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快,如此情况之下,周延儒和张凤翼自然难以得到朱由检完全的信任。
钱士升说完之后,朱由检微微点头,看着其余的内阁大臣。
侯询跟着开口了。
“臣以为钱大人所言甚是有理。”
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不等到其他人开口,紧跟着开口了。
“朕以为钱爱卿的建议完全可行,司礼监即刻拟制,敕封陈新甲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敕封孙传庭兵部尚书衔,依旧领五省总督职衔,负责剿灭流寇事宜。。。”
周延儒和张凤翼两人相互对望了一眼,他们同时看向了杨嗣昌。
杨嗣昌以内阁大臣的身份兼任兵部尚书,如今陈新甲又以内阁大臣的身份兼任兵部左侍郎,如此一来兵部的权力大大的增加了,至于说孙传庭兼任兵部尚书的职衔,倒是没有特别的影响,可对于孙传庭本人来说,在今后剿灭流寇的时候,更加好指挥了。
皇上的这道圣旨,对于杨嗣昌来说是非常有利的,陈新甲得到了杨嗣昌不少的提携,此次能够进入内阁,肯定是支持杨嗣昌的,这就导致内阁的权力分割出现了更多的变数,钱士升和侯询等人是坚决支持东林党人的,杨嗣昌和陈新甲抱团取暖,牢牢的控制兵部,同样有了不小的话语权,作为内阁首辅的周延儒,几乎没有得到什么支持,举步维艰,内阁次辅张凤翼稍微好一些,能够得到杨一鹏的支持。
内阁出现这等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内阁首辅缺乏必要的权威,内阁就不可能形成什么合力,各自为政的状况一旦出现,朝中大事就要遭遇到波折。
可惜到了这个时候,周延儒和张凤翼都无法开口说话了,他们就算是勉强说出来,也不可能得到皇上的支持,他们很清楚,皇上的心思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心一意想着能够剪除郑勋睿和郑家军,维护大明王朝的稳固,至于说流寇与后金鞑子,其危害的程度,怕是比不上郑勋睿和郑家军。
陈新甲和孙传庭等人取得的胜利,本来是应该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军的损失也是不小的,而且消耗了大量的钱粮,无奈陈新甲等人的运气很好,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取得了胜利,等于是鼓舞了皇上的士气,受到如此之高的赏赐,也是顺理成章了。
二月十八日,皇上的圣旨抵达了襄阳府城。
如此之快的圣旨太少见,可见皇上的心情是非常愉悦的。
接旨的时候,陈新甲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他的目的终于达到了,顺利的进入了内阁,无限接近权力的巅峰了。
收复了襄阳,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陈新甲已经萌生退意了,他不想继续跟随大军作战了,襄阳之战的胜利,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接下来想要彻底的剿灭流寇,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需要长时间的作战,需要精确的部署,再说张献忠遭遇到沉重的打击,南阳的李自成岂会没有唇亡齿寒的感觉,一旦两路流寇形成了默契,甚至是联合起来,从两边展开对朝廷大军的进攻,战局肯定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变化。
现在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再说进入内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这就是陈新甲聪明的地方,他之所以要求大军在襄阳府城休整,也带着这样的一层意思,试想一下,若是他陈新甲还在率领大军作战,且和流寇激烈的厮杀,在襄阳或者是郧阳等地,那么皇上考虑的角度就不一样了,为了整体作战的部署和实施,不一定让他离开,现如今大军都在襄阳府城休整,这个时候他是可以离开的。
陈新甲还有一个聪明的地方,那就是最大限度的笼络人心。
奏折之中,他大力鼓吹了孙传庭等人的功劳,对自身的功劳,并未过多的强调。
且不说孙传庭领兵部尚书衔,兼任五省总督,就说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也得到了提拔,因为襄阳之战的胜利,牛金星和宋献策悉数被提拔为兵部员外郎。
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也是有着一定能力的人,他们最初投靠的是张溥,不过却未得到张溥多少的照顾,这让他们异常的失望,此次跟随在陈新甲的身边,不长时间就得到了提拔,成为了六部从五品的员外郎,这是出乎两人预料的。
也正是因为得到了提拔和重视,牛金星和宋献策决心效命陈新甲了,他们找到了陈新甲这样的大树,也完全可以依靠。
可以说襄阳之战的胜利,让太多的人得到了好处。
二月下旬,陈新甲办好了一切的移交,准备离开襄阳府城了。
孙传庭做出了隆重的安排,专门为陈新甲饯行。
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则是继续留在襄阳,留在孙传庭的身边。
成为兵部员外郎之后,牛金星和宋献策的地位也出现了某些改变,至少孙传庭是比较重视两人了,不少的事情都征询两人的意见和看法。
陈新甲意气风发,在酒宴上面喝下了不少的酒,送出了许许多多祝福的话语,因为身份的变化,成为了内阁大臣,孙传庭等人的态度也恭谦了不少。
陈新甲是带着满意和满足离开襄阳府城的。
所有人之中,低调的是监军王永吉。
不少人以为王永吉没有得到什么赏赐,甚至有人为王永吉不服气,其实没有谁知道,王永吉得到的好处是不小的,他正式确立了司礼监太监的身份,跻身到司礼监的最高层,与王承恩、曹化淳、高起潜和王德化等司礼监太监有了平起平坐的机会了。
第七百章不容乐观
郑家军参将苏从金带着炮兵营的军士和红夷大炮回到了南京,此次襄阳之战的大胜,与他没有丝毫的关系,奏折之中压根没有提及郑家军,苏从金倒也不以为意,只不过委婉的拒绝了孙传庭留下十门郑家军红夷大炮的要求。
苏从金回到南京秣陵郑家军军营的时候,朝廷的邸报也抵达了南京。
苏从金没有来得及歇息和调整,马上赶赴南京兵部,详细禀报此次襄阳之战的情形。
徐望华、郑锦宏、李岩等人悉数都在兵部,驻扎在南直隶的郑家军第一军的郑家军副总兵、指挥官刘泽清、副总兵兼总参谋官洪欣贵也在兵部。
郑勋睿的手中拿着朝廷的邸报,这是朝廷明发的邸报,各地都是知晓的,众人都看到了邸报上面的内容,第一反应是羡慕兵部左侍郎陈新甲,凭借着襄阳之战进入了内阁,而孙传庭也是很不错的,领兵部尚书衔,当然这里面还有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的任职消息。
苏从金禀报襄阳之战的情形,众人听的非常仔细。
南直隶的局势异常平稳,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全面推开,洪门直接征收的商贸赋税得到了上下的认可,洪门钱庄完全控制了南直隶的商贸命脉,也逐渐开始控制浙江等地的黄金白银,其发行的票根在市场上完全的流通,其具备了发行货币的基础,苏州等地的义学兴办起来,所有这一切,与皇上和朝廷的意思基本都是违背的,这一切也都表明,郑勋睿完全掌控了南直隶,皇上和朝廷对南直隶只有表面上的领导权了。
在这期间。徐望华曾经建议对南直隶的官吏进行大规模的调整,郑勋睿暂时没有同意,他考虑到的是朝廷开始大规模的剿灭流寇,这样的关键时刻,还是不要趁浑水摸鱼,毕竟这样做了。历史上会留下不好的名声,再说大规模的调整也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