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混世和光 > 第5部分

第5部分(2 / 2)

齐天大圣,我灵魂的标签!

齐天大圣,我力量的源泉!

齐天大圣,我精神的走廊!

齐天大圣,我思想的卫士!

齐天大圣,我战斗的同志!

我开始训练自己的耐心,开始学习等待。我无法知道我的唐僧何年何月会在此地飘然而过,但我绝对相信一定能等到这一天。我不认为老天爷会容忍这座山对我进行永远的镇压。

我的小屋简陋而奇异!

简者,它是一间木质小屋,阴狭昏暗,四壁斑驳;陋者,它透出一股岁月风霜的陈腐之气,年深月久,门窗破烂,摇摇欲坠,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它刮走。然而它的奇异却使它的简陋在我看来倒更像一种绝妙的诗意,可遇而不可求。奇者,形势奇也!南靠松柏参天的百丈悬崖,北望千年不老的书院,东接远方白练千里的湘江。西临紫雾沉沉的清风峡;异者,形状异也!它位于一座古旧斋楼的中间,下面有一道被凿空的岩洞,上面是两层跟一片枫叶竹林纠缠在一起的房子。小屋便很像一只从茂密的林子里哪颗参天大树上落下来卡在一处小枝叉上的鸟巢。

我喜欢这个鸟巢。它散发出一股清新的鸟臊与绿色植物混合而成的气息,给人一种通天地之气的舒畅感。我更喜欢的是这种形容,觉得鸟巢的意象非常符合我的心境和现状。我可不是就是一只鸟吗,在混浊的天空飞翔了一番,终于累了,便躲到山中的窝里来歇息,梳理褪色的羽毛,搓揉疲乏的翅膀。不管这个鸟巢如何杂乱简陋,它于我是温馨的,即使阳光照耀不到,也不乏几丝暖暖的生气。

千年的岳麓书院就在北面不远处的山洼里。我一直想跟它亲近,可以前无论怎样进入它的里面,总有种泛泛之交的感觉。如今我终于跟它做了邻居,从此我将认真仔细地阅读它,感受它的每一次经络搏动和血脉奔张。这种阅读将成为我每天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它恰好位于我上班的必经之路上。我庆幸每一个居地都有一处文化名牌,过去是牌楼口,现在换成了书院,更具有文化的气息,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它比从前的牌楼口更能引导我、教化我。我本来想马上去再把书院里里外外看一遍,可忽然又觉得不甚妥当,因为以我现在的年龄,拜访这么一处圣地应该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并具备一定的文化消化功能。但从我的心境来看,这两个条件都没有,我还不知道该如何进入它,该如何感受它,我甚至觉得如果草率地进去会错误地理解它的精髓,从而错误地应用于我的生活。不行,不能这么匆忙。我不是在训练自己的耐心吗,那首先就该在这个问题上运用一下训练的成果。书院是我的邻居,我完全没必要这么急着去拜访,以后的日子长着呢,我们都是岳麓山的一分子,谁也没办法离开这里,将来自有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机会使我们融为一体。

眼下适合我的只能是云雾缭绕的清风峡。焦虑混乱的心里毫无头绪,唯有自然的风景才能把它梳理得平和安静。春雨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打得茂密的丛林劈劈叭叭地响,沉闷的声音使峡谷显得格外幽暗深远。我忽然想起了一首古诗,道是: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论身份,我不是书生,可一直读书不辍,祈望藉此求些功名利禄,虽不敢说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但在同龄人中应也算饱读诗书之人了,我从来都是以此自傲的,但在清风峡里住下来后,我平生第一次有了一种悔恨当初的感觉。跟这片幽静无边、云蒸霞蔚的自然风光相比,读书的乐趣简直不值一提,至于功名利禄,细细品来,也抵不上这儿的一缕清风,甚至一弯竹叶,一滴甘露。真是悔恨当年啊,读个什么鸟书,世上比功名利禄更美好的事情其实多得是,问题在于我们会不会去感觉它,寻找它。只怪自己当时无法领悟这么高深的哲理,受了世俗说教的诱惑,去书中追逐人生的欲望,以至病入膏肓,难以自拔,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不知往后还要受多少精神的煎熬。不禁吟咏一首,聊慰清愁:

潇湘衡岳西南来,黛玉明珠宝光开;

新得三分末春景,雨霁烟花竹笛哀。

枫华过后云弄影,柳絮轻飞戏亭台;

借问来往名利客,何如拜山问蓬莱。

我像一道影子,轻柔地掠过书院绿筒琉璃瓦的红色外墙,进入了清风峡。峡谷里确乎俨然是另一境地,仿佛红尘边上的一处福地洞天,一丝儿也闻不到俗世的气息,弥漫着好像被过滤了的纯洁之极的透明雾气,把人的每一个毛孔按摩得说不出来的舒服,走路都像是在睡觉似的。一种运动中的睡眠,在俗世永远无从体会的快感,使人觉得唯有这种时候,身体内外的所有器官才全部各得其所,所有功能才全部发挥了作用。

我几乎分不清四周的云雾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只知它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开忽合,忽飘忽止,动静无据,然而一动一静之间实际又极有规章,把山山水水、林木松柏以及飞禽走兽全都料理得春情万种、风月无边。峡谷静悄悄的,然而也不绝对,冷不丁会从林子里发出一声鸟鸣,穿云裂石,将整座山林撕扯得微微颤抖,接着就有无数的鸟鸣,其中有清泉和青蛙的伴奏,而那些云雾也仿佛受了影响,有了声音,仿佛无数的琴弓,柔柔地拉着一段古典音乐。

峡谷十分凄清,寒气逼人,砭人肌肤。但唯其如此,便让人愈发觉得它爱人,愈使人痴迷不知归路。清泠之状与目融,潺潺之声与耳融,悠然而虚者与神融,渊然而静者与心融。在交融中忘形忘我,便欣欣然好像已经得了峡谷的真谛,成了峡谷的一部分,甚至干脆认为自己变成了峡谷,不是我行走于峡谷之间,而是峡谷飘浮于我的魂魄之中了。

断垣残碑,蓁莽荒秽,在我眼里也显得诗意盎然,韵味无穷。一路走去,一片片绿色的竹林,摇着美丽的羽毛,向我表现出真诚的欢迎,同时一遍遍地唱着古老的歌谣。我想它们一定唱了几千年了,永远不变的旋律和节奏,把苍凉的岁月深深铭刻其中,令人冥思畅想,不禁就有了几分陶醉,竟至于可以在竹林生涩的气息中闻到一丝儿酒香。这种完全凭精神酿造出来的酒香比粮食酿的物质的酒香更让人飘飘然。我不觉怡然自得,通体安泰。

我是岳麓山人,自然来过无数次的。早些年那纯是玩弄它,将它任性地践踏,把我少年的懵懂和青年的狂放轻浮地抛在它身上,却对它的精奥和神奇毫无感觉,视而不见。我既不知此山何以叫岳麓,更不知命运何以使我成了它脚下的一粒尘埃。现在看,我虽仍不甚了了,但我已经感觉到了,上苍把我安排在它的脚下,绝非自然的造化,而是大有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