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奸雄天下 > 第391部分

第391部分(1 / 2)

>

但是大明使团和远征军刚刚抵达欧罗巴,就显示出了亲基督教,反天方教的立场,这让他感到非常困惑。不过困惑归困惑,“胜利者”拜伯尔斯也不会害怕真神的敌人,不管大明帝国在东方有多么强大,遥远的距离一定会让他们的力量衰减殆尽。而且他还非常肯定,大明帝国主要对手肯定是蒙古人而非自己。现在,既然大明帝国选择了基督教做朋友,那么就没有理由再去牵制蒙古人了。就让蒙古人、基督教和大明帝国这三方打个头破血流吧。马木鲁克人还是要集中精力对付地中海东岸的基督徒。

第735章作威作福

大明天道四年十二月。

这个时候,地中海沿岸已经能感受到丝丝凉意,在东北数千里外的忽毡左近,更是风雪如刀。

一场大雪,铺天盖地纷纷洒落。风雪当中,一行百余人正在雪地当中艰难穿行。

这一行人,都裹着厚厚的皮裘,脏兮兮的皮裘之外,再是一层显得肮脏杂乱的皮甲。一行人都有座骑。这些马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一匹匹都显得马瘦毛长。艰难地踏雪而行。

眼见得这行人走到了一处破烂的村落外面,村子外面有一圈土墙,年头仿佛已经很久远了,大门紧紧闭着,里面还有欢笑声音传出。带队之人,在大门外面喊了几声,是用突厥语喊的。

“我是不花剌城驻防八旗的佐领王元宝,奉守城将军的命令,护送马木鲁克国的使臣往忽毡而去,今晚要在你们这里借宿,让你们的爵爷赶紧出来迎接。”

大门里面立即传来了突厥语的答应声:“请老爷们稍等,小的这就去统治阿鲁特爵爷。”

那个自称王元宝的八旗大爷松了口气,忙回头招呼诸人下马。马上骑士都是东方面孔骂骂咧咧地翻身而下,口中发出的都是汉话,还是山陕一带的口音。不用说,他们都是八旗太爷,如今中亚这里的“二鬼子”,由于萨莱之战中的出色表现,这些“二鬼子”的地位日隆,几乎和蒙古人不相上下了。

这些八旗太爷都是“一代目”,和后世(本时空)那些在巴黎、伦敦整天无所事事,只会提笼架鸟吹祖宗的纨绔可不是一回事。他们下了马,也不休息,都去松马肚带,还取出毯子裹在坐骑身上为其取暖,敲碎马尾巴上的冰坨子,更取出料袋又在里面加上一把粗盐,给这些马匹补充体力。

从这些举动可以看出,这些八旗太爷的祖宗也不容易,都是久历战阵之人,知道无论多疲惫,都要先人后马——忽必烈虽然压制住了中亚的突厥人,但是反抗还是存在,必须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那位王元宝身形粗壮,面色粗砺。他料理好坐骑,才转过头,对已经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正穿着粗气的马木鲁克国使臣蒲寿庚、蒲师文笑着用汉话道:“二位稍候,找到了这个村子,咱们今晚上就有好日子过了……热饭热酒,晚上还有色目娘们暖床!”

色目娘们……暖床!

蒲寿庚和蒲师文的脸色都快黑下来了——他们俩也是色目人啊!想当初蒲寿庚在大蒙古国混的时候,色目人可是高高在上的二等人,汉人是卑贱的三等人。可是现在……

旁边的八旗兵士一边照料坐骑,一边抱怨起来:“这趟差事真不走运,眼看都过年了,还恁大风雪,却让俺们送什么鸟使臣!还是两个三等色目,什么东西!”

另一个八旗兵插话道:“说不定是个好差,那两个三等色目定是有来头的,要不然守城将军也不会关照俺们悉心照料。没准到了忽毡能得份赏赐……”

“也对,”又有个八旗大爷附和,“现在可是关键时候,听说大汗正准备西征欧罗巴,没准也正打算和马木鲁克人讲和呢。他老人家要是见到这俩色目使臣,没准一高兴就赏几户色目农奴给俺们了。”

忽必烈真的要西征欧罗巴了?蒲家父子脸上露出了一丝欣喜。如果忽必烈要西征欧罗巴,那么天方教大约可以松口气。就且看蒙古人、基督徒和大明三方乱斗吧。

吱呀呀的一声。村子的大门打开了,就看见一群低眉顺眼的色目人簇拥着两个粗壮的蒙古汉子,大摇大摆地从里面走了出来。蒲寿庚知道,这两个人一定是村子里的蒙古爵爷。

在如今的三河之地,大城周围的村子都封给了蒙古士爵。基本一个村子就有一户蒙古人,村子的色目人都是这些蒙古人的农奴,过得自然是暗无天日的生活……

“你们来的可巧了,咱们村子里面的色目人娶媳妇,正喝喜酒呢!”

蒲寿庚心里发苦的时候,那边一个上点年纪的蒙古人阿鲁特老爷,已经和八旗的王元宝老爷笑谈起来了。

“有人娶媳妇?那俺可得给您道喜了!”

色目人娶媳妇和蒙古士爵有什么关系?王元宝为什么要道喜?蒲寿庚听了一耳朵,很有些奇怪。

“哈哈哈,有啥好道喜的,不就是睡个初夜嘛,俺那儿子看上人家了,让给他睡了。”

名叫阿鲁特的蒙古人指了下身边那个年轻的蒙古人,哈哈笑着。蒲寿庚的脸色却已经漆黑的好像个黑太监了……他知道对方说的是“初夜权”,是封建主对农奴的一种特权。在此时的欧罗巴和天方教地盘上并不稀奇,在格兰纳达也有这样的“初夜权”。

可问题是,过去被睡的都是别人的老婆,别人的女儿。而现在……蒲寿庚的女儿和老婆、小老婆还有儿媳们,现在都留在了格兰纳达,如果她们没有死掉,也不知道是谁在睡她们?会不会是什么明洲来的阿兹特克人?

正哀叹的时候,王元宝已经在招呼蒲寿庚了,“蒲先生,今晚俺们就在这里过夜,住在阿鲁特爵爷家里,还有好酒好肉和色目娘们……”

……

此时此刻,忽毡城也被一片风雪覆盖,不过大汗的宫殿中却温暖如春。忽必烈正和几个心腹臣子,在殿中饮宴。这些日子,他这位蒙古大汗的心情仿佛不错,金帐汗国已经被他降伏,虽然表面上还有一个汗王,但实际上已经碎成了一地。当了汗王的那海根本无力号令拔都系的宗王。而伊利汗阿八哈见识到了忽必烈的厉害,也变得愈发恭顺起来。答应在明天春天,亲自到忽毡来出席库里台大会,议论大蒙古西征的事情。

当然,坏消息也是有的,来自东方!

先是河套、河西的东道四王在明军西进的压力下,依旧拒绝了忽必烈让他们西迁的旨意,带着部落北上蒙古本部,投靠海都去了。而他们的到达,让海都有了召开库里台大会的资格——有了窝阔台系宗王,还有东道宗王,再加上部分术赤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海都就能像模像样的开会,然后当上符合大蒙古传统的大汗了。

刚刚从东方传来的消息,海都已经登上大汗宝座,开始搞两个蒙古了!

然后乌斯藏又传来坏消息,郭侃、汪德臣、刘整和俞兴四贼已经开始进攻乌斯藏,四贼兵分四路,分别攻占了西宁州、河州、岷州、保宁和雅州等地。八思巴已经派人向忽毡求救,期望忽必烈可以发大兵入藏。

不过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忽必烈现在的国策是西进而非东征。雪域高原上有什么?除了冰雪就是喇嘛,哦,现在还多了几万汉人军队,虽然不是大明嫡系的士爵兵,但是谁也不愿意去和他们交战。大家的目光,都盯着富庶的欧罗巴——虽然那里不如中原,也比不上天竺。但是西方没有强大的大明帝国,也不像天竺那么热,而且前往西方的道路比较好走。走钦察——罗斯大草原就能到波兰了。

至于西方的情况,忽必烈已经从那海那边打听清楚了。西方那边的人管自己的地盘叫“欧罗巴”。欧罗巴那边没有统一的国家,而是和中国的春秋战国差不多,大堆的小国在混战,都快碎成一地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