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华夏民族正是因为有了张师这样不图私利,为百姓谋福的英雄豪杰在,才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五千年!
张师的胸襟,这是何其壮载!
我被张师深深地打动了。
我知道,张师出生入死,戎马一生,对于生死早已经看淡。作为一个军人,又是一个大唐文化的传承者,他心中唯一的希望,就是大唐能够重新拥有昔日的雄风,大唐百姓能够重新昂首挺胸的站立在这世界上。不再像沦落于吐蕃之手的西域土地上的大唐百姓,被惨杀,被奴驭。那些心怀故国的大唐百姓,也不用再像开成年间一样,面对大唐使节夹道欢迎,流泪大呼:“皇帝是否还记得陷于吐蕃的生灵?”
呜呼!
在后世的历史上,张师之后,大唐再无如此英雄!虽然晚唐五代,群雄逐鹿,为的却都是自己的私利,再也找不到一个如此为国为民的大英雄了!
张师的夙愿,在后世的历史上,终究没有达成。而张师本人的收土之功,也被泯灭在茫茫历史的尘埃中,被那些枭雄们的杀戮千百万草民的功绩,被那些枭雄们尔虞我诈的阴谋诡计淹没无踪,只能偶尔在史书中找到只鳞片爪。到了后世,更大有成为“阻碍民族统一的大罪人”被口诛笔伐的趋势!
设若后世之时,张师英魂尚在,面对这些,不知道会长叹而泣,还是会怒发冲冠。
可是不!
我不能让这一切发生!
有了我,我绝不能让张师的毕生心愿就此化为泡影!从此之后,大唐不但会再出这样的英雄,还会出更多的英雄。不但会有络绎不绝的英雄出现,更有识英雄、敬英雄、重英雄的良好土壤,让我华夏民族,让我大唐子民,从此成为一个遍布英雄的英雄民族、英雄国度!
我心中涌起难以抑制的热血,终于不再去劝张师,而是一面流着泪,一面用千百倍的注意力,去努力学习着张师传授的每一点学识武艺。
张师,您就安心的去吧。您英魂不灭,必将会看到夙愿达成的那一天!
张师终究还是去了,就在这一年的八月份。
我终究没有改变历史的轨迹。我终究还是不得不屈从历史的浪潮。
我以为我能行的。但是我自己却被张师的心胸打动了,为张师的过早逝世做了一个帮凶。
其实,如果张师真的能够安心的静养,或许他的生命能够再延续几年。
但张师能这样做吗?会这样做吗?
不会。肯定不会。因为他是张师。这样做了,他还会是张师吗?
张师去了,在他去世后,朝廷除了给他加了一个太保的头衔外,对他的去世,毫无反应。可这个头衔,加得再高,对张师又有什么用,对大唐又有什么用?
张师去了,我这个做弟子的,却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做不了。我除了偷偷为张师写下一篇《哭张公文》,偷偷祭拜一下之外,甚至连在张师临去之前陪着他都办不到!
张师就这样去了!临去之前,他没有机会回到自己战斗了一生的地方再看一眼,也没有机会再见一见自己用整个生命与灵魂守护的西域数十万大唐百姓!他去得波澜不惊,在偌大一个长安城,甚至都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反响。
醉生梦死的大唐啊,你何日才能够从昏睡中醒来?难道非要黄巢之乱的鲜血,才能惊醒你的迷梦么?
从和平安逸的后世来到这个面临战乱的时代,尽管身为普王的高位,我的心中,仍然很孤寂。也只有在张师面前,我才能够感觉到一些温暖。因为我已经把他当成了父兄一般的亲人。聂隐娘她们虽然对我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虽然也参与了我的计划。但是只有张师,才能够真正的理解我。只有他那亲身经历过百姓苦痛的人,才能够理解我那华夏民族上千年苦痛凝结起来、沉淀下来的深深伤痛。
现在张师去了,我心中,也就永远的失去了一个亲人。甚至可以说,从此以后,我身边再也没有这样的一个父辈一样关爱我的亲人了。日后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哪怕身边再亲近的人,也注定,并且只能成为我的棋子。我心中的亲情大门,已经紧紧关闭上了,从此恐怕再也没有机会打开。
临去前,张师将他毕生所学,辑录成一个小册子,名叫《张氏丛录》。在这里面,张师详细的将他的枪法、剑法、兵法、为政之道、治民之道,详详细细,一点一滴的写了下来。重要的地方,还用色笔做了批注。字数竟多达数十万,还有许多很形象的插图。尤其是他平生大战,每一战役,都画好详图,细细分析得失。这些东西,对我这个并不精通这个时代战争的人而言,可想而知有多么珍贵!
看着那笔力矫健的蝇头小楷,我就忍不住热泪上涌。
张师年事已高,眼睛不好,可是要在昏暗的烛光下,用蝇头小楷书写数十万字,可想而知有多么吃力。
回想起从前白天面见张师的时候,总见他眼睛红肿,精神不佳。但即便如此,他对我的教导,仍然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哪怕再疲惫,他在教我武艺时做的示范动作,仍然丝毫不差。
我屡次劝他不要睡觉太晚,应该多多休息。他总说自己年纪大了,不像年轻人那么渴睡,反正也是闲着,不如将该做的事情做完。
手中这本小册子,一字一句,都是张师用全部生命书写的呀!
我珍重的将这本小册子抄录一遍,然后将原册子包好,贴身收藏,每天晚上拿出来摩挲翻看,借此来回忆与张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就算身边亲近如聂隐娘、翠桐这样的人,也休想碰这小册子。
除此之外,张师还给我留下了他从前驰骋沙场几十年都随身佩带的佩剑,一把名叫“赤血”的上好宝剑。这把剑的名字杀气腾腾,并不符合传统起名的内敛之风。但是我却喜欢这剑名对战场的直观描述,再加上为了纪念张师,也就没有改名。
赤血宝剑是张师用来作为佩剑防身用的,他驰骋沙场所用的武器,却是一把名叫“天兵”的宝枪。
天兵宝枪所用的材料跟普通的枪不同。
一般的枪,枪杆都是使用白蜡木所做,这样更有弹性,在战场上用起来,也就更有威力。也有追求单纯的刚度而是用纯钢制作的枪。
但这柄枪,所用的材料,却并不是这个世界上能够找到的金属,而是从来自天外的一颗陨石之内提炼出来的。因为来自天外,所以被取名叫“天兵”。
就算是以我来自后世的见识,我也无法辨认出天兵的原料究竟是何种金属。这种金属被打造成“天兵”宝枪之后,也不知道铸枪的匠人使用了什么法子,或在里面添加了什么材料,竟然让这种金属同时拥有两种特质,一种是弹性极强,另外一种,则是非常硬,就算用削铁如泥的宝刀在上面都刻不下痕迹来。这两种原本相互冲突的性质居然同时出现在天兵之上,其原理,我根本就难以想象。
不得不承认,古代的人并没有现代人想象中那么落后。古代的很多东西,其制造方法都失传了。而就算以后世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无法仿造出来。那些宝贝,也因此成为绝响。
这天兵宝枪,应该也是这其中之一了。不知道铸造此枪的秘决是否已经失传。如果没有失传,那可就太有用处了。我心中由此多了一个寻访此枪铸枪师的念头。
除了这些之外,张师还给了我一封秘信,和一个信物。到时候只要将这秘信与信物传到沙洲,归义军就将听我号令行事。他知道我欲夺取皇帝宝座,但此位并不好得,就算得了,也会因为被宦官钳制而难以作为。这时候,或者我夺取皇位需要使用武力的时候,我就可以命令归义军勤王,助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