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明末传奇 > 第562部分

第562部分(1 / 2)

>

这样就厮杀变得和屠杀差不多,面对贺人龙率领的精锐骑兵,绝大部分的八旗军军士都选择了转身逃离,可惜安乐州城太小了,他们没有地方可逃。贺人龙率领的将士一路冲过去之后,一些满八旗的军士以为可以冲出城去逃走,没有想到后面还有规模更大的骑兵。

数不清的火把将不大的安乐州城绝大部分的地方都照亮了,失去了抵抗之心的一些八旗军军士,选择了投降,这恐怕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郑锦宏的命令非常明确,那就是凡是放下手中武器投降的军士,是不能给杀戮的,这是以前郑家军的军规,绝对不能给违背。

好在攻打安乐州城的战斗太过于的轻松,诸多将士根本没有真正的施展出来,也就是远没有达到杀红眼的境地,所以他们几乎不会对跪地投降的八旗军军士下手。

战斗结束之后,郑锦宏与贺人龙依旧是精力旺盛,他们巡查了整个的州城。

郑锦宏与贺人龙都没有想到,曾经归于大明王朝统治的安乐州,会如此的萧条,城内的住户很少,人口更是少得可怜,八旗军军士就驻扎在州衙的右边,这里可以算是安乐州最为热闹的地方,也就是亮光出现的地方,攻入城池的诸多将士,没有经过太多的厮杀,就消灭了八旗军一千多的军士,而在厮杀的过程之中,几乎都没有看见有什么人出来看热闹,也没有看见灯火的出现。

天微微亮的时候,依旧没有见到多少的百姓,这里好像成为了一座被彻底遗忘的城池。

占领安乐州城如此的容易,郑锦宏和贺人龙都是高兴的,两万将士没有多大的伤亡,这更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不过郑锦宏还是冷静的,既然安乐州没有驻扎多少的八旗军,那么铁岭、抚顺和萨尔浒等地就说不清楚了,或许刘泽清率领的大军,会遭遇到强烈的抵抗。

郑锦宏迅速草拟了文书,命令传令兵昼夜兼程,务必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将文书送给洪欣涛和刘泽清,同时他命令斥候快速将攻陷安乐州的消息,禀报给皇上。

一直到这个时候,郑锦宏都不是特别明白大军占领安乐州的意义,他只是按照皇上的要求,圆满完成了作战的任务。

天亮之后,郑锦宏指挥将士开始收拾战场,经历过辽东之战和丰镇之战,郑锦宏知道阻挡八旗军撤离的地方不仅仅是安乐州城,以及安乐州城周遭的官道,凡是能够容纳大军通过的地方,都很有可能是八旗军撤离的路线,所以分散部分的兵力,驻守各个的要道,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安乐州城的萧条,让郑锦宏没有想到,不过他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安乐州城的外面。

不到午时,斥候就前来禀报在安乐州城外围侦查的情况了,且绘制了简要的地图。

看完了斥候绘制的简要地图,听了斥候详细的禀报之后,郑勋睿发现了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严重,那就是安乐州的外围是四通八达的,而且基本都是平原地带,看不见什么山峰,很多的地方虽然是荒凉,几乎是荒无人烟,可这些地方很利于大军通过。

到了这个时候,郑锦宏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两万大军昼夜兼程赶赴安乐州,居然就没有暴露行踪,原来这些地方本就是异常荒凉的。

当年皇太极创建大清国,绝大部分的满人都迁至沈阳的周边,随着大清国占据辽东和辽南大部分的地方,满人也逐渐朝着这些地方迁移,让北边愈发的荒凉。

这也意味着,就算是十万大军驻守安乐州的周边,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抵挡八旗军的撤离,除非是大军完全控制了安乐州以及铁岭两地,在这两处的地方严密的警戒,随时监视周遭的动静,这样才有可能真正防御八旗军大规模的撤离。

在郑锦宏看来,最好的办法不是堵,而是主动进攻,将八旗军消灭在沈阳的周边,这样零星溃逃的八旗军就很好对付了。

城内打扫战场的事宜彻底结束,在听了斥候的禀报之后,郑锦宏带着贺人龙等人,出了州城,到四周去查看地形,他甚至只是带了一部分的亲兵,既然州城之内都没有多少八旗军军士,就更不要说安乐州城的附近了。

其实一路行军的时候,郑锦宏就注意过周遭的地形,他发现这里与辽东还是有所不同的,辽东有部分的崇山峻岭,譬如说塔山、杏山以及松山等等,虽然山不是很大,但也是可以借助的屏障,可是安乐州的四周根本没有山,甚至丘陵都很是少见,举目望去,大都是一些干枯的草叶,或者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树木。

郑锦宏一路朝着北边而去,驰马近十里地左右,依旧没有看见山峰。

回到安乐州城的时候,郑锦宏的内心已经有了打算。

“贺将军,你率领五千将士,明日出发,去占领北边的镇北关,在占领镇北关之后,率领将士驻守在那里,同时将镇北关的详细地形绘制出来,迅速的禀报,皇上曾经说过,沈阳以北的地方,几乎都是一马平川,唯有镇北关的地形较为险峻,若是守住了镇北关,则能够遏制住满八旗朝着北边撤离。”

说到这里,郑锦宏微微停顿了以下。

“皇上之部署,尚未引发多尔衮等人的注意,不过我认为多尔衮恐怕很快就会明白过来,一旦他得知安乐州以及铁岭等地全部都失守之后,必定会倾尽全力进攻,试图打开通往极北之地的通道,我倒是不担心多尔衮率领军士强攻,我担忧的是八旗军熟悉这里的地形,若是他们趁着黑夜的时候,大规模的撤离,我们的阻拦就会显得艰难。”

“扼守镇北关,可以阻止八旗军大规模的撤离,满八旗以骑兵为主,选择绕开镇北关撤离,可能性不是很大,故而我认为守住了镇北关,就能真正阻止八旗军的逃离了。”

第九百九十二章天堂与地狱

(马上就要完本了,期盼新书得到读者大大的继续支持,拜谢了。)

郑锦宏率领的十万大军,顺利占领了安乐州城、镇北关以及铁岭等地,其消息以最快的速度禀报给了郑勋睿,郑勋睿接到禀报的时间是二月初六。

郑锦宏派遣斥候以最快速度送来了三份文书,第一份文书是郑锦宏与洪欣涛和刘泽清等人商议,兵分两路奇袭安乐州城,亲率两万大军,并顺利拿下安乐州城的文书,第二份文书是郑锦宏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安排,命令贺人龙率领五千将士占领了镇北关,同时刘泽清率领的五万大军,顺利占领了铁岭城池的禀报,第三份文书内容详细很多,包括了郑锦宏对镇北关到铁岭一带地形的分析,以及将十万大军主要分布在安乐州以及铁岭之间,堵住各个要道,且在镇北关设立了牢固的防线,阻止八旗军往北撤离的所有通道的禀报。

收到了郑锦宏的这三份文书之后,郑勋睿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剿灭八旗军、灭掉大清国的战斗,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八旗军所有撤离的道路都被堵死,唯有死拼,可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八旗军都处于绝对的劣势了。

收复安乐州城、铁岭城池以及镇北关的战斗,剿灭的八旗军人数不多,战报上面显示,一共不到两千人,这说明代善对于驻守这些地方是丝毫不重视的,没有派遣重兵,这也让战斗进行的异常的顺利,朝廷大军的伤亡不大,更加可喜的是,郑锦宏能够根据作战的情况。结合安乐州、铁岭和镇北关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的部署,阻止八旗军往北撤离。

关门打狗的战术布置完全成功,其顺利的程度,超乎了郑勋睿的预料。

郑勋睿的战略远见,满人权贵基本没有察觉。这或许是因为皇太极突然的病逝,大清国的满人权贵尚处于权力博弈之中,对于突如其来的明朝大军,还没有做出详尽的分析和预判。

代善是大清国的第一亲王,也是身经百战了,本来是接受了护卫安乐州到抚顺一带城池的任务,想不到其将主要的兵力部署在抚顺和萨尔浒一带,对于安乐州城与铁岭,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甚至在战斗进行到关键时刻的时候,擅自前往沈阳。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