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明末虎啸 > 第30部分

第30部分(2 / 2)

“那大人打算如何处理这些乱兵?”见黎应笙如此愤慨,李啸连忙回转现实话题。

黎应笙转过身来,直面李啸,目光炯炯地反问道:“那依李啸你之见,当是如何?”

“禀大人,依在下之见,要尽快查清有哪些带头挑事之人,随后,将这一众带头乱兵,全部诛杀,以敬效由!”李啸那英俊的脸庞,在昏黄的灯光映照下,闪现出一种绝决与凶狠的神情。

黎应笙望着直视着他的李啸,脸上又浮现出淡淡的苦笑,他缓缓地摇头叹道:“李啸,你如此行事,虽刚猛决断,却只会治标不治本啊。”

望着李啸愕然的眼神,黎应笙转过头去,仿佛望向遥远的地方一般,缓缓说道:“国朝至令几百年了,但闹饷之事,实是于今为烈,却是为何?乱兵们虽有不服管束,触违军法之罪。但归根结底还是国朝不能按时发下钱饷之故啊!”黎应笙又长长地叹了口气,语气顿时加快:“军兵无钱饷则士气低落,便无心训练出操,更休提上阵杀敌。而反过来,长此以往,则军兵必会以此为由,开始向上头闹饷作乱。但本官认为,这些乱兵其状虽可恨,其情却可悯。毕竟军兵亦多有家口,皆需钱粮度日,如是观之,亦是可怜之人。”

“大人之意是?”

“事情主谋,非是这些乱兵。这些挑头闹饷之乱兵,亦是受人挑唆,方啸众作乱。就算杀了这批带头之人,若还是钱饷不继,军兵纵是此时被弹压,下次还是会再度闹饷,难道又要再杀一批人不成?以本官之意,不若此事就此打住,支发一部分钱饷,这些卫所之兵虽不能上战场,还是需要他们去充充门面,壮下声势啊。”

李啸双眼目光炯炯,他上前一步,以一种坚定的语气对黎应笙说道:“在下在想,卫所之军纵不堪用,若千户大人愿意,在下愿从中招一批愿搏取军功之人,以作为我军阵中的辅兵,如是,简选出这些辅兵后,剩余的这些卫所之军纵然要再闹事,其力量却大大削弱了。”

黎应笙沉吟半晌,点头说道:“如此亦好,纵不能完全济事,却至少可减少内患,潜抵隐忧,是个釜底抽薪的好计策。”

李啸与黎应笙走出帐外,黎应笙向每个乱兵各发了半两银子,虽然没有达到足额发放所欠钱饷,并且没有乱兵所想要的出征费,但这些在李啸的威压下逃得性命的乱兵们在庆幸自已得以活命后,又能得到这半两银子,已是个个感激涕零,人人欢欣喜悦。

李啸心下感叹,斗米恩升米仇,人心之不知足啊。也许,只有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方能让这些桀骜不驯的乱兵俯首感恩吧。

黎应笙发完钱饷,李啸站在高台,向那近千名乱兵高喊道:“诸位,方才黎大人赦尔等闹饷之罪,复给你们一人半两银饷补偿,可见,黎大人心胸何其宽阔,对尔等恩情何其深重!若尔等再有异心,岂非如同禽兽猪狗!李啸在此明言,从今以后,若再有人敢闹饷作乱,李啸定斩不饶!”

李啸的话语一毕,乱兵们七嘴八舌地赶紧开始表白。

“黎大人深恩厚泽,我等决不敢再生事非。”

“李总旗您放心吧,你今天留了我等性命,我等一定好好效力,再不会闹饷生事。”

“黎大人,李总旗,小的都是一时糊涂啊,以后断然不敢了。”

乱兵们纷纷表态,似乎只有极少几个人仍低着头阴沉着脸躲在乱兵中间。

李啸向下面挥了挥手,乱兵们顿时安静下来,李啸又大声说道:“各位,你们之中,可有愿意在战场上搏取功命之辈乎!男儿生于乱世,正当于战场之上杀敌立功,堂堂正正取功名,谋富贵。若终日浑噩而过,终生沉寂无名,岂不憾哉!尔等若有进取向上之心,欢迎入我李啸军中,他日若得战功与钱财,我李啸,绝对会一视同仁,不吝重赏!”

李啸慷慨昂扬的话语说完,下面顿时一片骚动。李啸清楚地看到,下面的乱兵中,有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激越的神情,原本麻木的眼神里,开始有希望的光泽在跃动。

“入他娘!老子杨振跟李总旗干了,与其这样每天吃不饱饿不死,缺银少饷地过着,还不如跟李总旗去战场上好好地搏个功名富贵,俺老杨这一辈子也不算白活了!”杨振大吼着走上前来,随后向李啸郑重地行了个军礼。

李啸满意地拍拍这个大个子的肩膀,赞扬了他几句,便让他站在一旁。见总旗官李啸如此重视大个子杨振,台下那些騒动的乱兵开始沸腾了。

“我也要入李总旗军伍,老子孤儿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就跟李总旗去战场上厮杀搏功名去!”

“俺也要入,他娘的,死了吊朝天,不死万万年!活得恁憋屈,还不如跟李总旗上战场搏一把!”

“还有我,老子早就不想在卫所里干了,上得战场,死了是老子命贱,要是活了,嘿嘿,老子也要搏他个封妻荫子!”

群情振奋中,最开始是一名名乱兵叫喊着走上台来,随后,一拔拔的乱兵开始走了上来,最后,一群群的乱兵走了过来!

负责统计的上官云杰笑得咧歪了嘴,他脸上有如猬刺的胡须仿佛都每一根在欢乐地颤动。这曾经的骑兵百户在一张大白纸了仔细地反复数清了自已画的“正”字,然后从地上弹地站起,喜孜孜地向同样脸上掩不住露出笑容的李啸报告道:“李总旗,共有三百三十七名卫所军加入我军中!”

“很好!将他们全部编为辅兵,随我军训练行动!”李啸忍不住心中的喜悦,狠狠地捣了面前一脸笑得稀烂的骑兵队长当胸一拳。

一旁观看的张行猛与雷傲等人,亦是脸上满满的欣喜之色。而千户黎应笙与胡大能两人也都露出了愉悦而欣慰的笑容。只有家丁头目郝长泽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对眼前的一切,有如视若无睹一般。

是晚,在随后赶来的碑廓百户所正百户苏福、试百户郭虎等人主持安排下,全军杀猪宰驴,摆酒欢宴,至夜深方毕。

在李啸与黎应笙等人都休息后,在黎应笙的军营里一处不起眼的军帐中,一个身影一闪而入。

昏暗的烛光下,几个黑色的身影在低头窃语。

“你们自已说!你们如何恁的没用,为何不早点动手,竟把黎应笙白白地放过了!”

“大人,小的们也没想到那狗日的李啸会这么快赶过来!不然,早就一刀剁了黎应笙的狗头献给大人了。小的们没用,还让老七兄弟死在了李啸的军阵中,请大人责罚。”

“入你娘!现在说这些有个屁用!事情不济,还又被那狗日的李啸拉走了三百多兵丁。拉走的那些兵,我看得清楚,都是些身强体壮愿意打仗的好兵料子啊!唉,王大人那边,还有陈副千户那边,该如何才能交差啊。”

“大人,你说现在怎办?”

“还能怎么办!可恨老子瞎了眼,选了你们这般窝囊废!眼下,只得再静待时机,相时而动了。哼,我就不信,老子会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第六十一章初战豫家沟(上)

李啸与黎应笙的军伍次日便拔营而去,由李啸军前行开路,一路行经诸城、高密、平度州、莱州府、招远等地,随后一路东行,至当日中午时分,来到了杨家店附近后,全军休息吃中饭。

这一天,是崇祯五年十月九日,李啸黎应笙来到这里,已经走了十多天。小冰河时期,冬天来得早,此时天气已是愈发寒冷起来,太阳象受了风寒一般,躲在浓厚的铅色云层中不肯出来,冷风呼啸不停,裹着沙尘猛吹在脸上时,有种刀片轻割般的感觉。

黎应笙满脸风尘,脸色更色粗黑,每条皱纹和一脸胡须里都藏满了细小的沙粒。虽然饱受征程之辛苦,但这位千户官依然神采奕奕。他笑着手指登州府方向对李啸说道:“李啸,转过杨家店,向北再绕过龙山,就可以到朱大典大人的军伍大营。刚才我们派去向朱大人通报的哨骑,也该回来禀告消息了。”

同样一脸沙尘的李啸,两眼之中,却是更加锐气勃勃,英俊的脸庞被风沙雕刻得更加棱角分明,更显坚毅和阳刚。李啸头戴的八瓣明盔上那鲜红盔缨与纯白精铁甲上紧系的那条殷红的绸布披风,一齐在风中猎猎舞动。

李啸正欲答话,却见三名身插背旗的骑兵与黎应笙派出的两名哨骑正一同迎着呼啸的风沙,向李啸军飞驰而来。

甫至军前,满身风尘的五人即翻身下马,领头的骑兵向黎应笙跪地拱手递上一封手书,一边大声说道:“在下焦安国,是山东副总兵,都指挥司佥书刘泽清大人部下小旗,知大人之军伍已赶至杨家店,在下奉刘泽清大人之命,特来拜见千户大人,务请千户大人赶紧率军赶往杨家店北面与龙山交界之处的豫家沟,援救郑大人和姚大人吧!”

黎应笙快速看了来信,脸色凝重,转头对李啸说道:“想不到我军刚来此处,就要碰上一场恶战啊!”

黎应笙紧接着说道:“刘泽清大人在手书上说,山东巡抚朱大典大人已安排我军受副总兵刘泽清大人节制,因今天凌晨之际,孔有德叛军中的陈友德部,率三千兵马,从登州城突围而出,一路向东进攻,欲向东攻下奇山所(今天的烟台市附近)。”

李啸心下一凛,他知道,这个陈友德,是从皮岛带了三千兵马来投孔有德的一名悍将,曾是皮岛总兵毛文龙的得力手下,他心下暗忖,这些突围后急欲重新寻找落脚点的叛军,有如脱笼困兽,一般的防守明军恐绝非其对手。

黎应笙的话语还在继续:“这股叛军,却在杨家店处遭遇了正在当地巡逻的刘泽清下属部将郑隆芳?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