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姐弟的话一出口,李俨顿时想起自己年幼时与聂隐娘相处的情景,心中一软,那里忍心责备于她?当下苦笑摇头:“隐娘姐姐你都这样说了,五郎弟弟还真的能责怪于你吗?行了,回宫吧!”飞快上马打马奔行宫而去。李大等十六铁卫和龚索留下来的众护卫连忙跟上。
聂隐娘跟薛红线对视一笑,无奈地摇摇头,也跟了上来。
李俨等人策马飞奔,聂隐娘等人起步慢了点,很快就被落到了后面,偏偏李俨似乎故意刁难,专走那阡陌巷间的曲折道路,等转过几个弯,就影踪全无了。
聂隐娘心觉不妙,连忙催马追上,转过弯去,却只见几个护卫留在巷中,其他人都不知去向了。一问他们,都说是陛下特意留下来保护娘娘地,至于陛下的去向,他们都不知道。
想不到李俨这堂堂大唐帝国的皇帝,为了上战场,竟然用这样无赖的法子甩开自己。聂隐娘心中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当然也免不了担心。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对薛红线道:“走吧!”
薛红线奇道:“姐姐,去哪里?”
聂隐娘无奈道:“还能去哪里?当然是龚都尉那边了……”打马朝城外去了。
“啊……”薛红线大是惊讶。愣了一愣,这才紧紧追赶上去。
◎◎◎
凤翔城外,龚索正飞速前行,身后却传来一阵蹄声还有呼喊之声:“龚郎,等一等……等一等……”
龚索回头一看,却正是李俨!顿时大惊:“陛下怎么也来了?”
李俨哈哈大笑,也不理会,一马当先的朝目的地去了。
龚索刚才拂逆圣意没有帮李俨说项,此时既然李俨没提此事,自然也不会去重新提起,自找没趣,又不敢说别地什么,只好一言不发紧紧跟在李俨身后。
没错久,身后又是有人追来,不是聂隐娘二女还能是谁?李俨也不好跟她们说话,只是埋头赶路。二女也知道此时劝不回李俨,也只好横下心来陪他去了。一个个心中暗自发誓:除非自己倒下,否则谁也别想伤到自己的郎君。
只有龚索跟在他们夫妻身后,心中暗叹:陛下这样,娘娘也这样,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很快的,凤翔节度军军营已经在望,营中开始混乱起来。龚索暗暗吸了一口气,捏紧手上的狼牙棒,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第三卷终。)
第四卷 决战黄巢 第一章 雷霆之怒
广明二年三月十八日,凤翔节度军行军司马李昌言及其弟李昌符叛,挟裹寿王,欲废帝而立之,谋本在三月二十日也。WWw!时李昌符知凤翔空虚,乃领本部兵马而击凤翔,不待谋定之日也。候事起,白虎军整编未成,不及阻拦,李昌符遂入凤翔城中,欲入行宫而弑君。帝闻急报,亲领三千烈血卫以击敌,斩李昌符,斩首两千,行宫之危遂解。众皆以为可令白虎军守城以待三卫军之还。独帝、烈血卫都尉龚索以为不可,惧叛军之劫掠四方也。帝乃引军以击叛军大营。大破之。帝亲冒锋矢,以擒李昌言,问之曰:“朝廷何负尔等也?竟至叛逆?”昌言辩曰:“吾家将领世代传军,金帛财货不可胜数,朝廷夺之,得能不叛乎?”帝怒而斥之曰:“金帛财货,皆尔等自取,非朝廷所赏,亦非庶民之所奉,朝廷夺之,是拨乱而反正也!汝为一己之利,而抗天下万民之利,此所谓悖天理而逆人道也。今朕破之,是顺天而应人也。汝知之乎?”昌言不能对,唯愧然俯首耳。
——《唐书*世祖襄帝本纪》
凤翔节度军李昌言的叛乱,在凤翔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这是一场规模很小,也很不成功的叛乱,发动十分仓促,而平定也非常迅速,甚至都没等到三卫军的返回,大局就已经底定了。
李昌言的弟弟李昌符的冲动,葬送了他们兄弟筹划已久地“大事”。这一点一直让已经沦为阶下囚的李昌言耿耿于怀。然而他永远都不会知道。即使他真的等到预定的那一天发动,他也不会有成功的可能,甚至可能失败的更快。
受到叛乱影响的人不多。李俨并没有对所有涉及到叛乱地人都使用残酷的手段对待,处理得相当低调。只有直接主动地参与叛乱地人被斩首,其家庭被株连。那些不满皇帝对付那些欲投降黄巢的官员时波及到自己而参与叛乱的人,这一次并没有象上次那些软骨头官员一样那样得到宽厚的处理,直接都被全体处以极刑。以为私心自用者戒。这些人加起来,也就不到一百人左右。这已经相当宽厚了。要知道古代谋反乃是大罪。只需要稍微严酷一点,杀得人都能上万。这一次才杀不到一百人,其亲族并没有同样处以极刑,而是流放、下狱、充军,株连也并不广,也算得上那些参与谋反者族人的幸运了。
这一次,凤翔节度军高级将领基本上被一网打尽。而中下层将领和普通的士卒却不受影响,凤翔节度军一直以来没有进行的整编也正式开始进行。挟平定叛乱地余威,整编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等到整编工作完成之后,任谁来都没有办法煽动他们叛乱了。
这一次的叛乱,明眼人也都看到了皇帝亲自领兵上阵,剿灭叛乱,其英明决断处,俨然有太宗遗风。有的人因此对皇帝信心大增。有的人却认为,皇帝并非将领,不用亲自上阵与将领争功。
为了这个还掀起了一场大辩论,不仅是凤翔,大唐朝廷还能控制的其他地方,也都议论纷纷。李俨自己对这样的辩论却不置可否。当郑畋问到他对此事的处理意见时,他只说了一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郑畋也心领神会,朝廷并没有对这些议论采取什么措施。一时间,大有广开言路的气象。这都是后话了。
总之,皇帝地英明神武形象,已经渐入人心。尤其是曾经作为李昌言心腹亲兵的余昌受到朝廷嘉奖,赐予他三等宝剑忠勇勋章(军人的最低勋爵),说他是朝廷在叛军中的眼线,为朝廷迅速剿灭叛乱立下大功。李昌言此前的反迹并不明显。朝廷竟然就已经在其军中设下眼线。并在此时公开嘉奖,成为新的勋爵制度公布后奖励地第一人。威慑某些别有用心者之意不用言表。有些心怀异志的人,因此暗自惊惧,从此息了那份不轨之心。而另外一些人,却隐藏的更深,形式更加小心。朝廷的局势表面上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有无数暗流在悄悄涌动。
◎◎◎
安泰宫内的议事大堂上,行朝正在进行早朝。
安泰宫现在虽然是行宫,以前不过是节度使的府邸,并没有议事的宫殿。扩建行宫的时候,李俨也以节俭为由,拒绝了对行宫大兴土木。其结果是,行朝的早朝,就只能在以前节度使的议事大堂上召开了。
幸好这议事大堂地方并不狭窄,用来作为大唐正式地早朝场所固然不行,但作为行朝地议事所在,倒还勉强够用。
现在,朝堂上的唯一大事,当然就是剿灭黄巢了。黄巢不灭,朝廷地威信始终受到怀疑——虽然这种怀疑以前已经逐渐产生,但朝廷如果不能迅速地剿灭黄巢,那么这种怀疑就将得到最大的证实。
现在天下大乱,黄巢未灭,朝廷的威望已经降低到了最低点,政令不行,并不是改革的最好时机。
在这当口,李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整军练兵,一定要在剿灭黄巢的时候,让哪些应召而来对付黄巢的节度使们了解到朝廷军队的强大。只有这样,才能为朝廷以后的改革打下很好的基础。
所以,李俨首先关注的就是白虎军团、凤翔节度军的整编情况。自从十八日夜三卫军回到凤翔后,整编工作就全力进行了。
这一次的整编,完全由赤卫将军方彻主导进行。军机省的人,无论是总参谋部还是总后勤部,都只能作为协助人员,听其调动。至于已经失去军训讲武权力的兵部,原有地管理军械的司库司、管理畜牧的司驾司被拆并到军机省总后勤部。管理军政的武部司被拆并到军机省总参谋部,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