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到了一个安全无人打扰的地方,它们把身体卷缩成一个球形,借助酸性腐蚀溶液在岩壁或其他地方侵蚀出一个凹槽防止在休眠期掉落。于是就此展开漫长的休眠,新陈代谢的速率越来越低。它们逐渐的转化为耐氧厌氧生物,这意味着它们不再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去制造身体所需要的氧气了,在此期间它们不再使用氧气作为最终的电子接受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身体表层开始发酵,最终把整个身躯包裹起来。下一次苏醒,它们将会从内至外吃掉所有的发酵物获得能量补充,补充了饥饿的身体后得以重返“宜居带”,吃的最饱的将会具备不俗的优势,抵达“宜居带”的时候将会有更大的优势击败竞争对手,获得交配权和失败者的一切成为了人生最大的赢家。
如此周而复始,这个物种在火星上延续了亿万年时间,在这颗星球巨变之后,一个个物种随之灭绝,唯有这个物种至今延续了下来成为了最后的幸存者,从火星地表迁移到火星地底。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火星生物名字征集……】
是时候给童鞋们揭晓一下火星生物是如何设定出来的了!
酸性腐蚀液体,大家是不是想到了经典的异形生物?没错,这是第一个启发;3000多块肌肉,螳螂式的一对S骨镰,蛇类的移动形式,了解过《星际争霸》这款游戏,肯定知道“刺蛇”这个作战单位,这是第二个启发。以这两个灵感为起点,脑洞出了石头给大家展示出的一类地外生物。
火星上没有植物,没有氧气,但这是有机生命体,体型庞大可活动的动物,肯定需要氧气,光是有液态水还不行,于是想到了电鳗这种生物和电解水,电解水什么的不用说了,初中课本知识,大家都懂。
生物进化出来的任何技能都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石头给火星生物赋予了可分泌酸性腐蚀这个技能,肯定要给出一点解释。正文里有解释了,一个增强导电性加速反应速率进而快速制造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一个是为了下一代的成长需要提供保护伞,以及保鲜功能之类的。
任何生命不是无敌的,都有天敌的存在,仅存的火星生物以这样的姿态从星球表面转为地底,亿万年的进化将会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进化出更有力的生存技能同时也会退化一些原本不再需要的东西以减少生命的消耗。
于是它们成为了惧光生物,在阻挡宇宙射线方面它们显得脆弱不堪,甚至连地球上最脆弱的生物都比它们强。
石头在想,各位童鞋看到这里,或许已经有人猜测后面的情节了,当火星生物若是出现在地球,是不是会出现如同《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惊心一幕呢?如果各位童鞋们想到这里了,那么恭喜猜对了,但只是猜对了一半的一半,因为这个生物远非如此,它是火星曾经的主宰,统治着这颗星球亿万年,只不过是火星的巨变迫使他们“退化”,更惊艳的基因压制在了最深处,全力以生存与物种延续为基准。
至于具体……敬请期待《XXXX:启示录》
《科技巨头》已经写到了140万字左右了,即将展开的情节是以火星为主,目前已经正式进入后期阶段,撑死了还有30至50万字左右就会结束,第二部《启示录》将会衔接第一部剧情紧随其后……
回到标题上来,搞原创是一件伤脑细胞的事情,火星生物的基本设定出来了,但石头卡在了对这个生物的命名上,尴尬了……为此求助广大的童鞋们,请各显你们神通,什么样的名字比较符合这个生物?
“异形”,这是最佳的命名,可惜被无情的“注册”了!
童鞋们想到了一些有趣的名字,吊炸天的命名,可以在首发网站起点网评论区留言,石头会去浏览观看。
最后,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感谢!
以上。(未完待续。)
【第529章:焦虑的马斯克】
美国人的“观察者5号”提前掠过佩佐斯高地也错过了这难得的一幕,那个生物意外的来到了火星地表,但很快就黄昏的余辉给杀死,只剩下坚硬的躯壳骨架暴露在外,在宇宙射线面前,即便是火星上延续了20亿年的顽强生命亦是如此的脆弱不堪。
风沙在侵袭,长达4米以上的生物骨架开始被沙尘逐渐淹没,当“观察者5号”再次来到佩佐斯高地上空是再也不会发现这副完好无损的生物骨架了。
这颗星球,在未来几个月后,将会有来自地球的访客降落于此,美国宇航局NASA已经确认了火星登陆点的坐标,就在佩佐斯高地附近的一块低洼地区域。
……
地球。
自从中国矩阵CMSX公司完成了“弧鹰一号”空天运输机的试航后,第一时间便在全球航空航天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的“天舟号”上有不少来自各国的宇航员,李星峰在清点货物的时候有人总结了一下运送物资的重量,藉此来预估“弧鹰一号”的大概运载能力。
得出的结果让这些人目瞪口呆,竟然超过了40吨的运载能力!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荷载峰值也不过是30吨左右,这“弧鹰一号”比美国航天飞机还要小的体量,竟然能够运载远超航天飞机的吨位?
消息很快就送到了各大国家的航空航天机构手中,所有人都对CMSX出品的这艘运输机的认知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运载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实力的一大关键因素,美国人的运载火箭可以一次运送甚至70吨的货物,但是代价却高的可怕,火箭的消耗那烧的可是实打实的经费,更廉价的运送能力意味着太空探索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了。
而励志要让SpaceX公司成为太阳系最受欢迎的空中运输公司,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也得知了这个消息,这条消息无疑让“硅谷钢铁侠”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倘若CMSX公司要是与SpaceX公司在太空运输领域展开竞争,对方如此优秀的运输机加上无需任何火箭助推器的帮助就能把物资送上太空,其廉价的运费,高效的发射能力让“弧鹰一号”具备该领域最大的竞争力。
仍旧在使用火箭助推器的SpaceX公司瞬间弱了一个档次,虽然可以回收火箭,但终归是不再一个档次,也难怪马斯克寝食难安了。
不过,唯一让他感到有一丝安慰的是,任鸿曾经予以他的一份承诺,任鸿曾经说过SpaceX公司与矩阵科技应该是盟友,而非对手。但今天看来,马斯克对这个虚无缥缈的承诺也实在不敢抱有太大的期望。
该来的终究是要来,就在CMSX宣布完成“弧鹰一号”试航圆满结束之后,南非方面的航天机构就开始与中国矩阵CMSX的掌舵者刘宇梁展开了接触,洽谈内容未知。
但埃隆。马斯克却对此事件感到非常紧张,因为在此之前,南非早就宣布委托SpaceX公司帮助其国家送上一颗气象卫星进入太空以满足南非的需要,SpaceX公司廉价的太空运输是最佳的选择,当然,这是在“弧鹰一号”未曾诞生之前。
如果南非取消了与SpaceX公司的合作进而投入中国矩阵CMSX的怀抱,对SpaceX公司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其中的影响可不仅仅只是一次合作的失败就能说明的。
就在埃隆。马斯克坐立不安的时候,一个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电话打到了他的房间。
“任?怎么有空打给我?有什么事吗?”马斯克疑惑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