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应过来身份暴『露』之后,他也慌不迭的试图补救,可话到嘴边,最终还是变成了一声苦笑,不是他不够沉着,只是对手太过匪夷所思啊。
身份暴『露』倒没什么,这一路他虽然加意掩饰了,可既然有图桑这个没脑子的在,若是随行明军中有那精细的探子,能窥破他的身份也不奇怪。
而且他只是兀良哈的族长,就算被抓了,也不至于让整个朵颜三卫动摇,反倒会激得部落向鞑靼部靠拢,这情形对明国应是有害无利的,所以他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全。
让他倍觉苦的,是他已经窥破了对方要立威的心思,而且再三告诫自己要沉住气,可最终还是彻底动摇了。从试刀开始,一幕幕让他惊了又惊,最后居然连逆天的利器都出来了,这叫他如何淡定?
他环顾左右,只见一片狼藉,除了女儿之外,所有牧人或趴或坐,都是委顿在地上,哪怕是他这个台吉已经被人道破了身份,除了哈桑扭了扭头,算是看了自己一眼之外,剩下的人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这还是兀良哈的勇士们吗?
对此,花当并不觉得意外,也能理解,还是那句话,不是自家不努力,只是敌人太强大啊!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话也不全对,归根结底还得看实力,若是一方的实力有了压倒『性』的优势,另一方的情报工作做的再好,最终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小的花当,参见侯爷,之前隐瞒身份,有所不敬,还望侯爷恕罪。”花当现在就是如此,明知谢宏要立威,他却也只能拜服于对方的『淫』威之下。
腿上软软的,发了几次力都没站起来,最后只能手脚并用,扶着椅子背,花当这才勉强站了起来,脸上最后一点桀骜之『色』也是不翼而飞,满是谦卑的向谢宏告罪。
“无妨,本侯贸然相召,本就有些唐突,花同知乃是一部首领,谨慎些也在情理之中。”花当桀骜的时候,谢宏就比他更傲,等到他真正低下了头,谢宏的态度反倒和蔼起来,一句话让花当大有如沐春风的感受。
“侯爷大人大量,小的铭感于心,多谢侯爷,多谢侯爷。”
谢宏微笑着一摆手,单刀直入的问道:“无妨,花同知,你可知道本侯召你来,所为何事?”
“这个……”
花当语滞,立威他都猜到了,后面的答案是什么,他心里也有点眉目,无非就是震慑住自己之后,给点希望,以求稳定边墙,进而再捞点好处呗?只是这事儿可以想,他却没胆子明说,略一迟疑,他又是一躬身,道:“小的愚钝,敢情侯爷明示。”
“其实也没什么,日前辽东普降天灾,本侯听闻兀良哈那边也是遭了灾……”
谢宏的话让花当更『迷』『惑』了,这事儿有必要一提再提吗?自己已经被震慑的足够胆颤心惊了,难不成这位瘟神是想把自己吓死么?只是他没『插』嘴的胆量,也只能垂首静听。
“按道理说,兀良哈三卫也是大明子民,和辽镇军民一样,同属于本侯这个三边总制辖下……”
花当心中又是一紧,三边总制?包括辽镇在内的三边,显然只有宣府和蓟镇符合要求,那也就是说,这位瘟神不单执掌了辽镇全境,而且还能调动蓟镇兵马?
蓟镇可是大明第一重镇,就算伯颜猛可都尽量回避了这个地方,完全不是区区兀良哈能够望其项背的。
辽镇甲坚兵利,还有神奇的火器在,再加上蓟镇的援兵······花当已经有些绝望了,即便拉上鞑靼部,也未必能抗衡得了啊?何况鞑靼部也不太可能倾巢东移,就为了给兀良哈出头,两边都没路走,要怎么办,难不成和建州人一样,向北迁移?
他愁绪满怀,一时间连谢宏的话都没怎么留意,直到谢宏的声音微微挑高,并且说出了一个让他惊喜交集的关键词。
“赈济?侯爷您要赈济兀良哈?”花当猛一抬头,不能置信的看着那张年轻的脸,可他看到的只有如沐春风的微笑,仿佛瘟神变成了菩萨一般。
谢宏颔首微笑,悠然反问道:“不错,本侯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既然兀良哈三卫也是大明子民,自然要享受到大明子民的权利,大明子民遭了灾,朝廷当然是要赈济的,这有什么不对的吗?”
“没······有。”不对的地方多了去了,花当晕啊,兀良哈这个大明子民只是名义上的而已,即便是刚设立那会儿,也没人正经把他们当做大明子民对待,当然,他们自己也没有内附的心思。
等到了宣德年间,兀良哈三卫更是对大明展开了攻势,大宁城就是那个时候抢到手的,在那之后,三卫之名也彻底沦为了纸面上的名义,若不是明廷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更强大,为祸更烈的鞑靼、瓦剌诸部身上,恐怕连这个名分都没了。
就算是花当眼中最善良的那些文官,也从来没提出过这种说法,却偏偏从恶名满天下的瘟神嘴里说出来了,这到底是······
“当然,有权利就有义务……”谢宏接下来的话让花当从『迷』『惑』中清醒了过来,筵无好筵,事情果然没那么简单。未完待续。
' '
第540章 精忠报国的花同知
花当虽是第一次见到谢宏,可他对谢宏还是有着相当的了鲱的,至少他对谢宏的定位很准确,那就是这位侯爷跟普通的明廷官员不一样,只要看看建州人的下场就知道,这人不是羊,而是属狼的
这样的人突然提出要赈济自己的部落,就如同小王子突然跑来说,要和兀良哈共建和谐家园一样可笑,所以花当才会迷惑
而当谢宏提出有权利就有义务的原则之后,花当反而松了一口气
权利、义务这些名词他当然不懂,别说他的汉语只是粗通皮毛,就算是辽镇的军将,也未必了解这鲜词儿的含义不过,这话里的意思很浅显,花当听得分明,那就是好处可以给,不过却是有条件的
好处是让他怦然心动的赈济,也就是粮食以及明年的希望,关键就是条件是什么了,只要不太过分,花当都打算答应下来
按照明廷的惯例,一般谈判的时候,会提出的条件都很容易应付
最经常的条件就是保证不入侵,几乎每次和明廷的谈判,草原人都会答应这么一个条件,当然,他们信守承诺的时候少,毁约的时候多,所以这个条件实在是有些无足轻重,就连那些文官都渐渐不愿意提了,提了也不会当回事
分量比较重也有不少,比如派使者入贡朝见就是其一,明廷的文臣们最喜欢这道道,觉得既有面子,又是政绩,是彰显天朝威仪的最佳手段
其实草原人也很喜欢这办法,派点人去京城转一圈,拿点草原上不值钱的东西一送,就有十倍百倍的回赐,比做生意的利润都高,谁不喜欢啊?
只不过明人也不傻·对于使者回返,立刻翻脸不认账的草原部落,他们也是不欢迎的,比如:连年入寇的鞑靼部和瓦剌部就享受不到这待遇,可朵颜三卫却算是有资格的,至少他们不是年年跟辽镇开战·只是偶尔才动一次手
此外有分量的办法,就是送人质,和亲什么的,不过这都是草原上故老相传的传说了,据说只有汉唐之时,才有这种故例送人质没什么,和亲是大大的好事,但花当并不觉得这种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不过
若是反过来呢?花当眉毛抖了抖·瞥了一眼女儿,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最后,以花当想来,最符合这位侯爷的性子,也是影响最深远的条件·就是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