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在雄唐所中正规做生意,诚实纳税。守法遵规,那么,你们绝不用考虑会有官府来侵害与盘剥,也绝不会有市痞恶霸之类欺压商户。雄唐所良好的经商环境,是我李啸绝对可以保证的,也是你蔡掌柜在其他地方,花钱也买不到的优惠。”
蔡守的眼中闪出亮色,经商最怕公权力的侵害,这点每个商户都心知肚明。蔡守暗想,他与李啸打过这么久的交道,深知此人一向说话算数,所做的承诺,全然没有未兑现的。这样看来,这李同知的雄唐所,倒还确是一块可以平静安稳经商的好地方。
“蔡掌柜,你的商品再多再好,也得百姓能有钱购买。所以,我说的这第二点优势,就是我雄唐所百姓的购买力。本官敢向你保证,最多过个一两年,我会让我治下百姓财力宽裕,家底丰足。从而让他们有更多的财力来采买商品。到时候,蔡掌柜的商铺售卖旺盛,日进斗金之际,便会明白本官今日之言,当为不虚。”李啸见蔡守心思泛动,立刻趁热打铁地说出这段话。
蔡守被说动了,他长叹了一口气后,笑道:“蔡守与李大人打过多次交道,深知李大人为人重情守义,实为磊落君子。蔡某相信,李大人今天所说之话,来日必将一一兑现。如果真能有安稳的经商环境,有富足的百姓来支撑生意,那每月八分之一销售额的税金却也不多。那么,蔡某按李大人定的的商税交纳便是。”
李啸也笑了,他望着蔡守的面孔,颇为感慨地说道:“蔡掌柜当日愿租船助我军攻打辽东之恩情,李啸至今难忘。更何况今日蔡掌柜亲自前来谈在我雄唐所开商铺,对我雄唐所的发展也是颇有助益。蔡掌柜,这样吧,以后我雄唐所需的大宗物品,我优先从蔡掌柜处购买。”
蔡守顿时大喜,连声说道:“想不到李大人竟能如此念旧情,蔡某由衷感激。大人投之以桃,在下定报之以李,将来要所需之物品,我定会以优惠价格卖于大人。”
两人大笑,随后一起商谈开办细节。
李啸决定,让蔡守的店铺在东升区,南和区,北兴区,和西壮区四区开设商铺。军屯区因涉军事机密事宜,不得开办。而西壮区的商铺也指定在马耆山之前颇远的位置,以防止马耆山内的重工业基地的工业机密被发现。
李啸向蔡守订购了大量的煤,整整一万吨,可分批送货。
这笔大订单可把蔡守高兴坏了,心下简直就是喝了蜜一般甜。
要知道,现在大明,煤的价格一般是4到5两一吨,因为主要产煤地山西战乱,现在煤价已涨至6两一吨了。
而蔡守给李啸报了个优惠的价格,每吨5。5两。李啸略谦让了一下,便大笑同意。
蔡守十分高兴,他知道,仅仅是这一万吨煤,他就有55000两银子入帐了。
其实李啸更是欣喜,因为他现在有了个新的打算,那就是以后做饭、洗澡、烧砖之类,除了沼气外,全部用煤,以代替用木柴与炭。
毕竟马耆山上木材虽多,但与整个雄唐所工业生产所需用的木料来比,还是相当不足的。李啸来自后世,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他前世的那场大炼钢铁全民炼钢运动,把一座座山砍得光秃秃的,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的恶果让他印象很深刻。
而李啸之所以订这么多煤,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将普通煤炼成焦煤来炼铁,这样产生的钢铁,虽然比不上用木炭烧制的钢铁,但有现代技艺作保证的话,品质也会很不错。
李啸心下暗想,以后这焦煤所制的铁,可用来打造农具、生活用品与普通铠甲与武器,而用木炭精制的钢铁,则要用于打造顶级的刀剑与铠甲。
也许,在我手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精制的顶级刀剑铠甲,会成为传世精品。。。。。。
第一百四十七章招聘书生
蔡守满意离去,并与李啸约定,最迟二周之后,便来雄唐所开设商铺。
李啸亲自送他离开。归来后,一直在想,如果现在要成立商业司的话,毫无疑问,他手上的人才不够用了。
其实,哪怕不成立商业司,就现在的可用人才来说,都有捉襟见肘之嫌。李啸只有李长材与忠文两个读书人可用,而那些同墩兄弟们,全部都是文盲,如果不是李啸顾念旧情,他们不可能有机会去担任民政司分所长的。
李啸决定开始招聘一些书生,不单是成立商业司需要,另一点便是,李啸打算在雄唐所内分区设立学校,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读书人担任教师。
李啸首先对内招聘,让他失望的是,全军人员之中,仅有两人粗读过半年私塾,水平仅仅为识得几十个字的程度,李啸颇为失望,看来只得面向社会招聘了。
李啸觉得,可以先去安东卫城的东儒学院找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读书人愿意前来。
安东卫城内的东儒学院,建于明弘治年间,这几百年间,也出过好几名进士,内有学生一百多名,还有学正,教谕,训导等多名教员,以这些人的水平能力,让他们出来担任商业司的慕僚文员,或是作为学校教师,都应该是绰绰有余之事。
为体现对读书人的尊重,李啸亲自前往拜会。
前来开门迎接李啸的,是一脸冷淡之色的东儒学院学正,崔拱瑄。
“不知李大人前来蔽院,有何贵干啊。”崔拱瑄一脸平静地向李啸说道,脸上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傲然不屑之色。
护骑队长黄策脸上顿时满是怒色,他正欲指责崔拱瑄的倨傲。却被李啸拉到了一边。
“李某前来,是想问一下学正,可有学子愿来我雄唐所做事,如有愿来者,李啸愿出丰厚薪资延请。”李啸脸带微笑,语气平知地说道。
没想到李啸的诚意之言。那崔拱瑄却只冷哼了一声,随即冷冷说道。“李大人,我东儒学院之学子,才学鄙薄,恐有负大人之望。大人还是前往别处,别觅良材吧。”
“你这厮好生无礼!李大人如此诚心诚意想从学院延请文士,你这酸儒连门都不让大人进入,便立刻冷语回拒,究竟是何居心!”一旁的黄策实在忍不住了。大声喝骂。
“哦,不让李大人进门是崔某之错,却不知,当日李大人以下犯上,击杀安东卫指挥使王大人,却是该当何罪呢。”崔拱瑄冷笑道。
李啸心中咯噔了一下,果然,这个一直不肯给自已好脸色看的崔拱瑄。对自已的不友好是有缘由的。也不知道此人,是不是王铭世什么亲戚故交?
黄策已是大怒。他刷地拔出腰刀,作势便要横搁着崔拱瑄脖子上。
李啸一声怒喝,黄策方气恨而退。
“崔某这一腔热血,正欲遍洒五步,以洗被尔等所秽之门庭,尔等不砍。却不可惜。”没想到崔拱瑄毫无惧色,连声讽刺。
“崔学正可是与王铭世有旧?”李啸没理会他的讥讽,平静问道。
“非亲非故!只是,崔某读过几句圣贤书,只知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崔拱瑄收了冷笑,咬牙大声吐出这句话。
李啸心下暗叹,原来这个崔拱瑄,竟对自已击杀上官之事如此痛恨,以至于抓住机会来自已面前表达愤怒。
好吧,你既出言不逊,那就别怪我李啸说话不客气了。
“崔学正,道不同不相与谋。李某与王铭世之间的恩怨,非是你这般所谓的读书人能明晓。只是本官要告诉你,李某所作所为,上无愧天,下无惭地,皆是利国护民之举。你等所谓读书之人,眼光如豆,只知所谓的上下等级,却根本不知何为国家兴亡,民族大义!”李啸最后这句话,语气大大加重。
“你,你这武夫,竟然出语讥讽本学正。”崔拱瑄一脸愤怒,右手食指颤颤地指着李啸。
“崔学正,本官最后再说一句,别看你在这里道貌岸然地作引颈就戮的正义状,只是,别怪李某说得直,象你这样的人,纵在此处死一百遍,于国于家何益?李某想说,如果学正你能出得一策,以解我大明现在兵戈四起,战火遍地之危急局势,李啸绝无二话,可立死于崔学正面前,以全学正清正之名。”李啸冷笑一声,字句清晰地说出这段话。
“你,你。。。。。。”崔拱瑄脸色煞白,嘴唇哆嗦,手颤巍巍地指着李啸,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