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只有老张和小李在室内时,小刘又来了。她冲老张说,“我到派出所告你去。”
“告就告呗,离得近走去都成。”让别人觉得这事好像不与他老张相干。“我到大嫂那里告你去。”小刘很硬气地说。老张到这时才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不过他不想让这位继续说下去了,便回道,正忙着呢,不和你们胡搅蛮缠了。小刘也不便再说什么。
‘老张闲暇时思忖,她两人这样经常的把我当作笑料,搞得我是很尷尬,常此以往,也不是好现象。倒不如我请她们吃顿饭,正二八经地说开了,把这件事平复下去。
几天内,确实也按老张的主张办了,可最终并没有达到目的。
小刘负责公司里办公用品的采购和发放工作。在采购前,遇到她本科室抽不出人手时,领导就临时指派一个人与她同行,这次指派了老张。他刚安顿好新家,正想着买件工艺品摆放在客厅里,得到领导的吩咐,自己就带上几百元钱随小刘前往。司机是在大楼外的停车场等候的,两人进入商场,采购好所需要的办公用品后,又乘电梯运到一楼。到了这时,老张才对小刘说自己要到工艺品柜台买点东西。不一会儿,他花了280元买了只嵌有“一帆风顺”字样的古式帆船,售货员把它给放在工艺品盒子里,又装了塑料袋,他便兴冲冲地回到了小刘身旁。老张主动夸耀一番,小刘让他拿出来当场欣赏一下,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小刘观赏片刻,来了个恶作剧:“唉呀,你家中摆设这东西并不好看,把它送给我吧,过几天我给你个大点的物品换换。”
“到底是什么呀?”
“这个不能早说。看你小气的,还非要等价交换啊!”
这么一说让老张只得点头,“行,行,行,你拿去吧。”可是小刘还不罢休,要老张当场写个“以表心意,把此物品送予你”,并签上名的纸条。小刘和老张经常开玩笑,所以他并没多想。另外他有一种大男子主义的虚荣心,便痛快地按小刘的要求去做了。
小刘收好物品和纸条,她自己也没买什么,和老张互相照应着把办公用品搬到了汽车上。
小刘回到单位后,趁老张帮着他搬东西财务科又没人的时候,顺手把放有工艺品盒子和纸条的塑料袋,塞到了小李写字台没上锁的橱门里。
等到了第二天小李发现时,着实惊慌了一阵子。这会儿女科长在场,她没敢拿出来看个究竟。后来自己看清后暗自思量,老张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挺贵重的礼品送给我,说明我和小刘玩笑开得太大了,他动了真心?虽然老张有才有貌,不过我和他都是有家室的人,年龄又相差十多岁,不应该发生有关男女隐私方面的问题。从这件事情上看,我如果思想防线不牢固,一来二往,真发展到那一步,都对不起自己的家人。再说,有了这事迟早也会被别人发现的。可是我失言在前,小刘又在其中乱搅,我若拒收他的礼物,再硬梆梆地说上几句回绝的话,恐怕对他打击太大,因此也会怨恨我不通情理,只管耍弄他。搞不好会把我对小刘说的玩笑话给捅出去,弄得两败俱伤。罢,罢,罢,倒不如稍作试探,收下礼物,日后从长计议。
当天下午,小李趁只有她和老张在办公室内时,神色有点紧张地说:“你怎么送给我这贵重的礼物,还是你拿回家去吧。”随后做出要开橱门的动作。老张一楞神儿,马上明白是小刘搞了个调包的把戏。当时又怕被别人发现,忙指指门口又摆摆手,尔后用指尖点点自己鼻子。小李认为他既然不管不顾地偷偷把礼物放在我的橱门里,就不会轻易再收回去。她也怕被别人发现,便中止了自己的行动。老张刚才指指门口的一连串动作,本意是向小李表示不是有意给她的,是小刘在从中捣鬼。但是当他看到小李并没有反感,在他的示意下看来接受了礼物,临时又改变了主意。他考虑到这纸条是在小刘要求下写的,白纸黑字,说白了是我送给对方的。就是向小李说了,她能相信仅仅是开个玩笑吗?索性一错再错,把这个人情送给小李,如果她再提起这事,就承认自己真心送给她的。
几天后,小刘有门路调到本市效益好的百货大楼,急急忙忙地走了,可是她并没把这件事的真相告诉小李,这样就一错再错了下去。
由于小李的先后失言和接受了老张的礼物,使得她见到对方时仍旧低眉顺目,说话重又注意起分寸来。加上小刘调离本公司,相互取笑没有了市场。日月穿梭,老张内心的不稳定因素也得到了化解。他虽然破费了钱财,可送的礼物是拐了个大弯儿,自己不好再提起这事。同小李交谈,牵涉到男女的话题,再不说过头的话。
两年时间里,他们都相安无事。业务上的事情,有些老张能替小李承担的就承担下来,他与别的科室或外单位的人在办公室发生纠葛时,小李也往往从中调停一下,事后为他作作开导或者劝解,有时还真能出谋划策。这期间,公司里有一块儿账让他两人管,老张管账,小李管钱。说是账其实就是某些收入不入正式账,仅用它对付外部应酬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件事看出,公司领导对他们是很信任的。但是,小李对她丈夫胡豆是没有不说的事,经理昨天接待客人花去多少,今天又提现金购礼品送往哪里,回家就说了出来。几年前小李和老张两人的风言风语早就传到了胡豆的耳朵里,现在他们又分管账款,配合默契,他一想起来,心里就像吃了绿头苍蝇一般。可他城府较深,不显山露水,仅仅是怀疑,也不便发作。
胡豆的机会终于来了。近日里小李回家常说些针对公司领导的牢骚怪话,又透露了公司准备要一大批职工下岗的消息。胡豆瞒着小李,把她公司私设小金库的事写成检举信寄给了市纪检委。上面派下工作组调查处理此事,结果小金库端掉了,经理被降为副职,其他领导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一个月后,随着公司一些职工下岗,小李也在此列。老张因在财务科工作时间长,又从没出现过差错,才得以幸免。
两人分别前,交谈过几次,小李还真有点自强不息的劲头。有一次在交谈中,她将前两年造成的尴尬场面向老张作了解释,即那时她和小刘经常开玩笑,对方用来搪塞她的一句话,她一时拿来作为回敬,巧的是老张在场,弄得很是尴尬。这事她后来一直没勇气说出口,到了这时才好意思说开,并把父亲留给自己的一套辞海和康熙字典送给了老张。赠送书籍的主意,她在几年前就想好了,若当时送就怕老张不收或节外生枝。不过现在对方接书时还再三推辞,她把各种理由都说透了,不由对方不收。老张认真地表示要给她买时新服装,又说以后要经常保持联系,都被她婉言谢绝。而作为老张这一方呢,事发不久就想问问小李怎样造成的一时失言。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一直都没能开口。如今她总算主动地说了出来,对自己也算是个较圆满的答复吧。
起点中文网http://。cmfu。
。cmfu。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章 每况愈下
由于大批职工下岗,基层站有的撤销,有的兼并后变成企业,公司也由纯事业编制改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领导上还将经营范围进一步缩小。财务科女科长到了退休年龄退了,该科取销,换上个财务室的牌子,只保留两人,老张仍然干会计。不过公司经营不景气,领导一茬不如一茬;这时的经理仗着公司地处本市商业繁华地段,靠着出租房屋维持现状。可是他慷公家之慨,吃喝风一刮再刮。
这位经理姓马,名河川,职工背后都叫他马“大喝”。老张多年在领导手下干,很快就能辨别出哪位是不干事业的领导。这位不属于贪财那种人,可是能挥霍。个头不高,瘦不拉叽,除了夏季,披着件大衣或风衣,耸着个肩,有事情时,走路倒也不慢。说来也巧,有一次老张在公司门口找到“大喝”,此人披着风衣就急忙回二楼的办公室,老张紧跟在他的身后。由于楼梯设在露天,又是六、七年前的建筑,结构陈旧,楼梯扶手是钢筋的那种,它设在大门内侧右手,上楼得来个急转弯。这时类似小跑的“大喝”被这钢筋扶手一下钩住了风衣口袋。当时他没反应过来,还想往前走,硬是向前扯了两扯。老张是那不善于递话的人,弄得这位很尴尬,倒是他自己说了句,简直是那钩连枪,差点将老子掀翻马下。
公司面街的楼房,一、二层的原十几间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