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屯,就不动窝了。
淮南诸将领多次向高骈问出征的行期。高骈托言江河风涛太大阻挡大军行军,又托言时日不吉利,结果最终没有出发。
原来这家伙摆出出兵地驾驶,不过是做做样子!
得道这一消息之后的李俨,直到高骈已经无可救药了。
自然,日后高骈地结局已经定下来了。李俨身边的黄俦,还等着找高骈报成都屠杀之仇呢。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俨安慰黄俦说,他报仇的时日已经不远了!
黄俦大喜。越加卖力的整编操练朱雀军团。
◎◎◎
许州。
这里是忠武军节度使治所所在。
忠武军节度使周岌,在黄巢攻克长安之时,就已经投向黄巢。
然而在郑畋传檄之后,这家伙又突然发现大唐还有气数,还没到灭亡的时候。倒是根据他地观察,黄巢军现在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
于是周岌又产生了重新回归大唐的念头。
他举行了一次夜宴。急召忠武监军杨复光赴宴。
这个时候,周岌已经投降黄巢,不过似乎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没有对杨复光这个监军下手。
得到赴宴地邀请后,杨复光左右部属劝道:“周公已投降于黄巢贼,恐怕将不利于内侍监,不可轻易前往。”
杨复光倒也是个人物,回答道:“事情已到这般境地。为赴义就不能计较自己身家性命。”于是前往赴宴。
两人饮宴一通,到了兴头上时,周岌谈到了大唐王朝。说起大唐昔日的强盛,如今的衰落,即使他已经投降黄巢,仍然心中感叹。
杨复光一边听一边流泪。过了一会儿,杨复光对周岌说道:“大丈夫最为感戴地东西,当是恩义!你自一介匹夫而位列公侯,为何要舍弃立国已十八世地唐朝,而向黄巢贼称臣呢?”
(注:大唐的世系,在这里有问题。以辈份计算,李俨这里是第十三代,以任数计算,到李俨这里是二十一任。只有按照传统地和稀泥算法,把分别担任过两任皇帝地李显、李旦算一任。不算唐殇帝李重茂。这才算十八任。)
(唐殇帝,名李重茂。生卒年不详。唐中宗李显幼子,韦皇后毒死中宗后,立他为帝。在位不足一个月,为李隆基,太平公主等所废,后事不详。)
周岌听后也泪流满面,说:“我不能孤军抗贼寇,所以表面上向贼称臣,而内心却在杨办法拒贼呀!今天召你来,正是为商议此事的。”因此将酒滴洒于地而起盟,誓言忠于唐朝而扫平寇难。
这天晚上,杨复光派遣其养子在驿馆将黄巢派来的使者杀死。
当时秦宗权占据蔡州,不听从周岌的命令。杨复光率领忠武军三千人来到蔡州,劝说秦宗权一同举兵讨伐黄巢。
秦宗权于是派遣其部将王淑率领三千人的军队随从杨复光进击邓州,王淑逗留不进,杨复光将他斩首,兼并他的军队,又将忠武军八千人分为八都,派遣牙将鹿宴弘、晋晖、王建、韩建、张造、李师泰、庞从等八人分别统率。
王建是舞阳人,韩建是长社人;鹿晏弘、张造、李师泰都是许州人。
杨复光率领八都军队与黄巢部将朱温作战,将朱温击败,于是攻克邓州,向北追逐朱温残军,至蓝桥才还师。
这一场事变中,秦宗权、王建都是后世著名的人物。
秦宗权唐末以残暴著名的军阀。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一作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初为牙将。根据后世历史记载,他880年逐蔡州刺史,遂据蔡州。后以蔡州军从监军杨复光攻击黄巢起义军,以功授奉(蔡州军号)节度使。中和三年(883),黄巢入河南。宗权迎战,为黄巢军所败,遂降黄巢。四年,黄巢在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被杀。秦宗权于是据蔡州称帝,分兵四出,所至焚杀掳掠,“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当时,今河南境内唯有汴州(今河南开封)朱温及陈州(今河南淮阳)赵犨各守其州城。朱温乘间出击,屡败秦宗权。光启三年(887),秦宗权攻汴州,朱温大败宗权,使其势稍衰,所据诸州守将皆弃城遁走。龙纪元年(889),为部将执送朱温,斩于长安。
而王建也不是个简单人物。他是五代十国时前蜀国地建立者。前蜀高祖。少时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生,后投忠武军(治许州,今河南许昌)。也就是在这一场战争中发迹的。
王建倒还罢了,他虽然有野心,到底还没有失掉人性。而秦宗权此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吃人将军。他的部队883年五月至884年四月围陈州时,曾经以人肉为军粮,可以说是一个影响极坏的角色。所以是李俨必杀之人!
李俨得到这一消息后,想要调秦宗权入朝。这小子倒也聪明,以战事纷乱为由不入朝。与是李俨决定动用自己的暗杀军队飞龙军前去刺杀秦宗权。
飞龙军地人虽然不明白李俨此举的用意,但已经习惯服从李俨命令得他们,并没有多问,直接就执行命令去了。
而李俨这边,一边等着消息,一边处理着政务。
然而,他没有等到成功的消息,就已经不在凤翔了。
第四卷 决战黄巢 第十七章 民主思辨
新仙学研究院总算不负李俨花了那么多钱财人力的扶持,在郑畋的讨黄巢檄文发布的时候,泥活字印刷技术已经研制完成,可以投入使用了。Www!
事实上,这一次的讨黄巢檄文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就翻印了成千上万张,几乎在一时间内就遍布大唐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完全得益于两件事情:一是这泥活字印刷术,二就是李俨手下三大情报组织遍及天下的网络了。
泥活字印刷术完成后,李俨立刻开始了媒体机构的创建。
在后世,媒体机构不但有着传播信息、娱乐大众的责任,同时还是舆论监督的载体。在西方欧美那些实行三权分立政体的国家,媒体甚至被称为是“第四权力”。媒体信息的整理者、发掘者、收集者记者,更被称为“无冕之王”。
除了舆论监督之外,媒体还能发挥舆论控制的功效。当然,在表面上,这一功效在非民主的集权国家更加明显。所以中国的舆论控制往往被很多人垢病,尤其是被某些做梦都想民主——当然是自己成为掌权者之一的民主,不然还追求民主干什么?——的,打死都认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美国的大便比中国香的,恨不得剥掉身上的黄皮披上白皮装、挖掉身上的黑眼换上蓝眼球、拔掉头上的黑发换上金发地、恨不得连呼吸的声音都换上洋腔洋调的人垢病。但事实上,即使在那些人吹捧为人间天堂的美国。舆论控制也是一直存在的,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但其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对于这一点,某些人却选择性失明了。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不提。
李俨当然知道民主的好处。只是,民主对于一个即将处于四分五裂地大帝国,对于一个正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中动荡地大帝国,完全是一种灾难。而不是那些黄皮白新的香蕉人所说的那样完美无缺、至高无上,是所有政体中最好的一种。
作为一个已经当了十多年皇帝。并且越当越有劲的人来说,李俨是绝对不喜欢民主这个东西的。事实上,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也宁愿自己成为独裁统治者而不是在民主制度中受束缚地统治者,除了北美华盛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