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过,他喜欢这个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占有真理的渴望。
少年闭上眼,将手放在心口。他能感觉到齿轮精密的节奏正合同着自己的心脏,在黑暗中跳动。
「你曾看到的一切,我都会亲眼所见。」
古兰尔拍拍尼尔的肩,说:“这组雕像也很有趣,叫‘学者与龙’。”
大钟的左右两侧,分别立着两尊青铜像。
女性学者的雕像面向北方,被雕刻者捕捉的北风拂动她的长发和法袍。她闭着眼,朝黑暗伸出左手,右手上停着一只即将展翅的雀鹰。
一尊巨龙的青铜像则面向南方。巨龙拢起双翼,看上去正要向驯服者喷出炽热的吐息。
“故事中,她呼唤巨龙的真名,驯服了它。”之前一言不发的夏亚激动地说道。少女仰视着学者的铜雕,攥起双手。
注意到夏亚话语中的敬畏,尼尔笑道:“真是了不起的人啊。”
星盘钟之后是一个广场。从通往右边的路望去,尼尔看到山坡上鳞次栉比的屋舍,几乎就是个小镇,古兰尔说大部分学徒和术士就住在那边。而左边的路则通往一座廊桥。
广场的正中央又有一座巨型的青铜雕像,是打开的书本的形状。书页上似乎还蚀刻着枝杈繁盛的鹿角。
尼尔想走近些看看。地板发出金属的声音,他低头,才发现广场地上也有平面的铜艺:纵横交错的河流。三条主河及其支流分散又聚集,最终汇聚入“书”的雕像。
“‘伊巴涅众河’,按照典籍里记载的伊巴涅的河流体系做的。”古兰尔很乐于解说,毕竟他当初看到这组作品时也非常兴奋。
夏亚补充性地说:“在伊巴涅时代,学者们把万物的力量之源叫作‘河’,用诸河的体系性来比喻它,后来就不那么叫了。现在我们称之为‘书’。”
三条河流,尼尔觉得很熟悉。他走到“书”面前,铜河融入纸页的动态非常逼真。他发现那王冠般的角并非雕刻在书上的纹路,而是被熔在书中。这青铜角看上去很眼熟,每一枝都锐如利剑,角上的纹理精巧如人工雕凿而成。对,是“兽”的角,所谓的“青枝”。
“是狄恩里安人赠予学院的,他们没有收割过比这更大的了。把‘青枝’融在书页里是个不错的主意,它象征了‘书’的系统性。真理和语言相似,由人类所难以想象的庞大体系容纳着,或者说它仍在其中生长。我们开拓‘书’,在漫长的探索中逐渐理解了那么少得可怜的几个分支,然后竭力想要运用它。学者们发掘未知的体系,术士们则以自己的名字为媒介,调动‘书’的力量施行法术。即便如此,人类还是没有比‘一无所知’好到哪儿去。想想看,你刚刚所见的星盘钟所蕴含的所有知识、技术,在‘书’之中却渺小得连树干上的一粒灰尘都不如。我喜欢这种……深邃的感觉。”
异乡的术士摊开双手,风沿着他的指缝,他并不占有,却真实地将之触碰。
恍惚间,尼尔想起当时佩列阿斯先生也是这样,欣喜地说起这些理论。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拂过原野的风,看着叶草在正午时翻卷着阵阵银浪,以及山峦,以及倒映着群星的泉眼。
就好像万物于他,熟悉如语言。
TBC
'注意'这章的注释稍微有点点多,讨厌啰嗦的朋友跳过就好><
1,巴尔德山的防御咒言,这里化用了里尔克的诗(是的,我是里尔克的迷=///=)
2,尼尔提到的“这个女孩子十几年后说不定就会成为伊什塔尔那样飒爽的女性”。伊什塔尔就是一开头出场的那位女骑士,她是伊戈的妹妹。名字来源于《阿维斯塔》里下降冥府救回了植物神的女神。
3,学院门口的星盘钟,以及术士的星盘腕表,来源于之前和基友说“梵克雅宝出的豪华星盘表美死了,可是一辈子都买不起啊……不如就让术士们人手一块好了”23333
4,学院门口的那组“学者与龙”的雕像绝对是在向《地海传奇》、《黑暗的左手》、《一无所有》的作者【厄休拉·勒古恩】奶奶致敬。了不起的创造者,龙语者。
顺便一提,学院的创始人是一位女性大学者,所以学院的整体风格是极其尊重女性的。他们不会说“女学者”,“女医师”等等。学者这个词在他们的语言中阴阳同形(和其他地区不太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1月16日的一个小申明 】
是这样的,最近围观了XQ的那个掐BE的楼。
思来想去,作为一个新作者,我可以把自己的情况和大家说一下,方便大家找到一个轻松愉悦的阅读姿势啦。
我是个类型作者,也就是说作为Hagio这个身份,我只会写这个世界的一系列西幻耽美故事。写完最终的正篇我就不写了。(恐怕也得几年后了诶)为了满足自己少年时代的愿望吧。
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够走向幸福的结局。所以我的文HE、BE都会有。
而我不会标明的,因为觉得提前标出来就破坏了追连载的快感。我追求的是动人的故事以及合理的结局。毕竟……作者对读者最大的义务,不就是努力磨砺自己的技艺,真诚地写作以及和读者交流吗?
不过要是有朋友极其极其介意故事的HE或者BE,可以私信问我(我的微博ID是卡洛_Jalo)。{只是……我、我还是挺害羞的,所以……请尽量……嗷呜QAQ}
我非常喜欢连载时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觉,就像是同路的旅伴。这种感觉和看完结文不太一样啦。
是的,人有各种各样的自由,所以如果能相处愉快,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
我很珍重你们,正如珍重每一个故事以及每一次交流的可能。
☆、XXIII
XXIII.
他抱着抄写的工具,从东南边走来,穿过“伊巴涅众河”广场,在“北极星”前愣愣地看了一会儿。如果不是时间紧迫,他能盯着这些球形光焰看一整天。
继续向北走,一条裂谷横亘于前,海水与山中而来的淡水咆哮着交混。这条裂谷将“学院”一分为二,主要的建筑群都在南边,唯有收藏着无尽书籍的塔林矗立于北部。一百多座塔楼及其附属建筑连缀成巨大的螺旋环形,世人能在巴尔德山下看到的就是塔林,他们称之为“三重的荆棘冠”。这里是学院最主要的藏书地,也是大部分学者工作起居的地方。
三座廊桥飞跨于裂谷之上,分别以伊巴涅的主要河流命名。
他经过第一座廊桥。这是他最喜欢的风格,线条简洁,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透过石护栏可以看到海水的蓝。
有人叫他的名字。那少年就站在护栏上,扶着石柱。阳光将少年的影子投在大理石的纯白之上。
“这样很危险,海因。”
少年的出现让他无比欣喜,可一想到护栏之下的深渊,他就没法像对方那样笑得若无其事。
“有什么关系呢?”少年放开石柱,双手叉腰,“你要到父亲那里去对吗?老头子又让你抄写?”
他点点头。
少年笑道:“那我陪你去。下午的课程很无聊啊,术士什么的,没意思。你在塔林抄书,我在旁边睡一觉好了。”
“老师会责罚你的。学习术士的课程有什么不好,没人比你更合适做这行。”
“啧啧啧,瞧你,年纪轻轻就拿老爷子的口吻说话。父亲现在就应该为你举行‘命名礼’,这样你就能和那些白胡子的学者一样了。得了,别啰嗦,咱们走吧。”
金发的少年在仅有一掌宽的护栏上行走。几百公尺的悬崖,少年毫不在意,两手插在口袋里,脚下就是海浪澎湃,信天翁如同不安的天平。
他低着头与少年同行,黑发遮住余光不让自己看到那险况。
“你知道吗,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少年注意到伙伴的紧张感,笑着伸平双臂说:“就像世界上只有一条道路,而我是风暴中的船。”
他仰头望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