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他身边,年轻的杨阿喜也同样勒马而立,看着眼前景象,同样难掩脸上的激动神色。他现在和郭侃一起担任先锋,五千黑骑马队,六千五百银甲兵,就在两人身后,正在展开准备进占飞狐口——虽然飞狐口表面上没有兵马驻守,但是明军还是要依足了占领要隘的战术操典行事,决不会有半点掉以轻心。
一阵马蹄响动,从飞狐口内传来,杨阿喜一挥手,跟在他身后的一队八旗兵立即翻身下马,带上了步弓上了一处高坡。郭侃也给左右传令,调了一队银甲兵在前方列阵以待。不一刻,就看见一队骑士飞奔而来,没有打任何旗号,领头一骑,却是银甲师大义教官史彬,他没有穿明军的黄色战袄和钢甲,而是穿着唐军的红袄,并没有披甲。紧跟在他身后的是个留着大胡子的老者,和史彬有几分相像,正是史天泽。
郭侃长出口气,对身边的杨阿喜笑道:“是俺义父!这下大事要成了……俺义父手里还有两万兵,都是跟着他老人家征战多年的锐卒!只要他们肯倒戈,李璮必败无疑!”
杨阿喜淡淡一笑:“李璮本就必败!上下二军,加上四旗马队,加上老哥的银甲师还有大王的亲兵近卫师、近卫骑兵师,一共十万铁军,天下间谁能抵挡?”
郭侃翻身下马,把缰绳丢给亲兵,又回头冲杨阿喜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李璮的十万大军虽然不禁打,但是杀敌一万自损总有几百……咱们的十万精兵,还要留着力气对付忽必烈呢!这忽必烈……终究是个英雄,小瞧不得!”
说完这话,他就大步向前迎了上去。史彬和史天泽也瞧见了郭侃,史天泽一挥手,让亲随稍后,自己和儿子史彬策马向前,到了郭侃身前才翻身下马。
郭侃冲史天泽抱了下拳,笑道:“义父,孩儿钢甲在身,不方便行大礼了。”
史天泽也笑着回礼,然后就望着正在四下布置的八旗兵和银甲兵,摸着胡子,点点头道:“人人钢甲在身……明王竟有此等精锐,此战胜负,看来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郭侃哈哈一笑,一伸手就做了个肃客的手势,“义父,这一回,咱们算是压对了宝啦……明王来日必是天下之主,义父您如果愿意去远国为王,也是一国之君啊!这样的好事,也就只有明王这里才有!”
第570章目标,代州城!
帐幕外头,传来了马匹嘶鸣的声音,炊烟和士兵们的谈笑声有一搭没一搭的飘了进来。暮色已经四合于野,笼罩在燕山、恒山、太行山的交汇之处。十万明军,合着数万民夫、不计其数的驮马大车,浩浩荡荡开到这飞狐口,只等陈德兴一声令下,他们就要杀奔太原。在这些大明最精锐的士爵兵、八旗兵眼里,北地虽然开阔,却没有一支军队可以抵挡他们这支兵马来去纵横!陈德兴苦心打造的武力,最好的兵器盔甲,最严格的训练,最有利于激励士卒斗志的制度,还有大义教官和天道教的洗脑,现在都是最有效力的时候。
北地的冬天虽冷,但是却浇灭不了战士们心头火热的斗志,身边是出生入死的袍泽,上面是半神之身的统帅,眼前是定鼎天下,开万世之基业的功业。这大营之中,满满的都是欢声笑语,人人求战心切,谁也不以来日大战为意。因为自陈明崛起辽东以来,每一场大战,都是压倒性的胜利!现在陈明的战士有钢甲护体,刀枪难入。又有大炮之利,可以轻松摧破敌阵!
打仗,不就是大炮一轰,然后就是由钢甲长枪组成的方阵踩过去吗?
这世间哪儿有大炮轰不烂的敌阵,哪有能挡住钢甲方阵的敌人?
十万大军,人人志气昂扬,甚至有些同情他们的敌人。那些蒙古人,还有李璮的唐军怎么那么倒霉,居然和自己这样天下间最强大的军队成为敌人呢?
底下的军将士卒不把大战当回事,上面的领军之将和参谋们,却仍旧小心谨慎。经过几年的调教和战场实践。明军的参谋指挥体系,已经越来越成熟了。大批从军校毕业的青年军官,在一场场实战中迅速成熟起来,其中的精英都被网罗到了明军的各级参谋部门之中。
这一次出征,更是有一个庞大的参谋团随行,协助陈德兴指挥大军——出征的这十万大军被冠上了明王军团的名号,正儿八经组成了军团中军司,还由大明参谋司中最能干的几个高级参谋官员组成了军团参谋司,担任军团军师的更是明军参谋系统的灵魂人物张熙载少将。
一队队塘马往来于军团和燕京之间,将燕京的参谋司所掌握的各种情报,在第一时间就送达军前,送到一票已经领先于这个时代至少几百年的参谋军官手中。
“军师,大名府还被蒙古人的骑兵封锁,不知道大名城怎么样了?蒙古人的小队骑兵也试图渗透河间府,不过都被两红旗的马队挡回去了。”
军团高级参谋,挂着少校军衔的王珏拿过刚刚收到的塘报,扫了一眼就对自己的上司张熙载说道。张熙载现在算是位高权重了,虽然只有少将的军衔,但是却能以军团参谋司的名义向下面挂着大将和中将军衔的军将、师帅们发号施令。
不过相对的肩膀上的责任也不是寻常少将可比,所以眉头总是紧拧着松不开。听了属下的报告,依旧一言不发,低着头继续书写战场日志,只是在末尾加上了王珏报告的大志内容。
合上战场日志,张熙载才抬头看着王珏,低声问:“史天泽到了没有?”
“正黑旗的塘马来报,史天泽一行已经到飞狐口了。”王珏看了眼外间的天色,笑道,“说是天黑前就能到咱们这里。哦,还有,正黑旗的人还报告,李璮很快就要到代州城了。”
“到代州城了?好!”
张熙载把战场日志递给了王珏,站起身道:“日志收好了。本官现在要去王帐。你派人去营门守着,若是史天泽到了,立即将他请去王帐面君。”
……
张熙载脚步轻快地到了陈德兴的王帐外,虽然尽力地要在面子上保持矜持,但是那点笑意还是掩饰不住。
王帐之内,陈德兴并没有研究军务,而是在和赵复下棋,旁边伺候的只有一个穿着银甲,腰带上挂着横刀的杨婆儿。
张熙载在外面喊了一声:“张熙载求见。”
然后就看见王帐的帘子被人挑开,杨婆儿那张诱人的面孔就出现在张熙载眼前。杨婆儿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个肃客的手势,将张熙载领到了陈德兴身边。
“是廷扬啊。”陈德兴朝正给自己行礼的张熙载看了一眼,“飞狐口有消息了?”
“回禀大王,史天泽已经到飞狐口了,天黑前就能到大营!”张熙载一脸喜色地说,“飞狐口,现在已经在咱们手中啦!”
飞狐口到手,通往河东的大门就算洞开了!
“李璮到哪里了?”陈德兴脸上没有多少喜悦,只是淡淡发问。
一百万贯加上一个太原王,再买不到史天泽就真是见鬼了。这北地的军阀,哪一个不是有奶便是娘?现在李璮的这条破船眼见就要翻了,谁不想着早点跳船?
“李璮到代州城了!”张熙载道,“李璮很可能会在代州驻扎几日,等待大名府的消息。”
陈德兴捏着一枚棋子,轻轻敲打棋盘,低声问:“代州城……代州城防如何?李璮手里有多少军队?军资储备如何?”
李璮过往的用兵,都有些迟钝。所以陈德兴估计,自己这岳父老泰山很有可能会固守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