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您要搬去哪里?”张升既然趴在下面了,自然不能占着地方不说话,一时想不出来词儿,只好顺着正德的话问了。
“张爱卿你要来帮忙吗?对,礼部人多,让他们都来。”正德大手一挥,直接把礼部划归成了搬家公司,然后说明了乔迁的新地址:“就是西苑那里,那里风景比较好,地方也比较大。”
西苑众人都知道,原来的皇家动物园么,现在荒废了,地方自然比较大,可风景就谈不上了,要说风景么,还得……错了,大伙儿都被皇上带歪了,今天好像不应该讨论这个问题吧?而且,好好的,皇上搬哪门子家啊,更何况要去西苑那种偏远地方,不行
“祖制:皇帝起居皆……”张升彻底清醒了,礼部才不是搬家的苦力呢,礼部是要提反对意见的,老头抖擞精神,祭出了第一件法宝,祖制
“其实朕也不太情愿,可是,众位卿家,乾清宫可是不怎么安全啊,你们知道吗?大前天……”这招用的太多了,已经没用了,正德展示了自己对同样的招数的免疫力,然后突然话锋一转,说起了乾清宫的安全隐患问题。
紫禁城会不安全?天下人都笑了,怎么可能呢?可众朝臣听了正德的话,表情却都是凝重起来,因为他们听出了话外之音,那就是交换
交换,或者说互相妥协,就是政治的真谛,老政客们哪会不懂?说是用得烂了还差不多,可在朝会上看到皇帝用这一招,他们还真的第一次见识,确实吃惊不小。
可转念一想,却发现这样一来,昨天那个原本无解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办法,而用不到那个最激烈的方法了。
那个方法是很危险的,谁也不能保证用出来之后,事情会朝哪一个方向发展,朝臣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大方向一致,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所以很容易会发生意外,导致失控,那可就是倾覆社稷的大祸了,当然不能轻易动用。
本来担心皇上受了那弄臣的教唆,会用比较直接粗暴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刘大夏提议的时候,刘健才没有把话说死,可既然皇上想要交换,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西苑那里并无殿宇,皇上您要住哪里啊?”直接反对会把事情弄成对抗,而得了太后的支持,皇上想撤换王岳,都不用跟外朝商量。所以,张升也不提反对的事情,而是顺着正德的话,把具体的问题摆了出来。
“没有就盖呗。”正德言简意赅的表达了对张升智商的质疑。
“呃……”张升一个不提防,被噎得不轻。
“皇上,西苑占地不少,若是尽起屋宇,恐怕耗时良久……”这次出来的是工部左侍郎李鐩,曾鉴告病,工部就以他地位最高,此时所议之事正是工部对口。
正德摆了摆手:“不要紧,用不着工部,朕自有办法。”
他有什么办法,朝臣们都心知肚明,谢宏重修南镇抚司,也才用了月余,论效率确实比工部强多了。
“皇上,马上就要入夏,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若是此时大兴土木,国库里只怕支应不过来啊。”钱的问题是最实在的,韩文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退缩。
“没关系,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今天就是要把事情定下来,朕却是不急在一时的。”正德很潇洒的摆摆手,道:“对了,韩尚书,宫中的用度,户部到底什么时候拨付啊?”
“皇上,前次不是已经商议……”韩文故作愕然道。
“哦?”正德也是愕然,然后又是一笑,道:“众位爱卿,昨天发生了一些事,朕跟你们说啊……”
又来了搬家还好商量,西苑毕竟也在紫禁城,用那件事换取内廷,也算值得的,可户部这里要是让步的话,那……
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了阁臣身上,政治要的不光是智慧,地位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决断事关重大,还真是非阁臣不能。。。。
更多到,地址
' '
第226章 政治就是妥协,你们懂的
第226章政治就是妥协,你们懂的
“陛下……”
有了不寻常的开端,过程中有些异常,也在众人的理解范围之内。不过,当众人看到出班启奏的人是刘首辅时,还是不由怔了一怔,本来放下的心也是又提了起来。
皇上言辞飘忽,却是步步紧逼,按正常情况,这个时候不是应该让谢大学士绕几个圈子,消磨皇上的锐气;或者让李大学士寻找破绽,以图反制吗?
可居然是刘大学士出手了,这里面是个什么味道?难不成皇上的政治素养进益了,大学士们反而退步了?
“大明立国之初,本无皇庄之说,概因……”难得的,刘大学士也是长篇大论起来,首辅大人回顾了皇庄的历史,陈述了利弊,并推演了皇庄继续发展可能带来的隐患。
最后,前言万语化成了一句话,那就是皇庄不合祖制,嗯,太祖皇帝的时候,压根就没这说法,因此是没有理论依据的东西;
而且,因为皇帝圈地,所以天下藩王宗室竞相效仿,与民争利,是大大的弊政。当然,刘首辅不会提及士大夫们也在干差不多的事儿,或者说尤有过之,毕竟士大夫人数更多一点,家里人丁也多,圈的地也比皇室要多。
此外,老调重弹的是,内官在外面横行霸道,每年都造成刑事案件若干,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妨碍建设和谐大明,所以应与取缔。
多数朝臣一听就懂了,少数迟钝点的,听到后面也都是恍然,不由暗赞大学士的高明。
正德拿着把柄步步紧逼,直接反对固然不妥,可那一步却也是让不得。若是户部这里松了口,那么,在正德回京以来,外朝和皇帝的这场斗争中,外朝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一败涂地了,日后如何,可想而知。
所以,刘大学士站了出来,本身就表示了外朝绝不退让的态度,然后他又集中攻击皇庄,乃是兵法中的围魏救赵之策,把矛盾又转回了起始处。
“藩王宗室的皇庄,朝中可以议个章程出来,若是可行,就照着办理好了,托付给众位卿家,朕也放心。”正德又是很潇洒的慷了他人之慨,然后话风一转,道:“不过,朕的皇庄却是不能动的,当然,户部那边的银子也的拨付给朕。”
刘首辅虽然久经世故,可还是被正德的任性搞得有点晕。
正德表示不在乎藩王宗室的皇庄,这一招看似让步,实际上却很刁钻,藩王宗室在朝野中潜势力不小,若是真的硬要去裁撤他们的产业,事情不会小了。
若是前朝的皇帝,多半不会这么说,他们即便不考虑自己的子嗣,也会看在兄弟的份上,给藩王们留点颜面。可正德却不一样,他是没有兄弟的,而且年纪又小,子嗣什么的也不急着考虑,说起藩王时也是完全无所谓的态度。
结果,这看似让步的一招,反倒把刘大学士给将住了,好半响,首辅大人才回过味来,道:“陛下,天子为天下表率,上校下行才是正理,施政哪有自下而上的道理?裁撤皇庄之事,若是陛下先做表率,那宗室自然会为皇上的德行所感,争相效仿的。”
“刘大学士所言极是,臣等附议……”眼见刘首辅词穷,开始耍无赖了,众人赶忙出列助拳,想用人数上的优势压倒正德。
“众位爱卿,你们想不想知道昨天朕在哪里,遇见了什么?”今天的正德明显成熟了很多,至少朝臣们是这么觉得的。
往常面对这样的情况,正德不是哑口无言,就是没什么章法的发脾气,可今天,他却将自己思维的跳跃性发挥到了极致。若是寻常时候,看到正德按照朝廷的章法行事,没准儿朝臣们还会有些欣慰,可此时……
眼中看到的是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