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后青春快感 > 第22部分

第22部分(2 / 2)

今年的春节来得有些令人不知所措,到并非因为它时间上的匆匆,实在是我们对于这个节日已经有些厌倦了。旅游,购物和娱乐几乎是等同于排队,涨价和混乱。至于那顿年夜饭却是有趣至极,隔壁的苏北阿婆嚷着今年过节不炸肉丸子了,改上饭店;倒是小辈们坚持要在厨房里DIY,说是在做菜的乐趣中享受家庭的温馨。

换一种生活方式,颠覆传统,这或许就是今年春节的主题。春节晚会可以不看,可星爷的搞笑影碟是一定要拿出来温习一边的。用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太为古老,不如叫上一伙同学好友,带上国庆节时买的那根霸王叉,把气打的足足的,上最热闹的地方“敲头”去,认识的不认识的,一个都不放过。

接下来,我会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独自去外滩散步。找一个没有情侣和旅游团经过的角落,静静倾听浦江涛声和游轮汽笛低沉的诉说,也许那里的风很大,但心却会变的很平静。

我把假期最后的一天献给了上海科技馆,去那儿担任志愿者的工作,用微笑和热情接待南来北往的客人们,并不失时机的在老外面前展露一下不算太差的英语。这样一份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将为我的悠长假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执著兔子)

我吃我喝我逛我放我歇

来自北方的我就要迎来平生在上海的第一个春节。异地过春节当然充满了新鲜感,我早已定下了周密的春节计划。

我吃。上海的美食非北方粗糙的食物可比,可以说是吃得精,吃得舒服,吃得有情调。虽说沪上几家有名的馆子如鹭鹭、小南国、丁香花园都已品尝,但我知道这不过是上海美食的九牛一毛。大上海有太多我还没有探访过的小店和食府,太多我闻所未闻的美味佳肴,趁着这春节之际,我要踏遍上海的街巷,找几家有情调的饭馆,小吃、大餐,一个也不能少。

我喝。上海以小资情调闻名于世,而遍布街头巷尾的各色咖啡馆、酒吧、珍珠奶茶坊乃是上海情调的重要组成部分。约二、三知己,我可畅饮新天地,亦可于华山路上品茗香浓的咖啡。

我逛。作为红尘中第一等繁华之处的上海,可逛的地方太多了。平时忙,交通也不算好,没怎么好好逛过。听说春节的上海会空很多,自然不可放过这个好机会。打折、促销的大店、小店要逛,有特色、有情调的街区要逛,还可以去看看沪上出名的几处房产,多了解了解上海。

我放。北京禁烟花多年,要放烟花得到至少35公里外的远郊,所以我已过了多个寂静的除夕之夜。上海的禁放区小得多,我又居住于浦东,这下可以好好过过瘾了。能放烟花的春节对我是个惊喜。

我歇。经过几天的吃喝逛,一定疲惫不堪,春节最后两天要全面休息,喝稀饭就小菜,省得春节后变得肚鼓肠肥。

也许有人说了,你这春节过得并无新鲜之处。对老上海而言,当然不新鲜,可是对于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新上海人来说,平生在上海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一定会新鲜而有趣。

(程宇)

春节=长假+找乐

春节是一个很亲切的词。不是因为它让人想到合家团圆,而是意味着一个悠长的假期。

在字典中我查到,春节是指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可是这个概念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化了。现在时兴说虚拟空间,我想这春节也已经被虚拟了。

虚拟的春节里惟一实实在在的是我的老爸老妈,他们固守着他们的传统。大年三十,老妈一准大扫除,把家里看得见看不见的灰尘统统扫地出门;我买给他们的新衣服非得在大年初一才穿上;两个人年纪一大把了,还互相在对方枕头底下塞糖,年初一一早没起床就剥粒糖放到嘴里。老爸问老妈,甜不甜啊,老妈就说,甜。仿佛这是一个仪式。鞭炮倒是不放的,但是在门楣上挂了一串串红红的挂饰。

在我工作之前的“漫长岁月”里,我乖乖的呆在家里任他们摆布,他们给我穿新衣我就穿;让我说“甜”我就说;带着我拎着东家送的礼物送到西家去,我也跟着去,然后不停的点头喊阿姨伯伯新年好……

过年(2)

但是我打心眼里烦这个。

我工作以后,羽翼渐丰,手上有了钱,不怕不能远走高飞。工作第一年的大年初一我就是在火车上过的。那还是去年的事呢。大年三十我去公司加班,加完班我就直接奔往上海火车站,一看有昆明的票,就上了火车。

在火车上我打电话给爸妈,他们先是气得暴跳如雷,继而开始担心我的安危,最后因为鞭长莫及,悻悻地挂上了电话。

后来我拎了大包小包回家,大概因为有一个多礼拜没见着我了,又鉴于我孝心可嘉,(我买了丰厚礼物)最终批判大会变成了我的旅游报告会。

今年我已经事先给他们打了预防针,他们也知道拦我不住,倒也没多说什么,甚至还有些窃喜。因为我新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放在家里,他们迷上了股票预测,越来越喜欢挂在网上。我不在家,就没人跟他们抢了。

再往后,恐怕这春节只是一个春天长假的名字了。

(走走)

向春节问“为什么”

为什么过春节?为什么过年?

为了穿新衣?据老人们说从前条件不好,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好不容易盼到过年,才能做一件新衣服穿一穿。老土!人们要是都这样,服装厂就通通倒闭了。实际情况是从前的劳苦大众现在早已经养成了买成衣的习惯,商场里又一年四季,不分昼夜地打折,又是“跳楼”,又是“吐血”的。除非你是“赤贫”,否则一年中的任何时候想穿新衣服,就跟坐车坐烦了,想走走路一样那么简单。

为了吃上点好的?据老人们说从前想顿顿吃饱都困难,更别说吃上肉了。到了过年,把攒了大半年的肉票排长队买来的肉烧它一大锅,就着雪白的大馒头,吃的那叫一个香!现在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食”,并且没有姑娘不嫌自己胖的。平时没事儿都为了吃什么饭而伤透脑筋。反正吃对我来说是越来越没有诱惑力了。还有什么好吃的?没劲。要是让我选择过年吃什么的话,我宁可饿它几天。

为了团圆?从前亲戚、朋友每日在各处各自奔波,一年到头,大家到一块儿聚一聚,吃个团圆饭。现在还哪里用得着?因为方便,大家平常见面无话不说,就是真到了过年的时候也把拜年串门买礼品的钱捐给了电信局了。人们张嘴闭嘴都“地球村地球村”的,都在一个村子里,没事儿瞎折腾什么呀?

为了放鞭炮?从前过年的街头巷尾老能看见小小子一手拿着散装的小鞭炮,一手拿着点燃的香头儿,点着一个,扔了就跑,玩得开心,大人们也图个热闹。现在市区一点儿炮都不让放,要放就得开着车往郊区去。炮放得太响了还不行,四面八方的汽车警报器响得你脑袋疼。过年变得静悄悄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