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说得有理,那就照郑公的话办理吧。这个人就有郑公亲自处理。朕相信,郑公一定能将这件事情处理得漂漂亮亮、妥妥当当。”
“臣领旨!”
随后君臣二人又说了会闲话。郑畋便告辞离去。
望着郑畋离去的背影,罗隐不无担心地说道:“陛下,就这样将监视郑公府邸的事情告诉他,是否有些欠妥?郑公心中会不会因此而有所芥蒂呀?”
李俨笑了:“罗郎啊,你才学军略俱佳,唯独于这人情世故上。欠了些火候。”
这话也的确正说到了罗隐的毛病上。要不然他也不会身怀大才,却久久不能得用。虽然说当时政治,有才之士常被投闲置弃。但罗隐到底曾经得到过郑畋这样的宰相人选亲睐,险些就成了其女婿。其名声又早就广播,如果他稍微懂点人情世故,可能也不至于在投靠李俨之前那般沦落,不会有“隐恃才忽睨,众颇憎忌”地评语,更不会因为自己咸通八年自编所作为的《谗书》而得罪了几乎整个官僚阶层,自然也就仕途无望了。若不是遇上了李俨这个用人不拘一格的皇帝。他要直到晚年才会在仕途上有一丁半点出头之日。那还是因为正逢乱世。官场上的各种清规戒律已经被打破很多的缘故。
罗隐却不以为然道:“臣但一心为陛下效命,又不是为别人效命。学那牢什子干什么?为官者如果不知道忠心为国,一心去钻研人情世故,这样的官,只怕也不是什么好官!”
这的确说出了罗隐的心里话。他本来就是一个有点嫉世愤俗地人。接手鹰眼营后,虽然仅仅负责军情情报,但到底跟其他两个情报组织也有情报交流。以他的级别,能拿到手的情报可就多了。这些情报中所见所闻那些达官显贵的所作所为,更是让他心中的那股疾恶如仇的性格上升到了极点。而研究人情世故,正是那些他看不起甚至痛恨地官员们的所为,他自己又如何肯这样做?当然,他心中眼下对李俨的所作所为无比佩服敬仰,刚才对李俨的“吹捧”倒是的的确确出自内心,并没有以次逢迎上意的意思。
李俨闻言一叹:“你呀……这研究人情世故也未必都是贪官所为……就比如说刚才朕明明白白告诉郑公朕在监视他,这就是示之以诚。而郑公也会心中有数,决不会因此有所芥蒂……”看到罗隐脸上那刻意掩饰,却始终露出了些许蛛丝马迹的不以为然神色,挥挥手道:“算了算了,罗郎生性耿直,这些东西不去理会也罢。”心中却道:“这罗隐果然如历史上所说脾气耿直,宁折不屈,让他为官只怕也会处处得罪人。倒不如就让他在鹰眼营一直待下去,等日后成立军事学校的时候再让他去当个教员,一来不荒废了他的才学,二来也不至于在官场上惹祸。也是对其地爱护。”于是主意已定。
罗隐却不知道自己地未来前途已经被悄悄决定,此时思想却已经转向了另一个方面,当下道:“陛下,这山南西道节度使、黄巢贼兵、还有那李昌言的谋逆行为都在三月二十日这一天到来,臣担心到时场面混乱,会出什么岔子,那就后悔莫及了。臣以为。朝廷应该想个法子,将时间错开。再分别将他们收拾。用兵之道,当分敌之势而击之,任敌合众为一,智者所不为也!陛下亲练地铁骑虽然纵横无敌,但是敌人的力量太大,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样很不值得啊!”
这话说得李俨微微一惊!
以兵法之道。的确应该如此,那么自己这个见多识广地后世人为什么却没有想到这一点呢?难道说自己因为拥有了当世少有的强大军队,已经开始变得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了吗?居然有让他们集中到一起,一举而歼之地天真想法。要知道这些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哪一个是省油的灯?自己如果不是多了千年的见识,真的能够胜过他们吗?看来自己最近已经被胜利——不,现在还没有什么真正的胜利,不过牛刀小试而已——冲昏了头脑!
想到这里。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可也是血肉之躯啊!这也并不是什么游戏,死了还可以重新来过,自己万一死了,那可就是彻彻底底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自己地那些抱负理想也都会化作泡影!况且,除此之外,自己身边那些女人。还有忠诚于自己的属下也都会因为自己的死而遭遇不测!他们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并不是游戏中冷冰冰的NPC。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虽然看起来很有些手段,实际上,却都是有一种游戏的态度,并不认真,也并没有对这个世界投入真正的感情,所以才会有这样儿戏地想法。
看来,自己的某些想法,某些态度。也是时候作出一些改变了。
他到底是来自后世的人。眼光比这个时代的人开阔多了,而对自己的认识。也比这个时代的人深刻,一认知到自己地问题,马上就作出了认真投入这个纷乱时代的决定。
这心念电转,不过数息时间,虽然在其他人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李俨知道,自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说以前自己是一个冷眼旁观的半局外人,那么现在自己就是真正真正的入局了。从此以后,这世界的变化,将真正地牵动他的心。或许日后将会幸福欢乐,或许日后将会痛苦悲伤,但他将无悔!
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李俨抬起头来,看起来与方才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但是在相当熟悉李俨的来鹄眼中,李俨却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从前李俨地双眼中,总给他一种漠然地感觉、一种与世间的隔膜感觉,仿佛他世事都毫不关心一般,又仿佛李俨根本就不存在这个世界上一般。然而现在,李俨地眼中,却多了几分活生生的血肉之意,就仿佛从这一刻起,李俨已经真真正正的处在于眼前一般……
李俨的变化十分微妙,除了他自己,或者只有来鹄这等见微知著又十分熟悉的人,或许还有他身边的几个女人能够察觉到。而罗隐就压根没有丝毫觉察,只见皇帝微微沉吟,随后道:“罗郎所言不差,朕的确考虑欠妥了。那么罗郎你有合计策?”
“臣以为,三月二十日那一天将在凤翔聚首的三大势力,彼此间并无联系,因此我们在三月二十日之前将他们各个击破也就成为可能。只要我们消息封锁得好,也不会惊动他们。”
一谈到军略之事,罗隐立刻变得浑然忘我起来,站起身来,在小院中边踱着步边侃侃而谈,压根没有注意到这是君前失仪的事情,严格算起来也是个不大不小的罪名:“这三大势力,他们彼此间的性质完全不同。虽然他们都属于对朝廷有二心或者反叛朝廷的人,但是这其中的程度却有所分别。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程度的不同,其轻重缓急而先后击破之。”
“首先是黄巢贼兵,这股贼兵跟朝廷乃是死敌,绝对没有任何缓转的余地。而根据情报,这支军队有五万人之多,皆为伪朝的精兵。其主将尚让也是伪朝的一员悍将。他们成功攻入长安,可以说十分志得意满。而朝廷却是逃到了凤翔,虽然有陛下曾于盩屋破敌。但在贼兵眼中到底是败逃,所以他们对朝廷十分不放在眼里,满以为这一次可以一鼓而下凤翔,戒备十分松懈。因此朝廷只需派一支精兵,于某处伏击,只要筹划得当,完全可以一举歼灭之。”
“再次是山南西道节度使牛勖,他被朝廷用田令孜的假信骗来,可以说毫无戒心。所以朝廷只要伪装得当,完全可以将其骗过。为了拖延其前来行在的时间,可以派一支偏师伪装成黄巢溃兵袭扰之,令其在三月二十日之后再到。等大局抵定再以大军围之,传旨夺取军权,必能成功。”
“最后是李昌言这个叛贼,此人在其军中颇有威望,多设亲信。不过鹰眼营已经于其身侧伏下密谍,陛下可以借密谍诱其入伏而擒之,随后再将其野心逆谋广告军中,以大军威慑之,必可从容收复其军。”
李俨闻言点点头:“罗郎所言极是,不过有些地方还需要改变一下。”说着便将自己修改后的策略说出。
这一说不要紧,却让来鹄二人大惊失色,齐齐跪下谏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第三卷 初露锋芒 第十六章 空城之计
“有何不可?眼下凤翔之内军队虽多,但唯一能够完美执行这一任务的,唯三卫军而已。wWW、”
李俨将手一挥:“三卫军中,赤卫军眼下是三万满额,近卫军、铁卫军眼下却分别只有两万人马,加起来有多达两万的缺额。白虎军虽然已经达到了三万,但刚刚整编不久,尚未形成战斗力。所以这伏击伪齐尚让部的任务只能从三卫军中选取。”
“即使如此,也不必非要三卫齐出啊!”罗隐昂起头来:“以近卫军、铁卫军的战斗力,四万人完全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即使陛下觉得不稳妥,也可以派出赤卫军前往,但无论如何,陛下身边不能只有刚刚整编完毕,战斗力和忠心都无法保证的白虎军留在凤翔城内。白虎军不过三万,而李昌言那逆贼身边也有多大五万兵马。此贼居心叵测,陛下身边没有强大的军队保护,岂非自居险地?此智者不为啊!请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来鹄也同时拜伏在地道。
“糊涂!兵法云,十则围之。眼下敌军多达五万,我军三卫齐出,也不过七万。虽然双方战斗力并不相同,我军有占据了伏击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