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奸雄天下 > 第314部分

第314部分(1 / 2)

>被精心培养出来的明君英主,而且已经当了很多年皇帝,是久经考验老头子皇帝。结果小妇人只用了个小指头的力气,就把老头子干翻了。

可见妇人干政之忌并不在妇人智慧能力不足,而在于君王的权柄不容他人染指!

天下的最高权力,只属于皇帝一人,哪怕是皇后也不能稍加染指。而在华夏的历史上,不能染指皇权的何止皇后?相当一部分太子和绝大多数皇子,在成为皇帝之前,都不能染指权力。

皇帝的至亲都被如此防备起来,对于外人,自然要更加小心提防了。

而种种小心提防,都比不上把有可能造反夺权的潜在力量彻底搞残搞垮来的简单有效……只要把别人都搞垮搞闹残了,这皇帝老子的权力,就显得稳固一些了。

陈德兴冷笑一声:“孤王要开辟的是不同于宋唐汉秦的天下!孤王要以《周礼》为本,创立《陈礼》,以礼合教,以礼教治人心,以人心治天下。这《陈礼》乃孤王所创,规矩自然是孤王来定……妇人不得干政的规矩,孤王这里没有!仙儿,你不久就是一国之后,孤王不在朝时,你还要临朝摄政,平日如何可以不干政?而且,孤王要建立的是华夏世界,将来普天之下,可不是中华一国,而是至少二百国!这二百国之君王家,应该互相通婚,诸国之后,皆是她国公主,或者还有女主即位。妇人如何不能干政?”

陈德兴让李翠仙参与朝政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要打破皇后、皇子甚至是皇族远离政治的惯例。建立起一套皇族参与政治、军事的游戏规则。

因为在他看来,皇族乃是贵族之首。如果连皇族都要远离政治,那还谈什么贵族民主?而且,一旦贵族民主制确立,大明和华夏诸国的王权就会受到制约,在这种情况下,皇后或王后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政治的负面效应,也会将到最低。

当然,皇族和贵族应该怎么参与政治,如何运用他们的权利,又要如何制约他们,都必须有通盘的考虑,在《陈礼》中加以规定。而让李翠仙参与政治,不仅是皇族参政的开端,而且陈德兴也的确想多多听取李翠仙的建议。特别是制定《陈礼》这方面。

李翠仙看陈德兴的态度,仿佛也不是在试探自己,是真心要让自己继续参政的。说实话,她对政治是很有兴趣的,能在陈德兴称帝后继续参与,当然最好不过了。当下也就不再推辞,而是问起《陈礼》的事情。

这事儿,她还是头一回听说呢。

第597章都很有保障

从献州城逶迤而出的大队人马,正在雪地上浩浩荡荡的朝燕京城而去。

现在是胜利大行军,忽必烈的大军已经“攻破”古北口,集体出了长城去爬冰卧雪了。而李璮还被史天泽、张柔和严忠济仨货死死包围在代州城内,投降不过是时间问题。

忽必烈走、李璮降,北地虽然还纷乱的很,各种大小军头林立,但是大局已定——明王陈德兴要来坐这个天下了!

至于南边那个赵宋,谁不知道他们是堆冢中苦骨?之所以可以维持到今天,还不是因为几千万汉人中总有一些不甘心亡于胡虏的勇者,豁出性命在保大宋、保华夏?

如今胡虏已经叫明王赶走了,明宋之争不过是姓陈的来当皇帝,还是姓赵的傻瓜赵禥继续当昏君的问题。这结果自然是毫无疑问的!

如此光明的前景就这样摆着,怎能让一票从龙功臣不兴奋异常呢?就连在冰天雪地中行进,都没有人觉得累觉得苦——要当功臣,要封妻荫子,这点苦和累又算什么?而且,他们这些人是护着陈德兴、李翠仙回燕京去的,比起南下去取汴梁、洛阳、归德、南洋、顺天等地的各路大军,他们走的这点路,实在不算什么。

将近两万军马在雪地上行军的声音,就一片沙沙之声。队列当中,说话的人也不多。原因无他,就是明军的纪律严格,越是大胜的时候,陈德兴这个开国大帝,也越是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且,现在也的确不是可以懈怠的时候。忽必烈虽然走了,南宋虽然残了。但是整个天下,基本上还是一堆烂摊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阀豪强林立,李彦国、史天泽、张柔、严忠济、张宏、戴曲薛、李毅奴哥、张邦直、董文蔚、汪德臣等等,这些都是李璮系统遗留下来的军头。而南宋那头,也有十几家方镇之主,再加上不少已经事实上变成军阀的团练头子。

眼下整个中国有名有号的大军阀,至少有三四十家!

这些军阀,其实都是陈德兴瓦解赵宋和蒙古汉军政策的产物——正是因为这些军阀的中立或投靠,才让陈德兴得以直接打击蒙古人的腹心本部,而不是和汉人炮灰军没完没了的厮杀!

而他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击败忽必烈,取得中原统治权的原因也在于此——蒙古族到底是个小民族,而且忽必烈只控制着其中的一部分,手里面最多有两百余万,这还包括了老弱妇孺,其中能当兵的也就是二三十万。被陈德兴和李璮打死了十来万,忽必烈就扛不住逃走了……如果历史上的蒙宋四十多年的拉锯战,都是蒙古本部人马在前面消耗,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南宋!

只可惜,宋朝的体制决定了其对军阀的容忍度很低,也就无法拉拢蒙古汉军军头倒戈了。

而陈德兴的成功,就在于打出复周的旗号,公开提倡封建诸侯,让这些拥兵自重的军头们看到了削藩之外的第二条出路——虽然他们也将信将疑,但是已经足够让他们在天下局势未明的时候保持中立或倾向陈明了。

现在,大势仿佛已定,是陈德兴履行封建诺言的时候了。是背信削藩,还是封建诸侯,全天下都在观望。

而在陈德兴给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之前,南宋这堆枯骨,恐怕是不那么容易埋葬掉的……

而制定《陈礼》,则是陈德兴给出的答案。

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华夏世界,而不是一个专制王朝。《陈礼》是未来世界的秩序和规范,是区分华夷的意识形态,是华夏世界的灵魂。

而未来华夏君臣父子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则是天下各路军阀豪强还有陈明的士爵贵族们,第一件想搞清楚弄明白的事情。同样也是陈德兴要尽快交出来的答卷。

汉语拼音可以慢慢制定,但是怎么当君,怎么做臣,必须要尽早讲清楚,才好让大家心里面有个底。

所以在返回燕京的途中,陈德兴破天荒的没有骑马,而是和赵复、李翠仙一起坐进了一辆四轮马车,一路行军一路讨论商议。

“孤王的意思,未来华夏的‘君’应该分成天下之君、封君和配君三种……”

“配君?”李翠仙隐约觉得这个听着有点像“贼配军”的名号是给自己预备的,于是就低声插了句话,“什么是配君?”

“就是君王之配偶。”

“配偶?”李翠仙当然知道这个词儿是什么意思,这是个古词儿,楚辞里面就有。“大王是指……妾身这样的后妃?”

“君王之正妻,女王之夫君,都是配君。”陈德兴郑重回答道。

“女王!?”

赵复和李翠仙同时惊呼起来。女人,还可以当王?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