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马木鲁克也不行?”蒲师文怔了一下,这些日子他可是见识过马木鲁克雇佣兵的本事的。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身好武艺,能熟练使用弯刀、斧子、长枪和弓箭,还有一身马背上的好本事——这些马木鲁克可是从小被卖给阿尤布王朝的苏丹或酋长,经过长年累月的严格训练而成的武士!
而陈德兴的士爵兵、八旗兵不过成军几年,如何能同他们相比?
蒲寿庚冷笑一声:“为父也知道马木鲁克们的好武艺,可是打仗不是比武,不讲单打独斗的功夫。这些马木鲁克武艺再好,不照样在西边被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被咱们雇佣,万里迢迢跑到大宋来当佣兵的。”
“可我听说在西方,埃及苏丹忽都思·贝尔巴斯曾经打败过蒙古人。”蒲师文的消息倒是灵通,居然也听说了艾因·贾鲁战役——虽然历史已经有所改变,但是艾因·贾鲁战役仍然发生了,只是时间有所不同,结果也差不多。
只是怯的不花负伤而退,没有丢了性命,蒙古军队的损失也小一些,不是全军覆没,好歹逃回了两千来人。但是大马士革还是被马木鲁克军攻占,旭烈兀在大食的扩张也暂时画上了句号。
“别存什么幻想了,”蒲寿庚叹了口气,“埃及的忽都思·贝尔巴斯苏丹有一万两千个马木鲁克兵,而且都是最好的马木鲁克,他们的对手不过是五个蒙古千人队。咱们手里才多?不过五六百人,就想阻挡陈德兴的几万大军?”
说着话,他摇了摇头。天方教海商撤离泉州的决定,是天方教商会秘密开会做出的决定,这是最高的机密,与会者都向真神立誓不可泄密。饶是蒲师文,在今日之前也是一无所知的,现在蒲寿庚之所以向儿子交了底,那是因为时机已经到了——泉州天方教番商起事的时机到了!
……
“胡阿伟,你带1000人守正门!”
“柯师傅,你带1000人去守后门。”
“陈四虎,你也带1000人去守东边的围墙。”
“许米佬,你带1000人去守西边的围墙。”
“唐老三,你带1000个会射箭的守在道观四角的塔楼之上,把床子弩也抬上去。”
“……”
与此同时,方玉门正穿着一身闪闪发亮的钢甲,大马金刀地坐在太乙观大殿内,给自己的一票徒众布置战守。
汇集到太乙观的天道徒总共有万人左右。已经被方玉门分了十个千人队。其中最精锐的千人由他亲自掌握,充当预备队,都是披坚持锐的精壮汉子。其余九个千人队,则各指派了千人长和百夫长,算是草草编成了行伍,还配发了兵器和纸甲——太乙观本来就是为造反起义而建的据点,不仅十分坚固,拥有高大的围墙和厚重的大门,围墙后面还建了可以站人的木质平台,前后大门也建有门楼,以便于防守。而且还在道观中藏了兵甲战具,包括属于违禁品的铠甲、皮甲、纸甲、各种弩机和天雷,足足可以武装上万人!
如此数量的军用物资散落民间,在中国历史上,大概也只有海上贸易异常发达的宋朝的三个大港才会存在吧?而这种民间拥有大量违禁武器的直接推动力当然就是海贸的需求。因为此时的海上是个无法无天的地方,海商海盗根本一体。没有武备的商船出海,那是肯定要被人抢光的。所以在国家的海军可以完全控制大海,剿灭海盗之前,海商是必须拥有武力的。而大量海商聚集的城市或国家,必然会出现民间武力极为强大的情况。
历史上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民间财力武力强大所造成的必然后果——任谁有钱又有枪,都会想更进一步去参与国家管理的。
南宋末年,蒲寿庚得以在泉州作乱,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不幸的是,蒲寿庚为首的泉州天方教番商从来就不是中国资产阶级。顺便提一下,当时的泉州并不是没有支持南宋的商人武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以许汉青、许夫人为首的许氏海商集团。
至于后来的元明清三朝都推行海禁国策,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抑制民间海商的武力——明清时代的手工业和雇佣劳动是非常发达的,在大部分时间内都超过了同期的欧洲。说没有资产阶级萌芽那是胡扯。但是这种萌芽却时时刻刻处于封建王朝的摧残压迫之中,难以茁壮成长也是事实。之所以如此,也不是因为中国封建王朝不尊重私人财产,而是从明朝开始的海禁政策解除了商人的武装!
失去武装的商人,自然也就没有了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的本钱,成了士大夫集团的附属品,更不可能再进一步去染指政权了。
不过现在还是武装海商泛滥的南宋时期,泉州这座国际大港中多的是武力强盛的商人。其中一部分,还是入了天道教,买了士绅身份的“明商”。这些商人虽然瞧不上草根出身的玉门十三郎,但是却不敢对墨影娘不敬。
“有500马木鲁克?不必担心,吾带来明王的300弓骑近卫,什么马木鲁克,就由他们对付!”
“泉州团练?哼哼,方玉门会把他们引过去的,他已经在太乙观举旗了。”
“明王殿下?殿下已经到了澎湖,就驻兵在马公岛,整个南洋舰队和半个北洋舰队都一起跟来,光是炮船就有上百艘!”
在泉州城内的季府大宅之内,墨影娘正和一个白面长须,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说着谋取泉州的事情。
这男子就是恶名远播的南海恶煞季老贼了——季老贼的名号其实是祖传的,他家从开闽三王(唐朝末年)开始就是海贼(当然也是海商),传承了三百多年快四百年。而如今的第十二代季老贼,不过三十许岁,就有了南海恶煞的名号,显然也不是什么好鸟。
而季家海商海贼集团,在他的带领下,更是稳居泉州汉人海商之首,拥有大小海船千艘,还养了死士六百,仆童两万。
第529章事情不对头啊
古代世界的兵制,无非就是三种:一是封建兵制,就是将兵役和土地挂钩,由土地收益支持服兵役的各种开支,唐朝的府兵,陈德兴的士爵兵,日本的武士,欧洲的骑士,土耳其的希帕衣骑士,都是这样的封建兵。
这封建兵的特点就是初兴时强大,中后期没落。随着时间推移,一部分封建兵转化为贵族阶级甚至大封建主;另一部分则陷于破产,失去支撑兵役的财力,在世道纷乱的欧洲则会沦为雇佣兵,在太平无事的中国则会沦为农奴、佃户——朱明王朝中后期就靠这种农奴、佃户维持,其实就是有国无防。
二是募兵制,就是花钱雇兵。在唐朝的府兵制没落后,一直到南宋灭亡,募兵就中国兵役制度的主流。而募兵制在古代社会,又大约有两个类型,一是兵为将有的雇佣兵。唐朝的藩镇、罗马的蛮族雇佣兵和欧洲近代的雇佣兵,还有著名的马木鲁克兵(在封建化之前),高丽国的三别抄都是兵为将有。而兵为将有自然容易出军阀,除了小国林立的欧洲,世界其他地方,兵为将有的雇佣军,最后都会诞生出大军阀。
另一种雇佣兵形态则是文官政府直接控制雇佣兵,后世的近现代国家,在实行募兵制的时候,大多如此。但是这种文官政府募兵的体制,对于官僚机构的高效和清廉拥有极高的要求,而且还必须有一套培养军事官僚的体系。而中国的宋朝,既没有高效廉洁的文官政府,更没有一个由文官政府控制的军事官僚培养系统。雇佣兵到了他们手里,自然只有腐败朽坏了。
而在中国古代,当雇佣兵和封建兵出现朽坏腐败,无法再负担起保卫国家和镇压叛乱之责任时。一种介于封建兵和雇佣兵之间的团练兵,就应运而生了。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以宗族血缘和同乡同窗为纽带,以儒家士大夫为骨干,以士大夫的同乡同宗佃户为战士的团练武装,就是宋明清三代书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军队模式了。
至少在泉州府团练军刚字营管军,太学上舍出身陈子龙看来,兴办由士大夫控制的团勇武装,就是拯救大宋江山,捍卫孔孟圣道的唯一方法。
既然那些不读圣贤书的武人要么朽烂无用,要么不忠君王,那大宋还要这些武夫作甚?既然大宋是和士大夫共天下,那书生掌兵才是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