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明末虎啸 > 第16部分

第16部分(1 / 2)

>懈惺艿剑坪醵游橛幸恢炙挡怀龅乃嗳挥刖瘛?br />

莫非,这就是李总旗大人一直强调的堂堂之阵?

李啸大声说道:“各位,站姿为本,阵列为基,你们每个人都要牢记自已的站位,我要求,过段时间后,就是扔掉小石子,你们也能摆出这个的笔直队列线来!好了,下面各位继续站军姿。”

这个站队列的方法可以说,是李啸参考以前教官的训练方法改进版,与其对这些文盲大费口舌讲队列训练要求与注意事项,不如直接让他们按部就班做好就行,最终在习惯成自然中练出良好整齐的队列。

李啸开始训练不久,送妻回家安葬的刘扬壮与付铁一同回到了牛蹄墩。

刘扬壮与付铁来到李啸面前,李啸发现,刘扬壮身形更加削瘦,眼神中,却跳跃着一团前所未见的愤怒的火焰。

“我们也要当战兵!”未等李啸来问,刘扬壮与一旁的付铁异口同声地大喊道。

“我要亲手为娘子报仇!”刘扬壮咬着牙齿,神情狰狞地恨恨而道。

“我也要当战兵杀土匪!”付铁年轻的脸上有着莫名的坚毅与决然。

李啸没有说话,只是沉重地叹了口气。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远处,负责带领泥水匠们搭建草棚的刘一显,远远地看见刘扬壮与付铁走进了战兵队伍,他粗黑的脸上,露出莫名的神色,眼神极为复杂。

现在,原来的三个墩卒常正,刘扬壮,付铁都成了李啸手下的战兵了,他们的前程,应该要比以前毫无出路地当个半死不活的墩卒要强得多了。

刘一显不知道自已是该高兴,还是该失落。

也许,两者都有吧。

下午的时候,牛蹄墩内来了一名着着青巾直身长衣,头戴四方平定巾的读书人模样的人。

这个人,还带来了一辆装着约有七八石面粉的骡车。

这个读书人模样的人,站在墩门口,笑吟吟地看着远远地就张开双臂大笑着迎来的李啸。

“长材兄,我本欲亲自去小李庄迎你,却未想到你竟已自已前来,实在有失迎讶,惭愧惭愧。”李啸连连拱手致歉。

这个读书人,就是小地主李长材,他早想到李啸事务繁忙,估计这两日李啸已安顿好流民,就告别封氏,又带来八石面粉,前来牛蹄墩投效李啸。

他还未入墩,就见李啸在墩外训练战兵,看了一会,心下对李啸认真严格的训练更是赞叹不已。

“李啸练兵如此严格,确是一个认真做事之人。我得遇此人,亦是缘份。”李长材心里欣然,为自已找到了一个可以好好投效的上官而庆幸不已。

“李总旗事务繁多,长材未敢烦请。在下估计墩内粮食不多,特随车带来一点积存面粉,以略解墩内所用。“李长材脸带笑容,回答平静而自然。

李啸叹道:“先生未得半分聘金,却又助我李啸如此之多粮食,李某受之有愧啊。”

“李总旗言重了,你自组义军,杀匪安民,此乃薄天之义举,学生无用,能用这些粮食略解军资之匮,实是心慰。”李长材拱手诚恳地说道。

李啸一把揽过李长材肩膀,亲热大笑道:“先生一路辛苦,请速随我进墩,我为先生好好接风洗尘,李啸实盼与先生畅谈大事矣。”

如果各位读者大大觉得本文尚可一读,请大大们在百忙之余,不吝投点推荐票与点击收藏。遥远之矢在此谢过。

第三十三章最难收拾是人心

在李啸拉着李长材入自已的居屋前,他交待常正负责剩下那不到一个时辰的训练任务。

很快,在牛蹄墩内李啸的居屋里,李啸摆了一桌牛蹄墩内能做出来的最好的菜饭。

看到这桌无酒少肉的寒酸菜饭,李啸心中颇感歉疚,只是李长材却是神情自若,完全不以为意。

两人随意吃了几口,李长材问道:“李总旗,现我军初创,总旗大人认为,当以何事为重?”

李啸不假思索地回答:“当以练兵整军为重。此为我军存身立命之根本。”

李长材又说道:“练兵之道,以学生观之,李总旗所为已是出众拔萃。只是,却不知总旗大人能得战兵之心否?”

李啸一怔,不知李长材这话是何意,他皱眉想了想说:“我以诚心待兵,又能好生安置其家属,战兵伙食待遇亦好,并且我与他们生死与共,荣辱相随,这样的话,可谓得兵之心否?”

李长材笑了,却是那种带着莫名苦涩的笑容:“如此所为,确实可得到一定之忠诚。只是,在下心中一直深怀忧虑,若有人出示之利益大于总旗之所供,战兵之忠诚孰能定乎。”

李啸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替代的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冰寒,他直视着依然脸上带着苦笑的李长材,缓缓而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李长材微然唅首,却并未直接回答李啸的疑问,他淡淡地说道:“孔有德此人,总旗大人知否?”

李啸怔了下,说道:“先生可是说那个在登州叛乱的孔有德?”

李长材点点头叹气道:“正是这厮,此人自来登州成为登莱巡抚孙元化部下后,孙元化待之极厚,给孔有德的兵械炮火粮草衣仗等物,无不精足,甚至在孔有德这厮于吴桥之地拥兵作乱之际,犹对其拼命招抚,不忍出兵围剿。但孔有德却恩将仇报,反攻登州,擒孙元化,更以登州为基,四处攻掠山东各处,以至局势糜烂至今矣,岂不痛哉!”

李啸沉默了,他心下明白,那孔有德之所以叛乱,虽然有因一时缺少粮饷而导致士兵哗变的起因,但在朝廷主动招抚,并补足粮饷而且绝不围剿的大好环境下,孔有德、耿仲明等人依然叛乱不止四处作恶,可见,归根结底是此人的个人狼子野心。

这种养不熟,喂不饱,甚至反咬旧主的恶狗,确实可恶得很。想来,朝廷搜刮百姓,用掉了巨额钱粮,并花大钱买了最先近的红夷火炮,高额工资请葡萄牙人来登州当火炮教习官,一心想把登莱部队打造成反攻辽东的精锐尖兵。结果却万万没想到,这些花费巨资培养出来的精兵利器却成为大明王朝的噩梦,装备精良的乱兵们在山东大地上叛乱不休,四处肆虐,涂炭生灵。

李长材只了解到现在为止的历史,而穿越客李啸心里却清楚:那就是,到了明年,孔有德叛军会从登州出逃,投靠鞑酋皇太极,成为皇太极视若珍宝的乌珍超哈火器营。从此,原先只能顿步于坚城之下的东虏,开始有了攻城作战的能力,导致明军就是想据城而守,亦是极难。

李啸在心里问自已为什么。

为什么啊为什么。

为什么这样花了这么多钱,花了这么多心血,用最好的武器、用精良的器械装备出来的精锐部队,会一不如意就哗变叛乱,甚至叛逃敌国?

李长材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啸,李啸牙关紧咬,默然沉思。

还是李长材打破这让人压抑的沉寂,他长叹一口气道:“昔时宋朝赵太祖曾感言,一武将作乱,远甚百名文官,真是诚哉斯言也。孔有德这厮,竟能轻易挟裹其部下作乱不休,着实可恨。学生反复苦思,却恨智谋浅短,未得良策,真真愧对总旗之望。”

最终,李长材将这个皮球踢回给了李啸。

李啸没有半点责怪李长材的意思。这次席间闲谈,李长材能把自已心中的最大忧虑,告诉并提醒李啸,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嘉许的事情。

李长材眼光深刻,能敏锐地发现问题,但是,他却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想解决,不是这个时代能办到的。

这个问题就是,士兵们究竟为何而战?

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提供给他们更多更好的粮草军械就能让他们忠心效力的话,那为什么孔有德部还会叛变?

答案很简单,你能允诺士兵们这些好条件,那么,有野心的将领就会用更有诱惑力的筹码来拉拢士兵。孔有德就对部下提出,自已要割据称王,并要大封属下来刻意拉拢士兵卖命。

最是易变是人心。

最难收拾是人心。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也许可以采用现代军队中所用方法。

这同时也是一个极为有效,却丝毫不用花钱的好办法。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