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史可法开口了。
“大人,属下前些日子也听到一些传闻,据说朝廷将南阳兵败的责任,全部都怪罪到前任五省总督卢象升大人的身上,可河南的实际情况已经严重恶化,有些大人不愿意这等的消息泄漏出去,以免被皇上追究责任。。。”
史可法说完之后,郑勋睿冷笑着开口了。
“朝中有些大人,一门心思想到的就是自身的利益,至于说河南的流寇,那不是他们需要关心的问题,只要流寇不进攻开封府,只要开封府城安然无恙,他们就能够松一口气,他们就敢于隐瞒有关河南的任何不利的消息,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就能够安然无恙,至于说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麻烦,他们倒是不用担心了,反正时间过去了那么久,朝廷派遣了新任的五省总督,一切的事宜,一切不利的结果,都有新任的五省总督负责。”
说完这些,郑勋睿站起身来。
“你们担心漕运粮食如何运送到陕西去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绕道山东、北直隶和山西的路径是行不通的,沿途的损耗太大,无法承受,目前的情况之下,唯一能够保证的运送路线,还是依托漕运,从河南洛阳府入潼关,进入到陕西延安。”
“河南府的全境,几乎被李自成所占据,而且目前的情况来看,李自成已经将洛阳作为其大本营所在地,熊文灿大人已经移师到湖广的武昌府,短时间之内没有进攻和围剿流寇的打算和计划,想起来洛阳方面的漕运,似乎无法保证了。”
“河南巡抚吴笕艘丫倚蠢戳诵藕藕幸蔡岬搅虽钤说奈侍猓还胰衔猱‘大人不过是借着漕运的话题,诉说河南存在的危局,他想着郑家军出兵剿灭河南的流寇。”
“诸位都知道,短时间之内,我没有想过剿灭流寇的事宜,郑家军需要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而且淮北、陕西和复州等地,需要彻底稳定,如此才能够真正保证郑家军的所有供给,郑家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七万人,但绝大部分的兵力分布在复州和蓬莱一带,驻扎在淮安的郑家军只有两万人,加上驻扎在西安府城的郑家军五千人,总攻才两万五千人,是不可能直接应对二十万流寇的。”
“但此一时彼一时,目前的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可以说流寇的崛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陕西的局势。”
“这两日我认真思考过了,若是放纵流寇的嚣张,下一步吃亏的肯定就是陕西了,流寇一旦在河南完全立足,那么他们下一步的目标,北面是山西,南面是湖广和四川等地,如此陕西就可能被完全的隔绝,等到流寇有了足够的力量,他们肯定会全力的进攻陕西,陕西毕竟是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的家乡。”
“如此情况之下,郑家军必须要有所动作了。”
“当然郑家军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漕运的畅通,并非是彻底剿灭流寇,这不是郑家军的任务,这一次郑家军作战的目标,就是拿下洛阳府城,保证河南府在朝廷的控制之下,至于说其他地方的流寇,那是五省总督熊大人需要操心的事情。”
所有人都看着郑勋睿在地图上面做出的标注,不少人已经明白其中意思了。
半个时辰之后,屋里仅仅剩下徐望华、郑锦宏和文坤三人。
郑勋睿看了看徐望华,慢慢的开口了。
“徐先生,我做出的这些部署,你有什么看法。”
“属下认为大人的部署非常的英明,大人拿下了洛阳府城,必定动摇流寇的根本,同时让李自成和张献忠短时间之内难以形成联合的态势,流寇所有的部署,应该都是围绕洛阳府城的位置进行的,一旦郑家军拿下洛阳府城,给与流寇沉重的打击,则流寇只能够朝着山西或者是湖广和四川的方向发展,缺乏了固定的根据地,流寇的下一步发展必将遭遇重创。”
郑勋睿微微点头。
“徐先生说的不错,我所能够做的也就是如此了,不能够让流寇真正的壮大起来,要是真的到了那一步,结局就难以预料了,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加入到流寇之中,让流寇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这流寇出现的巨大变化,最终的责任在于朝廷,若不是朝廷逼得百姓没有了活路,流寇岂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壮大起来。”
“大人的意思,属下明白,大人的计划,属下深感佩服。”
郑勋睿笑着走到了徐望华的面前。
“徐先生,我早就说过了,对于我提出来的任何提议,都要想到是不是有不妥当的地方,能够提出意见是最好的,可不要想着吹捧。”
第四百四十三章巨大的突破
毛瑟枪与红夷大炮改进告一段落的消息,让郑勋睿真正的激动,近一年的时间,投入了数百万两的白银,经历过无数次的改进,毛瑟枪和红夷大炮的改进程度,让毕懋康等人都已经无法继续挑出其中的毛病了。
要知道当年组建登莱军队的时候,每门八千两银子的红夷大炮,都让朝廷咬牙不愿意购买,如今的淮安火器局,可是投入了几百万两的白银研制火器,这里面的比较,已经让人看出来朝廷的短视了,当然郑勋睿如此的重视火器的研制,甚至连汤若望、龙华民和邓玉函等人建议从西方引进一些火器都没有同意,这也让人有些困惑。
如今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毛瑟枪以及改进之后的红夷大炮、弗朗机等的技术,全部有淮安火器局掌控,外界根本不可能知晓,这就意味着掌控了最为先进的火器技术,运用到实战之中的时候,是完全可以改变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的。
崇祯十一年三月初五。
郑勋睿、郑锦宏、徐望华、刘泽清、洪欣瑜、洪欣贵、马祥麟、苏从军、苏蛮子、王小二、郑凯涛等身在淮安的郑家军高级将领,以及特意从复州和蓬莱赶回来的杨贺、王允成、丁宝坤等人,悉数都来到了距离火器局五里地左右的原大河卫所在地。
这里已经被改扩建成为火器的试验地,周遭全部都是郑家军将士守卫的。
毕懋康、赵单羽、汤若望、龙华民、邓玉函和薄玉等人早就等候在这里,研制出来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十柄毛瑟枪,两门红夷大炮,两门弗朗机全部都摆在这里。
严格说起来,除开郑勋睿,郑家军其余的军官对火器都没有多大的信心。毕竟他们都接触过火器,也知道火器的优缺点,在他们看来,不管如何的研制,火器存在的致命缺点都是存在的,两军对垒的时候。火器难以发挥出来决定性的作用,就说目前最为先进的火绳枪,遭受到气候的限制,阴雨天没有任何的作用,发射的速度也达不到要求,往往射出一发或者是两发子弹之后,骑兵就已经冲锋到面前了,到了这个时候,火绳枪还比不上烧火棍。
再说红夷大炮。威力的确是不错的,可这东西过于的笨重了,而且发射的速度受到了限制,往往发生四到五发炮弹之后,炮膛就发红,再也无法继续发射,必须等到炮膛冷却下来之后,才能够继续的发射。弗朗机倒是发生的速度快一些,可威力不是很大。
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是所有人都心虚的,就是火绳枪和红夷大炮炸膛的问题,这可是最为致命的问题,战斗进行的时候,炸膛会直接导致己方的军心崩溃。
基于这些原因,郑家军极少使用火器。使用火炮的机会也不是很多,绝大多数的战斗,还是依靠将士面对面与对手的厮杀。
这一次若不是郑勋睿直接提出要求,很多人并不想来观看此次的火器试验和发射。
天气很好,天空是碧蓝的。微微有一些风。
空旷的营地里,所有的东西都已经摆设完毕。
进入到营地,刘泽清等人就瞪大了眼睛,他们看到的最直观的东西,就是靶位,靶位距离毛瑟枪射击的距离,目测有两百米左右的距离。
要知道火器局消耗了太多的银子,研制出来的毛瑟枪,射程也就是两百米左右,就连火绳枪的射程都可以达到一百五十米左右的距离,当然大家都清楚,超过了五十米的距离,火绳枪基本就没有什么杀伤力了,就算是五十米开外被火绳枪击中的骑兵,照样可以挥舞着长矛或者是长枪冲锋的。
郑家军的军官是最为关心毛瑟枪的,他们仅仅是听说过,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抱多大的信心,这个时候,正式的射击尚未开始,刘泽清等人都凑过去看毛瑟枪了,陪在郑勋睿身边的也就是郑锦宏和徐望华等人了。
“怪了,这毛瑟枪怎么没有火绳啊,子弹也是一颗一颗的,怎么发射啊。。。”
“枪膛上面的这个把手是做什么用的,子弹从什么地方放进去啊。。。”
“扳机扣动是不是需要很大的力气啊。。。”
“有意思啊,枪膛上面还有钢刀,这东西可好了,可以用来杀敌。。。”
刘泽清等人围着薄玉,不断的提问,薄玉则是面对微笑,只是点头,没有说话。
每一柄毛瑟枪的旁边,整齐放着二十发的子弹,看见这些子弹之后,惊呼声此起彼伏,这都是众人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子弹的前面是椭圆形的,子弹头很尖锐,子弹的后面用精铁包着,子弹的屁股眼上,有一个很小的椭圆形的壳。
这让众人吃惊了,这么大的子弹,不可能从枪膛放进去,再说周遭也没有看见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