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风流唐帝国 > 第44部分

第44部分(1 / 2)

>了。那么,如果在一个荒岛之上,除了罗兄之外别无他人,罗兄可能把阁下那济世安民的手段施展施展,在一年之内,种出一百石粮食,造出十艘船,打造出一百套甲胃来?当然,各种材料、粮食种子都是齐全的。”

罗隐大怒道:“阁下可是在消遣罗某人么?罗某孤身一人,一年之类如何能够在荒岛之上种出一百石粮食,造出十艘船,打造出一百套甲胃?”

李俨淡淡一笑:“那么如果小弟给你一百个农夫,一百个船匠,一百个铁匠来,罗兄能够做到么?”

罗隐道:“小事一桩!”

李俨笑得更加灿烂:“那么,小弟就要问了,这些农夫,船匠,铁匠的才能可能超过罗兄?”

罗隐开始觉得有些不妙,却不甘认输,勉强道:“罗某才学天下少有,区区几个农夫、船匠、铁匠如何能比?”

李俨大声道:“然也!罗兄才学天下少有,可是如果只有孤身一人,那么什么都干不了。而当多了几个才学远远不如罗兄的农夫之类,罗兄就能够把原本根本干不成的事情干得很好!可见,无论一个人有多高的才华,多大的能耐,都不能离开别人的帮助,即使对方的才能远远不如你!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正是这个道理!罗兄如果自诩才华过人,而轻视、疏远那些才能远远不如罗兄的人,那么就算罗兄有通天彻底之能,也只能落得一事无成!罗兄自诩怀才不遇,的确可能有整个环境风气的原因,单是罗兄这种忽视他人作用的想法,也必然是原因之一!罗兄,你以为呢?”

罗隐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半晌说不出话来!一旁的人却为之大声喝彩。有些人已经低下头来,细细思索,仿佛若有所得。

李俨见成功的将对方驳倒,心中却并没有什么意得志满的想法。驳倒罗隐并不是他的目的。让罗隐因为这件事情而觉悟自己从前的错误,从而改一改他那孤傲的脾气,至少懂得合作的作用,这才是他想要的。如果罗隐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宁愿不用罗隐,也不能让他抱着这样的想法去为他办事。

罗隐到底非同常人,虽然孤傲无比,却也不是那种刚愎自用的人。他将李俨的言语细细思索品位,顿时恍然大悟,连忙对李俨一揖到地:“兄台教训得是!罗某受教了,请受罗某一拜!”

李俨满意的点点头,回过头去。

一旁旁听的人见他竟然如此年轻,几乎还是个少年,顿时大起佩服之心,有几个就要上来与他攀谈。

此时来鹄却蹦了出来,当先对李俨跪倒在地,口中大呼:“臣来鹄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是当今的大唐天子,吃惊之余,一个个也都跪倒在地,大呼万岁。罗隐自然也不例外。一时间,整个院落中,除了李俨和薛红线尚还站立之外,再也没有一个站立的人。

望着整个院落中那些心甘情愿为自己拜倒的众人,李俨不由得心怀大放。他知道,自己以后的幕僚班底、亲信班底,从这一刻起,就真正的建立起来了……

第十章 爪黄飞电

与那些被搜罗来的人才们的会面很让李俨满意。wWW、

所有人都对他很是顺从。就算一直都非常高傲的罗隐,在能够压倒自己的李俨面前,也显得相当驯服,全没有了从前那桀骜不驯的模样。即使抛开因为李俨那皇帝身份而让众人不得不服的因素,真正心服李俨的成分也相当大。这能够从他们的眼睛中看出来,毕竟,一个人的眼睛,基本上是骗不了人的。

此时,李俨从前那个人才名单上的人才,只要能够找到的,基本上都已经到了李俨这里——毕竟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相当落魄的,眼下能够有一个一展所长的机会,他们还是很珍惜的。

至于剩下的从前有一定地位的人,对眼下的情况也并没有什么不满。他们所要求的,无非权势地位。而这个世界上,尽管皇室衰弱,但是要论权势地位,还是没有人能够比得上皇室。他们到了这边,自然不会有什么不满的地方。

当然,李俨并不会就这样简单的对他们委以重任。事实上,每一个人都被“捕风”组织在暗中审核了好多遍。再加上被李俨命名为“捉影”的掌握在来鹄手上的情报组织调查了个底掉——基本上上到祖宗八代,下到他们小时候受过什么伤,下过几次河都了解得一清二楚。这一点,基本上杜绝了这些人才中存在其他势力派过来的奸细的可能。再加上就算日后要对他们加以任用,李俨也绝对不会再对他们绝对信任之前,让他们掌握全局。他们能够掌握的,都是计划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而且每一个人掌握的部分,都有一个后备计划。换句话说,除非所有人同时背叛,否则李俨的损失也不过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而已。

这是他们加入李俨阵营时候的情况。至于以后他们的忠诚,李俨并不担心。如果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都还没有办法得到他们的彻底效忠,那么自己也太没用了,这个皇帝不当也罢。

此外,忙于研究农事的陆龟蒙并没有到长安来,还是留在他的隐居之处。他可能是唯一没有被带回长安的人才了。

不过他也在前去征召他的人出示手中密诏之后,宣誓向李俨效忠了。毕竟对他这么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来说,一个圣明的皇帝的重用,是他梦寐以求的。

除了密诏和充足的研究经费之外,李俨还给陆龟蒙留下了一些别的东西。

那时他来自后世的农业科学知识。

李俨在后世的身份,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城市人。他出生在农村,也成长在农村。直到大学毕业后,这才到了城市中。而他的父亲,虽然并不是农民,却是他们那个乡里头农科站的技术员,对农业方面的知识,了解得相当透彻。甚至还曾经做出过一些关于增产方面的研究并拥有了一定的成果。在农业科学界拥有一定的名气。当初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出来之后,他的父亲还曾经参与过育种工作,对杂交水稻的配置技术方面相当熟悉。

因此,后世的那个云子昊,从小就耳闻目染,在这方面的了解,那就非常人可比了。最开始他父亲参与培育杂交水稻种的时候,他才刚刚七八岁。那时候他对这个很好奇,整天跟在父亲的脚后头,一步步看着父亲如何培育杂交水稻种。因为好奇,还详细询问过其中的过程。那时候他并不明白自己父亲说出来的技术流程的含义,不过这些东西却悄然地潜伏在他的脑海中。虽然他后来逐渐淡忘了这一切细节,但在来到唐代时候,从前那些淡忘了的记忆也都重新鲜活起来,小时候听过的杂交水稻种配置过程,也就重新被回忆了起来。

此时他将自己脑海中曾经有过的农业科学知识,尤其是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全部写了出来,交给了陆龟蒙。虽然不一定真的能够培育出后市的高产杂交水稻来,但是在陆龟蒙这等行家眼中,他给的东西却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必然能对他的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至少,将当时产量很低的水稻和其他作物的产量提升数倍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仅仅这一点,就能够帮李俨解决很多大问题。要知道,晚唐时候的农民起义,固然是因为豪强地主和官府盘剥太重,但在丰年时候,农民却并没有到那种活不下去的地步。农民起义真正形成规模,还是在荒年歉收之后才有的事情。而如果陆龟蒙能够将粮食的产量提升几倍,或者让它们即使在荒年也能够有一定的收成,那么可以说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农民起义发生的根源,对帮助李俨稳定国内局势,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以后李俨用兵的粮草压力,也会因此减小到最低。

这其中的关节,李俨当然相当明白,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大力支持陆龟蒙研究农业科技的原因。他甚至打算通过陆龟蒙和自己掌握的先进农业科技培养出一批高明的农业科学家或者技术员,为日后的研究打好准备。当然这都是日后的事情了。

另外一个在名单上却没有找到的人是皮日休。此人性好游学,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算是他的好友陆龟蒙也并不知道。李俨也只好作罢。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