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风流唐帝国 > 第52部分

第52部分(2 / 2)

“那皇上您答应草民了吗?”

“你先起来,听朕把话说完。”

李俨的话语中含有着让人不容违拗的意味,黄大壮不由得站了起来。

李俨负手行到一丛牡丹花面前,淡淡道:“黄大壮,当今天下的局势,你了解吗?”

黄大壮老老实实地跟在他身后,恭身回答:“草民了解一些。只是恐怕并不全面。”

“那你就将你所了解的那一部分给朕说说。”

“遵旨!以草民所见所闻,当今大唐的天下,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如果再不改弦更张,只怕大唐亡国之日,就在眼前了!”

李俨长叹一声:“黄大壮,你说的一切,朕又何尝不知啊!”

“那陛下为何还不励精图治,做那中兴之举呢?”

“谈何容易!别看朕在名义上还是大唐的天子,当今的皇帝,但实际上,朕手上能够掌握的权力,少得可怜,也小得可怜!”

“怎么会这样?陛下不是皇上么?还有谁竟敢从皇上手中抢夺权力?”

“谁?还能有谁?宦官,藩镇!朕的权力,都被他们拿去了,朕手上,一点权力都没有啊!所以就算朕想励精图治,也根本就没办法去做!而且朕如果想要励精图治,就必然会触犯到这些子宦官们和那些藩镇的封疆大吏们的利益,只要他们手上还有力量的一天,就绝对不会容许朕对大唐天下的改变!”

说到这里,李俨回过头来:“黄大壮啊!你口中说的那个高屠夫,也正是藩镇中的一员!所以朕不是不想对付他,而是根本就没有能力对付他!唉!想朕堂堂一个皇帝,要对付一个大臣都力有未逮,朕这皇帝当得,也真是够窝囊的!”

黄大壮仿佛失去了力量,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就连皇上都拿高屠夫没办法,难道我真的没办法报这个大仇么?”说到这里,黄大壮已经虎目含泪,悲愤满腔。

李俨道:“黄大壮,你想报仇,其实也不是没有一点希望的。”

黄大壮猛地抬起头来,急道:“皇上,有什么办法?请您可怜可怜草民,给草民指条明路吧!”

李俨淡淡道:“只要你帮着朕夺回权力,驱逐宦官,剿灭藩镇,到时候,要对付一个高骈,还不是易如反掌!所以,朕虽然不能马上满足你报仇的希望,但是等到朕手握大权的时候,朕发誓,第一个就帮你报仇!怎么样?黄大壮,你可愿意为朕效劳?”

黄大壮猛地跪倒在地:“只要陛下不忘今日所言,陛下但有差遣,草民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李俨哈哈大笑,将他扶起:“黄大壮,起来吧。从今以后,你就是朕的心腹臣子,应该自称为臣,那个草民的称呼,可就不能再用了。”

黄大壮躬身道:“臣领旨!”

李俨点点头,笑道:“朕有黄爱卿这样忠肝义胆的臣子辅佐,何愁大事不成?”顿了顿又道:“黄爱卿,你如今既然已经是朝廷的臣子,这黄大壮的名字,就太俗了,跟你的身份有些不相符合。朕还得给你另外赐一个名字。”

沉吟片晌,李俨道:“黄爱卿,你既然有大仇未报,不如就取个‘仇’字,不过仇字不好听,那就取个同音字,用无与俦拟地这个‘俦’字,爱卿意下如何。”

黄大壮礼谢道:“谢陛下赐名!臣从今以后,就叫做黄俦了!”

李俨点点头:“黄爱卿,朕知道你忠肝义胆,又有勇有谋,是一员将才。只是,以你眼下的才能,要想帮朕对付那些宦官和藩镇,还力有未逮。不过你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所以,现在朕还用不着你给朕办事,你先给朕去好好学习学习用兵之道,朕再对你托付重任吧。嗯,你拿着这个信物去长安城内某处去找某人,就说是朕的旨意,让你去赤卫军中磨练。嗯,就从小兵开始干起吧!等你日后你了军功,朕再给你加官进爵!”

黄俦连忙叩谢,接过信物,也不歇息,就这样急匆匆去了。

李俨知道他心急要早点学成,也好早点得报大仇,倒也并不阻拦,任他去了。当然,临走前,自然有人帮黄俦乔装打扮,以避开正在搜查李俨一干人等的田令孜部下士卒,同时给予进出城门的腰牌,让他可以顺利地出城去赤卫军营地,不提。

却说李俨又寻得一名良材美质,心中倒也十分欢喜,看看自己已经出宫将近一日,也就带着薛红线回宫去了。

为了掩人耳目,不被人发现自己偷偷出宫的秘密,颜令宾自然没办法带入宫中。实际上,宫中危机四伏,李俨也不想让颜令宾进入那险地之中。而他们此时得罪了高衙内,颜令宾也不能回她的挹翠楼,李俨更不可能让自己的女人重新回到青楼之中,于是找来鹄帮他妥善安置。来鹄行事周密妥当,李俨倒也放心。

就这样,在颜令宾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李俨悄悄回到了宫中,将那个冒牌货替换了回来。

又过了几日,被李俨派出去办事的吕洞宾回来了,同时还从他口中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吕洞宾的师傅,被后世传为“八仙”之一的钟离权,被他遵照李俨的命令,请到了长安城中,来为李俨效力。

第十九章 皇帝炼丹

清晨,天色还在昏暗之中,大唐的整个皇宫,就已经开始从睡梦中清醒过来。wwW。

在皇帝所住的大明宫中,无数太监、宫女、杂役,在他们的主子仍然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早已经从温暖的被窝中爬了起来,清扫的清扫,收拾的收拾,将过去一天因为人来人往而变得有些脏乱的大明宫,重新清理得干干净净。

然后,宫里头的上层阶级,那些地位比较高的太监、妃嫔,也都开始逐渐清醒过来。这个时候,天色已经亮了起来,太阳虽然还没有出来,但是朝霞已经早早地挂在了天边。

本朝的皇帝继位以来,也不知道是他自己的主意,还是那在背后控制着他的大权宦田令孜的主意,从中唐以来,已经被历代先皇辍弃已久的早朝又再度开始。而且从前是隔日早朝,今上登基没多久,不但恢复了隔日早朝,一年后再更进一步,发展到了现在的每日早朝。从表面上看起来,本朝的这位皇帝陛下,似乎比起从前的那些个先皇们,显得更加勤勉,更加有中兴气象。

然而,这些表象,在每一个熟悉宫中情况的人眼中看来,都不过是表象而已。在他们心中,本朝的这位皇帝,或者昏庸程度比起先皇懿宗,或者更早的几个昏庸的皇帝,要差上那么一点,但是要说这位皇帝是位明君,那就简直是胡说八道了。

虽然当今的天子即位的时候只有十二岁,的确不应该苛求。但所谓“从小看到老”,咱们的这位天子,从小到大,就喜欢打马球,喜欢杂耍。后来进宫当皇帝了,有一段时间又开始迷恋起了酿酒。好容易不酿酒了,又去想些别的花样,总之是变着法儿地给自己找乐子。

等到了现在,皇帝长大了,似乎应该好点了吧?

但是不,当今的皇帝陛下又找到了新的玩意儿:炼丹。

说起来,大唐历史上,因为希望能够长生不老,而修道炼丹的皇帝可谓不胜枚举。就连太宗文皇帝这样的圣明天子,也难以逃脱长生不老的诱惑,有炼丹之举,更不用说其他皇帝了。

然而,拥有长生不老功效的仙丹是否存在这个问题,人们不敢断言否定,但是有一点却可以肯定:那就是这样的仙丹太难找了,这个世界上,几乎就找不到。而那些所谓能够炼制仙丹的人,也绝大多数都是骗子。从前的历史上,那英明神武的秦始皇、汉武帝不就是求长生不得,反而被骗子骗了吗?就算在大唐,不也是有好几位皇帝,因为吃了那所谓的“仙丹”,最后长生不得,反而一命呜呼的吗?

按理说,有这么多的前车之鉴,后来的皇帝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但是长生的诱惑太大了。而侥幸之心人皆有之,就算贵为九五至尊也不能例外:说不定这一回找到的或者说炼出来的是真的仙丹呢?于是乎皇帝们就一个个前赴后继的吃仙丹送死了。

不过,按理说,求长生的皇帝,往往都是那些年纪已经不小,甚至到了古稀之年的皇帝。想不到当今这位少年天子,还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求长生的那种紧迫感,居然也学起大唐的几位先皇,学起长生,炼起丹来。

于是乎,每天的早朝皇帝陛下那是心不在焉,甚至常常缺席,把一切政务都托付给那个皇帝陛下口中的“阿父”处理。自己么,却跑到大明宫中那建立在太液池中以仙山“蓬莱”为名的蓬莱山上的求仙观中,跟那道号为云房真人的钟离权钟老神仙,和他的弟子吕洞宾吕小神仙,学长生,炼仙丹。

于是乎,那蓬莱山上的求仙观,也成了一个危险的所在。因为那里三天两头发生爆炸,至于什么冒烟、失火之类的事情时有发生。幸好防护措施得力,既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多少财产损失。也幸好如此,否则万一皇帝陛下伤着了哪儿,那后果可就相当严重了。

皇帝陛下的举动,虽然让那些早已经被逐出了朝堂之上的忠臣们一个个痛心疾首,百般惋惜。但对于掌握了当今朝廷朝政大权的田令孜田大人来说,确是正中下怀。幸好发布诏书等等必须需要的传国玉玺还掌握在当今天子手上,否则,恐怕就不知道如今的天子,究竟还是谁了。这也是那些忠臣们还没有起来反抗的原因。毕竟虽然天子对田令孜言听计从,这传国玉玺掌握在谁的手中都没多大差别,但毕竟在名义上,天子还是掌握着传国玉玺的。至于天子的荒谬嘛,这还没有完全越过那些忠臣们的底线。一国之君嘛,偶尔荒唐荒唐也是可以原谅的。只要日后知道醒悟就行了。

大唐的上上下下,虽然各自的利益不同,各自的立场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得到大家认同的:那就是当今天子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