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 绝不会因为教琴而影响自己的学习。 相反, 为了起到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 自己会加倍努力学习, 取得好成绩。 同时, 教授钢琴是属于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可以在自己申请大学的简历上增加亮丽的一笔。 取得社会实践经验, 还可以有经济收入, 对自己, 对家庭, 对社会都有好处。 至于 “误人子弟”, 他有点不满地嗔怪母亲, “妈妈, 你不相信你儿子的能力, 还不相信皇家音乐协会的考核吗? 我没有那个能力, 那些考官会发给我证书呀?”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黄永辉自己的学习时间, 母子俩商定, 只教几个初学的小孩子。 这个决定还招来一些非议, 因为有那么几个女孩子就是想和黄永辉一起练琴, 甚至动员母亲一起来企图说服他。
陈怡倩耳闻目睹儿子被纠缠, 却从容冷静地拒绝的情形, 心里赞赏儿子的同时, 也为自己早和儿子约法三章感到暗自庆幸。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 那几个女孩找黄永辉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习钢琴。 可怜她们的母亲被蒙蔽, 又被黄永辉同学的英俊外表, 儒雅气质所吸引, 不由自主地沦为女儿的工具。 真是人心不古。
黄永辉课余教琴的收入并不丰厚, 陈怡倩专门为儿子开了一个银行户头, 用于存储儿子课余打工的收入。 她不会动用儿子的一分钱, 也不准备让儿子自己将来支付上大学的费用, 她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支持儿子完成最好的教育。 这也是她与疾病做斗争的一大动力。
她想过, 利用家里宽敞的住宅招收寄宿学生, 或者是出租一些房间给学生。 因为自己身体健康暂时不允许, 儿子也担心母亲太操劳过度, 不同意有外人进入母子俩的世界, 希望母亲有一个安静的休养环境。 只得作罢。
陈怡倩想到要卖掉豪华宽敞HOUSE, 和儿子换一个两居室的公寓, 节省开支的同时, 还可以有一笔可观现金在手。 黄永辉并不反对母亲的这个决定, 认为母子俩用不着讲究排场, 住的舒服, 开心就好。 只是买房, 卖房也是一个很累人的事情, 需要等陈怡倩的健康状况好转才行。
当医生告知她的病情可以说是完全控制了, 而且出乎意料地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之后, 陈怡倩做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跑到旅行社, 为自己和儿子订下了寒假去加勒比海的豪华游轮的旅行。
完全没有任何计划, 也没有事先的安排, 没有和任何人商量, 她突如其来地就做出了决定, 并迅速落实到行动上。 因为许多行程在暑假就开始预订了, 她还费了一番口舌, 多花了一些钱才落实了船票等一应事宜。
陈怡倩怀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直接从旅行社奔到柳玉洁的家里, 告诉好友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即将坐游轮去旅行的情况。
善解人意的柳玉洁很理解好友战胜病魔的喜悦, 以及想和儿子一起分享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心情。 她很赞赏陈怡倩能够在极短暂的时间内, 做出决定并付诸实施的态度与能力, 同时认为坐游轮的行程最适合大病初愈, 又想换换环境, 看看风景的人了。
陈怡倩和柳玉洁谈起了卖房子的想法, 柳玉洁建议她先不着急, 等春暖花开的时候, 再买, 卖同时进行。 那时候她的身体应该更好一些, 天气好, 出去看房子也不会太辛苦。 房价也是眼看着在慢慢回升的, 说不定到时候价格会更好一些。 反正她是卖大, 换小, 钱总是不会缺的。
陈怡倩深表赞同, 接受好友的建议。 先在家静心休养, 放心出门旅游, 等来年春天再说。
看着好友原本就美丽无比的脸庞散发出娇媚动人的光彩, 和掩饰不住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柳玉洁竟然在心中十分羡慕。 她知道自己的神色越来越阴沉, 脸上几乎没有笑容, 可是觉得没有什么值得自己兴奋和高兴的。
送走了充满信心, 充满劫后新生活力的陈怡倩, 柳玉洁再次愁眉紧锁, 心里自怨自怜着, 为什么我就没有假期? 我就不能去休假?
其实并没有人约束她, 绑住她的是她自己。 可惜柳玉洁走不出这迷惘。
杨莘楠的儿子SIMON, 是几个人中间第一个高中毕业的孩子。 大家都盯着他的举动, 希望从他申请大学的过程中吸取经验。 杨莘楠也非常乐意地随时向朋友们报告有关情况, 同时也听取朋友们的各种建议。
不知是年龄的增长, 还是的确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进入十二年级的SIMON学习的自觉性大大提高。 他每天除了在学校上课, 还要兼任老师教学助理, 球队助理教练, 同时要去大型连锁超市打工。 因为社会实践经验, 义工小时数等都是高中毕业及申请大学必不可少的要求。
SIMON每天开着母亲的汽车在学校, 工作单位, 家和比赛场地之间奔波, 常常学习或做功课到凌晨三点。 有时候太疲劳, 就先睡一个小时, 再让母亲叫醒自己, 接着学习。
杨莘楠和周妈妈看在眼里, 疼在心里, 却没有办法帮忙。 她们只能全力以赴保障孩子的生活和营养。 杨莘楠更是心甘情愿地充当儿子的活动闹钟, 和替补司机, 宁愿自己少休息, 也要保障儿子的休息。 周刚反倒成了隐形人, 每天上班下班, 没有人特别关注他的情况。
在身体极度疲劳, 时间和学习, 工作的多重压力下, SIMON的学习成绩出乎意料地跃上了从未达到的高峰, 几乎所有的成绩都是A+, 个别功课的成绩甚至超过了100 分, 让杨莘楠又惊又喜, 感觉到儿子在压力下没有垮掉, 反而上升, 值得表扬。
申请大学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 “工程”。 从选择学校, 专业, 到填写一系列的申请表格, 请学校老师, 辅导员, 甚至校长写推荐信, 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其中最费时间的是, 根据每所大学不同的要求, 写出一至数篇不同风格的短文。 要求短文最多的学校竟然要同时写七篇! 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 截止日期一般都在十二年级的第一学期结束和第二学期开始之间。 这意味着短短两个星期的寒假是毕业生们全力以赴准备申请大学的重要时期。
在申请大学的同时, 毕业生们还要保证一定的学习成绩水准, 要完成十二年级的课程, 及参加必不可少的全省统一考试, 俗称 “省考”。
上学, 打工, VOLUNTEER, 申请学校, 十二年级的孩子们虽然不像国内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一样紧张, 可是也绝不比国内的高中毕业班的孩子们轻松。 只是他们的压力来自不同的方面。 高中三年的成绩, 尤其是十一, 十二年级的成绩, 加上必备的社会实践, 义工小时数, 运动, 艺术成绩, 已经基本决定了孩子升大学的方向。 可是申请的过程也不能马虎。
鉴于儿子 “芝麻开花节节高” 的好成绩, 杨莘楠欣喜之余, 鼓励儿子申请了加拿大几乎所有名校的不同专业。
一向对母亲不是很假以辞色的SIMON, 在人生的重要选择时刻, 出乎意料地对妈妈的话言听计从, 不辞辛苦地在电脑前不停填写名目繁多的表格, 埋头苦干地撰写学校要求的短文, 逐个申请加拿大的著名大学。
看到儿子的行动, 杨莘楠窃喜在心, 也颇有点成就感。
周家的生活重心完全以SIMON的日程为准。
秦伟芳已经是大腹便便, 行动不便之余, 竟然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 每天早晚要在手指, 脚趾扎上七, 八针来检测血糖, 而且被医生告诫要控制饮食。
李家婆婆如临大敌, 平时坚决不让媳妇离开自己的视线一步, 晚上恨不能搬到媳妇的房间里去睡。 要不是秦伟芳利用儿子出面挡了驾, 说不准李婆婆已经堂而皇之地进驻儿媳妇的房间了。
对于控制饮食一说, 李婆婆颇不以为然, 认为孕妇怎么能控制饮食, “肚子里的孩子会饿坏了的。”
秦伟芳早就对婆婆连续不断的鸡汤, 滋补饭菜心生恐惧, 正好借着医生的要求, 拒绝一些自己实在不想吃的东西。
几个回合下来, 李婆婆心里极其不爽。 一向非常节俭的老太太终于忍不住要求孙子给拨通了越洋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