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大唐远征军 > 第467部分

第467部分(2 / 2)

后面的刀盾兵反应如出一辙,虽然也用力劈砍着一个个稻草人,但明显也没了刚刚决战沙场,拼死一战的气势,几万人一个个惊愕,沉闷的砍着披着盔甲的稻草人,倒也是颇为壮观。

半个时辰后,辰时的阳光终于划破了地平线,经过九万闽国大军连夜奋战,一个方阵二十万的步,骑稻草人“大军”被杀戮一空,满地都是砍破的,散落一地的稻草以及纸糊的铠甲。

为了保家卫国狂奔了一夜,跑的满身臭汗上气不接下气的闽军也一个个跟真打了一场大战般,一个个跟瘟鸡一样三五成群瘫坐在地上。

也只有数百个警察府兵还饶有兴趣的在一地狼藉中来来回回统计着什么。

大约一个时辰后,携带着收拾好的辎重,牵着大军的坐骑,后续八万府兵这才姗姗来迟,抵达了灞城县郊,在禁军簇拥下,李捷以及兵部尚书李绩晃晃悠悠的出现在了惊奇,又困又累,一头雾水的闽军主力面前。

就算是带领自己打出来,敬畏如天神一般的闽王,各级军士依旧感觉到一肚子郁闷与憋屈,甚至有些读了一两天书的将士还憋屈的嘟囔出来。

“这不是烽火戏诸侯吗?”

就在这种憋屈,郁闷,无奈埋怨的眼神注视下,李捷从容的登上临时用木头搭起来的高台上,旋即禁军搬来了十多个铜皮喇叭摆放在了李捷面前。

清了下嗓子,李捷满是激昂的对着围坐在周围数万主力大军训话起来。

“将士们,你们做的很好,孤很满意!”

“看赏!!!”

第759章 。军制改革

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周幽王与褒姒,昏庸的周幽王得到了美人褒姒,但褒姒美的惨绝人寰,却是不**笑,为了逗她笑周幽王真是费尽心机,甚至不惜点燃只有外地入侵时候才能点燃的烽火狼烟。

外地叔伯诸侯以为镐京被入侵,慌慌张张丢下一切就率领着大军赶来支援,结果匆匆赶来京城却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站在城头上看着诸侯一个个兵荒马乱兵车乱走,摸不着头脑的模样,冷美人褒姒果然嗤的一下笑出来,看得老色鬼周幽王直流口水。

后来为了再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施好几次,被耍了几次的周朝诸侯再不相信周幽王了,再点烽火也没有人来支援,结果后来有一天犬戎真打到镐京城下,不论周幽王怎么拼命点烽火都没有诸侯再相信,终于镐京被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就此灭亡。

动员几万主力大军,夜里奔袭三十多公里,去打一群稻草人,还真跟烽火戏诸侯差不多。

不过这里就考验领导的艺术了,随着李捷一声令下,前排一万多将士的眼睛就直了,十多大车被推到了全军面前,一齐被打开,里面白花花的银子晃花了一个个将士的眼睛。

唐军都是府兵,分配府兵田,免一定赋税,但刀枪盔甲战马需要自备,闽国的常备军比大唐高了一个台阶,不但赋税全面,政府还安排专人帮助耕田,每年更是有年俸发下,每年数贯钱。

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币啊,这时候银价还是很高的,一个半两,就顶半年军饷了,听着闽王意思,是要发给自己等人,跑了半夜,砍了一阵木头人,就挣了半年工资,谁不高兴?

果然李捷也没令他的大兵们失望,亮出银子后就大声宣布道:“左武卫将士行军速度最快,阵容最整齐,掉队数量最少,第一个杀进敌军中军,功最大!赏全军,人给银两锭,关宁铁骑军阵整齐,遇事不慌,赏银一锭,铜钱一串,其余各军虽表现没有这么好,但临阵不乱,听命爽利,赏银一锭。”

说完赏,李捷忽然又是脸色一冷,严肃的吼道:“另右卫出军混乱,掉队人数多达一团之多,右卫将军哥舒纳木错罚俸一月,全军早饭前罚俯卧撑五百!”

除了倒霉的右卫拿着一枚大银币是哭丧着脸,八万多大军拿着亮晶晶的一个大钱全都笑露出了大板牙,刚刚憋屈与不结全都丢到了后脑勺去。

这就是领导的艺术了,要是当年周幽王也是烽火一次,赏诸侯一大笔,估计不知道被骗多少次,诸侯也会乐呵呵屁颠屁颠过来上当了。

一个个禁卫抬着银箱子在行伍中走了一圈,眼看着绝大部分人都是恢复了锐气,李捷背对着朝阳的脸忽然又变得严肃冷峻起来,突然沉闷着大吼了起来。

“你们知道孤为什么要折腾你们这么一通吗?”

十二个铜皮喇叭传播下,李捷的声音几乎覆盖了全军,而且数百个校尉还在本方阵重复着李捷的话,刚刚还是喧闹,窃窃私语的军阵当即变得鸦雀无声,几万个将士全都惊愕的望着朝阳下的李捷。

他们要是清楚,刚刚就不会觉得委屈了。

也没想得到答案,仅仅顿了一下李捷又是沉声大吼了起来。

“因为孤想要你们都活下去!”

“孤打过突厥人,迎战过黑水靺鞨,还打过阿拉伯人,孤知道这些游牧民族的可怕!一旦到了中东战场,我们的敌人可能仗着他们的机动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位置袭击向你们,孤就是要你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准备,从中亚战场归来的时候,是带着满身荣誉与财富归来,而不是孤把带血的军功章交给你们的家人!”

听着李捷一通怒吼后,在场的所有官兵都禁不住愣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所有人几乎全都是自发的从地上站了起来,右手重重的放在了胸膛上,大声的嘶吼着。

“誓死报效殿下大恩!”

看着这一幕,李捷再次笑了。

虽然热血激昂了一早上,饭还是要吃的,灞城县讨好的送来了新鲜时令蔬菜,就着昨晚没吃完的猪牛,一顿早饭全军吃的还是颇为香甜的,尤其是一面吃一面听着右卫将军鸡头歪脸的带着全军做俯卧撑。

虽然一夜没睡,不过吃过早饭后大军还是迤逦的向西南方而行,谁让他们是军人?

这一趟还是婕妤裴莹,胡倩儿相陪,还多了个侯线娘,李捷也是正式向朝廷传令,征讨中亚开始,只不过这一次没有身先士卒的跟着行军,李捷反倒是躲进了他宽敞华丽的辒辌车。

四四方方的大桌子上,摆放着一堆泥塑的兵人,其中骑兵,枪兵,刀盾兵弩兵应有尽有,围拢着这么一堆兵人,闽王李捷,凤阁左仆射王玄策,兵部尚书,大将军李绩,中军行军总管薛仁贵,后军行军总管黑齿常之等几个闽**界大佬严肃的对坐在一起。

李绩,李道宗这样的大唐军中元老到来,终究是给闽国带来了些新的东西,那就是兵种混编。

这个时代大唐都几乎应用着李靖遗留下的《李卫公兵法》,其中军队编制李靖曾详细列举出军队的编制。

大将临阵出征,授兵两万,分七军,战兵一万四,辎重兵六千,其中中军四千,内取战兵两千八百人,五十人为一队,计五十六队,战兵中弩手四百,弓手四百,马军军千人,跳荡兵五百,奇兵五百。

这种军事编制几乎贯穿了唐朝前期与中期的所有战争,其中两万是不定数,但战兵与辎重兵比例一直流传下来,就比如历史上薛仁贵与吐蕃打的大非川之战,薛仁贵前军三万就全是战兵,郭待封后军两万基本上是辎重兵。

这一点闽国也基本上继承下来,每次出战,闽国大军基本上都是十六卫主力夹杂若干地方府兵模式,骑兵,枪兵,弓弩手跳荡兵的比例也与李卫公兵法差不多,可李捷毕竟是自成一家,有些唐军内部的秘密他还是没看到,在李绩到来后被他发现了出来。

昨晚的奔袭可不光是心血来潮,不光为对接下来游牧民族战争而准备的一个军事演习,还是为了验证李绩的改革的试验场,其中左武卫就是按照新的遍练方法,其余四个卫则是传统的闽国编制,昨晚的军事演习,事实证明李绩的左武卫的却是胜出了一筹。

也许是前世打游戏打惯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