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其他类型 > 买活 > 买活 第262节

买活 第262节(2 / 2)

皇室成员享有一定的特权,在此时的考生也好,家人们心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倘若要一起排队入场,她们只怕还缩手缩脚不敢上前呢,只见贡院前,一时是鸦雀无声,等到宫妃们的身影逐渐消失,众人这才咂嘴咋舌的,彼此交换着眼色,不少人都是隐隐透着兴奋:这可是能吹嘘一辈子的大场面,大热闹啊!连天家的皇妃都瞧着了!这真是做梦都想不出来的事情!

“瞧瞧,那良妃是出宫了的,可我刚才瞧见的好几个妃子,好像倒没说要出宫的事儿,可见得便是已嫁了人的小娘子,只要能读进去书的,下场考试又怕什么了?连皇帝家尚且有人来考那!”

也有人不失时机地引申到自家亲友的事情上来了,“嫂子,听我一句劝,你年纪还轻,素来又是聪颖刚强,何苦死守着?如今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我几个侄子侄女饿得和小耗子似的,这能行吗?你与其在这摆摊卖些小物,不如回去报个班仔细读读书,若能考中,去做个吏目,哪怕被排挤,怎么也比摆摊挣得多些吧!”

“我如何不知道你的好意?只是,只是我摆摊还能带孩子,若是考中了,不论做什么事,孩子怎么办?这小的还小,大的也不大——”

“嗐,这怕什么,便送到我家来!给我家那老婆子几个钱,打发她照看着,不就是捎带手喂几口米汤的事儿吗……”

“妮儿,走了。前头队伍动起来,咱们也跟着去排吧!”

卫大郎招呼了一声,卫妮儿也就不再听这姑嫂二人的对话,而是和兄弟一起,各自去了男女二人的队伍里排着——因为不用搜捡,座次也是早订好的,因此入门的速度倒是很快,大家也都井然有序,天刚亮了不多会,便陆续进完了,远处还有心大的此时方才赶来,却也还来得及。

这一次特科开考,或许是因为有女娘参与,声势比上回要大得多了,贡院足足一万三千间的号子,往常的特科最多也就占个三千人,这一次光女娘就有三千左右,男考生大概四千多,贡院竟也开了一多半的号场,这号场是以‘天地玄黄、宇宙鸿荒’为号往下排的,各人的考号,在考试以前验明正身时就颁发了下来,所以各人都知道是排在哪里,按照顺序去找就行了。

这个规矩,和正科是一样的,同样的选拔制度也都依照正科来设立:先由礼部行文各地,顺便带去了女特科的教材——虽然其实就是买地的理科教材改头换面,甚至有些地方就直接用买地的教材,然后把《买活军数学课程》上的买活军三字,用红笔删掉,在下头标注大敏。但是,至少要让各地的教谕知道他们依照的官方教材是哪个版本嘛。

从这点来说,男特科是沾了女特科的光的,因为之前只说开特科,并没有指定官方教材,如今一并正名也就更加显得法度俨然起来。其次,教谕颁布了教材之后,就要在本地组织考试,选拔‘女特童生’、‘女特秀才’,随后将人送到省会,选拔‘女特举人’,最后,这些女特举人汇聚在京城,一起参加女特科的进士考试,选拔出史无前例的第一批‘女特进士’!

当然了,从发令到最后考试,不过是三个月的时间,稍微有常识一点的人都知道,这点时间可能刚够把旨意送到省会,有些偏远的省会可能都还没来得及发出信使给各州府送信,至于县城更不必说了,今年夏天能收到消息都算是快的。即便送到了,能否组织起考试来也未可知——要考试首先要有考生吧,满足考校初级条件,也就是会写字的同时,能认得买地的数字符号的女学生,在很多县城基础人数根本就是零。

哪怕就是姑苏这样的文化昌盛之地,符合条件的女学生依然不算很多,也是因为时间紧迫的关系,姑苏知府收信之后,仓促组织考试,选拔了数十个符合条件的女考生前来,这就是这一次京畿之外唯一的女考生来处了。

其余的三千名女考生里,一千多人是卫妮儿这样,不分贫富出身,过去数年间逐渐受到买地知识浸染的京城土著,一千多则是宫女子(含皇妃),余下数百人,则是京畿一带沐浴都城余韵的女娘们,她们虽然自己没有感觉,但的确受惠于地利,平时就有接触买地的学问,而且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组织考试,同时办完一系列和男考生相差无几的手续:有正科在,特科的很多程序就稍微挪用一下就行了,这其实是很便利的,制度完备,很多时候有很大的好处,譬如此时,各地的官府便很容易参考正科,拟出办事的规程来。

规程有什么呢?首先要亲供出身、互结作保——本来还有一个廪生作保的环节,但因为没有女廪生就取消了,男特科生也跳过。最后要取得一张行状,证明你有资格考科举,而且把你的容貌做精确的形容,到考场门口可以验明正身——按照卫妮儿所知,特科的作弊也不是没有,最多便是出现在这个环节,至少在京城,就有百余按规定无法参加考试的伎女,取巧取得了行状,顺利地参加了考试,只是目前似乎还没有被官家发觉罢了。

这些伎女,为何能够参加呢?因为她们并不是官伎,也不是楼子里出名的姑娘,她们很可以对外宣扬,就说自己是某家的女儿,而因为女儿不比儿子,一向是娇养在深闺的,被识破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其实就是儿子,也有突然出现的,前些年特科开考之后,京中不少人家都突然多了一两个特科成绩出色的‘幼子’,其实可能就是这户人家的书童。

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卫妮儿看来,主要还是因为特科考试相对比较简单。如果是按照老规矩,仆役不得科考——也很少有仆役会去钻营这些,即便是允许,又如何呢?科举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事情,三年取三百,天下的读书人何止百万?这几率太过渺茫,且是否中试,这标准是非常唯心的,大多数仆役根本玩不起这种随机性极强的游戏,当然也接受不到专业的应试教育,是以贱籍冒考的现象还是比较罕见的。

可特科考试,出来一样是进士,且大家的基础都差不多,考试竞争也小些,再者这东西实在是看天分,有天分的人,哪怕是偷听都能学得比课堂里坐的学生好很多,水平还好估计——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自己扯一张《指月》系列的卷子做一做,不就可以估出分数来了?

是以,很多人家,自个儿的亲生子没有天分,却发现自家的仆役有一二机灵的可以栽培,也就抱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想法,扶持一个养子起来,倘若对方是个知恩图报的,自家不也就因此有了依靠?

这种投入和产出的对比,使得考特科成为一种划算生意的时候,收养子的现象也就十分普遍了,而倘若说男特科这边,还要请廪生来作保的话,女特科生没有廪生作保的环节,就只需要五个女考生结对子担保就行了,她们很容易凑够五人去办手续,而做事的官员,肯定是不会和她们正当对面、仔细打量的,办手续时女子都戴了帷帽,只是写外貌时,由官中的牙婆或者媒婆代劳,如此只需要贿赂婆子,则可不被识破。

卫妮儿所想不通的,只是她们到底是何等居心——是想要出来做官吗?还是只是要借着一个女特进士的名头招揽客人?倘若是前者,她不会道破,但倘若是后者的话,那她便感到自己很有必要管一管了。

不过,这也是后话了,这一次,大概是左侧的考场给女考生,右侧的考场给男考生,卫妮儿信步走去,看到了不少宫人女子已经坐在号房中了——看来,宫人只是提早进场,并没有单独设立的考场,用的和她们应该是一张考卷。

说来也巧,卫妮儿居然和王良妃娘娘在一个考场,两人目光一对,王良妃还对她微微一笑,卫妮儿连忙敛衽福了福身,又目不斜视地经过了一个清秀姑娘——这就是卫妮儿刚才想到的冒良伎子了,正是因为她在卫妮儿前方不远处,而卫妮儿又曾听小刘二这个好帮手神神秘秘和她说过她们的出身,她也不会分出心来想这事儿。

看到王良妃和小伎子坐在隔壁,这给她一种很怪异的感觉,但实际地说或许又不是那么怪异——京城人见多识广,流传的故事可多了,什么游龙戏凤,什么‘乐户刘美人’传奇,都是几辈子的老典故了。卫妮儿想道,“其实良妃娘娘也不过是平民出身,又还有流言传说如今的皇后也是瘦马,皇妃和伎女之间,差的不过也只是运气而已。有运气,遇到了皇帝那就是皇妃,遇不到那……”

这样想下去,可是大不敬了,把皇妃和伎子排在一处,对皇妃自然是极大的侮辱,卫妮儿不敢再往下想了,虽然心底深处,她并没有完全推翻自己的想法,但这不是现在该想的事儿,她转而开始担忧即将开始的考试:

“我已考过了童生试和秀才试,那试卷可太简单了,只需要会写阿拉伯数字和竖式运算,几乎就没有过不了的。要比我买回来做的男特科卷子简单得多,不知道这一次我们的进士考试,用的是什么卷子,若是和男特科同卷,我的成绩能排第几……还有,女进士的分数,又能排第几呢……六姐说女子算数天赋高于男子,可,可我怕这一次考试的分数却未必体现得出来,倒是叫大家小瞧了我们敏朝的女特进士去呢……”

第516章 对答案是恶习!

要说起卫妮儿的特科教育, 根基不能说是不浅薄的,在今年冬天以前,卫妮儿不过也就是去蹭着上了扫盲班, 又仗着家学渊源, 自小耳濡目染的一点老底子,这才能在京城里走街串巷地开识字班。等到女特科的消息出来了,她下定决心要考,这会儿时间门已经很紧张了, 前后只有两个月的光景。

卫妮儿时不时还要跟着买活军的慈善班底出去发煤,只有干完活了才能上课——不过,她的教育条件还算是比较好的,因为她为买活军做事, 而买活军的使馆对于女特科的态度是很支持的, 甚至还开办了一期补习班, 专门教授女特科的考试科目。

这也是男特科所没有的待遇, 男特科的教材普及也好,应试教育也好, 主要都是由回流的买地进修生自发地进行, 同时往往借此收取高额报酬,是以, 现在男特科的考生,不是去过买地自己学习, 就是家中颇有资财, 能请来好的先生。当然也有民间门的天才,只是靠着教材自学,便可考到高分的,只是人数很少罢了。

女特科这里, 就不太一样了,教育的来源是很广泛的,先有皇后在宫中普及认字,给很多宫女子打了基础,后又有买活军开的补习班,还有富贵人家和兄弟一起上课的女娘,至于买地回流的女娘,倒是没多少,毕竟,在本地能活得下去的女娘,也不往买地那里去,对女子来说也没有游学这个概念。

卫妮儿这样能上一期补习班的考生,她自忖应该是胜过了大多数宫女子——因为宫女子们之前最多只学了数学,很可能就算是富贵人家的女儿,也很少有把物理、化学都学全的,即便是学了,也很难像买地补习班这样,系统地总结出一套应试的办法来。卫妮儿反正上了补习班,自己做了卷子之后,深刻地感到这特科的门槛,其实半点不比正科低,而且更要求天赋,正科吧,若是舍得用钱砸,只要人还不太笨,砸个秀才出来倒是不难。

特科这里,若是这人真没有这个脑子,光靠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若按买地的考卷水平的话,大概也就只是停留在初级班毕业的水平上——对应个童生?若是想要去读高级班(举人),甚至是去上专门学校(进士?),那难度是真不逊色于考正科进士。

历年的科举真卷,卫妮儿也曾在父亲那里半懂不懂的看过几次,会试题目其实是很好懂的,反而是县试、乡试的更难,因为这两科的考试中,允许出‘截搭题’,用打油诗来比喻,童生试的考卷是‘此地无银——’,考生能填写上(三百两)便差不多可以过关了,到县试、乡试时,因为大部分典籍都被考生烂熟于心的关系,用‘此地无银三百两’做单句题,‘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这一整段做通节题,都无法难倒考生了,便要开始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

比如出题为‘三百两隔壁’,把上下两句话各截出一段来搭在一起,以此来做命题作文,这就是截搭,‘三百两隔壁’,还算是有点逻辑的,叫做有情搭,甚至还有‘三百两王’这种无情搭,很可能连考官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考验的完全是考生自圆其说的能力,以及为自己的论点引经据典的知识储备。

当然了,这样的截搭题,大部分人答出来都不怎么样,不登大雅之堂,作为要封存卷子的会试考场,是不允许这样的题目出现的,会试题目都是完整的经典,大家可以自由发挥,所以哪怕是略读过几本书的百姓,也能看得懂考题,但你是否能做出和考生一样的好文章来,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特科这里呢,如果水平不够,看卷子都仿佛和天书一般,连读题的能力都没有,卫妮儿在补习班里翻阅真题的时候,习惯性地先翻阅了一下专门学校的考卷,当时就感觉得按人中——要不按人中她得撅过去,如果说特科读到最后,做的是这些题目,那她将会立刻放弃。那里面就几个汉字是她能认得出来的,其余的符号,字母什么的,犹如天书,光是看一眼仿佛都对精神有巨大的伤害!

女子真的比男子要更有理科天分吗?

对于六姐的这个说法,她原本是深信不疑的,也因此对特科拥有一定的自信,但这自信在接触到课本后被迅速摧毁,女特科这里,目前考的是三张卷子,数学、物理、化学,卫妮儿最多也就是对数学有点自信,物理和化学她完全是应试准备:死记硬背考点,靠填空题拿分,买地的补习班老师还会教她们怎么在选择题中判断选项的对错,所谓‘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别说,这个在很多时候都颇为有用!

还有怎么拿步骤分之类,这些小技巧虽然无助于掌握知识,但对于提高分数真有帮助,卫妮儿做了几次模拟卷,比较下来,很多不确定的题目在应用这些技巧后,都能拿分,若是简单的卷子,一科有小十分的差距的话,三科加在一起,那就是不可小视的分差了。但,就算是应用了这些答题技巧,她做特科历年考卷也经常只能拿个一二十分,包括这几次男特科的秀才试、举人试卷子,卫妮儿在有参考书帮助的情况下,也还是很难考到榜末的分数。

当然,她只学了两个月,还不是脱产学习,分数低也算是在意料之中了,但卫妮儿的分数在女特科考试中是不低的,这也就可以推出一个结论:本届的女特科含金量不足。换句话说,1 如果本届都考不出来,后几届肯定更考不出来,去买地那就不必说了,敏地都考不到的,买地如何能考出?

2 如果本届的进士考是男女同卷,那女生的录取分数很可能会低到个位数,这是不是会让六姐‘女生更擅长理科’的说法受到质疑?倘若不同卷,那坊间门对于这批女特进士的成色,是否会有所非议?毕竟前两次考试之后,已经有不少男特科不满,议论着女特科的卷子难度,拉低了特科的素质云云……

当然,对卫妮儿来说,肯定是更担心第一点的,听说明年的特科还要加考地理,还要分析什么山谷风向,什么水文条件,还有几个科目联合应用的综合考卷,可想而知需要的知识积累和训练会更多,平民百姓倘若不是真正的天才,除非是去买地,否则在敏地是真考不出的,买地的学校是免费的,敏地可没有免费的学校,考卷越难,到最后选□□的进士出身也就越富贵,这是不可逆转的现实。

而对并非理科天才的平民卫妮儿来说,今年的女特科,大概是她想从科班出身的唯一机会了,也难怪她心绪难平——谁不想出人头地?就这样平白去了买地,便是有一些在使馆帮忙的资历,也不能免考进去做吏目,可想而知在买地她面临的考试压力要比现在更大得多,若是南下做不得吏目,该做什么呢?难道去做工吗?

当然,做工也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儿,只是她性子好强,又尝过了为人师表那受人尊敬的感觉,每常也四处帮手发煤,享受着众人宾服的权力感,要她去做个无根无基的工人,心中实在也是不愿,因此,卫妮儿对于这个女特科还是有点期望在的,此时听到一声锣响,心间门也是一颤,翘首盼望前方发卷子的考官,心道,“千万不要男女同卷,千万不要男女同卷!”——此时在利益攸关的时候,还是很自然地选择了自己的立场:宁可男女不同卷,也要一个好看些的分数,一份能做的卷子,否则,第一科如果就是天书,那心态一崩,后面的考试只怕连进场的勇气都没有了。

“要男卷还是女卷?”

却不料,考卷不是一份,远远的便能听到考官在不断询问考生,轮到卫妮儿这里时,也是一般,此人手上分摊了两叠卷子,道,“男卷还是女卷?”

“女卷!”

最新小说: [柯南同人] 酒厂大哥转职主夫 [海贼王同人] 我,是要成为海贼牙医的女人 除我以外,全员诡秘 赌狗 (The Dogs Who Played) 三人行,必有我师(ABO) 【海贼王】OP世界游乐场 上官昭容诡事录 伪装Alpha的她掉马了(NPH) 繁花似火 新婚夜要和离,竟惨遭暴虐王爷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