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明末虎啸 > 第103部分

第103部分(1 / 2)

>

“陛下,臣说句诛心之论。山东已出了一个孔有德,莫要再出第二个孔有德了。”张凤翼说完此句,又扑通一声跪于地上。

“真是岂有此理!”崇祯咬牙喝道,脸上却隐现出悲凉之色。

“陛下,朱大典刘泽清在山东已久,纵被李啸所败,手中亦有重兵,若陛下逼之太急。定要将他们下狱治罪,只怕他们情急而反。步了孔有德的后尘,则我大明复有何可出剿之兵?又从何处筹得剿灭之粮饷?这好不容易平定的山东局势,又复要战乱至何时?请陛下深思啊!”张凤翼说完这段话,不觉悄然落泪。

年轻的皇帝无声地跌坐回龙椅上。

崇祯不是傻瓜,张凤翼将话说到这份上了,皇帝心里也明白。眼下,决非意气用事的时候。

东暖阁中,一片死寂。

“张伯起,那按你之意,此事当如何处置?”良久。皇帝的声音响起,话语之中,带着隐隐的虚弱。

“皇上,按微臣之意,可将文官朱大典降职调任他处,那刘泽清、刘良佐等武将,仍着统领山东兵马,只不过要分别降官阶,以示惩戒。这样一来,纵他们因为登州克复没有奖赏而心有怨言,也会因为擅自出兵攻击同僚之罪而抵消。如此一来,山东局势可定,我大明便可全力对付流寇与鞑子,以图中兴啊。”张凤翼急急地说完这段话,一时岔了气,剧烈地咳嗽起来。

龙椅上面,长久地没有回话。

许久,上面传下来一个低沉无力的声音:“伯起,你退下吧,你之意,朕已知了。”

张凤翼缓缓退下,离开东暖阁时,外面下起了雨,神情憔悴而疲惫的他,怔怔地站在台阶上,伫望连天的雨幕飘然而落,心下是说不出的酸涩与悲哀。

不多久,朝廷最终的处置决定安排下来了。

朱大典,因不禀朝廷擅自攻伐同僚之罪,贬为福建布政使,降散阶二级,从中顺大夫降为中议大夫。着左副都御史李懋芳继任山东巡抚。

刘泽清,因不禀朝廷擅自攻伐同僚之罪,降散阶二级,从昭毅将军降为怀远将军,为保山东宁靖,暂不外调,继续任山东副总兵一职,统领山东兵马。

刘良佐,因不禀朝廷擅自攻伐同僚之罪,散阶除去,仍任参将一职,其部兵马从山东调往山西,受山西巡抚许鼎臣节制,因其以往与流寇作战得力,以期其戴罪立功。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行动迟缓,办事不力,以至山东局势生变,降散阶一级,罚俸三月,着太监诉责,仍令其掌锦衣卫指挥使司,戴罪立功。

最让朝廷震动的是,首辅周延儒,因为一系列罪名,被勒令革职还乡。

而首辅继任者,则是心思阴鸷,手段狠辣的温体仁。

坐上首辅之位的温体仁,登上首辅宝座两日后,便禀奏皇上道:“陛下,山东之事,可算尘埃落定,只是此事之中,擒得叛军2000余名的李啸,至今未得任何封赏,似有不妥。”

崇祯点点头:“李啸一心报国,前日又因朱大典等人擅自兴师攻伐,确实颇有些委屈他了。那长卿之意,当如何奖赏呢?”

温体仁目光灼灼:“陛下,臣以为,国难思良将,板荡识忠臣,那李啸一心报效朝廷与皇上,杀叛军,击鞑子,实为难得之将才。陛下当潜心笼络,让其感恩戴德,更思为国效力,方为上策。”

“爱卿详细言之。”

“微臣之意,李啸现为指挥使同知,可升其为指挥使,另从莒南县与五莲县各划一部分与雄唐所相临的荒僻土地,并入雄唐所。将雄唐所升格为雄唐卫,其李啸任雄唐卫指挥使。”温体仁言毕,一脸期盼地望向崇祯皇帝。

“准奏,另升李啸散阶为正三品昭武将军,加荣衔上轻车都尉,以示朕恩宠之意。”崇祯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吾皇恩德浩荡,微臣谨遵圣喻。”

七天后,李啸押送进京的2000多名叛军俘虏到达京师,崇祯献俘太庙,告祭列祖列宗后,下令将这些叛军全部斩首弃市,并将头颅筑成京观,让全京师百姓官员观看,以戒不臣。

那名杀了主将毛有顺率军投降的叛军副将郭洪信,李啸念其有功,没有将其与那些俘虏一起上押京师,却让其去蒙山带着那522名土匪俘虏挖河砂,郭洪信对李啸如此宽仁安排,欣喜若狂,连连表示要全力效忠李啸方去。

第一百八十七章雄唐卫指挥使

崇祯献俘之日,宣旨太监带着恩旨与奖赏来到了雄唐所。

“。。。。。。雄唐所指挥同知李啸,海战破敌,至二贼酋授首,斩首数百,俘敌两千有余,懋建大功,功勋迭立。朕览奏毕,不胜嘉悦之至。朕再效皇祖有功必赏之命,雄唐所容并旁土,升格为卫,李啸升为正三品雄唐卫指挥使一职,并升散阶为昭武将军,加荣衔上轻车都尉。并赏黄金百两,锦袍一袭,绸缎五百匹,所部有功将士,俱谕所司从优议叙。望尔毋骄毋矝、戮力中兴,以上报皇恩,下护黎民,得成功业,青史勒名,钦哉!。。。。。。”

宣旨太监一脸笑容地念得唾沫横飞,念完后,低喝道:“李啸,领旨谢恩。“

“李啸接旨,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啸接过圣旨,一脸忍不住的笑意。

李啸心下高兴,这次升赏,不单是因为他自已升职,水师总头马屿等人也各有升赏。另外还有斩首与俘虏的赏银总共8万两,绸缎1000匹。

不过,最让李啸高兴的是,雄唐所可以名正言顺地从旁县划入土地,升格为卫。按温体仁的安排,足足有400多里的临县土地并入雄唐卫内。

这样一来,自已的发挥空间大大扩充,现有人员与产业也可更好安排。

李啸让手下送给宣旨太监500两银子,宣旨太监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双眼紧盯着李啸呈上的那一盘沉甸甸的雪花银,口里却连连推却道:“指挥使大人如此客气,咱家如何使得。”

李啸不容置疑地将这500两银子往太监怀里送去:“公公远路迢迢前来宣旨,着实辛苦,这点银子。聊表李某谢意。”

“那咱家就恭敬不如从命啦。”太监笑容更甚,随即接过银子不提。

送太监上马回去后,李啸换上了官服,出现在众人面前。

只见他头戴绿玉铰金束发冠,穿着一身前胸后背均绣着有一只斑斓猛虎补子图案的大红官袍,腰系金银散答花锃带。足蹬墨犀皮直缝厚底官靴。整个人看上去,英豪勇猛之气十足。

李啸心下感慨,自已这二十一岁的正三品指挥使,在整个大明朝,也是独一位了吧。

估计很快,整个山东各地的官员都会知道,大明帝国一颗崭新将星就此诞生了,还皇帝钦定的正三品指挥使,不知多少人会眼红嫉妒。却又只能望之兴叹。

崇祯对李啸的恩宠优渥还不至于此。本来按正常程序,指挥使的位置,远比指挥签事,指挥同知要重要,需要李啸亲自上京入朝,通过兵部武选清吏司的考核,才能正式得到指挥使一职。随后领取告身印信官服等物,方正式成为一员地方卫所主官。

而现在。崇祯还是让其直接在山东就职,着太监送来官服印信与赏赐。也是明确表示信任与亲近之意。当然,估计其中温体仁也出了主意,毕竟山东方定,李啸还是呆在雄唐卫,不致事情生变方好。

“属下拜见指挥使大人,恭贺指挥使大人步步高升。”张行猛带头下拜。其余属下,亦跟着他下跪参拜。

李啸大笑着叫他们起身,众人复大笑恭贺。

随后,心情极好的李啸着刘扬壮安排盛宴,让全军将士家属一并痛饮。

李啸心下欢喜非常。放开肚量大喝,凡有下属劝酒,皆是不避,很快便大醉于桌。

是宴,李啸全军,尽欢而散。

回到房间的李啸,卓那希上前帮他宽衣解带,准备侍候他上床休息。

让她没想到的是,大醉中的李啸,一把将她紧紧搂住。

卓那势一惊,险些惊叫了起来,她试图推开李啸,却发现他抱得极紧,根本推不开。

她不知道,喝醉了的李啸,在迷蒙中,似乎看到了吴之菡的到来。

她一身衣袂飘飘,满面温和的笑容,还有那熟悉的体香。

李啸将卓那希搂得更紧,嘴中喃喃说道:“芝菡,你的箭伤好了没,我等了你这么久,你终于来雄唐卫了。”

李啸此语一出,卓那希心中突然感觉一阵失落。

原来,他是在想她,而不是我。

只是她在李啸的怀中,越挣扎越无力。

她随即被李啸推倒在床上,听着李啸呼唤着吴之菡的名字,随着李啸一下又一下的在自已身体中粗暴用力,卓那希心中五味杂陈,美丽的眼角,两行晶莹的泪水夺眶而出。

为什么是她,而不是我,为什么。。。。。。

一个多时辰后,筋疲力尽的李啸从她身上滚落,随即鼾声如雷。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