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其他类型 > 买活 > 买活 第585节

买活 第585节(2 / 2)

此外,为了削减他们在出人方面的抵触心理,还得把支援外建当作是工厂本身的政绩和荣誉,否则,人事局这里去接触下面的人才,还得偷偷摸摸的,因为工厂必然从中作梗——我出了骨干工程师,能得到什么好处?倘若只有几句好话,那是不成的,我全年的生产任务可是摆在这里,若是完不成被申饬了,难道还拉出那分文不值的几句感谢之辞,来为自己辩解吗?

在这件事上,矛盾频频,归根到底还是上头的大人物们,既要又要。既要不断出人去远外地区,又不能落下了原本的生产节奏和生产质量,两边哪边做不好,都是要问责。

这就让人事局和工厂的利益产生了矛盾,反倒是人才本身,对于远外援建不是那么排斥,走这么一趟对他们自己往往都是很有好处的。

崔秀英也在努力推动吴小莲去要政策,希望能从根本上弥合矛盾,而不是每一次都要她绞尽脑汁,在那晓以大义,耍嘴皮子功夫。别看挂了个中枢的衔,但这工作实在不好干,赔起笑脸,和一般店铺里的伙计几乎没有区别!

但,这还不是最难的部份,这里也是有窍门的,就好比抽调人手组成铁路专家组去袋鼠地,这个要说服厂里出人,得稍微走个弯路——城际铁路修起来之后,受益最大的是哪里?

除了袋鼠地之外,其实就是矿山了,不用单对单和厂区谈,可以引入厂区附近的大矿区,把合作给牵起线来,这些经验丰富的专家、工人,回华夏之后,先不回厂,而是去矿山指导,增建铁路,矿区当然也会对厂区的原材料供应略做倾斜。

——总的说来,远外援助也不是纯粹的付出,肯定都是有好处的,对于人才本身来说,是很难得的锻炼机会。作为牵线拉媒的官方‘牙婆’,人事局角度要多样化,要能从矛盾中找到共同的利益。

别看崔秀英对外抱怨连连,好像这活儿很难,这也无非是为了夸功争荣,顺便要政策、推工作的手段罢了,实在的说,这个铁路组的组局,她还是有把握的。

但接的这个新活,对她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挑战了,不但人才要求高,而且还是比较冷门的陆上亚欧走廊地区,这个地方从来就不是买地的发展重心,崔秀英对其的关注也很少。起码人事局这块,没有组过类似的局。就连通古斯,都没怎么打扰到他们这块来。通古斯被上层拿去安置辽东边军了,算是保守派的地盘,和敏朝的干系也比南边大。

“要找到完全满足需求的全才,基本没戏。”

这是她一边啃着辣椒花卷,一边做的第一个判断,不过这对崔秀英来说不算是什么太大的打击,完全吻合需要的人才基本是不存在的,一个人满足不了,那就拆分需求,分散着来。

“鞑靼、女金、哥萨克这些土话的通译……”首先要明确的是语言需求,崔秀英为此还又还写条子去申请调阅情报局的公开档案,也就是和沿路途径国度相关的那些信息,历年来被收集整理成的档案——除了这份档案之外,在羊城港估计找不到第二个了解这些小国、部落的人了,万里之外,没通商路,而且僻处内陆,不通水运,要不是借道该处,那里的百姓一辈子也不会和羊城港有任何的交集。

“通晓这些语言的人才,现找的话估计得从辽东那边寻摸,有可能有语言天赋出众的内化哥萨克人,他们常年游荡在罗刹国南部荒野,能通晓哥萨克语和罗刹语,这且不说,对于当地部落的土话,天赋出众者一般也能初步掌握。”

做她这行的,自己的才能先不说,平时接触到的都是有才能的聪明人,这是真的,崔秀英先做了一行笔记,“这样的通译来一个,这就能解决不少问题了,当然,前提是要查验人品和立场……予以一定培训。”

“此外,同时通晓鞑靼语和女金语,还有一定军事素养——这样的人就好找得多了,只是获取难度很高而已。”

比如说,艾狗獾这就肯定是通的,但人家那是可能会继承建新管理者的身份,人事局不可能把他薅去远征的。所以,这也是一个点,一般来说,具备多种素质的人才往往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很难离开当地长期外派。

崔秀英在军事素养上划了横线,“基本只能从已经有一定名气的人身上找——对了,有个不错的现成人选,林丹汗的囊囊福晋,她是停驻在轮台了吧?

塔尔巴哈台的环境艰苦,距离通古斯更远,而且,黄贝勒已经有了卫拉特的福晋,他如今是尊奉一夫一妻制了。

囊囊要过去,只能再找合适的配偶,但人选一时出不来不说,囊囊的陪嫁胜过了如今的黄贝勒福晋,为了避免纷争,只能暂住轮台,而塔尔巴哈台人满为患,囊囊和她带的人,短期也过不去……但如果要西征的话,我估计黄贝勒应该是把她的人马也算上了。”

至于说囊囊大福晋是否愿意,这其实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罪臣残余,她的情况主动性更小,崔秀英沉思着:

“轮台那边这些年气候也不好,很多人都张罗要北迁去罗刹放牧,我估计这个向导组她是愿意做——如果她在轮台,能分析局势,知道自己有北迁可能,主动学了罗刹语,那就更可栽培了。”

考虑到这一次西征的目的,对于政治素养,崔秀英并不苛求,尤其是在察罕浩特土崩瓦解的现在,鞑靼人和哥萨克人相比,要求就更放松了。哥萨克人归化未久,和罗刹渊源更深,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或许有背主靠向罗刹的可能。但这个担心,在黄贝勒和囊囊福晋身上自然是几乎为零。

“可惜的是,这些人基本不可能兼通欧罗巴的多种语言。哪怕是罗刹贵族都没有会说欧罗巴语的,不然……嗯,算了,迪米特里可能还有大用,他也是薅不动的。”

崔秀英把已经初步找到方向的点都用铅笔划掉,“接下来是欧罗巴多门语言,格斗、火铳使用技巧,这两个需求是互斥的——”

的确,现在能说多门语言的,肯定还是以洋番为主,大多数汉人通译,起源自十八芝这些海狼,以及吕宋、南洋的,基本都是以红毛番和弗朗基语为主,其余语言能说的不多,但洋番要弄到火铳很难,能熟练使用火铳的,多数都有军事背景。

崔秀英沉思着写下了两个思维方向:“聪慧的黑奴?后有参军经历?早年间在壕镜或许可以学会多门语言,参军的话也必然会格斗,政治立场也能放心……唉!但这样的人早就出头了!”

她叹息着划掉了这个方向:有能力的黑番,在买地可以从事的职业太多了,东非、黄金地、袋鼠地都很缺人,尤其很多特殊岗位就是要他们去做效果最好,黑番在策反黑奴,混入黑奴中打探情报上显然拥有无可取代的优势。也因此,大部分有天份的黑番都被挖掘出来,去自己的岗位上发挥长才,这也是他们的志趣所在。想要找到一个素质又好,眼下又无事可做,能带着远征的黑番,难度是很高的。

这就又得拆分了,崔秀英拆出了一个需求:会说欧罗巴两门语言,有军事背景,立场坚定的汉人——这个好找,十八芝内部人脉关系错落,随随便便都能揪出来几个。

余下的就是:会说欧罗巴多门语言,且政治立场无比坚定,人格也比较崇高的洋番。崔秀英凝视着这行字,她认为答案已经自己浮现出来了:“德札尔格的那些红圈学者朋友——铁了心在买地定居的那些,最好还不是法兰西人,这样人脉会更加广博。”

“——说起来,倒是从未和这些学者打过交道,要找人的话恐怕没那么简单,政治立场要坚定,就不能还信移鼠教……他们现在信教的人多么?这些年日子过得如何?”

洋番学者,几乎和远外援助没有任何关系,崔秀英对他们自然也是一片空白,她看了看表,晚上七点多了。

很好,抓紧时间,有希望在晚上九点前到家。崔秀英立刻站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搪瓷缸的热茶,端着就去了三楼,找到了贴着《海外高层次人才协调管理办公室》的一扇门,敲门进去,熟门熟路地坐下了:

“薇儿,有个事要你帮忙——先不急着说,咱们闲聊聊,最近你们忙不?那些洋番红圈学者的摸底跟进,最新一期什么时候做的?我记得报告密级不高——我能瞅一眼吗?”

“别试探,不能瞅,但能聊——有什么事,说。”

被亲昵地叫着薇儿的吏目,目测大约在近二百斤左右,是个不折不扣的壮士,语调也是严肃刚硬,思维却呈现出和浑身肌肉不符合的敏捷,“你搞远外援助的,突然来我这打听,怎么,居然远外援助也考虑动用洋番了?是来问政治立场的吧——哼,不是要动用洋番去对抗四大总督区,就是要和欧罗巴本土作对……这几天传言,卫拉特有意西征,看来这事是真的了?”

“卖弄聪明,什么事也瞒不过你。”

崔秀英翻了个白眼,也是笑骂了一句,痛快地承认了下来。“是有这么回事,那就好好聊聊吧——这几年日子过得苦起来了,那些洋番学者,早已娇生惯养,有没有抱怨的,想回家的?你瞅着,这些年来他们对我们这儿,感情如何,对故乡又做什么想法,卫拉特西征,依你的预测,你觉得,他们是会赞成呢,还是反对?是给我们提供帮助的,还是,会反过来拉我们的后腿?”

第1216章 发展性与局限性

‘喂, 我们现在要去打你老家了,你来不来?’

虽然你们中来得早些的人,也在买地过了十来年的好日子了,而且这些年来, 欧罗巴洋番是你一个我一个, 一提一连串粽子的往华夏跑, 但, 倘若直接把这话问到他们脸上,就算是崔秀英这些买地的吏目,大概也没那么堂堂正正了,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不那么好开口——

这还好, 是有德札尔格在欧罗巴主事,否则, 就算欧罗巴那处, 再是暗无天日、民不聊生, 问他们是否支持建州人打到老家去, 想也知道答案是如何的。

崔秀英想到这里,也不由得是笑了一声, “还好, 那黄贝勒也算是有些气数, 识得大体, 一心归顺,虽然在卫拉特那样遥远地方, 但也还是竭力往我们靠拢, 学汉语、教道统, 都是在使力, 不是那等化外生番,否则,再怎么样也不可能穿针引线,用上他们的,便只能在卫拉特那慢慢消磨到死吧。”

“有个道统在前,又有那个德札尔格先生的鼓吹,倒也算是让那欧罗巴的穷苦百姓,能摆脱贵族的盘剥,过上好日子,如此,若是赞成买地道统的,或许也有支持这般做法,愿意出人跟随西征的呢。”

“那是,没有道统,完全是引狼入室,那有点家国情怀,都不会答应的。甚至因此和买地反目,偷偷写信回家,或者是要回国去警告家乡的爱国人士,我猜肯定也有——虽然这些洋番,在我们这里的生活质量,比在老家无不要高出太多,简直是云泥之别,但毕竟是牵涉到故乡,洋番虽然没有听过乐不思蜀的故事,但不肯做刘后主的人应该也很多。”

谢采薇也是点头认可,崔秀英听她这么一说,稀奇地哟了一声,也显示出了对于洋番的好奇心,“高出那么多啊?到了云泥之别的地步了?其余那些洋番水手、船长,不消说了,在老家都是受苦的。他们这些学者贵族的,也差这么多?好像偶尔听那些从前做过女仆的移民说起,那边的贵族倒也是金碧辉煌,体面非常。”

洋番学者,虽然人数也不少了,但多数群居在买活大学附近,交际不广相对封闭。也就是谢采薇这样专门分管他们的吏目,对他们的情况要了解得仔细一些,她不屑地说,“别说学者了,就是国王皇帝,也是驴粪蛋子表面光,连最基本的干净整洁都且做不到呢!”

“整个欧罗巴就好似一个大粪坑——也是听这几年新来的一些人说,就是从我们买地这里学去了不少规矩,这些年来才慢慢地讲究起卫生来了,至少知道了要把屎尿拿去堆肥,虽然做得不怎么样,还闹出了国王强制农户来买城市粪便的笑话,但至少城市里洁净了少许,没那么臭不可闻了!”

最新小说: 爱情游戏 一闪一闪亮鸡鸡-高H 鼻尖痣 惊艳了旧时光 老婆你说句话啊(1v3,雄竞 武域霸主之路 【综漫】反攻进行时 【all男少主】这不是去往空桑的车啊! 为了重生 穿越异界赚积分 明星潜规则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