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坑这个地方,是另外一条进入到陕西的小路,禁坑实际上是山谷中间的一条通道,没有专门的道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根本不可能构筑防御工事,且其通道特别的危险,山谷中间常年都是灌木藤树,两边时常有悬崖和深谷,很少有人从这里走。
知道禁坑这条小路的人不是很多,就算是潼关本地人,也知之甚少,只有一些冒着生命危险做生意的人,或者是本地的老猎户,才偶尔从这里走,郑家军掌控陕西之后,放开了商贸,就更不会有人从禁坑通过了,外地来驻扎的军士,就算是驻扎很多年,没有他人的提醒,也不可能知道禁坑这条道路。
郑锦宏当然知道这条道路,他相信李自成也是知道的。
李自成本就是陕西人,以前造反的时候,也数次经过潼关,不可能不知道禁坑这条道路。
郑锦宏来到潼关之后,马上命令郑家军三千将士驻守禁坑。
尽管有三千人驻守禁坑,郑锦宏还不是特别放心,这个地方的地形过于的特殊了,如今正是盛夏季节,山谷里面遍地都是杂草和灌木,遮盖了周遭的一切,凭着肉眼根本不可能发现潜伏其中的军士,有些时候对手从眼皮子底下经过,都不一定能够察觉。
可刘宗敏的排兵布阵,让郑锦宏产生了怀疑,其负责进攻的前军,总人数仅仅一万人,不一定会利用禁坑这个地方,甚至有可能说刘宗敏不知道禁坑这条道路。
潼关距离芮城八十里左右,距离陕州两百二十里地,流寇的中军五万人驻扎在陕州州城,四万人驻扎在芮城,也就是说进攻潼关的一万流寇,距离最近的支援都相聚八十里地,按照最快的行军速度计算,清一色的骑兵也要半个时辰左右才能够驰援。
刘宗敏究竟玩的是什么鬼把戏,郑锦宏没有想明白,他命令斥候继续去侦查。
而这个时候,刘宗敏率领的十万流寇,已经朝着潼关的方向进发了。
困惑之中的郑锦宏,等着斥候的情报,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无助,这个时候要是少爷在身边,他根本不需要思考这些问题。
两天时间之后,斥候再次送来情报,与第一次的情报完全一样。
郑锦宏忍不住发了脾气。
再次思考了整整两天的时间,郑锦宏没有想到刘宗敏为什么如此的排兵布阵。
大战在即,不能够准确预测到流寇的部署,郑家军作战就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这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是很不利的,郑锦宏知道其中的厉害。
继续要斥候去侦查,已经没有必要了,刘宗敏率领的是十万流寇,不是几千人,根本无法彻底掩饰行踪,不要多长的时间,一切都可以明确了。
短短几天的时间,郑锦宏居然出现了白头发。
也就在这个时候,文坤赶到了潼关。
文坤的到来,让郑锦宏大为吃惊,不过文坤此刻到来,对于郑锦宏来说是雪中送炭,看看文坤如何的分析,也能够帮助郑锦宏做出决定。
文坤赶赴潼关,的确是为了流寇排兵布阵的事宜,郑锦宏训斥斥候的事宜,他也知道了,要知道郑锦宏的脾气是很好的,轻易不会训斥军士,到了这个程度,只能够说郑锦宏尚未猜透流寇的作战目的。
文坤抵达潼关之后,与郑锦宏两人在屋子里足足分析了一天的时间。
最终,文坤认为斥候侦查到的情报是完全准确的,刘宗敏如此的排兵布阵,可能说明一点,那就是流寇不打算强攻潼关,此番的进攻就是做做样子,且流寇的前军,也只有可能试探性的作战,一旦遭遇到围攻,马上就会朝着芮城的方向撤离。
郑锦宏不是特别相信这样的判断,可是从情报分析,只有这样的可能性。
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那么郑家军的部署就完全不一样了,可以放手进攻,全歼这一万流寇,决不让他们撤离到芮城去。
流寇已经朝着潼关的方向行军,时间不多了,郑锦宏必须在短时间之内做出最后的决定。
关键时刻,郑锦宏拿出来了决断,驻扎在潼关的三万两千军士,兵分四路,两千人守卫粮草囤积地华阴,一万五千人守卫潼关,五千人守卫禁坑,剩余的一万军士,则准备通过禁坑,绕道流寇的背后,前后夹击,全歼流寇的一万前军。
第八百三十七章潼关之战(3)
刘宗敏率领的十万义军终于全部部署到位了。
五万中军驻扎在陕州州城,由刘宗敏麾下的任荣光统领,四万后军驻扎在芮城,刘宗敏亲自指挥,前军一万人则由刘宗敏麾下另外一名将军牛万才指挥。
刘宗敏甚至都没有亲自率领前军去作战。
牛万才率领一万前军从芮城出发的时候,刘宗敏专门嘱托,其大致意思就是此番的作战,以试探为主,前军必须随时和芮城保持联系,芮城距离潼关八十里地,前军的速度不要太快,一路上都要注意周围的动静,特别是在接近潼关的时候,更要确定一切都安全之后,才能够行军,潼关地势险要,不可能展开大规模的作战,故而进攻的时候,派遣少数的兵力试探就可以了,刘宗敏甚至专门强调了,前军抵达目的地之后,应该如何的安营扎寨。
刘宗敏几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牛万才的胆量。
牛万才加入义军队伍很长时间了,能够到如今的地位,也是经历过无数次厮杀的,好不容易能够单独率领义军作战,肯定是想着立下一番功劳的,何况此番义军进攻陕西,乃是朝着闯王的老家进发,若是能够在战斗之中立下大功劳,奖赏绝对不会少。
刘宗敏的敦敦教诲,牛万才表面上是听进去了,其实心里根本不是这样想的。
可惜刘宗敏不可能知晓牛万才内心的真实想法。
前军在芮城仅仅休整了两天的时间,就朝着潼关进发了。
到了这个时候,掌握了所有情报的郑锦宏,总算是相信了文坤的判断,负责进攻潼关的居然不是刘宗敏,这一万人由牛万才指挥。
说实话。郑锦宏根本不知道牛万才是什么人物,为什么会承担如此重要的作战任务,而刘宗敏做出这样的安排,只能够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刘宗敏没有真心想着进攻潼关。
换做其他人,面对这样的局面应该是高兴的。可惜郑锦宏不是这样的想法。
郑锦宏想着在潼关与流寇面对面的厮杀,彻底的打败流寇,让流寇绝不敢觊觎陕西。
若是流寇仅仅想着试探性的进攻,遭遇微不足道的损失就后退了,那对郑家军肯定是不利的,人家跑得比兔子还快,且在芮城和陕州布下了重兵,郑家军可不好追杀。
所以这一场的战斗,郑家军必须要把握最有利的时机。果断的包围流寇一万前军,让其没有机会朝着芮城撤离。
想要把握住这个机会,最为关键的就是禁坑方向的部署了,一万郑家军将士若是能够从禁坑方向绕道流寇的身后,郑锦宏就能够保证全歼这一万流寇。
达到作战的目的,有许多的细节需要部署,包括如何把握最佳的时间,如何让驻扎在芮城的流寇无法增援。如何干净利落的剿灭流寇的前军等等。
郑家军如今作战的方式,主要依靠火器。在潼关这个地方,火炮作用不是太大,毕竟山高林密,火炮的杀伤力会大大的减弱,但毛瑟枪的威力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了。
这是对郑家军有利的一个方面,郑家军将士能够依托毛瑟枪。给与流寇毁灭性的打击。
流寇前军从芮城出发之后,郑锦宏命令斥候每一刻钟的时间都要禀报侦查到的情报。
郑锦宏部署是非常的小心和全面,生怕出现一丝的失误,导致战斗陷入不利的局面,他想着的就是全歼流寇的前军。不过郑锦宏过于小心了,他根本没有想到,那个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名字的流寇前军指挥官牛万才,居然会给他送上一个大礼。
从芮城出发之后,牛万才的情绪可以用意气风发来形容,诸多义军军士从他的脸上就能够感受到自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面激发了军士的斗志,刘宗敏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牛万才每两个时辰就要禀报一次方位,一旦抵达大军宿营的地方,更是要直接派遣军士禀报所有的情况,同时刘宗敏也在大军之中安插了眼线,关键时刻提醒牛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