶恕之罪,被废掉了。 先皇很心痛,不再立太子。等日后皇子们都大些了,看他们各自的修为再定,得民心者得天下。 当下,立谁为太子,都会成为众矢之的。 每个皇子背后大都有母妃们家族的势力参与。搞不好还有可能让他们手足相残! 所以等他们成熟点了,也稳了心性,慢慢观摩再定。 半年前先皇狩猎回来,突然中了风寒。一连几个月的调理,身体却是一天不如一天。 起初,皇上只是生个病,谁敢提立太子的事儿? 等众妃们看出事情的严重性,想要讨圣旨封自己儿子为储君时,先皇却已经不能开口说话了。 当务之急是让先皇能提起最后一口气,安顿后事,立下储君。也免了皇室为了争权夺位的宫变。 这些天,最受关注的就是太医院了。 就在众太医都还在刻苦钻准备为先皇用药调理时,十八岁的三皇子楚怀玉,捷足先登,找到了叶金书! 楚怀玉这人平日不大爱说话,但凡他留意的东西都是对他有用的东西。 楚怀玉一来,叶金书就知道此人的目的了。只是装着不懂,静观其动。 叶金书头脑也不笨,他估计三皇子定是查到了自己的一些事情。也是与秘方有关的。 就当前宫中的形势,谁得了秘方,谁就能得到那封“遗召”。 而这遗召就是他继承大统明正言顺的法宝。别人谁不服,就是忤逆,篡位! 这罪名可不是闹着玩的,不是万不得已,谁都不会做这破釜沉舟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