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活在七零年底 > 第44部分

第44部分(1 / 2)

>

这是个什么情况?江国权的意思是他要等我三年,然后等我毕业的时候再向我表白?

于是我说到:“医学院要读5年的。”

他笑着说道:“再等四年也没有什么。”

于是我囧了,现在这个情况对我很不利啊!怎么好像我和他有了一个“四年之约”什么的?

我立即解释道:“你不用等我的,我……”我本来想说:“我永远也不会喜欢上你的!”可是话还没有说出口就被我咽下去了,这样说也太伤人了啊。于是我改口道:“我不想耽误你!”

他笑着说道:“不耽误!不耽误!”

我顿时气结,不知道再说什么了,这可怎么是好啊?

~~~~~

回到宿舍以后欣喜地发现了史明辉给我寄的第二封信,打开以后看见了他站在海边的一张照片,照片里他穿着绿军装,背着手站在海岸边,背后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我不禁笑了,他怎么这么严肃呢?我还期待能看到他在海里游泳的照片呢!

不过貌似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很保守的,那种近似于“裸/照”的照片他应该拍不出来吧?

唉,可惜是张黑白照片,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又黑了。去大草原那里晒了晒太阳,再到海边去晒一晒,应该会黑的吧?

然后我看了看他给我写的信,才知道怪不得他这么严肃呢,原来是听当地的同学和群众说了说我们国家在海疆上和别个国家的冲突,再加上台湾这么一档子事,也难怪他这么严肃了。

他在信里愤恨的说道:“我一定要好好地学习文化知识,报效我们的国家,让我们国家真正地强大起来,在这个世界上挺起腰杆!我要当好一个兵,成为祖国最有力的钢铁脊梁!”

我不禁叹了口气,这些问题的确存在很久了,到我前世的那个时代都没能解决呢,很多热血的青年都因为这些投军去了。希望史明辉能好好学知识,完成他的梦想吧。

可是,战争!想到这个我还是有点儿怕。因为在和平年代里生活得久了,我以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去当兵意味着什么。现在我才猛然想到——当兵不就意味着战争吗?战争就意味着伤亡,这个世界上是不可能有零伤亡的战争的!

如果史明辉去参战……

我打了个冷颤,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了。可是一个记忆忽然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们和越南好像就是近几年开战的吧,好像还打了好几年!

那史明辉岂不是会去参战?如果国家真的要派他去参战,我不肯能劝阻他的,即便劝了也劝不动,国家和他都不会答应的!

怎么办?我顿时焦虑了起来。

第五十二章  思想问题

由于大家都很有翻译的热情,而且我们三个都集中火力翻译一本书,于是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把这些东西都翻译出来了。当然我和王教授翻译得比较多,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我们两个翻译的,马睿澜虽然也很努力,但是她的英语水平真的是太差了,所以拼了命参加进来,还是只翻译了一点点。

而且她翻译出来的稿子王教授都细细地改过,不仅告诉她那一章的医学上的意义,还告诉她那些英语应该怎么翻译。我叹了口气,王教授真是认真啊,而且他教得比我们的英语老师都认真呢,他要是教我们英语也完全能教得下来。

王教授把我们翻译好的稿子集中起来细细订正了一遍,然后就交给出版社了,让我惊讶的是他准备在翻译者那里写上我们三个人的名字。前世的时候很多学术**,有时候我们自己写的论文也得把导师的名字放在第一个,然后发表出版等等,导师自己写的我们都不会有什么沾光的份。

马睿澜脸红红地说道:“王教授,写你们两个的名字就好了,我也没帮上什么忙!”虽然在王教授夸她有很大进步的时候她还是很开心的,但是现在却不敢接受王教授的“好意”,让我不禁感叹这个时代人的淳朴。要是前世的时候,遇上这种好事还不赶紧冲上去?

于是我沉默了,我很希望要这个荣誉的,一个是因为我确实为这本书的翻译做了很多事情,我觉得那些是我应得的。还有一个就是我明白一个人有一本著作是多么重要的事。中国人办事情就喜欢弄指标,你要升职,要涨工资之类的,国家就会规定一些“硬性指标”下来,比如有一本专业著作啊,或者是发表多少篇论文之类的,达不到的话对不起,你混多少年都升不了职。

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好机会,虽然只是第二作者,但是这本书真的很有价值,以后可以在简历上大书一笔,等毕业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因为这个被分到好一点儿的医院去呢,所以我真的很想要。可是这个话我却不能说,这个年代的人都这么淳朴、这么谦虚,我要是大剌剌地要,会不会被认为人品差?于是我只好沉默不语。

幸好王教授在马睿澜说完话以后把脸一沉,然后说道:“马睿澜,你这是说得什么话呢?我们得实事求是,不是吗?你参加了就是参加了,虽然只翻译了一章,但也是参加了!没有人可以抹去你的功劳!林晓雯,你也是,不要和我说你不要把名字加在书上面的,我们知识分子就要有风骨,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去争、不去拿,可是是你的就是你的,不去让、不沉默!你们都是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在心里揣着一把尺子,好好地衡量一下,怎么能这样想呢?你们可是国家的脊梁啊,要是你们都都怕事,都退避,都不敢说话,那国家还能有什么希望!”

马睿澜很激动,眼睛里闪烁的全是光辉,然后特别“革命”地对王教授说道:“王教授,我明白了,我以后一定该,我会做一个正直的人,也做一个不怕事的人,守好知识分子的风骨,遇到事情就说!”王教授满意地笑着对她点头,显然对她这一番表决心很满意。

可是我依旧沉默,我和马睿澜很不一样,她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觉得自己是国家的脊梁,觉得自己是精英,所以她很骄傲,有着知识分子的那种特有的傲骨。他们是那种传说中的“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人。

可是我却生长在一个大学生已经不值钱了的年代,毕业的时候满街都是本科生,工作特别难找,根本就没有半点儿“精英意识”,觉得自己就值个白菜价。而且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也没有那么重的使命感了,抱定“为国献身”的人还真不多,大家考虑得都是个人的发展,个人的生活,个人的价值。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