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天下一统呢?”
“当然是平定乱世,消除割据。”
“在你未出山之时谁最有这个能力呢?”
“开始的董卓,然后是袁术,再后来就是孙权和曹操了”
“那你为什么要放着这些原本可以轻易让天下一统、百姓安居的人不去辅佐,而要去辅佐当时十分弱小的刘备,以至于让天下百姓又多遭受了那么多年的战乱之苦呢?”我开始反击了。
“刘皇叔对民仁爱,又是汉室宗亲,当然是最好的统一天下的人选和那些谋逆者不可相提并论,如果他统一了天下,天下百姓便可过上安稳的日子。”
“董卓骄横,袁术自大,这二个人不必说。但江南孙权也是爱民之主,曹操虽然性小多疑,但也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物,如果不是你辅助刘备,这二个人中定有一人会更早地一统天下,可以避免多少士兵在战斗中丧生?避免多少百姓在战乱中流离?百姓的安稳可以提早多少年到来?!这些你都想过没有,你帮刘备由弱小不堪变成蜀国之主仅仅是证明了你优秀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但是从大局上说,你并没有加快天下一统的进程,反而是拖慢了天下一统的脚步!”
看着诸葛慢慢变得苍白的脸,我知道我的话起作用了,接下来得劝慰一下了。稍停了一会儿等他把我的话消化得差不多了,我道:“其实您的想法也没有错,如果刘备成为天下之主,天下百姓的日子可能会好过一些,不过天道便是如此:损不足而补有余。先生以一人之力逆天而行,且做到如今这样的地步,天下间还没有几人可以作得到的,先生也足以以此自慰了!”
“小兄弟不必安慰我了!”诸葛道:“刚才的一席话犹如灌顶醍醐让我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不说别的,只是六次出兵祁山就造成了多少人的死亡,多少家庭骨肉分离,我??”
看诸葛亮灰败的脸色,我连忙劝阻:“都已经过去了,还舍不得丢下么?总不能永远被过去的事左右吧!况且我还有很多疑问要向先生请教呢?”
“呃!呃!!”诸葛亮回过神来:“小兄弟尽管问,只要是我知道的一定会倾囊相告。”
“嗯,先说刚才的问题。”我道:“如何使法力增长呢?”
“多静思、冥想,去感受周围事物的变化规律,寻找五行之力的运行方式方法,并和它们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联系,随着感受能力的增强,对五行之力运行的了解的深,法力就会慢慢增长,增长的快慢和本人的领悟力有关,领悟力高的法力就增长的快些,如果没有领悟力也许根本就不会有法力。”
“哦!原来是这样。”我道:“那么先生是否知道古书中所提到的天地元气和元力是什么呢?”
“哦!这个我知道的不多。”诸葛亮道:“这些都是修仙者们的称谓。所谓天地元气就是指天地间存在的所有力量的统称,元力是修仙者们把这些天地元气运用一定的方法收集到体内并转化为自己可用的一种力量的称谓。”
“那么真的有修仙者了?”听到修仙者这个名词,我的问题象连珠炮一样射了出来“人类真的可以修成神仙?你见过修仙者吗?”
第058章 并非脑筋急转弯 '本章字数:2337 最新更新时间:2006…07…21 19:32:53。0'
………………………………………
“修仙者是有的。能不能修成仙我不敢妄言。”诸葛亮道:“修仙者我也见过,因为我的师父水镜先生就是一个修仙者,所以才我知道关于元气和元力的事。”
水镜先生就是一名修仙者?那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学习修仙呢?按说依他的聪明智慧水镜先生应该带他进入修仙的行列的。我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
“因我当时年龄太小,又太过自负。”诸葛苦笑道:“当时师父确实想传我修仙之术,但我对这些根本就不相信,既然写《南华经》的庄子都未能修成仙人而不过百年辞世,那么依他的学说怎么可能修成不死的仙人呢?”
当时年龄太小,又太过自负?我马上抓住了他这句话,那么现在呢?我问道:“那么现在先生又怎么看修仙之事呢?”
“现在??”诸葛望向空中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仿佛在回忆什么:“现在我仍是不太相信,但还是有些动摇了。”
“为什么?”
“因为我见过了那么多可以在某些方面超越普通人的人,张飞和关羽赵云的力量我见过,已经高过普通人不知道多少倍了,所以我更加无法猜测吕布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那绝不是人所能拥有的力量,所以也不由我不相信人也可以达到神仙的境界。”
既然关于修仙者他不知道多少,接下来我该问点实在的东西了。我道:“先生在历次的战役中每每都能料敌先机,是否有可以探知未来的法术?”
“探知未来?”诸葛亮笑了:“我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可以探知未来的法术,反正我是没有的。”
“那先生为什么在历次的战役中都能料敌先机呢?”
“那么,我问你??”诸葛亮思索了一下道:“一匹马一天可以跑500里,那么如果要到达1000里外的一个地方,你骑马需要多少天呢?”
这么简单的问题,不会把我当白痴吧!不会这么简单吧?我犹豫了一会,先说出各种可能性为好,不要象那个著名的树上有几只鸟的问题一样被耍了:“如果是平路,如果没有人阻挡,如果天气很好,如果马精神良好,如果……”
“呵呵!”诸葛亮笑了,打断了我的没完没了的如果:“你和我当时回答的不一样,这也是我在问先师占卜之术时先师给我出的一个问题,你想知道我是怎么回答的吗?”
想不到这个问题居然大有来历,看看诸葛这个天才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先。
“先师问我这个问题时我用了三个时辰的时间来考虑。”诸葛亮道:“我也是先考虑了这个问题是不是太简单了点。先在心里作了你这样的种种假设,但是我又想了想我这样回答是否会正确。其实任何一个稍有头脑的人都会想到其中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无数种的可能,所以只要有任何一条可能没有说出来都可能会回答错误,而我又不可能把这所有的可能性都找出来。后来我倒过来想,想如果我是出这个问题的人,那么怎么样的回答才是正确的呢?其实这要看问问题的人了,不管怎么回答都可以说你对,也都可以找出毛病来说你错。”
“这样一想,对这个问题来说就不存在真正正确的答案。所以当时我给先师的回答就是: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诸葛亮叹了口气:“我还是回答错了。”
“难道说有正确的答案?”我想这问题都想到这个地步了,还能有什么别的答案不成?
“的确没有正确答案。”诸葛亮道:“但是也没有不正确的答案!”
“当时先师就说,如果这个问题由我问他答,问我会如何评判对错。”诸葛亮狡黠地望着我道:“你说我该如何评判呢?”
按刚才的思路,如果水镜先生回答是二天,我们完全可以对水镜先生说:你错了!因为你骑的这马腿受伤了,因为那天下着大暴雨,刮着大狂风,因为那天地震了……。但也没这么简单吧?如果水镜先生反驳说:那你的问题里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