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首那金甲将领骑马行到一处,突然豪兴大发,打马飞驰上前,一面大声喝道:“小的们!都给本将军跟上了!等本将军找到那些红巾盗的巢穴,就跟本将军拼命的打,拼命的抢他妈的!那些红巾盗抢了多少大户,一个个都肥得流油呢!剿灭了他们,谁抢到的东西就归谁!就算是本将军赏你们的了!等剿灭了他们,朝廷还有封赏,到时候升官发财,样样都有啊!”
金甲将领豪气大发,许下了这么多诺言。众士兵一听,一个个热血沸腾,大声呼喝,跟了上来。
金甲将领身后,一个副将之类的人物也来凑趣:“杨将军威武不凡,我大军英勇无敌,诸如红巾盗这样的跳梁小丑,也就能打打那些没用的私兵。遇到我神武的左羽林军(北衙六军左右神武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羽林军之一),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将之清剿干净。到时候将军可就是我大唐的无敌名将之一,就算跟郭令公(郭子仪)、李光弼相比也不逊色呀!”
这羽林军中,那些将军的职务都是虚衔,落不到真正领兵的人头上来。这金甲将领,口口声声自称为“本将军”,其实最多不过一都尉,跟将军还隔上了十万八千里呢。那副将拍他马屁,说他是将军,又吹捧他能跟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媲美,早把他美得浑然不知身在何处了,不过他好歹还有几分自知之明,不敢公然跟这两位名将相比,哈哈大笑道:“郭令公、李光弼何许人也?本将军跟他们比,还是差了一点的!”
言下之意,跟别人比,那就当仁不让了!大唐中晚期,也是名将百出的时代,除了郭子仪、李光弼二位,其他名将如裴度、李德裕、张议潮等人,哪一个是等闲之辈?在这金甲将领口中,却都不放在眼中,他的狂妄,由此可见一斑。
这金甲将领被副将吹捧得一高兴,叫道:“夏校尉,这次出征收缴的战利品,本将军赏你一半!”随后就意气风发的打马前去了,只留下欣喜若狂,恍若身在梦中的夏校尉在原地发呆,老半天后才欢叫着往前去了。
站在山谷外的峰顶之上,我冷冷的看着下面这场闹剧,脸色十分难看。
我早就知道大唐现在军备松弛,南衙十六卫和北衙六军,除了神策军还有点实力外,其他诸军都不堪大用。可是等我亲眼看到这些老爷兵,才真正的明白他们的无能和狂妄。让这样的军队拱卫京城,那黄巢的军队打不进长安才怪了。
身后六将知道我的心事,此时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出身。
望了半晌,我终于用力一捏拳头,心中狠狠道:“这些军队除了空耗朝廷粮饷之外,一点用都没有,还不如杀光了干净,也好为我省点钱粮。”
猛一回头,目光如电,逼视诸将:“这一仗,诸位准备怎么打?”
赵德已经迫不及待的上前拱手道:“陛下,不须他们出手,只需臣领本部兵马一个冲锋,便可将他们一举消灭!请陛下准臣出兵!”此时身边都是可靠之人,因此大家也就改回了对我的称呼。
按照赤卫军中的规矩,六位卫将军各自有自己的本部兵马。正卫将军的本部兵马是其麾下左中右三团中的左团,而副卫将军的本部兵马则是右团。每一卫独立作战时,中团由两位卫将军中主守的一人指挥。而全军行动时,中团则抽调出组成我的亲卫队。因此赵德的本部兵马,实际上有一千多人,一个团的兵力。
我摇摇头。下面那支派来清剿我们的军队,一共有三千多人。按理说,一千人对三千人,已经算得上很悬殊的兵力了。但是下面这支虚有其表的军队,如何用得上我一千精锐?当下道:“太多了。赵德,你的团里头朕给你一个中营!一个营,三百人的兵力,赵德你要给朕把他们消灭掉!”
赵德顿时苦着脸道:“陛下,三百人和他们相差可是十倍啊!击溃他们臣能做到,要消灭他们,臣没这本事!”
我哈哈一笑,拍拍他的肩头:“只要你把他们击溃了,彻底消灭他们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还不快去?”
赵德立刻脸色一正,高举右手,轰然应道:“末将遵命!”转身就去了。
高举右手行礼是后世时候希特勒制定的德礼,我觉得这个很有气势,就直接移用在了我的赤卫军中,命令军中只行这个军礼,不兴跪拜之礼。同时在军中领命出征的时候,无论面对的是谁,都只能行军礼,用军中语言自称“末将”,不用称臣。
等赵德走后,我一扫剩下五位目光中烈焰熊熊燃烧,一个个充满战意的将领,满意的点点头,喝道:“方彻!”
方彻出列,行礼:“末将在!”
“朕命你带本部兵马,埋伏在敌军之后,待敌军溃散之后,再合围将之消灭。尤其注意不得放过敌军主将,务必将之格杀!”对那个狂妄的敌军将领我实在难以忍受,不想把这样的人留下来祸害我大唐的军队,还是杀了算了,一了百了。
“末将遵命!”
方彻领命而去,我微微一笑,视剩下四位将领那充满战意的神情如不见,淡淡道:“你们几个,就跟朕好好的观战吧!”
说完,看他们欲言又止的样子,笑道:“喂,你们几个,不是这点小鱼小肉都要去抢吧?以后的仗,有得你们打!”言罢转身过来,俯视谷中战况。
耳边仿佛有人嘟囔一声:“有得仗打,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我们只想现在打仗啊!陛下也太不公平了,怎么什么仗都先让那个赵疯子打……唔……”说到这里,就没语言了,估计是被人堵住了嘴。
我知道这是孙麟在说话。他的性格跟赵德有几分相似,都是好战之人。不同处在于一个喜欢用猛烈的攻击摧毁敌人,另一个却喜欢用闪电的速度寻找到敌人的破绽,从而一举败敌。以前好几次遇到顽强的对手,我都是让赵德出手,一直没他的份,怪不得他会埋怨。其实我估计其他几个人也有同样的想法,不过他们有的稳健,有的木呐,有的又懂得察颜观色,都不会说出口,只有这个孙麟有些口没遮拦,这才说了出来。
不过我并不在意。手下将领喜欢打仗,这是好事。让他们保持高昂的战意,对整支军队都是有好处的。
下面的谷底,战斗已经打响了。
这块谷地是我们特意挑选的伏击地点。这里地势比较平坦,最适合骑兵的冲锋。因此赵德就直接从谷外领兵冲了进来。
听见谷外传来雷鸣般的蹄声,下面那支军队的人再狂妄再无能,也知道遭到了伏击。不过他们的反应实在混乱,又是叫喊,又是乱奔,却没有一点正确的应对。看的我在谷顶上摇摇头,知道此仗胜负已定。
赵德的这三百铁骑,属于半重骑兵。跟本朝太宗皇帝的玄甲铁骑差不多,虽然没有重骑兵那样的全甲防护,却也比北方游牧民族的那种简陋的轻骑兵防护森严得多。这种半重骑兵得两者之长,又能长途奔袭,又有重骑兵冲锋的可怕威力,实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后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蒙古铁骑,实际上就是这种兼具两者之长的半重骑兵,否则也不能横扫整个欧洲了。
面对骑兵的冲锋,最好的办法是避其锋芒。但是谷底的这支军队早已经慌成了一团,还说什么避其锋芒?赵德的三百铁骑都是清一色的大刀,一冲入敌阵,左砍右劈,如摧枯拉朽,霎那间就深入敌阵,直取敌将所在!
那金甲将领吓得脸都白了,还没拿定主意是赶紧逃跑还是冲上去战斗,赵德已经冲到他跟前,口中大喝一声,大刀一挥,只见半空中血箭飞射,一颗斗大的头颅已经飞上了天空!
主将被杀,其他的士兵更是慌乱。他们本来都是些老爷兵,都是准备通过军队来镀层金,求个近身之阶,根本就是在军队中混日子,如何能够抵挡赵德的三百铁骑?不过片刻功夫,就被赵德从头杀到尾,三千大军,霎那间顿作鸟兽散,四处溃逃开去。
然而,在他们身后,还有方彻的一千军队正等着呢!以方彻滴水不漏的能力,他们更没有几个能够逃脱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