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风流唐帝国 > 第33部分

第33部分(2 / 2)

这一年来,我几乎天天泡在军营中,只有极少的时候才回到长安城的皇宫中,替换假冒的小皇帝。

为了训练出一支对我绝对忠诚的军队,我殚尽苦思,花费了无数心血。

现在的条件,很显然不适合进行什么“爱国主义教育”,我只能选择让这支军队变成一支仅仅效忠于我,仅仅为我而战的军队。那些什么“为大唐利益而战”的军队,还是等我掌握了大权之后再说吧。

为了彻底掌握军心,我吃住都跟普通的士兵在一起,训练也跟他们完全一样。凡是我知道的能够拉近我跟士兵感情的手法,我都使用过。

在我的带领下,整个新军中的军官,除了在下军令的时候拥有无上的权威,在其他时候,也都跟士兵们同甘共苦。这些军官还都是少年,又是孤儿,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和上下尊卑的思想影响很小,让他们这样做,并不困难。如果他们是成人的话,估计就没这么容易了。

总而言之,在新军中,官兵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达到了史上从未有过的融洽。但这并不等于那些军官没有权威。

通过日复一日的灌输“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思想,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将“上级下达的命令,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有意见的,可以在命令下达之前跟上级反映,但命令下达后,无论是谁,都必须严格按照命令执行。否则以违抗军令论处!”这个信念深深地融入了灵魂之中。没有人敢违抗军令。因为违抗军令的惩罚只有一个:杀无赦!在通过斩杀了几个顽皮少年立威之后,再没有人敢把这个当成儿戏。

一味的严酷只会带来强烈的反弹。这一点我很了解。所以除了军令如山,绝对不容侵犯之外,我和各级军官对士兵们都很和蔼,无论是生活还是训练,都对他们关心的无微不至。通过参考后世军队的种种做法,这些举动终于收到了成效。

在士兵的心中,军官不但是自己的军官,也是自己的父兄,甚至比自己的父兄都更加爱护自己。因为在这些孤儿中,有不少人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困,被父兄抛弃或者卖做奴隶,甚至有从易子而食的境地中逃脱的人。他们本来因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对人间充满了怨恨,但是通过严酷的训练宣泄他们的怨恨之后,军官们又成功的通过种种行动,打开了他们的心扉,让他们对军官们彻底心服。那些军官的出身跟他们一样,同病相怜下,就更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们关爱,而不是简单的做个样子。将心比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又有谁能不被打动呢?

除了对军官的亲近,士兵们也对军官十分敬畏。因为这些军官们的能力、武力,都是他们望尘莫及的。在我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他们在我这里学到的太极拳,表面上看来没啥用处,但是日积月累下来,却大大的改造了他们的体质,开发了他们的潜力。这自然是那些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地同龄人所无法比拟的。但士兵们却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知道,自己拼命的训练,却仍然打不过自己的军官。这种心理一旦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那么军官们也就是他们心中永远无法战胜的人了。

不过,也有少数例外。有一些天生异禀的士兵,经过合理的饮食调理补充元气之后,再经过简单的训练,也能够构成对军官的威胁。虽然军官们从来没有失败过,但却胜得越来越艰难。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失败过的军官们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于是在那些士兵拼命的追赶下,军官们也疯了一样的进行训练,生怕被他们超过了。这种情况造成了整个军营中的训练风气大涨,我也乐见其成,除了小心控制他们不因为比试而伤了和气,也有意无意的通过赏赐、嘉奖等方式推波助澜。在这种风气下,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一日千里。

士兵们的训练是很苦的。通过参考古今中外军队的训练手段,我给出来的训练方法,虽然很有效,但是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吃得消的。但是这些孤儿们却都很能吃苦,这样严格的训练,也居然都坚持了下来。当然,我给他们提供的营养丰富合理的膳食和教给他们开发潜力的太极拳也有不小的功劳。

每天早上,凌晨四点多,整个新军的训练就开始了。负重越野长跑、负重蛙跳、太极拳练习、兵器练习、兵器仿实战对练等等,自然还少不了我从后世自己在高中、大学时候军训中学来的对提高军队的纪律性十分有效地军姿训练。此外,还有军官们的战术战略演练,士兵们的列阵训练、冲锋训练,也有骑兵训练,因为我是准备把这支军队建立成一支骑步两能的全面军队。没过一个月时间,都会有一部分士兵和军官被派出去进行长途穿插、拉练以及野外生存训练。最长的一次,他们从终南山穿插到了洛阳城附近,然后再回来,竟然没有被发现。行进长达数百公里远的路途不被发现,固然有如今军备松弛的原因,但是这也说明了士兵们的潜踪隐迹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训练之外,士兵们并非没有实战经验。

军队中的军粮,在士兵们有了一定能力之后,有几乎一半是士兵们在终南山打猎猎获的。此外,我还通过自己的情报机构,探知周围的那些土匪山寨和一些鱼肉乡里的豪强所在,派出部分士兵对其铲除。一方面减少这些害民之所的存在,一方面也是在练兵。此时大唐上下,朝政糜烂,士兵们的这些举动,根本就没人发觉。就算那些豪强被铲除后告官要求派兵清剿,但是在我这个帝国皇帝的暗中指使下,那些豪强余孽的企图根本就无法得逞。

土匪们虽然没有较高的军事素质,但是他们却都是亡命之徒。而豪强都有自己的私兵,为了在乱世中保命,他们这些私兵可谓是不惜血本,战斗力也颇为不弱。跟这两种敌人战斗下来,新军的实战经验也是突飞猛进。

一年多的训练,这支军队终于开始初步具备一支精锐之师的能力了。也只有这个时候的军队,才能够真正的被称为“赤卫军”,以前的顶多是“赤卫队”。

而在这支军队中,我也真正的建立起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虽然绝大多数士兵并不清楚我身为皇帝的身份,但是他们并不在意这些。只需要我的一个命令,他们就能为我做任何事情!有了这样的一支军队,在面对割据的藩镇和弄权的宦官之时,我才真正的有了底气!

我们在终南山的举动倒也不是没有人觉察。这些士兵们经过良好的膳食和刻苦的训练,一个个长得人高马大,倒也不会被认出是孩童。由于他们头戴红巾,所以被人们称为“红巾盗”。终南山附近有一股“红巾盗”的消息,也在长安附近有所流传。不过此时的官员一个个专心粉饰太平,我这个皇帝又暗中作梗,倒也没有官兵前来清剿的现象。

然而,随着“红巾盗”闹得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不妙的消息传了过来。

“咄!”

一声暴喝在校场上响起,接着就是兵刃相击的巨响雨打芭蕉般连珠响起。战圈外的人,只看到那一圈圈黑光银光绕着战斗双方不断飞旋。兵器的撞击带来点点火花迸击,点缀在黑光银光之中,格外好看。

战圈之中,我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挥动着那长达一米六五,只比我眼下一米七的身高地少许的神枪“天兵”,游刃有余的抵挡着对面的进攻。

对面的小将是赤卫军中最出类拔萃的几位高级军官之一,现在位居左卫副将一职,名叫赵德。

在我的赤卫军中,参考了古今军制,尤其参考现代军队的三三制,重新设置了其军队编制。最小的单位是伙,十人一伙,设伙长。三伙为一队,设队正。三队为一连,设连长。又因为一连差不多有百人,故又叫百夫长。三连为一营,设营正。三营为一团,设都尉,因为每团差不多一千多人,故又叫千夫长。三团为一卫,设将军。整个赤卫军分为左中右三卫。左右卫的将军分别叫做左卫将军、右卫将军,中卫的将军叫做中卫将军。我自任赤卫军的首领,为大将军。

整个赤卫军中,只有正副卫将军六人,要想在这万人的赤卫军中脱颖而出,的确需要相当的本事。不光要有上好的武艺,也需要在兵法上有一定造诣才行。赵德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本人极负勇力,其臂力之大,在整个赤卫军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手中的大刀施展开来,只见银光闪闪,呼啸四起,四面八方都只能见到刀光而见不到人影,号称是水泼不进的铁壁。

而他的性格也刚烈如火,用兵也好,武艺也好,都是一往无前,只知前进,不知后退的。这也造成了他带出来的军队悍勇无比,其他卫将军带出来的兵面对他手下战士的冲锋,都十分头疼,全赖对他的熟悉才勉强不被击败。而在剿灭山贼和豪强的战斗中,那些山贼和豪强的私兵基本上在他们的一个冲锋下就已经溃逃。

而此人又极好武艺,跟人搏斗,就算是我这个皇帝,只要他打得兴头上来了,也不会有丝毫留情。早年间我很是吃了他这方面的不少亏,被打得很是郁闷。有心责怪他吧,又知道他就是这个性子,说了好几回都改不掉,也只好不了了之了。幸亏后来我太极拳功力日深,对以柔克刚之道深有领悟,他的攻击在我面前也就变得束手束脚起来,再也占不了便宜。可这小子别看他一副莽撞武夫,没有头脑的模样,实际上却也很狡猾,否则光有武力,也坐不上这个副卫将的位置。这个时候他就死活不再跟我打了,说跟我打没劲,不过瘾,害得我想报仇都没机会,只好暗自郁闷了。

今天我突然兴致大发,逼着他要跟我再比一次,好说歹说,还发誓自己决不使用太极柔化功夫,任他攻击。他这才得意的一笑,大喝一声,举刀砍来,打算打我个措手不及!

幸亏我的武艺最近进展极大,他虽然搞了个偷袭,又如何能够伤得到我?当下手中天兵轻提,挡开他的大刀。

赵德连声大喝,“刷刷刷”连连几十刀,劈头盖脸的劈过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