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枫国遗珠 > 第49部分

第49部分(2 / 2)

刘柳惊讶地停住脚步, 看着眼前这罕见的场景, 忍不住大叫, “谁说温哥华人口少? 让他到这儿来看一看!”

柳玉洁微笑地拉着女儿继续前进, 同时说, “这是特殊情况, 不能一概而论的。”

烟花散后, 人如潮涌。 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烟花散后, 朋友分别, 相知, 相聚又将缺少一人了。

绚丽绽放之后, 只留下袅袅轻烟的岂止是烟花。

第二十章 何去何从 (一)

日月如梭, 斗换星移, 百花凋谢, 树叶飘零, 又是深秋季节了。

柳玉洁的病情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 逐渐稳定, 每天只要吃半粒药就可以基本控制住症状。 令人感到恐怖的大发作也极少出现了。

每天晚饭后, 柳玉洁和柳妈妈都会走出家门, 在渐渐变凉的秋风中, 在满天色彩多变的晚霞里, 沿着住宅区的小路, 一边散步,一边随意地谈天说地。 清凉的晚风, 清新的空气, 使母女俩常常越走越远, 基本看尽了附近的风景。

秋深了, 白天短, 黑夜长, 夜幕降临的时间也越来越早了。

天凉了, 风更寒, 露水也浓重起来。 柳玉洁和母亲一起出门散步时, 也穿起了厚外套。

母女俩并肩在几乎没有任何行人的小路漫步, 随口评论着路过的各家各户的花园, 房屋造型, 灯光等等。

柳玉洁对母亲说, “凡看见漆黑一团的房屋, 心里总有说不出来的难受: 不知为什么会没有灯光? 而看到有灯光的屋子, 就感到温暖, 有一种很安慰的感觉。”

柳妈妈笑女儿, 都已经是一个大姑娘的母亲的人了, 还像小孩子一样的心态。

她们都没有意识到, 也完全不懂得, 柳玉洁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态, 并不是她的童心未泯, 而是因为她在潜意识里有极深的不安全感。

一向自诩坚强, 自信, 独立的柳玉洁在几年家庭妇女生活的磨练下, 对自己的信心正一点一滴地消失殆尽。

柳玉洁仰望夜空, 只见星光灿烂, 忍不住赞叹, “好美的星星啊! 繁星闪烁, 我好像已经有些年头没有看见过这么漂亮的星空了。”

柳妈妈抬起头, 看了一眼天空, 不以为然地说, “哪儿有什么漂亮的星星啊?”

柳玉洁很惊讶, 坚持指着天空, 要母亲看清楚, 那么些明亮闪烁的星星, 怎么会看不见?

柳妈妈停下脚步, 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 努力地睁大了眼睛, 最后终于说是看见了几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也没有你说的 ‘繁星闪烁’ 呀。” 老太太最后补充了一句。

柳玉洁疑惑地看看满天星光, 再看看夜色中母亲的脸, 发现她不是在开玩笑, 心里响起了警铃: 母亲的视力出了问题。 她把疑虑放在心里, 决定尽快带母亲去看医生, 检查一下老人家的眼睛, 毕竟是年过七十的人了, 马虎不得。

经过医生的初步检查, 基本确定柳妈妈患了白内障, 需要尽快做手术。

柳妈妈不大以为然, 认为医生有点太夸大其词了。

柳玉洁见母亲不相信, 又专门约了专科医生, 为母亲做进一步检查, 确定了白内障的情况比较严重。

因为柳家妈妈是持探亲签证来到加拿大的, 没有购买额外的医疗保险, 所以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一切检查, 治疗等都需要自己负担费用。

普通医生检查一次, 收费加币七十五元; 而专科医生检查一次的费用, 高达加币三百元。 若要做双眼白内障摘除手术, 费用要大约五至六千元。 如果是移民身份或是公民, 这些费用都由医疗保险承担了。

柳妈妈听说了费用的状况, 毫不犹豫地表示要回国做手术。 因为一方面国内的手术费用便宜许多, 公费医疗还可以报销相当一部分。

柳玉洁担心母亲眼睛的情况恶化, 试图动员母亲尽快在加拿大进行手术。

柳妈妈表示, 手术后, 无论如何都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届时不但不能照顾身体欠佳的柳玉洁, 还要女儿来照顾自己, 这是她最不愿意遇到的情况。

鉴于柳玉洁的病情已经稳定, 柳妈妈的眼睛病情颇严重, 柳妈妈放弃了多住一段时间, 以照料女儿的生活的打算, 准备提前回国去做必不可少的手术。

时间临近年底, 柳玉洁希望母亲能在加拿大过完圣诞节和新年, 然后和刘一夫一起回国。 提出这个建议时, 她没来由地一阵心虚, 不知为什么感到不踏实。 静下心来想了一想, 是刘一夫对圣诞节的归期一直吱唔其辞, 不肯给出肯定的答复。 柳玉洁在心里隐隐约约地感觉到, 刘一夫这个圣诞节并不想回家了。 她一直不想承认这个不好的预感, 心里抱着一家人团聚迎接新年的愿望, 现在事关母亲的健康, 她不得不认真追问丈夫的行程安排。

在柳玉洁的直接追问下, 刘一夫也豁出去痛快地表示, 圣诞节和新年都不会回家了, 春节再回去, “反正差不了几天了” 刘一夫在电话里轻描淡写地说。

柳玉洁心里百感交集, 千头万绪涌上心头: 只剩下春节了, 在全年的节假日清单上, 刘一夫每个节日都有了不在家度过的记录, 现在只剩下春节了。 春节和元旦之间相距一个多月, 而刘一夫上次回家到春节, 相距则是几个月的时间。 对于柳玉洁和刘柳母女来说, 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对于刘一夫则仅仅是 “不差几天”, 情感上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了。

听说刘一夫近期不会回家了, 柳妈妈考虑再三, 决定自己回国去, 以便尽早安排手术治疗。

柳玉洁脑海里冒出一个冲动的念头: 利用女儿的寒假时间回国。 一方面可以送年迈的母亲回去, 另一方面可以与不想回家的丈夫相聚。 她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刘一夫, 并表示, 自己从移民开始, 就没有在冬天回去过。

刘一夫对妻子突如其来的想法并不热中, 只是无关痛痒地说, “你自己看着办吧。”

柳玉洁立即行动起来, 首先打听机票的情况。 得到的反馈让她感到沮丧: 寒假是一年中的第二高峰, 机票几乎早就订完了, 即使有的话, 价格高昂不说, 时间上也很难配合个人的要求。 同时考虑到女儿参加的 “青年领袖训练营” 在寒假有一系列的活动安排, 完全不参加有可能影响证书的获得, 柳玉洁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冲动, 接受了既定的事实。

刘一夫听说柳玉洁寒假不回国了, 云淡风清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了一口气。

柳玉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懊恼之中, 并没有立即感受到丈夫的有所不同。 等她回过味来的时候, 对方早就迫不及待地挂了电话。 她的心情又添了一丝阴霾。

柳妈妈匆匆收拾行装, 恋恋不舍地告别女儿, 千叮咛, 万嘱咐外孙女要多体贴母亲, 独自登上了回国的航班。 好在国际航线都有专门的照顾独行老人的服务, 把老人交给航空公司之后, 他们会一直照顾, 直到亲人来交接的时候。

母亲的离去, 使柳玉洁的生活又回到了冷清, 平淡的轨道。 原来为了陪伴母亲而进行的运动之类也逐渐减少, 柳玉洁发现自己平时连说话的机会都锐减, 不由自嘲地遐想着, 自己是否有一天会丧失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柳妈妈回国之前, 柳玉洁的哥哥就帮母亲安排好了一系列的检查, 手术事宜。 柳妈妈一到家, 稍微休息之后, 一切都按计划顺利进行, 柳妈妈很快就做了白内障摘除手术, 情况良好。 虽然是个常规小手术, 但毕竟柳妈妈年事已高, 同事, 朋友, 亲戚都络绎不绝地到家里看望暂时不能出门的柳妈妈, 使老太太感到很温暖。

柳家兄嫂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母亲, 安排着手术后的一切起居饮食, 保证母亲能够尽快恢复。

可是刘一夫始终没有出现, 连一通慰问的电话都没有打过。

柳玉洁从哥哥吞吞吐吐的话中感觉到不对劲, 忍不住穷追到底, 逼得老实的兄长不得不说出了实情, 但他同时还为妹夫辩护, “他很忙。 (摘除) 白内障是一个常见的小手术, 用不着兴师动众的。”

柳玉洁可不这么认为。 她万万没想到, 只有黄楚平之类的人会做出来的事情, 竟然发生在刘一夫身上。 她震惊之余, 更感到刻骨铭心的悲哀。 她不由伤心地想到, 自己身在国外, 母亲手术时不能回去照料。 如果只是普通的朋友, 知道情况也会表示一下关心, 何况是多年, 而且一向标榜为 “恩爱夫妻” 的丈夫? 她真的不理解刘一夫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柳玉洁一反常态, 没有打电话去对刘一夫兴师问罪, 只是把疑虑和伤痛深深地埋藏在内心深处。 她深刻地感受到, 多年的夫妻感情面临着严峻考验。

自从进入在温哥华名列前茅的私立女校, 刘柳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周围的同学似乎个个身怀绝技, 十八般武艺样样得心应手。 就拿音乐来说, ?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