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传庭后悔的是没有及时驰援襄阳府城,他有一点的私心,但也认为襄阳府城防守坚固,不是那么快时间就能够被攻打下来的,谁知道三天时间,流寇就攻陷了襄阳府城。
最让孙传庭焦急和苦恼的事情,是他麾下的大军知道了这件事情,但还是要固守南阳府城,不敢轻易的出击,襄阳府城究竟是怎么失陷的,具体情况尚不知道,流寇的战斗力究竟如何,为什么这么快就拿下了襄阳府城,要知道驻守襄阳府城的有近三万的大军,至少能够坚持十天半月左右的时间,可仅仅三天的时间,流寇难道有那么强悍了。
孙传庭麾下只有四万大军,李自成的十余万流寇驻扎在新野虎视眈眈,张献忠已经占领了襄阳府城。可以抽到出来兵力,这个时候孙传庭要是贸然的进攻,很有可能导致四万大军陷入到流寇的重重包围之中,丢失了襄阳府城,皇上和朝廷不知道如何的恼怒,要是四万大军再次遭遇到惨败。那他这个五省总督就只有自杀谢罪了。
总是留在南阳府城是不行的,至少态势上面有问题,襄阳府城究竟是怎么丢失的,具体情况需要了解,详细考虑之后,孙传庭决定前往武昌府,他曾经给湖广巡抚方孔炤写信,详细说到了守卫襄阳府城的事宜,方孔炤也做出了安排。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孙传庭只能够绕道汝宁府进入湖广,还要避开襄阳府城。
此刻的孙传庭,倒是没有想到皇上和朝廷追究责任的问题。
离开南阳府城的时候,孙传庭命令麾下的四万大军,悉数开赴开封去,他不能够冒险,张献忠已经拿下了襄阳府城,若是与李自成联合。十几万的流寇掉头进攻南阳府城,导致四万大军被包围在南阳府城。那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孙传庭有了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他原来以为流寇进攻南阳府城是倾尽全力的,进攻襄阳府城不过是为了牵扯朝廷增援的兵力,现在看来他被李自成和张献忠耍了。
这不能够怪孙传庭,就连李自成都没有想到的结局,他孙传庭怎么可能想到。
湖广巡抚方孔炤几天时间头发全部白了。
近三万大军守卫的襄阳府城。三天时间被流寇拿下,方孔炤一直不敢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丢失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襄阳府城,他这个巡抚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而且流寇短时间之内拿下了襄阳府城。不可能收手,接下里肯定会攻打湖广其他的府州县,最危险的就是郧阳府一带了,可惜方孔炤已经无力去部署郧阳府一带的防御了。
襄阳府城为何如此短的时间失守,方孔炤也不清楚原因,得到准确的消息之后,他一方面给朝廷上奏了紧急的奏折,一方面找到湖广总兵左良玉,详细询问,巡抚衙门拿出来十万两白银,要求左良玉派遣两万大军去驰援襄阳府城,带领大军增援的是左良玉麾下的参将,想必左良玉应该知道一些情况的。
方孔炤第一时间找到了左良玉,可惜左良玉也不知道,还在紧急派人联系参将。
从襄阳府城方向来的消息,襄王朱翊铭和府县官吏悉数被杀害,但没有参将的消息,也就是说参将很有可能撤离出来了。
至于说左良玉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襄阳府城的任何消息,方孔炤也没有把握。
耗费了十万两白银,让左良玉派遣大军前去增援襄阳,按说这样的安排已经很不错了,偏偏换来了最惨的结局,方孔炤有些想不通,感觉到左良玉骗取了他的银子,可实际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按说流寇不应该有着如此强悍的战斗力,毕竟襄阳府城的地形特殊,流寇想要拿下,至少需要很长的时间,付出惨重代价的。
从目前获知的消息来看,流寇很轻易的就拿下了襄阳府城。
相比较孙传庭和方孔炤的焦急和无助,左良玉才真的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他麾下参将的表现,已经通过逃回来的部分军士知晓了,参将已经消失的无隐无踪,根本就见不到人了,想必是畏罪潜逃了,流寇三天时间就拿下了襄阳府城,让左良玉本能的感觉到不对,两万军士,就算是都站在城墙上面,也能够阻止流寇不短时间的。
左良玉详细询问了襄阳府城的防御部署情况,他是从一名逃回来的游击将军的嘴里得知了详情,原来参将在战斗最为紧要的关头率领部分的军士撤离了府城,乘坐船只逃命去了,离开襄阳府城之后,参将就消失了,游击将军押着襄阳水师的指挥使,带着部分的军士逃回了军营。
左良玉已经询问了襄阳水师指挥使,终于得知了整个战斗的情况,他感觉到了震惊,也发现大祸已经降临,要是襄阳府城失陷的具体情况泄漏出去了,他这个湖广总兵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有可能承担主要的责任。
左良玉没有马上将这件事情告知湖广巡抚方孔炤,也没有想着给朝廷写去奏折,他开始仔细的思考,如何才能够卸去责任,保全自身。
让参将和襄阳水师指挥使承担责任是最好的做法。
左良玉亲自审讯了襄阳水师指挥使,动用的办法是常人无法承受的,迫使襄阳水师的指挥使,按照他的要求写下了供词,而且在供词上面签字画押。
做完这一切,左良玉狠下心,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斩杀了襄阳水师指挥使,同时斩杀了那名带着指挥使回到武昌的游击将军。
一切都做好之后,左良玉前去见方孔炤了。
巡抚衙门,厢房。
方孔炤看了襄阳水师指挥使的供词,气的脸色发白。
“左总兵,这、这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
“大人,这是一部分回到军营的军士带回来的,我也是刚刚知晓,马上就来禀报大人了,我也一直奇怪,为什么襄阳府城这么短的时间就被流寇攻破了,原来是襄阳水师的指挥使投降了流寇,成为了流寇的内应,可惜我派遣的援军,都毁在这个指挥使的手里了。”
方孔炤看着左良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不完全相信左良玉的话语,也不完全相信襄阳水师指挥使的供词,死无对证,仅仅凭着这样的一份供词,不能够说明全部的问题。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无法反驳。
“左总兵,你我共同写出奏折,给朝廷禀报吧。”
就在方孔炤和左良玉商议如何写奏折的时候,巡抚衙门知事进入厢房。
“大人,接到朝廷邸报,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大人、司礼监秉笔太监高起潜公公,已经从京城出发,前往湖广,调查襄阳府城失陷的事宜。。。”
方孔炤和左良玉的脸色同时发白。
方孔炤想到的是朝廷已经开始追究责任了,他这个湖广巡抚,这一次是跑不掉了,要知道这次的调查,来的居然是内阁大臣杨嗣昌和司礼监的高起潜,这都不是一般的人物,完全可以代表皇上和内阁的。
左良玉的脸色更白,他是知道襄阳府城失陷的情况的,既然朝廷派遣杨大人和高公公前来调查,肯定能够弄清楚实情,他总不能将所有从襄阳府城回来的军士都杀掉,要是杨嗣昌和高起潜调查到了真实的情况,那他就不仅仅是丢官那么简单了。
方孔炤看了看左良玉。
“左总兵,襄阳水师指挥使的这份供词,就留在本官这里,这奏折也暂时不用写了,杨大人和高公公马上就要到武昌府了,你我好好准备,应对调查,想必五省总督孙传庭大人,也接到了消息,肯定会赶到武昌府的,你我有必要在杨大人和高公公抵达之前,见一见孙大人,至少我们之间需要统一观点和认知。”
左良玉是浑浑噩噩离开巡抚衙门的,那份供词他肯定是拿不回去了,本来以为朝廷仅仅就是问问,不料派遣了专人到湖广来了。
左良玉直接回到了军营,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谁也不见。
一名幕僚发现情况不对,大胆的求见。
这名幕僚离开屋子之后,左良玉也走出了屋子,脸上尽管没有笑容,但也看不见愁苦了。
第六百三十章本性如此
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司礼监秉笔太监高起潜抵达武昌府。
五省总督孙传庭,湖广巡抚方孔炤,河南巡抚吴约昂阕鼙罅加竦热耍な嫉匠敲糯τ樱诔隼吹钠撇灰话恪?br />
杨嗣昌对这一切无所谓,但高起潜好像很是看重这一点,脸上带着微笑。
大明朝廷的文武大臣,一般来说对太监都是比较排斥的,这一次也不例外,孙传庭、方孔炤和吴热耍负醵际俏г谘钏貌闹芪В晌ǘ雷罅加瘢允贾林斩甲咴诟咂鹎钡纳肀撸⌒牡呐阕判α乘祷啊?br />
文臣本来就瞧不起武官,左良玉这等的表现,得到的也就是孙传庭等人的鄙视,要知道杨嗣昌是内阁大臣、兵部尚书,可以说直接管辖大明天下的兵马,不要说左良玉这样的总兵,就算是五省都督府的大都督,见到杨嗣昌都要陪着笑脸的。
杨嗣昌要求直接到巡抚衙门,襄阳府城失陷已经好些天了,必须要弄清楚真实的情况,这样才能够做出下一步的决策,孙传庭、方孔炤、吴妥罅加竦热硕荚谡饫铮胍宄榭觯Ω貌皇翘训氖虑椋偎邓锎サ热说弥⑴汕踩死吹鞑椋隙ㄊ亲龊昧艘磺凶急傅摹?br />
湖广巡抚衙门,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