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了逃兵,你会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追儿也一辈子都会为你蒙羞,我那羽哥哥若听到我们的亲事,更加会暴跳如雷。”
上次项羽就为了看见韩淮楚与他妹妹亲昵,一见面便要打要杀。为此兄妹俩险些翻脸。后来项羽也曾在项追面前说过韩淮楚不少不屑的话,项追只当是没听到。之后项羽与韩淮楚项追兵分两路,再也没有见面。昨日项梁许了二人亲事,还不知道项追的这位亲哥哥是什么意见。
韩淮楚听到项追提起项羽,不由问道:“你哥哥可有书信与你?”项追点点头,答道:“今日便接到一封,说他已打到陈城城下,正在加紧攻城。”
项羽的西路大军,自从拿下襄城,他那屠城的暴烈手段虽然让他背了不少骂名,却也将一路防守的秦军震慑住。不少城池不敢抵抗,一见楚军到来,便开关投降。又有范增老谋深算为他出谋划策,便节节胜利,大军剑锋直指张楚故都陈城。
若能拿下陈城,其意义绝不只是打下一座城池。那陈城是一面旗帜,定能振奋荆楚各地豪杰,大慰楚人之心。
而那秦将杨熊的主力人马也驻守在陈城,将他击溃,魏公子豹便可放手复他的魏国。还可进军北上,助韩王成收复被长城军团占领的失地。
韩淮楚听说项羽攻到了陈城,也十分高兴,说道:“但愿陈城早日攻破,陈王在泉下有知,英灵也可安息了。”
项追又道:“我哥哥信中每每提到,有一位江湖神秘蒙面侠客在暗中帮助他。时常突然现身,用箭射到营门前,捡起一看,绑着有秦军的兵力布置。待到军士要去寻他,他却倏然离去,不知所踪。”
韩淮楚道:“江湖多异人。那暴秦失去人心,自有志士相助我军。”
项追又道:“听说秦军占领的各个城池与营地之间的往来信使,时常遭刺客暗杀。我哥怀疑,那刺客便是送兵力布置图的蒙面人。”
韩淮楚道:“难怪你哥会进展这么迅速,原来有高人相助。只是那侠客为何不大大方方的去你哥营中,却要遮遮掩掩呢?”
项追便道:“听看见那人的军士说,蒙面人身材瘦小。我怀疑他便是弃秦军而去的英布。”
韩淮楚这下可弄糊涂了,问道:“那英布不是秦将吗,再怎么说也不会帮着我军打他自己人吧?”项追笑道:“你不知道,那英布是我与羽哥哥的弟弟。”韩淮楚更是不明所以:“那英布姓英,你们兄妹姓项,怎说英布是你俩的弟弟?”项追道:“难道不同姓便不能成为我们弟弟吗?我们与英布,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
韩淮楚心想或许他们是儿时伴侣,这弟弟有另外的含义,便没有再问。心忖英布与项羽幼时交好,帮他打秦军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听项追带着欣喜道:“羽哥哥说他这阵子读了不少书,想不到我这个最不爱读书的哥哥也长进了。”
韩淮楚大奇,心想历史书说项羽刘邦皆是不爱读书的主,怎么项羽会突然改了性子,喜欢读书起来?便问:“他读的可不是兵书吧?为将帅者,喜欢读兵书也很正常嘛。”
项追笑道:“才不是呢。他说向虞姐姐学了几部他们墨家祖师的著作,叫做什么《经上》,《经下》,《大取》,《小取》的,这书名真怪,却也好记。”
韩淮楚听了心中陡然一沉,“虞姐姐?不是虞芷雅还会是谁?那项羽居然向虞芷雅学起读书!芷雅居然亲自教他!二人的关系已亲昵到如此地步!”
他脑中便想到项羽趁着学读书的机会故意接近虞芷雅耳鬓厮磨的一幕,面孔僵硬,人仿佛痴呆了。
项追正说得高兴,一抬眼看到韩淮楚痴呆的模样,幽幽一叹,娓娓道:“信哥哥,我知道你心中还牵挂着虞姐姐,我也知道羽哥哥也喜欢她。按道理我心里该向着我亲哥哥,希望他与虞姑娘好。可我看到你这种样子,却又十分难受。追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韩淮楚听她娓娓细语将心思流露,竟是毫不掩饰,心中蓦地一阵感动。
女人都是爱妒的。虽然项追口里说容得下芷雅,可她心里怎么想谁能知道得清楚?难得的是她将心事一分不隐瞒地说出来,竟是没有掩藏半分。
韩淮楚此时此刻,只觉得项追便是普天之下最纯洁最无暇的好姑娘,面对如此一个冰雪般的少女,还不好好珍惜胡思乱想,恐怕连老天都不容。
韩淮楚轻轻搂起项追,爱怜道:“追儿你不要想差了。我与你虞姐姐的事已都成过去,从今你信哥哥的心中便只有追儿一人。”
项追喜上眉梢,道声:“是么?”
马蹄声响,一匹快马从坡下离弦而过。马上之人白衣胜雪,面如冠玉,却又十分的憔悴。
韩淮楚眼尖,一眼望出那人便是伊人张良。急忙一个撮唇,发出一声唿哨。
张良从马上一扭螓首,恰见项追依偎在韩淮楚的怀中。提缰将马一停,嘴角微翘,眼中是嗔是喜,满带着讥诮之意。
项追玉面飞霞,连忙挣开韩淮楚的怀抱,说道:“子房先生怎会到此。”
韩淮楚振臂一跃,身躯从坡上纵下,稳稳立于张良的马前。欣喜道:“良弟,你不是在韩地么,怎会到了这里?”
张良神色有点焦急,问道:“你们大军是否明日出征?”韩淮楚点点头:“是啊,明日我军就要兵发赵国,去救围困在巨鹿城的赵歇。”
张良说道:“见到你正好,快带我去见武信君,再晚就来不及。”韩淮楚诧道:“莫非你有紧急军情?”张良摇头道:“紧急倒谈不上,我有大事要与项公相商。”
听张良说得一本正经,韩淮楚也不敢怠慢,与项追各骑一马,带张良来到项梁的中军大帐。
项梁见了张良,诧问:“子房先生励志复国,借吾三千军马去了韩地,为何来到这里?”
张良道:“现颍川有王离留下的两万兵马,皆是精兵强将,难展图谋。韩王游击于南山之间,一时可暂保无虞。子房此来,特为项公救赵一事。”项梁便问:“吾正为此忧心,子房先生有何计教我?”
张良便道:“那章邯之意,便是以赵王为饵,依仗强弓大马在赵地平原猎杀诸侯与赵国援兵。待援兵尽灭,秦师将无敌于天下。到时休说我韩国,就连你楚国也将沦陷在秦军铁蹄之下。子房有一计,可让其意图落空。”
项梁便问何计。张良道:“现秦国重兵皆集中于黄河以北,南部兵力空虚。项公何不挥戈东进,出兵东郡,先复魏地,再复我韩国,直捣关中腹地。子房听说那关中秦军不足三万,以项公之神威,定能攻破函谷,直趋咸阳。到时那章邯王离皆成孤军,兵饷钱粮无给,再合天下英雄之力,何愁不灭?到时天下可定,项公功绩可比伊尹,关东诸侯亦可存也。”
项梁失笑道:“原来先生还是为你韩国谋计。”张良正色道:“子房为天下谋计,无愧于心。”
项梁拱手道:“项某说笑,先生勿怪。方才先生断定我军出师赵国必中章邯之计,是否言之过早?”张良道:“局面如斯,非子房一人断言。”
项梁长笑一声,捋须傲然道:“那章邯布局想猎杀天下诸侯,却不知项某也要布局猎杀他的秦军。谁是猎人,谁是猎物,鹿死谁手还未为可知。”
张良“哦”了一声:“项公莫非已有应变之策?”项梁道声:“正是!”便缓缓说出他的计划。
第九章 围城打援
项梁道:“那章邯欲我在平原引军与他决战,若我扎起营盘深沟壁垒就是不战,会将如何?”张良道:“自然是双方对峙,巨鹿沦陷,赵王身死,项公涂费军马钱粮劳而无功。”
项梁便道:“赵王死后,赵国可存乎?”张良眼睛一亮:“赵王身死,自有赵国诸将拥立赵氏后人为王。等秦军去后,便卷土重来,恢复失去的土地山河。”
项梁大笑道:“子房先生果然是智者,一点即透。项某引兵去往赵地,只须坚守营寨,那章邯便奈何我不得。吾已联络赵国广武君李左车,于河东出兵南下劫掠他的粮道。那秦国二十余万大军屯兵于赵,却无粮草接济,陷入与吾对峙之中。你说这一战我军是胜还是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