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明朝第一弄臣 > 第91部分

第91部分(2 / 2)

“大人”

还没等这些人把嘴咧开呢,谢宏已经进去了,那两个威风凛凛的护卫却都是恭恭敬敬的行礼,而谢宏只是淡淡的点了颔首。于是,看热闹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咬了一下自己的舌头,谁让他们原本正咧开嘴想发出冷笑呢。

“原来是锦衣卫,看那衣袄,看那刀……难怪呢,有传言谢大人是锦衣卫千户,原本我还不信的,这一看,还真的是。”围观众中有人惊叫了一声。

“锦衣卫就能带人进王府?还能住下?”也有人提出了疑问,没看谢大人的那个伴当已经带着工匠们进去了吗?

“那咱就不知道了……”先头惊呼那人也是茫然。

外面的人都翘舌不下,作为当事人的几位工匠就更迷糊了,今天还真是神奇的一天,莫名其妙的脱了籍,又稀里糊涂被谢公子雇佣了,还承诺给大伙儿想都不敢想的工钱,最后晕头转向的进了王府,还要住下来

咱们是在做梦吗?这些人想不明白,到底自己是走了什么运,居然就这样翻了身,不,不止是翻身,攀附了谢公子这样一颗大树,真是再正确不过了,刚刚走失落的人还真是鼠目寸光。

庆幸了自身,又鄙夷了走的人,可心里的疑惑却是越来越浓,最后,提出疑问的还是林白。

“谢公子,不,店主,恕人冒昧,得店主如此厚待,人等感激不尽,自当尽力回报,只是……人实在心中不明,店主何以如此厚待我等?”

谢宏闻言一愣,然后却是洒然一笑:“哪里有什么厚待,还是那句话,做工了就应该获得酬报,有本领就应该获得尊重,谢某不过是依言而行罢了。”

林白愕然,他事先设想过谢宏可能会怎么回答,或笼络人心,或许之以利,却全然没想过谢宏的回答竟是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

可是仔细琢磨其中的味道时,他却突然激动起来,是,做了工要获得酬报,有手艺就应获得尊重,这不就是工匠们最为向往的工具么?很简单,却历来都是遥不成及,就算是谢宏这么了,林白还是不敢相信。

他嘴唇颤抖着,一向稳定的双手也在颤抖,又把之前就想问的一个问题,问了出来:“敢问谢公子,做‘踏虹’的曾先生的们都见到了,未知制作钢琴的大师是何等人物?”

“呃,大师称不上,谢某也不过是个手艺人罢了。”谢宏微微一笑,穿越了这么长时间,这句话他历来都是在心里想想,这还是第一次公开出来呢。

以前谢宏顾忌的也是这个匠户的问题,可是现在没关系了,无论敌友,归正很多人心里都是明白的,并且自己也有了依仗,不消继续顾忌,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出来了。

“制作钢琴的就是谢某,和众位一样,谢某也是个手艺人。”谢宏傲然一笑,又重复了一遍。

名满宣府,让众多大人物不克不及不侧目而视的谢公子居然是个手艺人?手艺人果真能受到尊重,甚至有不凡的成绩吗?匠人们震惊不已,心中却如同惊涛骇浪一般翻涌不休,非论如何,看来自己真的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跟了一个不得了的人

更多到,地址''

'  '

第151章 正德是个好皇帝

眼看就要出正月了,往年的这个时候,宣府城里总是一片繁忙景象,因为要准备春耕了,就算是鞑虏都不会这个时候来宣府骚扰的,毕竟他们也寻觅草场,开始牧马放羊了,光靠抢劫那是吃不饱的。

正德元年的这个正月,注定是不寻常的一个春天,一个有如山洪海啸一般的消息袭击了宣府城的每一个人,将他们的心牢牢攫取住,连筹备春耕这样的大事也是丢在一边,丝毫顾及不上了。

当今圣上微服巡视边关,现在正驻骅宣府城

这样一个更像是开玩笑的消息本来没什么人会信,谁还不知道啊,大明开国一百多年,除了开国时的两位君主之外,不肯舒舒服服的呆在京城那个安乐窝,出来乱跑的皇帝只有那位英宗陛下了。

自那位以后,就再没有哪位皇帝出过京城了,就算是皇帝不怕被鞑子抓去或者遇到什么其他意外,大臣们也不敢让万圣至尊轻出啊,尤其还是到宣府这种边镇之地,不怕旧事重演吗?

可偏偏的,这消息却是从军中传出来的,而且随之而来的消息是,皇帝陛下微服私访,看过了边镇军户的困苦生活后,对军户们的艰辛感同身受,圣心大恸,泪下如雨;也看到了边军与鞑子浴血奋战的场面,更是深有所感,既赞边军将士勇武,更恨鞑虏肆虐百姓。

圣心甚为忧虑,因而责令宣府文武彻查拖欠、贪墨军饷之事,并且皇上下了严令,要在圣驾返京前,看到军饷发到每一个将士的手里面。

按照明朝开国时的制度,军户本来可以不拿军饷,闲时耕种军屯,战时拿起武器上战场。可这样的屯田兵战力很差,宣府却是京畿边上的重镇,怎能轻忽?所以宣府城多数的战兵还是要拿军饷的。

此外,宣府镇的土地不算太多,而且鞑虏常年侵袭,可以安全耕种的土地就更少了,更何况军屯的出产又多被将官们收取了,若大伙儿都只靠屯田,那也不现实。

早些年还好,近些年军饷屡屡被拖欠,朝廷风闻此事,便派了巡抚,又派了巡按来彻查,只不过让人失望的是,这些大人们来了之后,不仅原来的拖欠的军饷没有清算,却是连抚恤都开始拖欠了,所以百姓们都困顿很久了。

可任是谁也没想到,边镇的事竟然惊动了皇上,而且皇上竟然圣驾亲临宣府城,派了锦衣卫彻查贪墨军饷的大案,那些罪大恶极、不思悔改的官员都已经被拿下问罪,而拖欠的军饷也开始发放了。

本来还有人以各种理由怀疑这个消息,可是其他的可以骗人,发军饷却是没法作假的。

等真金白银发下来的时候,全城都沸腾了。毕竟宣府的百姓大多都是军户,就算不是的,大多也有些关联,大伙儿都穷得久了,而这笔军饷几乎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怎能不让人惊喜万分?

有了宣府城的将官们的配合,加上锦衣卫钢刀的威胁,包括巡抚、户部衙门,宣府的各个衙门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起来,竟然在两天之内就将城内所有驻军的军饷都发放完毕了。

宣府城陷入了一片欢腾,而且这欢乐的情绪正向整个边镇蔓延,连边墙那里的诸多堡垒中的驻军都收到了消息,听说圣驾亲临,而且为自己这些微末之人讨了公道,都是感动不已,痛哭流涕者有之,往南连连磕头的也有之。

原本这些堡垒中的驻军很少主动出击,鞑子马快,又穷,贸然出战什么好处也捞不着,弄不好还会被鞑子反咬一口。

过去砍了鞑子的首级,就算不能凭军功升官,还能换点赏赐,可是近些年竟是连赏赐都没了,那谁还愿意出去拼命啊。

大官们拿着俸银,躲在安全的宣府城里,还开着各种店铺,日进斗金犹嫌不足,最后还要贪了自家的军饷,凭什么还要为他们拼命?就算是这些堡垒中的低级军官,一向以来也都是一般的想法,见到鞑虏游骑过境,别说出击,甚至连警讯的懒得传。

由他去,反正倒霉的不是自家就好,自己除了这条命什么都没了,父母妻儿都在城里挨饿呢,谁管那几个零星的鞑子要干些什么?倒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