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婉怡忙起身走了过去,“瑜亲王妃您这是怎么了?”
瑜亲王妃拉着甄婉怡的手,“好妹妹,都是姐姐失仪了,你能借我个地儿收拾一下吗?”
甄婉怡见瑜亲王妃将自己拉得紧紧的,不由得安抚道:“王妃跟我来就是。”
让众人稍候后带着瑜亲王妃去了自己的内室,进了内室瑜亲王妃也不急着梳洗,拉着甄婉怡坐在西侧室的矮榻上,低声泣道:“好妹妹,您跟我交个底,陛下是打算送公主去和亲呢还是送郡主去和亲呀?我家敏娘今年才满十六,本想着今年年底就给她相看再留个两年等到十八岁出嫁刚刚合适的,如今去突然蹦出这么个事来,可让人怎么办呀?”
甄婉怡忙劝道:“瑜亲王妃您先别哭呀,这事我也没听我家王爷提起过,您也知道这男人在外做的事哪有我们这内宅妇人插嘴问的,再说这段时间我一直忙着珩哥儿的百日宴,真忘了外头的事了。”
瑜亲王妃压了压眼角,“唉,说来都怪我家王爷没用,前头那位上位时费尽了手段好不容易才保得家宅安宁,本以为这一辈子也就这样过了,只要儿孙们老实低调过日就算降了爵成了郡王也够一大家子安身立命的。谁知陛下回来了,您说我家王爷他容易吗?难道我家活下来了就是对不起陛下了吗?这年头能活命谁不想办法活命呢?”
看着好不容易止住泪的瑜亲王妃又流下泪来,甄婉怡也跟着难受,想想这瑜亲王府也真不容易,历经三朝如果是堂官那便是三朝元老老而弥坚,如果是武将那便是忠贞爱国,可偏偏瑜亲王是宗室,康帝杀了大半兄弟后留下来的从兄,本打算夹着尾巴做人的,可偏偏皇帝又换了,宗帝上来又将剩下的兄弟杀光了也留下了他这个从兄弟,就这样不尴不尬在留着那里,宗帝即不重用也不打压,反而弄得瑜亲王府无所适从。
“好了王妃,现在不是没事吗?陛下也没怪罪瑜亲王府的意思,您看世子不是还在广储司主事掌管官窑事宜吗?如今王府可比以前要好。”
瑜亲王妃拭了拭眼泪,“你看我一把年纪的人了,还这样沉不住气,珩哥儿大喜的日子跑您这里来哭,也忒晦气了。只是我这也是心里难受呢,我就生养了两个孩子,世子已成家立业不用我费心只等着含饴弄孙了,可敏娘怎么办呢?王爷还打算着去奏请陛下让敏娘去和亲,我只一想想我那可怜的女儿要嫁去那么远的地方便觉得刮心地疼。
当年贾老太爷托我家王爷为荣亲王奔走,当时我们家都自顾不暇也没能帮上您的忙,本不好意思来相求的,可除了您我也不知道还能求谁家去,皇后有三公主,她自己避嫌都来不及肯定不会帮我家敏娘说话,四公主生母再无宠可也是天家贵胄,而且还未及笄,我算来算去竟只有我家敏娘最合适了。我家王爷是不敢去求陛下的,我也只能舍了这张脸来求求您了,求您看在同为母亲的份可怜可怜我家敏娘吧。”
甄婉怡愣了愣神,脑子里嗡嗡作响,一把拉住瑜亲王妃,“您说当年贾老爷子托瑜亲王为我家王爷走动,瑜亲王并没有作为?”
瑜亲王妃这才注意到甄婉怡那不大好看的脸色,想了想还是如实相告,“当年荣王爷先是被大理寺带走,后来又转到宗正寺,我家王爷便知道这不是小事,宗正寺专门处理皇族宗族谱牒,十三皇子的事别人不知道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还是略略听过几声的,只是不知道陛下是什么态度,谁敢冲上去?更何况那时我们家都自顾不暇的。”
甄婉怡蹭地一下站起来,咬着唇深吸一口气,定定地看着瑜亲王妃,认真道:“那贾大夫人知道不知道瑜亲王并没有帮上忙的事?”
☆、第三七一章 放 心
瑜亲王妃微微皱了皱眉头,略略抬头脸上着惊讶之色,道:“自然是知道的,她刚到京去我府上送土仪时我就与她说过的,她还说不要紧反正现在人平安只要我们尽了这份心就行了。”说完看着甄婉怡明显带有怒气的神色,不敢置信道:“那贾大夫人不会没跟您说这事吧。”
甄婉怡只觉心中的怒气就像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一**涌来,一浪比一浪高,铺天盖地袭来让她头脑一阵阵发黑,怎么会有这样不要脸的人呢?那贾大夫人第一次上门用这份假人情说事的时候她不心虚不害怕吗?而且还敢一而再再而三的用,她这样扯着虎皮行骗就不怕被拆穿吗?
瑜亲王妃看了急急道:“荣王妃,你怎么了?”
一旁的红鹦上前两步扶了甄婉怡坐下,又倒了温水递上,甄婉怡手里握着温热的粉彩瓷碗感觉手心的热度人才慢慢平稳下来,红鹦松了一口气,刚才王妃的脸色可真是吓人,她差点就要去前院找王爷了。
甄婉怡等了一会看向瑜亲王妃,笑道:“不好意思让您见笑了。”
瑜亲王妃理解地笑了笑,“说起见笑今儿我才是真的不好意思呢。”
甄婉怡放下贾大夫人的事,一心应酬瑜亲王妃来,“和亲的事我是真不知道,要不等王爷回来后我问一问,若是得了什么消息就给您送去,只是您也别抱太大的希望,我家王爷这段时把议和的事都交给礼部了,只怕他知道的也不多。”
虽然甄婉怡这样说了,可瑜亲王妃脸上的神情还是轻松不少,满口感恩道:“没事没事,荣王爷总比我家王爷要强许多,我家王爷在家都准备上折子让敏娘去和亲了,若不是我说他若敢上折子我就带着敏娘回娘家去,只怕这会折子都在陛下御书房了。”瑜亲王妃是江南旺族的嫡女,已故太后的侄女,家中底蕴深厚,子嗣也是极有出息的。
唤了小丫鬟帮瑜亲王妃重新梳妆净脸,才去了前厅,厅里又多了好些夫人,甄婉怡一一与人见礼,又给小一辈送上见面礼,只不过能来这的极大多数都是甄婉怡的小辈,那见面礼让红鹦跑了两趟内室才送到位。
人一多黎夫人几人也不好再说和亲的事,只是凑到瑜亲王妃身边去打探,只是瑜亲王妃也是个善于应酬的人,与人东说两句西说两句的便岔开了。
快正午时分,甄婉怡领着众位夫人去了清漪水榭,水榭里又是极热闹,甄文怡在几位年轻的娘子中间谈笑生风,说起这南北服饰差异引得众人听得聚精会神的,有些胆大的小娘子偶尔也插上几句的心得看起来极为热闹。
甄茹怡则与几位少夫人待在一起,说话并不多却将厅子里众人照顾得极好,见到茶碗空了的便马上让小丫鬟添上,若是添了两回便让人重新沏茶,看到点心少的也及时让人添上。有出恭的则派了小丫鬟全程跟上,文文静静却细心周到的样子到是让几位少奶奶看在眼里,对甄家开始重新审视起来。
坐席的时候主桌宁王妃瑜亲王妃长公主平阳候夫人坐了一桌,甄婉怡本想让几位新上任的中书令夫人和几位尚书坐的,可中书令夫人却怎么也不肯,将四太太、甄三太太和几位喻家太太请着坐上去。
宁王妃在一旁笑道:“今日本该做外祖母家的坐上,亲家太太若不是坐,我们这些婶婶嫂嫂的可就没脸坐这了。”
甄婉怡便拉了四太太的胳膊请着坐上首位,“母亲,三伯母,舅母你们就坐下吧,你们坐下其她人才好就坐呀。”
四太太对着宁王妃几人屈了屈膝,含着歉意道:“那我们就放肆了。”
好不容易主座这安排好,其她的人便是各自找相熟的人坐在了一起,贾大夫人一开始站在前头可等来等去都没见人来请她,还是甄文怡见了把她请到偏后的末座坐下才不至于连个位置都没有。
贾大夫人落坐之后脸色便有些难看,特别是从她这里只能看到宁王妃几个人的身影却连说了什么话也听不清,而甄家和喻家几妇却坐在宁王妃比邻的位置上时更是暗暗恼火,轻蔑地撇了撇嘴,那一群不知所谓满身铜臭的人就算坐上那么好位置也只不过是白白浪费罢了。
置办宴席的厨子除了王府本来的厨子还请了天下第一楼的厨子来帮忙,再加上大冬天的野味多,席面煞是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