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明朝第一弄臣 > 第6部分

第6部分(2 / 2)

又听马文涛继续说道:“这还是给官宦人家开的价钱呢,若是让他到咱们这百里之外的地方,那恐怕就……”

还是得多赚点钱啊,这五百两也没想象中那么多,谢宏在心里盘算着。

马文涛这人倒是机灵,看一眼谢宏的脸色,知道他为难,又说起了另一个消息。

“谢兄弟,其实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你知道铃医吧?冬天的时候有个老铃医从咱们县城路过,说是从南方来的,要去大同,之后还回来。他的医术也很厉害,我听不少人都说起过他,你若是不在乎铃医,我倒是可以帮你打听一下。”

铃医?谢宏自然是知道的,在明朝,医生这个行业跟后世的手工艺颇有些相似之处。光是水平高,那是不够的,得有人追捧才能真正出名,否则光靠普通民众的消费和口碑,是没办法让人功成名就的。

与那些名气大或者家境好的医生相比,铃医就是这个时代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了。这些民间医生游走江湖,水平有高有低,既有华佗扁鹊这样的神医,也有水平低劣的江湖骗子。一般殷实的人家是不会寻铃医治病的,只有穷苦百姓才更喜欢找铃医治病,因为铃医的收费相对于医馆,是要便宜很多的。

谢宏对铃医没什么歧视,更何况马文涛说起的这个老铃医还有些口碑,只是这人行踪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看来还是得双管齐下了,他拿定了主意,道:“马大哥,那就拜托你帮我打听打听吧。”

马文涛笑道:“谢兄弟说的哪里话,你我两家的交情,哪里用得上拜托,婶子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你只管吩咐便是。”

谢宏小小年纪已经当了九品主簿,显然前途远大,马文涛在县衙中厮混了多年,哪里还不知道这个道理?就算不提两家交情,他也是愿意帮忙的,谢宏一提,他忙不迭的应了下来。

听他答应得痛快,谢宏觉得这人倒是个能办事的,又递过一块银锭,道:“马大哥,打听消息想来也要用到银钱,这些你先拿去,若是不够时,你再来找我拿。”

王知县给谢宏的银子都是官银,成色好,银锭也都差不多大,这一块就是十两,马文涛眼角一瞄就估计出来了,他暗暗咽下一口唾液,推拒道:“谢兄弟,打探个消息哪里用得什么银子,你这可是拿我当外人了,再说我娘昨天又从你那里拿了布匹,我怎么好意思再拿你银子?”

谢宏坚持道:“马大哥,你只管拿去便是,今后少不了相求的地方,你若是不拿这银子,我又怎好开口相求?”谢宏是个讲究人,请人办事当然要给钱,这样人家办事才会用心。

马文涛见他坚持,自家也实在舍不得这银子,便扭捏着收了下来。两人本是并肩而行,收下这银子后,马文涛便略略落后了一点,倒有些属下的味道了。

'  '

第12章 新官上任

马文涛是个有心人,身份不高,对衙门里的事却都很清楚。两人边走边聊,从他那里,谢宏对县衙里面的门道倒是多了不少了解。

到了县衙,一个书吏打扮的中年人就迎了上了,举止恭敬的对着谢宏行了个礼,道:“谢主簿,卑职方进,奉县尊之命辅佐大人。”

这算是给配了个秘书?谢宏微微一怔,他眼力极好,离得老远就看见这人站在县衙门口了,不过倒没想到原来是等自己的。

这方进两鬓已经有些斑白,额上皱纹也是不少,年纪显然不小,不知是拘束还是表示恭敬,他身体也有些佝偻着。一个年纪可以做自己父亲的人如此恭敬,谢宏有些不自在,急忙还礼道:“谢某来迟,有劳方先生久候,谢某少经事故,日后便要多多劳烦方先生了。”

方进没想到谢宏这么客气,以他事前所想,少年人骤然得势,一般都是会有几分趾高气扬的,更何况,这谢秀才出身贫寒,平日里也都在读书,陡然入了官场,应该有些不适应才对。

不单是他,其他文吏也都是这般想法,所以接到王知县的命令,众人也都推拒,不愿意伺候这么一个暴发户,最后方进这个地位最低,脾气最好的人被推了出来。

没想到今日一见,谢宏举止从容,谈吐有礼,身上衣衫虽有些破旧,却掩不住那儒雅的气度,让人颇有些心折。若不是早知道谢宏境况,就算有人说他是官宦之后,世家子弟,方进也是信的。

“主簿大人这般客气,卑职可当不起。大人,衙署已经布置完毕,相关典册也已整理好了,请大人移步一观。”

心里啧啧称奇,方进也不敢托大,急忙辞谢。他在衙门里混迹多年,见过的人极多,那些面上和善,实则小肚鸡肠的人也见过不少,和谢宏只是初见,焉知这少年不是绣花枕头呢?

“不是应该点卯么?”谢宏奇道。

“主簿大人说笑了,点卯那是约束小吏们的规矩,哪里用得到大人身上?”

呃,居然还有特权,陈腐啊,不过我喜欢,以后就不用非得起这么早了,这项特权让谢宏非常满意。

“谢兄……大人,那小的也告辞了,大人吩咐的事情,小人一定会尽快办好。”马文涛本来心里还有些存疑,这时看到衙门里的老书吏方进如此恭敬,也是确认了谢宏升官的事实,一颗心更加火热起来。

“马大哥,你我之间就不用这么客气了吧?”两人相识已久,平时称呼也很随便,他这样一叫,谢宏感觉有些别扭。

“要的,要的,在公门里自然是要按规矩来。”

见他坚持,谢宏也不好多说,本来还打算留他叙话,结果看他这副恭敬模样,谢宏想想还是算了,反正有这个方进在,看他年纪应该比马文涛对衙门的了解更多才对。

方进一路与谢宏对答,也很惊讶,谢宏对官场的了解远在他的预计之上,他从来没见过一个初入衙门的人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的。在细微处,他倒是不不太清楚,但是谢宏对行政结构,权力架构极有认知,比如他不知道县丞这个官名,却能说明白县丞是干什么的,其他实务流程也是一点就透。

要知道这时代的信息没那么发达,而且读书人读的四书五经都不涉及实务,很多人读了半辈子书,考了功名,上任当官的时候都是两眼一抹黑。所以才有人会自己出钱请幕僚,只有那些官宦世家,有家中长辈言传身教,才能在没当官之前就有所了解。

这谢家莫非真是什么官宦之后么?方进心里惊疑不定,脸上也流露出了几分惊讶神色。谢宏自己却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只要拿后世情形对照一下,很多事情还是很容易搞明白的,比起后世官场的复杂,明朝的一个小小的县衙可谓机构精简之极了。

方进有问必答,让谢宏涨了不少见识,对这个上了年纪的秘书也挺满意,秘书嘛,专业水平强就行了,养眼什么的家里有晴儿呢。

“大人,这里就是主簿署了,因为本县主簿空缺已久,这衙署也是一直空置,昨天连夜收拾出来,难免有些疏漏,若是大人有不满意之处,请吩咐卑职整理便是。”

主簿署在县衙西侧,说话间便已经到了,从外面看显得有些残破,一副年久失修的样子,里面倒是挺宽敞的,一张长长的书案摆在窗前,文房四宝整齐摆放在上面,旁边立着几个书架,架子很高,只是书卷却不多,显得空荡荡的。

门口处还放置了一张小桌,大概是方进的位置了。

谢宏环顾一圈,发现地上还有些水痕,显然是刚刚有人洒扫过,点点头道:“有劳方先生了,只是方先生不是书吏么?怎么这些杂役的事情也要先生来做。”

“大人客气了,卑职不敢当。”方进先辞谢了一声,然后解释道:“本县是小县,衙门里人手也少,所以……”

人少么?谢宏在心里哂笑一声,昨天陆师爷介绍的时候可不少啊,六房文吏就有十几人,再加上衙役和帮闲,相对于这个小县城,可是不少了。看方进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谢宏也能猜个大概,无非是众人存了嫉妒之心,兼之又不看好他,所以也没划拨什么人手给他。

刚刚谈话的时候,谢宏也察觉到了异样,方进虽然面上对他恭敬,一口一个‘大人’叫着,但是话里话外还是跟他保持距离的,谢宏能想象到,八成这位方先生也是被抓壮丁来的。

“而且,大人的官服也……”人分了等级后就不一样了,虽然谢宏年方弱冠,年纪跟他的儿子差不多,可是老实人方进还是觉得压力很大,说话时,他搓着双手,额头上见汗。

好吧,哥不难为老实人,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先熟悉情况好了,只是熟悉情况得有资料吧?后世新人入职好像都是这么个流程啊,看了一眼空荡荡的书架,谢宏又问道:“方先生,看来本县事务的确不多,不然卷宗怎么会如此之少?”

“县尊有吩咐过,大人执掌治安、粮马事宜,相关卷宗本来不少,只是……”又是吞吞吐吐的,谢宏不耐烦了,下意识的目光一凝。方进感受到了他凌厉的目光,心里也是一惊,赶忙解释道:

“这些事宜之前都是典史执掌,相关卷宗也都在典史署,昨日卑职去典史署的时候,陈大人不在,那边的书吏说,还是等典史大人来了再说。”

方进说话时,脸上神情颇有些不自然,陈典史嚣张惯了,连带着典史署的书吏也是有些跋扈,他昨天去的时候,那边把话说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