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六种刑罚,冯父最后全身血迹斑斑,伤痕累累。
晕过去好几次,张氏就在一旁看着,哭得也晕过去几次,每晕过去一次,都被人用凉水泼醒。
后来,张氏的精神崩溃了,本来对冯父的感情很是深厚,现在看着他受刑,心里痛苦不堪。
想起每每两人谈论起老年之后,白发之时,两人将会如何恩爱,现在冯父受刑之重,恐怕连性命都没有了,所以张氏边看着冯父受刑,边想起两人曾经的过往,精神已崩溃,就大喊着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张氏招供之后,签字画押,冯父自然不再用刑。
原来,在萧玉寰生产之日,张氏早已经准备好活血药物。她得到消息就急忙来到冯家。
但是萧玉寰生产很是顺利,而且还生出了一个男孩儿,她心里更是妒火熊熊,所以不顾一切。找了个机会下了药在那碗汤水里。
在萧玉寰大出血死后,冯父也感觉出了此事蹊跷,但询问都没有询问张氏。
而冯家父母在感觉出问题之后。萧玉寰已经香消玉殒,张氏已经嫁给冯父。
在亲情与正义之间两难的二老终日郁闷不乐,结果没有一年功夫,相继辞世。
而小青虽然心里怀疑,却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张氏没有将她灭口,只是将她送与娘家大哥为妾。看管了起来。
直到冯辉昌从京城回来,神色和话语都透露出对当初事件的怀疑,张氏才慌了神,想着将小青灭口。
她想着茶肆这个小二单纯幼稚,得手之后。知道自己害了人,就会害怕,哪里还会说是他自己去给下的毒。
在与小二交谈的过程中,更是没有透露出自己的身份,只要自己不承认,冯父又偏颇着自己,就不会被发现。
可是,她的打算都是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之下的,都是小二得手的假设前提下的。没有想到如果下毒没有成功怎么办?
她以为自己不承认就没事了,可是没想到冯父为了自己会说是他下的毒,更没有想到海大人会给冯父上大刑,还让自己在旁观看。
如果冯父死了,自己还有什么盼头?
最后无奈之下,只能对所有罪行供认不讳。
最后冯父与张氏抱头痛哭。两人都悔不当初。
也许,在当初张氏没有散布流言,冯家父母也不会趁此机会让冯父与萧玉寰成亲;也许,在当初两人向二老言明心意,冯家父母也不会强求让萧玉寰嫁给他们的儿子;也许……
可是哪里能有这许多的也许呢?
将二人收监,海建峰和县尉整理案情上报等候批示。
现在,萧大人一行人也回来了,听了海建峰与县尉的禀报,都沉默不语,萧大人最后呜呜哭出声来,可怜的妹妹真的是被那毒妇杀死的!而那庸夫竟然还想着包庇毒妇,想着蘀她顶罪!
想起可怜的妹妹,萧大人真是悲痛万分!在场之人都很伤心,低头抹泪不已。
但是想到如果此时给冯家二老定罪,那冯辉昌一生也就毁了,罪人之后是不能做官的,连坐在这个时代是常见的。
所以,萧大人提出让冯辉昌与冯家脱离关系,这样,冯辉昌就不会受影响了。
海建峰急忙回了县衙,下了监牢,将利害对冯家二老进行了仔细分析。
冯家二老听了海建峰的话,沉吟半晌,没有言语。
当初,他们听了萧玉寰编造的所谓预言,相信冯辉昌将来是个有福之人,所以张氏将冯辉昌好好地养大。
为了让他相信张氏是亲身母亲,还搬了家,让小青送去做妾,与所以冯家亲戚和原来邻居从来不来往。
所有这些都是想等着将来冯辉昌大福大贵之后,不会忘了他们二人。
结果,现在他们已经确定了罪行,死刑是不可避免的了,可此时却要二人与冯辉昌脱离关系,不再是父子母子关系,他们二人感觉真是天地之间的差别。
张氏哈哈大笑着说道:“这个小兔崽子,我辛辛苦苦将他养大,本想着借个光享个福,结果现在我要死了,他却要去享福?真是岂有此理,我偏不同意,我不同意啊!”
冯父看着张氏此时的嘴脸,心里头一次涌起了厌恶,这么多年,自己怎么就没有感觉她这么狠毒这么自私呢!
此时到底是自己与儿子的血缘战胜了他对张氏的感情,最后向海建峰点点头,道:“我同意!”
张氏听见冯父说出此话,气得大骂:“你个没良心的,我为了能与你在一起,才会去害了人,而且害了两个人。如若知道你是个没良心的,我也不会这么用心!我这是何苦呢!哈哈哈哈…。”
张氏此时竟然有了疯癫之意。
☆、第一百零七章温馨往事求粉
在冯辉昌一周之后回到家的时候,萧大人已经带着小青、张强娘俩以及自己的三个儿子回了京城。
冯辉昌进了家门,冯辉明以及王氏正在地里,没有在家。
家里只有小张氏、小翠和增柔三人。
冯辉昌不见冯家二老,就问小张氏,小张氏哭丧着脸道:“爹和娘被抓到县衙去了,说是…说是…”
小张氏说着话,想起姑母所杀之人乃是相公的亲生母亲,便不知该如何说了,只是眨巴着眼睛、嘴巴张了张说不话来。
冯辉昌一听就明白了,那件事情出头了。
二话不说,冯辉昌急忙赶往凤来镇,因为兴湖县县衙就在凤来镇上。
了解了案件的始末,冯辉昌是欲哭无泪。自己也是心里有数的,不过没有证据,可这个张氏真是愚蠢,偏偏给众人送来了证据。
罢了,一切都有命数。
冯辉昌买了酒菜,给监牢的守卫的些银钱,下到大牢看望了冯父。
冯父看着这个大儿子,老泪流满了脸颊,颤抖着双手握住儿子的手道:“儿啊,为父对不住你啊!现在能为你做的就是将你们三个分了家,田产都给你们三个分了。以后你就当做没有我这个父亲吧!”
冯辉昌呜呜地哭着,他已经没有亲生母亲了,三十多年的所谓“母亲”却是杀母仇人,虽然对于张氏他没有多少恨,现在连亲生父亲也要失去吗?
最后,狱卒劝了他,要把他撵出去,说是时间到了,如果上司发现了,他该挨训了。
张氏见冯辉昌来了,先是破口大骂“逆子”、“这个畜生”什么的,见冯辉昌看了她一眼。就不再理她了,现在转身要走,才又说起好话:“好儿子,娘错了。娘也不想这样的……”
什么都晚了,不是吗?冯辉昌擦干眼泪走出了大牢。
冯辉昌碍着面子,不好意思去衙门找海建峰。
去找了县尉,县尉将案件大致跟他讲了个清楚,说是在等上峰的批示,估计张氏是斩立决,而冯父虽说罪不至死。但性质恶劣,最好的结局也是发配边疆,财产可能是需要充公的,但是在萧大人授意下,海大人的运作下,给三个儿子分了家,都脱离了父子关系。
冯家的田产能有四十顷,大部分都佃出去了。家里只留了几亩地。
这次分家时冯父一个人给分的,没有与谁商量,冯辉昌回到家里。从小张氏那里舀到文书的时候,发现分给自己的就有二十二顷地,也就是说冯父将一半的田产给了自己。
老三冯辉祥的十顷地的田产文书也给了冯辉昌,冯父的意思是让冯辉昌以后好好照顾冯辉祥一家,至少要将冯增笀带好。
冯辉昌的心情糟糕透了,小张氏本来还指望着冯辉昌回来后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解救姑母呢,见事情丝毫没有挽回的余地,也很伤心。
这个家里,只有姑母对自己是最好的,这姑母不在了。自己以后的日子还真是不好过了。
冯辉明两口子从地里回来后,见到冯辉昌,脸色很是不好看。
正是因为这个大哥的母亲,自己母亲才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所以对冯辉昌恨恨的。(他不想想到底谁先谁后,到底是谁的错。)
现在。父亲又将一半的田产分给了大哥,心里认为不公。
王氏还私下里劝过冯辉明,这个异母大哥的舅舅可是个大官,让冯辉明巴结巴结,冯辉明却认为两个人的母亲有了仇,还能指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