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当机立断,也不抽回长剑,反而将长剑运劲一抛!
这一抛的劲道十分强!我虽然有把握接下,却不想以身犯险,当下只好避其锋芒,闪了开去!
眼前只见一团黑影扑来,那人竟然选择了近身搏击!
太极拳的功夫,在近身方面也相当了得。而我更在其中加入了咏春拳的近身绝技黏手的技法以及现代拳术、柔术的近身功夫,这两者相加,如果我火候足够的话,近身之战,将无人是我对手!
此时我虽然火候尚差,但是拿来对敌,却也够用。除非对方专修近身缠斗之术,否则就算不能胜,最少也能斗个旗鼓相当!
他对近身功夫倒也有几分研究,攻击如同急风骤雨,拳打、肘击、肩顶、膝撞,一向我攻来!
我以黏手功夫格挡招架,以太极推手的听劲手段听劲、化劲,再以太极八诀中的近身技法“靠”字诀与之对攻,针锋相对,毫不相让!
转眼间我们二人已经过了七八招!
此时耳边传来“夺”的一声,那长剑这时方才钉在车厢之后!可见搏斗的激烈!
他的攻击十分猛烈,我虽然有太极拳在身,但到底年纪不过十三岁,力气远不如他。所以一时间我也只能跟他斗个旗鼓相当,还稍处下风!一时间根本无暇分心幸运的是太极拳的最大优点就是后劲绵长,如此激烈的搏斗,对身体的消耗很大。要拚消耗,他未必是我的对手!
正斗间,我突见他身形露出一丝破绽,顿时大喜,身形微退,右拳一缩即出,截拳道中的“寸拳”已经击出!我唯恐对敌人伤害不大,这一拳击出,已经用上了最大的力量,誓要一击必杀!
然而就在此时,耳边却传来来鹄的声音:“皇上,吕兄,不要再打了,都是自己人!”
我心中一惊!但那全力击出的寸拳却已不及收回!当下勉力运劲,将拳头偏了一点方向,狠狠击在那人身边的马车车厢之上!
只听“喀”的一声,为了防御攻击起见,用坚木所制,普通劲箭根本射不穿的车厢,一下子被我击穿一个大洞!
截拳道的寸拳使用寸劲发力,威力岂同等闲?
再加上我在其中附加上了太极拳的螺旋劲,两者相加,更是威力不凡!以前我曾经测试过,如此一拳击出,就算是大唐的明光甲那等用上好精铁打制,防御性能十分优良的盔甲,也曾经被我一拳击得深深凹下!而垫在甲内的青砖,更是被击得粉碎!更何况区区坚木?
这一拳之威,完全当得上“摧枯拉朽”这四个字!
车厢中的来鹄和那个人何曾见过故此威力的拳法?顿时一个个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外面一阵混乱,众少年赤卫已经涌将上来,口中轻呼:“公子!你怎么样了?”(为了避免暴露身份,在外面,我都让他们叫我公子。)
我那几乎用尽全力的一拳击出,加上已经激烈搏斗了那么久,此时松懈下来,全身顿时没了一分力道,软软的瘫在车厢中,勉强提起声音:“本公子没事,你们不用担心。”
此时来鹄方才惊觉过来,连忙将我扶起到座位上。
众赤卫仍不放心,其中一个赤卫首领警戒着跳上车来,见我无事,这才放松戒备,跪下道:“属下等未能阻止来人登车,请公子降罪!”
我虚弱的挥挥手:“赦你等无罪!”
他这才站起身来,先将钉在后面的长剑拔下,抛出车外,然后挡在我身前,避免对方还有什么不轨的举动。
我让他先下车,他却始终摇头不理。我心知不能冷了他的忠心,也就任他去了。
此时,我才看清楚来人的模样。
这是一个身穿劲装,年约三十岁的壮汉。一双眸子中精光四射。身材看起来似乎单薄。但是他随便的往那里一坐,竟然不用任何举动,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股渊亭岳恃的气势。
果然是高手啊!真是有高手的风度!
不过高手阁下眼下似乎很没有风度,他的眼睛一直死死的盯着那被我一拳击穿的车厢,眼睛里闪动的是那种好酒之人见到绝世美酒,好书法之人见到王羲之的绝版手迹的那种狂热和欣喜!口中还一直在喃喃自语,不过我听不清楚他在说些什么,只看见他手上在不断描摹,似乎想找到我一拳击穿车厢的奥秘。
我心中暗笑。我用的太极螺旋劲和截拳道寸拳功夫,那可是经过千多年的武学积淀才终于形成的。眼下的武学发展,既没有这方面的实践,也没有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要想就这么看出我这一招的奥秘来,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可思议……实在不可思议……”
听着这壮汉的声音,我微微一笑,道:“来卿,这位侠士究竟是何方神圣?还请介绍一下吧!”
来鹄忙道:“陛下,这位就是臣的好友,著名的侠士,人称‘醉剑侠’的吕岩吕洞宾!”说着拉了一下正沉醉在自己世界中的吕岩,“洞宾兄!还不赶快参拜陛下?”见吕岩并不理会他,狠狠拉了几下,仍不见效果,只好连忙回头跪倒:“洞宾兄醉心武学,眼下是被陛下的神技所迷,并非有意对陛下无礼,还请陛下不要怪罪于他!”
我听得心中微微一震。吕洞宾是什么人物?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啊!那可是家喻户晓的角色!虽然神仙之说,虚无缥缈,并不存在,他的神仙名头,多半是是因为普通老百姓见识少,把高明的武功当成了仙法,但这也可以证明其武功的出色之处。如果能招揽到他这样的高手,一个人完全顶得上几十个普通好手,那我手上的力量,可就又强了几分。
我心中喜悦,微微点头:“来卿放心,吕侠士乃是异人,异人自然有异人的习性,朕不降罪就是。来卿还是请起吧!”
来鹄连忙拜谢,这才起身,望着吕洞宾,不住叹息:“洞宾兄是臣从前游学的时候认识的好友,先帝咸通年间,曾经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一个进士,后来做过两任县令。只因官场……”
说到这里他望了望我的脸色,见我脸上漠无表情,似乎没有动怒,这才小心翼翼的接着道:“只因为看不惯官场,加上他十分好武,又有向道之心,所以就弃官不做,浪迹江湖,以武会友,一面寻访名师。后来遇到一位遁世高人,传了他七十二路‘天遁剑法’,从此武艺大进。他为人有道家出尘之气,淡泊名利,但是却也有忧国忧民之心。自从认识了臣以后,与臣意气相投,约为知己。只是他对武学十分迷醉,只要见到高明的武学,就必然会想方设法学习揣摩,不将其中奥秘弄清楚誓不罢休。这个时候,不管是谁叫他,他都不加理会,倒是得罪了不少人。幸好现在遇到了陛下这样举世罕有,心胸宽仁的明君,他也不用像从前一样唉叹自己一身本事无用武之地了。”
(按:根据《唐才子传》,吕洞宾弃官浪迹江湖,是在黄巢之乱时期,并非此时发生的。根据情节需要,特意加以改变。)
来鹄的小小马屁拍来,指望哄得我开心,不去追究吕岩冒犯之罪。我也不揭破,宛然一笑,道:“以前你们叫不醒他,那是因为你们没用对方法。现在朕只需说几句话,就能让他清醒过来,来卿,你信是不信?要不要打个赌?”
来鹄连道不敢,口口声声说陛下明见万里,才能出众,肯定能够做到这一点,他是绝对相信的。
我看出他的言不由衷,也不理他,口中轻轻念出几句口诀来:“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