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属下遣人去日本调查,难波天道庄分行中的确有人凭这张汇票取走了两万五千贯。”
“是什么人?”
“是个汉人,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约三十多岁。”
“是文天祥?”陈德兴皱眉,“他要是隐居日本就罢了,由他去吧。”
“或许有诈,不如将廖莹中拿来拷问一下。”刘阳小声建议。
“算了,算了。”陈德兴挥挥手,“他怎么说都是朕的故人,不能太苛待了。再说文天祥就算去了大理又如何?理宋不过是冢中苦骨,苟延残喘罢了。刘阳,这里没有你什么事了,告退吧。”
理宋可以苟延至今,并不是陈德兴打不下大理,而是理宋倒行逆施,所作所为都在加快大理汉化的速度。这对大明日后彻底汉化大理是有利的,陈德兴也就暂时把理宋放一放了。
现在真正让他头疼的还是欧罗巴的事情,蒙古人看来要在欧罗巴称王称霸一段时间了。而大明仿佛又够不大找欧罗巴,虽然陈德兴嚷嚷着要亲征。可是真的要去,好像也不大现实。
去欧罗巴的路线有三条,一条是走明洲,一条是走小西洋,一条是走西域。
但是明洲现在开发程度不够,支撑不了大军作战。小西洋那边倒是有个天竺足够富庶,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下来?至于走西域……两万里路,部队后勤就是个无解之题。没有十年以上的屯田开发,大军根本过不了天山。历史上汉唐盛世都止步于西域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一次西征,大明陆军部、陆军参谋部指定的方案,也就是到伊犁河一带为止。而且方案中还要求西征军尽可能避免和蒙古人进行主力会战,虚张声势吓跑他们就可以了。
因为主力会战消耗太大,后勤恐怕一时补充不上。这样的西征大军,简直就是强弩之末,只能唬人。
好在蒙古人那边也一样,确切的消息显示,忽必烈的大军和部民也已经迁移离开了三河之地。据说拉走了将近200万人,还将三河之地的粮草牛羊和马匹搜刮一空,留了个烂摊子让忙哥帖木耳去接盘。忙哥帖木耳想来也没有本钱在西域和大明远征军决战,多半是退往锡尔河、阿姆河一带避风头。
“圣人,罗马大公教会和热那亚共和国的大使乔凡尼·多利亚,威尼斯共和国的大使皮耶托·葛登尼哥都已经到了。”
一个穿着红色官服的秘书官这时候走进御舟船舱,通报了两位欧罗巴来客到访。
陈德兴在江都的时候已经和他们见过面了,不过那是在接受国书的仪式上,接受了国书之后也没有举行什么会谈。陈德兴只是将维斯瓦河战役的情况告诉他们,让他们回去好好琢磨一下。
当然,陈德兴也需要时间和四军部的将军们研究一番欧罗巴的最新局势。
“请他们进来。”陈德兴吩咐了一句,就取出陆军参谋部和海军参谋部联合递交的一份图上推演报告拿在手中。这份报告认为,现在整个波德平原、法兰西平原肯定已经沦陷。加上原本就被蒙古人控制的东欧大平原。可以这么说,大半个欧罗巴肯定已经沦陷在蒙古的铁蹄之下了。而且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是罗马大公教会和神圣罗马皇帝已经向忽必烈屈服……
如果真的出现最坏情况,大明陆军参谋部和海军参谋部的一致意见是:同大蒙古国议和,确保大明帝国在澳门的权益。同时将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置于大明帝国的保护之下,那里将是大明帝国在未来攻击欧罗巴的大据点。
“罗马大公教会、热那亚共和国使臣,枢机主教乔凡尼·多利亚参见大明大皇帝,世界之王,万王之王。”
“威尼斯共和国使臣皮耶托·葛登尼哥参见大明大皇帝,世界之王,万王之王……”
两个西洋来客走进船舱,看见坐在办公桌后面的陈德兴,连忙就行单膝跪拜礼。两人的心情可谓是郁闷到了极点,现在的形势非常明显,世界是黄种人的!蒙古大汗忽必烈和大明皇帝陈德兴都是黑头发、黄皮肤。
两人已经仔细讨论过目前的局势了。在他们看来,欧罗巴的白人将不得不接受来自亚洲的黄种人的统治。未来会有一个相当黑暗的时代,或许这个黑暗时代会长达数百年!
但是为了保存欧罗巴的种族和文明,向黄种人屈服是不可避免的。现在这一代欧罗巴人能够争取的,就是投靠一个比较先进的东方文明,以便从他们身上学到足够能让欧罗巴人在未来居上的知识。
这个文明,就是大明。
第794章意大利不面
“坐吧。”
陈德兴笑着点了点书桌对面的两把椅子。看到两个意大利人做下,他又将手中的陆海军参谋部上呈的分析报告递给了红衣主教多利亚。
“这是朕的军部参谋们做出的关于欧罗巴战事的分析报告,你们可以看看,看完以后我们再谈。”
年轻的红衣主教怔了一下,打仗还要做分析报告?可是隔着好几万里分析什么?情况也不明啊!心里这样想,但他还是恭谨地用双手接过文件夹,打开后仔仔细细看了起来,越看一双眉毛就拧得越紧。
报告中附带了欧罗巴形势图,地图画得很精细,至少地中海的地形图非常准确,和热那亚共和国秘藏的地图相差无几,可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那种。这说明赛里斯人的使团中有水平高超的地图测绘专家,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绘制好了整个欧洲的地图!
除了地图精确之外,报告上面对欧罗巴形势的分析也很到位。对骑士军队的强弱掌握的非常到位(实际上陆军参谋部是将日本武士军队当成了骑士军队的参照物),骑士们的作战方式和水平就和他们描述的一模一样!
这说明赛里斯人已经掌握了欧罗巴军事力量的虚实!
乔凡尼·多利亚不动声色的将文件夹递给了身边的皮耶托·葛登尼哥,等他也细细看完,才用意大利威尼斯的方言对后者说:“赛里斯人对我们非常了解,包括地中海的地形和骑士们的愚蠢。”
皮耶托·葛登尼哥则用热那亚的方言回答:“欧罗巴不仅有骑士,还有意大利的海军和佣兵,他们才是真正的军队。而且意大利还有真正的政府和政治,只要有意大利尚在,欧罗巴就不会沦陷!”
意呆利面居然会成为欧罗巴的中流砥柱!任何一个21世纪的人们都会对此感到无比惊讶的。不过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可没有人敢把意大利看出一盘面。当时的意大利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最大的兵工厂和最大的造船厂。在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更是抵抗奥斯曼帝国西侵的海上长城。
这个仅仅只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小国连续同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拥有几千万人口)进行了多次规模宏大的海陆大战,至少将奥斯曼帝国一半的军事力量拖在了地中海之上。光是比较出名的战役就有佐奇奥海战(威尼斯败北)、李班多争夺战(为了争夺柯林斯地峡,威尼斯败北)、莫顿岛海战(威尼斯败北)、凯法隆尼亚岛与伊萨基岛争夺战(威尼斯、西班牙联军取胜)、普勒维扎海战(以威尼斯和西班牙为首的基督教联军败北)、塞浦路斯战役(八千威尼斯军队抵抗二十五土耳其军队在苦战一年多后全军覆没,威尼斯主帅布加定被俘后被土耳其人活活剥皮)、李班多海战(威尼斯、西班牙舰队取得决定性胜利,土耳其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克里特岛攻防战(进过25年的长期战争,土耳其获胜,威尼斯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