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玄幻奇幻 > 大唐封魔录 > 杀鸦记二、奇怪的信?空空杯酒

杀鸦记二、奇怪的信?空空杯酒(1 / 2)

长安南望,是着名的秦岭。秦岭又名终南山。

周武王灭商後,殷商的遗民伯夷、叔齐认为诸侯伐君是为不仁,是以不食周粟,隐居在秦岭首yAn山,以松针、山泉充饥。终南山就成了历代隐士们的圣地。

大约600年後,周王室日渐衰微。老子出函谷关,在楼观台留下了两卷《道》《德》经,後来人们根据老子的经书发展出道教一门,李唐王朝尊老子为祖,崇尚道教。终南山更成了道教的圣地。隐居修仙人的越来越多。

秦岭很大,素有八百里秦川之说。

辋川,只是这终南山千岭万壑中的一条小小溪谷,位於以玉闻名的蓝田境内。

这里有一处别业,本是武后当政时着名诗人宋之问所有。开元年间,转为以少年诗才名震长安的王维所有。十数年经营,颇有诸多得意的地方,文杏馆、看湖亭、竹里馆、辛夷坞等怡人小景,成了王维和朋友们煮茶论禅、弹琴长啸的佳境。

安禄山十五万大军反唐,直破长安的时候。玄宗闻风西逃时只带了皇子皇孙和一些文武重臣。以王维的品阶,不在此列。因此,安禄山攻陷长安,王维毫无意外的成了叛军的俘虏。并被掳至洛yAn,供安禄山伪燕王朝装点门面。

这件事,也成了王维人生的巨大转折点。

毕竟在安禄山伪燕政权呆过一段时间。王维被唐军救回後,便有人将这件事报告了肃宗,应该是那些平日里嫉妒他诗才的人吧。王维被投入大狱。

幸运的是,他在安禄山伪燕时写的一首思念李唐王朝的诗被秀才裴迪流传出来,又有平反有功的弟弟王缙愿意为兄长削籍赎罪,这才被赦免,给了个太子中允的闲职。

连番不幸的遭遇之後,王维愈加向佛,过起了半隐半仕的生活。这些也直接影响到他後期的诗画,被人尊为诗佛。当然这是後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那公子和仆从,便是奔向这王维的辋川别业而来。

一天前的夜里,已经是夜禁时分,他收到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简单,但整件事,思量起来却非常的令人奇怪。

信,是由父亲的近身侍卫送来亲手交给自己的。父亲有一支二十人组成的近卫队,那二十名近卫跟随父亲的时间几乎b自己的年龄还大。他记忆中,这些人从来没有离开过父亲身边超过五十步。

当时自己正在书案前摆弄着一只木鸟。

前些日子在酒坊喝酒时,认识了一位正在禁g0ng修缮g0ng殿的木匠,这些匠人属於九寺五监之一的将作监统管,是皇室御用的工匠。两人酒喝在一处,甚是投机。那匠人便以木鸟相赠。

匠人说,木鸟是自己做工乏味时以殿柱的边角料做的,不成敬意。只是那木鸟内嵌机关,旋转机括可以飞出千步开外,也是旁的工匠不能所及的。

公子试过,匠人所言不虚。因此,夜深了也把玩不倦。

那近卫直接翻窗进了自己的书房,想必不是走的正门,而是游墙进得府内。近卫将信交到自己手上,也不叮嘱什麽,只是两句寒暄後,迅即闪身退入夜sE,遁形而去了。

信件是以父亲常用的封函装着的,不是竹管木盒,不是蜡丸藏书。不知道这是怎样一封信,竟让那近卫弄得如此神秘。

公子心中奇怪,捏信在手,未曾急着打开。先是掂了掂分量,又弹弄了几番。没有什麽可疑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思量一通,即是父亲差心腹送来,还是先看看信再说。公子当下取出一把象牙小匕,挑开封蜡,展信便看。

噫!一目了然,信的内容很简单。

吾儿。着查访高仙芝、边令诚二人旧事。没有落款。

此外,再无半点信息,也不说查什麽内容,也不说急不急,也不说查到何层境地。就这麽劈头盖脸的说查访下这两个人的旧事。

是啊,这二人一个Si了多年。一个潼关陷落时,被叛军掳走。有什麽事,肯定都是旧事。

就在他顾自端详那信的内容时,却忽得见了灯光映透的地方,一片红渍。

翻过来,那显然不是红渍。豁然印着的,是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帅印。如今这天下兵马大元帅可是当今天子的亲儿子广平王李俶。而且战乱之际,这帅印之下的权力毫不逊sE他那皇帝老子的玉玺。

这是哪一出?父亲的信简单平常,看不出有什麽大事发生。可这背後,却又盖着广平王的帅印,明白告诉自己这是一件天大的差事。

顺其自然吧。公子这样想着,将信收好秘藏。

高仙芝、边令诚都是b自己大过三十几岁的人物,又逢遭战乱,他们两个的事,知道的人也不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不过,他倒是已经想到了一个人,也许他知道,打定主意,便安心去睡了。

主仆二人不紧不慢,倒也在日落时分赶到了辋川所在。

沿着辋河走到一处水浅流缓的地方,那里有一座漫水桥,头大的卵石用铁条箍住砌成三座桥墩,海碗粗细的榆木对半劈开铺做桥面,河水紧贴着桥板流淌而去。

过桥不远,一处山岗前的巨石上刻了“华子岗”三个字。绕过巨石,一条小路沿着溪流而上,直入深谷。二人落鞍,牵马进了幽谷。

山谷里,夕光斑驳,分外清幽。一缕凉风,吹得人心透彻。

最奇的一处,溪底是一块极大的青石,浅溪缓缓,绵延一百二十余步,全无半根杂草、石屑。青石冷然,令那浅浅的溪水,生起无限的清凉之意。

空山新雨後,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nV,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王老居士的《山居秋暝》,大概就是在这里得来的吧。这样的地方,真是容易让人生起出世的心意。

王维别业的入口,在一小块较为开阔的空地上,那里杂花野草生得非常茂密。小径没入其中,尽头是一座简单的木门。两根圆木分开树立作为门柱,丈二处又架设几根横木,人字形支了一座草亭。柴门,用去皮的荆条编制,年深日久,木sE渐渐有了几分枯意。

右边的门柱上系了一个碗大的铁铃铛,铃锤下端系了一根细长的草绳。

门庭,十分的简单朴素。

要说这王家本也是河东望族。只是王维生X淡泊,後来习画学诗,没有沾染门阀子弟惯有的奢靡游侠之气。近禅之後,愈发的安素旷达。是以,这庄园经营许久,也只是更加幽朴归真,不见半点的YAn俗痕迹。

二人拉马近前。那小仆见得公子眼sE,去摇动细长的草绳。惊起一只灰sE的松鼠,滑下木柱游入了草丛。铁铃声,悠远清扬,在山谷里流转回荡了好一阵子。

应声而来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童子,留着桃形刘海儿。童子一见来人,十分欢喜。因为,每当这位公子来的时候,就会有上好的酒食瓜果享用。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童子接过公子手里的缰绳,招呼着大家入内,和小仆一起把马匹安顿好後,早已按耐不住,赶忙兴冲冲取下公子带来的包裹箱笼。

此时,已经能看到一处临湖的屋舍,旁边一块巨石,刻有“鹿寨”二字。走到近前,能看到旁边的一处小小渡头。一叶扁舟系在湖岸。

“老居士就在竹里馆。我们直接过去就好。”童子一脸稚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公子点头上船。吩咐小仆帮童子一起撑船过去。

湖,不大。只是兴之所至,没有砌筑环湖的路径,任由野树疯长b压湖面。

竹里馆,是一座“榭”,竹木搭建,茅草棚顶,只有三面围合,临水一侧探出湖去,装了低矮的栏杆。又因馆舍两侧种了许多的毛竹,因而取名竹里馆。

铃声响起的时候,王维正躺在临湖而设的一张胡床上,身前是一张百年的古琴。他并没有弹琴。入秋了,h昏时,山中的凉气来的更早一些,万物清冷,他正独自伤怀。

他受贬斥後,来的人就少了。来时摇铃的要麽是朋友,要麽是来送菜送粮的山民。这麽晚了,应该是朋友。便嘱咐童子去接引来。

已是晚饭的时候。

&公子推开门,大步进到馆内。不和主人搭话,先嘱咐了小仆和童子取过箱笼包裹,里面有两具JiNg美的竹编食盒,装着在西市小仙居买来的卤牛r0U、烤羊腿、酿驼峰、清蒸火腿,还有胡饼、馒头;一具竹笼里装着马nZI葡萄、哈密瓜等果物;三只皮囊里装着西域来的葡萄酒,战乱年代,这些葡萄酒尤为的珍贵。

公子吩咐小仆和童子帮忙,把熟食热好,瓜果洗好摆在盘里,酒也给各自斟好,这才招呼王维过来坐下。

“郭兄弟,还是那麽豪爽!”王维任由他们C持着,看上去很享受的样子。

原来这位公子姓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哈哈哈哈,同豪爽人且豪爽!老哥请用!”。公子边说,边指了指桌上的酒食。

王维先是看了看那些葡萄和哈密瓜,微笑着说,“这些葡萄和哈密瓜不像是西域进贡的!”

“哈哈哈哈,自然不是。这些是我路过灞河苑的时候,让七宝进去偷摘来的!如今叛乱的事早已传遍番邦,去年那些番国就没来朝贡,今年的也还没到,怕是来不了。皇帝都吃不到西域进贡的葡萄呢。”

灞河苑在灞河东岸,是李唐皇家的田产。後来专门为皇家培植葡萄、哈密瓜、石榴等番邦的果物。虽说都是西域请来的农师,毕竟水土不同,结出的果物,大小sE泽也差很多,口味也差一些。如今战乱,那灞河苑的守卫都去了前线,只留了几个老叟。因此被主仆二人钻了空子。

“哈哈哈哈,这等事,也就你这个公子做得。也亏你如此,才叫得公子!”王维听完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都不是拘小节的人。王维虽是居士,对酒r0U也能乐在其中。小仆和童子也在案前,边吃边为两人斟酒。几个人吃喝的很是快活。

几回酒r0U下肚,山中落起了雨。湖面上灯光照过的地方,可以看到轻轻的涟漪。

此间真是快活啊!姓郭的公子想着。长安城里以前只是喧譁,现在重建着,更多了许多的嘈杂。一座小小的山谷里,竟成了世外桃源。

“咦?老哥有新画作成?”这时,他忽然瞥见墙上一幅画,便摇身起来,端着酒杯踱到画前。

画中大雪纷飞,一个人安卧於中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画的是《袁安卧雪图》,袁安是东汉年间的名士,家境贫寒。隆冬时天降大雪,他只安卧家中。走访的官吏问他如何不出去乞食。袁安说,如今天降大雪,大家都难有口饱饭吃,不想去给别人带来麻烦。那官吏以其高洁,保举孝廉。

袁安因此成了历代士人心中安贫守节的榜样。许多名家都有画过《袁安卧雪图》传世。

王维也跟着举杯站起来,斜眼笑看着郭姓的公子。

姓郭的公子没看多久,便看出那画中的惊奇之处。原来,那画中竟还有两株繁茂的芭蕉。芭蕉本是岭南之物,於隆冬大雪中绿意葱茏,是人间没有的。

公子不由心下一震,转瞬又拍手惊呼,恍然有所醒悟,惊呼道:“妙绝。妙绝。这雪中芭蕉堪称千古妙绝!”

“是啊,裴秀才早你几日看到这幅画,也叫它雪中芭蕉,倒是忘了那冻着的袁孝廉!”王维说笑起来。

後来,王维这幅《袁安卧雪图》也真以《雪中芭蕉图》为名流传後世,袁安成了配角。

二人落回座中,酒已没了。公子拿起空空的酒壶,斟在两人空空的杯里。二人举杯痛饮。

王维心中大喜,知道他是真的懂了。脸上流露出难得的满足。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雨一直在下,童子吵着七宝跟他讲山外的见闻,没多久便耐不住困意,两人m0着溜圆的肚子,听着雨声睡倒在榻上。

两个孩子睡着,王维取出一只h铜的盒子,里面有白日新碾的茶末,公子把打来的山泉倒入火架上的铜釜,拨一下炭火,二人开始煮茶。

饮茶空谈,又过了许久。王维问道:“当初多亏郭令公破了贼军救我回来。令尊忙於平乱,诸事还顺利吧?”

令公,是对中书令的尊称。唐朝节度使,多加封中书令的尊衔,这位郭公子的父亲便是协助肃宗和广平王收复长安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

因此,王维称他郭令公。

这位公子,便是郭子仪的六公子郭暧。

“恩,家父倒是还好。只是贼军中有一锐,似是依着太宗当年的玄甲军打造。有三千人,每人有五骑换乘,各配刀、枪、连弩、短匕、流星锤、飞爪六种武器,甲胄、盾牌都是黑sE。从缴获的武器来看,那些武器也都是玄铁所造,甚是锋利。据细作回报,这支军队被称作幽骑军。叛乱初期,就是这支军队帮着安禄山连破唐军二十余万大军。”

玄甲军,是李唐起兵太原初期,秦王李世民的一支私人部队。李靖、尉迟敬德、程知节、侯君集、罗士信、李积等大唐名将就是出於这支军中。这支军队人、马皆穿黑sE玄甲。当年在虎牢关,李世民以三千五百名玄甲军大破窦建德十几万大军。

玄甲军名震天下,王世充不战而降,天下大势趋向李唐。玄甲军可谓是奠定了李唐霸业的一支劲旅。

天下平定後,加入这支军队就成了一种荣耀。李唐皇室也大大利用这一点,作为赏赐,扩编门阀子弟加入玄甲军。

玄宗开元年间,这支军队已经成了贵族子弟炫耀怒马鲜衣的花瓶军团。战斗力甚至不如普通的骑兵军团。

对於玄甲军,王维多少也听过一些传闻。但终究不懂其中的厉害深浅,由着郭暧说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支军队,以突击歼灭为主。每逢两军相冲,幽骑军分作十人一小队,五小队做一冲锋集团,互为攻防,依赖骑兵强大的机动X能,於乱阵中左冲右突,如幽灵鬼魅一样,来回绞杀之下,唐军溃乱难敌。自天宝十四年到现在,三年间,我军没能歼俘一名幽骑军。

父亲为了制定应对的战法,不惜牺牲了一支百人连弩队,才歼灭了其中一小GU,缴获了他们的军械马具。自那以後,幽骑军战法也更加诡诈,我军不能再占到什麽便宜!

不过,破幽骑军还不需急於一时。目前父亲和李光弼大人,采取了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游击战术,也攻取叛军不少城池。

当下,是想跟老哥打听一个人——边令诚。”

恩,的确自己很多年前跟郭暧提过边令诚一些事。

那是叛乱爆发前一年,郭暧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自己当时初识佛学,在法华寺的一次法会上,遇见了郭暧。法华寺是密宗,後来自己并不喜欢这个流派,也没再参加过法华寺的法会。不过倒是跟郭暧成了忘年之交。

除了佛学,他们也谈论些诗词绘画文章书法。他就偶尔的提了一句,说当今那个宦官监军边令诚,幼时曾和自己一起学画,而且天分极高,甚至还在自己之上。

边令诚,是第一个以宦官身份担任监军的人。所以,当时的长安城内,也有些话题流传。

最新小说: 未知的终点 天地任我行之三:我修鬼仙 符之咒:这开局对吗? 洪荒之太乙天都 神荒笈 我要成为老爷爷 以武冲霄 史莱姆售卖店[系统] 铸星者 贝兰德传说