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风流唐帝国 > 第123部分

第123部分(2 / 2)

在东南一带,众岛国把持了海上贸易线。大唐早已经向大洋洲这块物产丰富的天赐之地移民上百万。本土与大洋洲之间的来往也日益密切。但是东南亚的岛国却是这一航线地软肋。同是,不少大唐人移民进入这些岛国,他们辛勤劳作,很快富裕起来。而那些懒惰的土人却仍然贫穷。为了缓和本国地矛盾,岛国的土王将土人们的愤怒矛头指向大唐人,说是唐人掠夺走了本属于他们的财富——和后世历史上他们的那些后人如此一辙。只是大唐军力鼎盛。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这样的话,本土与大洋洲之间,本土与欧洲、西亚、非洲、天竺之间的航线就有了不安定因素。那些土人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对付唐人,却往往在其土王的支持下,干起海盗的买卖,严重威胁到了航线的安全,商人们也是早就想拔去这颗毒瘤。

首先打响战争的。还是安东方面军和青龙军团的联合军团。他们的强大舰队,摧枯拉朽的横扫东南亚,那些土王和土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就被扫进了历史地垃圾堆。除了丧生的土人,还活着的土人都被掠走为奴,但是这一项,收入就不下千万贯。更不要说土王累代聚敛的财富了。

经过这么一来。日后被大肆批驳、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开始了。

开始他们还只是从东南亚的土人那里掠夺奴隶,到后来,根据用户地不同要求,天竺人、非洲人、大食人、高丽人、吐蕃人、南诏人、倭人等等一切非大唐的种族,都成为了他们的下手目标。

繁荣的奴隶贸易,撑起了一个繁荣的大唐帝国。正是疯狂的奴隶贸易,才让富庶而开始从事收入更高的非生产性行业的大唐人,有了为自己生产基本生活物资的劳动力。也让大唐的国力突飞猛涨。让大唐在生产力还没有达到机械化水平地时候,有了足够地劳动力满足生产的需要。

同样地奴隶贸易,在纯血的大唐人心总是很肮脏的。但是在那些奴隶的后人眼中。却是大唐把他们从蛮荒中解放出来,给了他们进入文明社会机会的莫大恩德。以至于当时的几个大奴隶贩子被奴隶的后人顶礼膜拜。视为救世主。的确,当时的世界上,要说生活的美好,要说文明的先进,还真非大唐莫属。其他的国家跟大唐相比,的确是一片蛮荒。

安东军团轻而易举的达到了战争目的,还意犹未足,这时候他们接到了新的命令:从海路攻打天竺,在天竺的土地上夺得一个港口,以为贸易的中转站。此外还有类似的在倭岛夺取港口的命令。

于是天竺和倭岛就多了几个属于大唐的港口。这个时候的天竺处于分裂中,大唐的强大和财富,让他们默许了港口的存在——他们可没有什么领土的观念,只要上位者能够获得利益就行。

而倭岛的事情麻烦一点。开始的时候倭人还拼命的反抗。后来执行这一任务的青龙军团突然有人灵光一现,以他们的“天皇”竟然擅自逾越,称呼为皇为由,说自己乃是前来讨伐他们的大逆不道!倭人顿时气短,也不再强烈反抗了。要他们的“天皇”去掉这个称号不可能,那么他们也不能理直气壮的跟大唐打仗了——如果不是仗着自己理直气壮,认为大唐不可能欺负人,他们也没那个胆子跟大唐大。毕竟大唐的强大,他们可是心中胆寒的。于是,他们也只好对大唐获得的港口睁只眼闭只眼了。大唐不主动打他们已经是仁慈了,他们哪里还敢招惹大唐?而青龙军团也没打算一把就灭掉倭岛——虽然倭岛丰富的白银矿藏让人垂涎欲滴,灭掉倭岛获得矿藏地计划也不是没有。但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只要有了这个立足点,想什么时候灭倭不行呢?

安东军团的战果还不止这点。他们在完成了那几个任务之后,突然热血沸腾,想起太宗征高丽、高祖征高丽的失败耻辱,顿时起了灭高丽之心。于是以雪耻为由,配合陆地上的安北方面军,用了三个月时间。灭掉了高丽,将高丽收入版图——如果不是水陆并进的话。加上动手的时候不是冬天,那么即使有了棉衣这样御寒的装备,要想三个月灭亡高丽还是不可能地。只是世界上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多如果。高丽这个给太宗皇帝带来耻辱地国度,已经的的确确灭忘了。

安北军团的任务最简单,也最困难。他们一直向北走,一路上都是地广人稀。人烟罕值的所在。他们一路走,后面的民夫一路筑小城或者屯民点,极少打仗,只需要往前走就是了。这样的行动自然简单。可是一路上都没有人烟,那种难耐得寂寞也让人难以忍受,所以说也很困难。

整个安北军团分成平行地三列。最东面的从东北出发,最西面的从河西出发。一路上穿过草原和大漠,留下无数屯民点。为了保护屯民点的建设。他们的行动最慢,直到三年后才到达大陆的最北端。一路上他们经过无数大自然的艰难阻碍,也留下了无数的动人传奇。不过他们地一个意外收获就是收复了大约五十万人的游牧民族以及擒获了北逃的党项残部。

安南军团的行动也遇到很多麻烦。南诏地方多是丛林。尽管安南军团不是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环境下作战的训练,但是比起土生土长的南诏人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地。幸好他们的武器先进,倒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在丛林中战斗了将近半年,他们才成功擒获南诏王。宣布灭亡南诏。然后他们顺路南下,顺便将原来的安南都护府旧地收复,并顺便灭了对大唐军队态度不佳的暹罗国,然后向西、向南走,成功的与天竺接壤。

安西军团的战斗最是激烈。高昌回鹘乃是游牧民族回鹘人建立的王朝。战斗力非常了得。安西军团虽然也有无数的先进武器,还是花了一年左右,才成功的将高昌回鹘最后一只抵抗力量消灭。

此时大唐西面地疆域重新达到了葱岭。再向西,就是另一支回鹘人建立地喀喇汗王朝。再向西,就是三个大食(即阿拉伯帝国分裂后的三个国家):“黑衣大食”(巴格达地阿拔斯王朝)、“绿衣大食”(开罗的法蒂玛王朝,后世历史上这一王朝建于909年。灭亡于1171年。为了情节需要提前10年。广明二十年(公元900年)时已经建立)和“白衣大食”(7561031年西班牙的伍麦耶王朝)。

到了广明二十三年。大唐的疆域北到北冰洋,南到大洋洲。东到瀛州(已经移民二百万并建立政权,瀛州的原土著在大唐的种种手段下,一百年后彻底归化大唐),西到葱岭。

解决吐蕃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安南军、剑南道、安西军的三路合围下,在大唐层出不穷的新式武器下,吐蕃仍然坚持了三年才彻底灭亡。

随后大唐休养生息了几年,到了广明三十年,大唐再度出击,从海路、安南都护府、吐蕃三路齐出,攻打天竺。一盘散沙、种姓之间矛盾极深的天竺不过一年时间,就彻底灰飞烟灭。大唐的势力达到了西亚。

李俨在位期间的大唐扩张就此结束。

广明三十五年,众臣请李俨封禅泰山,李俨欣然接受,封禅于泰山。是时也,泰山之巅降下五彩霓虹,人皆以为祥瑞。

广明三十六年,李俨宣布退位,以大皇子李署为新君。同时废除了一个皇帝一个年号的传统,宣布以黄帝元年为纪年元年。同是宣布,皇帝年龄超过五十岁者,必须退位,加入帝国元老院。同时皇帝的人选由帝国元老院公推贤能的皇室直系后裔担任。李俨成为帝国元老院首位元老。同时皇室宗亲中年龄超过五十岁的,也必须放弃一切官方职务,加入帝国元老院。帝国元老院根据种种条文,对皇帝作出了有效牵制,很大上避免了昏君的存在。

李署在位期间,大唐先攻破喀喇汗王朝,随后与大食屡次交战,十年后终于击破黑衣大食,占领巴格达城。此后大唐与拜占庭帝国建立了商贸和友好往来,除了大唐为了维护商业利益而发起的战争外,大唐基本上不再对外作战。

除此之外,李署在位期间还做了一件李俨认为意义重大,其他人却被不以为然的事情,在一次战争中击破斯拉夫人建立的古罗斯?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